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于许多学习语言的人来说,听力一直是学习第二语言的一个重要障碍。学习日语,如果听力存在问题,那么必然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学习语言的畏惧,失去学习语言的信心和兴趣。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比,生源质量较差,问题较多。因此,分析现状,采取得力措施改进听力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日语听力 高职院校 教学思考
听力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外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学习日语,并非只是为了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日语口语交际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分析高职院校日语听力现状,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日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学习现状。首先,高职的学生刚进入大学,许多人不适应。因为中学时代的教学模式是教师领着学生往前走,到了大学,教师上课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突然没有了学习的方向,不知道应该如何学习。课堂上经常发现,课上出现的单词学生基本都会记在笔记本上,但是下次再涉及这个单词,学生还是不知道其意思,这充分说明了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缺位。
其次,学习能力不强。学生学习缺乏一定的技巧,进入大学以后,这种状态仍然存在并且更加严重。学习语言需要记忆大量的单词和语法,死记硬背肯定不行,这就需要背单词的技巧。很多高职学生都反映单词记不住,记了又忘,其实是因为没有掌握记单词的技巧。日语中有很多词的读音是固定的,只要记住读音就可以用在其他的词汇中。例如:「文章」中的「文」读作「ぶん」,作文「さくぶん」中的「文」也读作「ぶん」。
再次,对日本文化认识缺失。听力光听懂还不行,还必须理解其内在含义。对文化认识的缺失,容易引起听力上的误解。日本是一个暧昧的国家,在语言的应用上尤其体现这一特点,日本人表达否定的意思,不会直接否定而是会婉转地否定。
选择学日语的学生大都因为喜欢日本的动漫和电视剧,是出于兴趣学习的,这本来应该是有利于教学的。通过日本动漫、电视剧,有利于认识日本的文化。然而,学生对日本的了解仅限于日本有出名的漫画、有漂亮的樱花、有精致的点心等外在的文化,并不能够真正触及文化的内在。
2.课堂教学现状。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播放录音、做练习、老师讲解”的传统的日语听力课教学模式大行其道,上课内容枯燥、抽象,这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尤其是刚开始上课,还没有进入状态就听录音,学生虽然知道播放的是日语,但是脑子好像懵了一样,听不懂是什么意思,精神难以集中。该模式下,师生主体、客体倒置,学生成为被灌输者,师生间缺少互动,更没有生生互动,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成就感,长此以往,学生对日语听力提不起兴趣,进而影响日语学习的其他方面,出现了日语学习的恶性循环。
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单词的解释,在日语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不知道的新单词,很多教师会从发音、含义、语法等方面进行解释,本意是希望学生能够多学点单词,但是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日语听力中的“听说读写”弱化,学生会因为一时接收的信息量太大而无法接受。因为大量的时间花在单词、文法解释上,课堂上真正的听力训练时间变少,使学生患上日语聋哑症,即外语听力教学中常说的“十聋九哑”。
二、高职日语教学的改进措施
1.加强对学生的思想疏导,激发学生日语学习的动力。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学习日语与批判日本部分政客是两回事。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日语是工作中的必然要求,是学习一种技能、一种谋生的本领。中国和日本分别是当今世界上第二、第三大经济体,而且同属亚洲,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之间的经济文化非常联系密切,可以说谁也离不开谁。尤其我们南通,地处长三角的核心区,距离上海一小时都市圈。上海的日企很多,南通的日企也不少,而且仍会继续发展下去。只有让学生明白了道理,才能有学习的动力,听力教学也才能卓有成效。
2.选择趣味性强的教材,增加学生对日本文化了解的广度。一本好的教材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一门课程的成败,现在市面的教材更加注重于听力练习,而忽视了趣味性和时效性。在选择听力教材的时候,应该选择涉及日本文化、社会、动漫等方面内容的教材,练习应当以情景会话为主导。任何一种语言的听力训练,如果没有其文化背景知识的铺垫,没有把中国文化与该国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及合成,就不能顺利地完成听力理解。听者知识面的宽窄、文化背景知识的多少直接影响了对语篇深层意义的理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适时引入日本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和语言习惯,提升学生的日语素养。
3.以“说”促“听”为中心,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语言是以交流为基本前提的,听和说是一对“孪生姐妹”。平时的教学中,由于学生过于注重书面知识而疏忽口语知识,书本知识又经常与实际运用相脱离,导致学到的日语知识不实用;教师在教学中强调语法教学而忽视听、说教学,导致学生在用日语交际时不敢开口说或者无话可说。所以,教师在大一刚开设听力课时,就要充分利用语音室的信息化教室功能,播放原版的日本动漫和日剧,让学生反复训练、不断模仿剧中人物的语音语调。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地用日语表达自己想说的内容,对其中的语法错误及时予以纠正。听力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重视情境教学,从声、像两方面刺激视觉和听觉,并由教师引导,进行相关会话训练,锻炼学生的日语实际应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4.以考级为抓手,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原动力。由于用人单位非常看重日语能力测试等级证书,常以是否通过日语能力考试二级作为招聘条件。我们应以日语考级为契机,促使学生产生学好日语的持久动力。每年的考级中,很多学生在文字、词汇、文法、读解部分都拿了高分,但是在听力部分却不及格,从而导致未能顺利拿到考级证书。这主要是由于日语本身语速快,存在长音、促音、浊音、半浊音、外来语等特点引起的。再加上日语语言本身的变化性很大,经常出现流行语和外来语,日本人之间说话出现听不懂的词汇也不是稀奇的事情,日本的年轻人和老人之间出现沟通不了的情况也不少见。为了不让听力考试成为日语能力考试的“短板”,根据考级中听力部分出现的问题,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总结易错的题型作为典型案例详细讲解,让学生下次不再犯重负错误,从而提高听力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充分运用互动式教学,调动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实际应用日语的能力。现在的听力教学大多在多媒体教室授课,每个学生的座位都配有一台电脑,这就给听力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课前可以进行短时间的日语动漫、电视剧、新闻观看,例如「日本人も知らない日本語」这部电视剧,背景就是日本的语言学校,内容就是关于外国人在日本学习日语遇到的一些问题,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针对其中出现的流行语和文化常识进行讲解。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自然地感受日本人在说话时候的自然语速、语态、身体语言,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积累知识,自然而然地说出“そうです”、“勘弁して”、“ごめんね”等语句,以及学到课本上没有的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单词,并且能够自然地将这些应用到日常的会话中。
6.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建设。目前高职院校基本上都缺乏外教,而且日语专业教师队伍中既有高水平的日语能力,又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非常少。日语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零起点,从一开始就让日籍教师纠正学生发音,培养学生主动开口的热情非常重要。因此,一方面,学校应多引进日籍教师及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日语人才,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加强学校间日语专业教师交流、开设商务知识讲座、参加企业实践等方式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总之,日语听力课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和情境教学的方法,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定期开展高校间日语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利用校园网或者是教育网实现高校之间日语听力资源的共享,最大限度地促进老师、学生之间的交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克服听力学习的障碍,全面提高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莉,段秀芹.如何改善日语听力教学[J].职业技术教育,1996(02).
[2]蔡忠良.高校多媒体日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及策略[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06).
[3]韩海龙.从影响日语听力的要素谈教与学的策略[J].时代教育,2012(21).
关键词: 日语听力 高职院校 教学思考
听力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外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学习日语,并非只是为了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日语口语交际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分析高职院校日语听力现状,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日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学习现状。首先,高职的学生刚进入大学,许多人不适应。因为中学时代的教学模式是教师领着学生往前走,到了大学,教师上课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突然没有了学习的方向,不知道应该如何学习。课堂上经常发现,课上出现的单词学生基本都会记在笔记本上,但是下次再涉及这个单词,学生还是不知道其意思,这充分说明了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缺位。
其次,学习能力不强。学生学习缺乏一定的技巧,进入大学以后,这种状态仍然存在并且更加严重。学习语言需要记忆大量的单词和语法,死记硬背肯定不行,这就需要背单词的技巧。很多高职学生都反映单词记不住,记了又忘,其实是因为没有掌握记单词的技巧。日语中有很多词的读音是固定的,只要记住读音就可以用在其他的词汇中。例如:「文章」中的「文」读作「ぶん」,作文「さくぶん」中的「文」也读作「ぶん」。
再次,对日本文化认识缺失。听力光听懂还不行,还必须理解其内在含义。对文化认识的缺失,容易引起听力上的误解。日本是一个暧昧的国家,在语言的应用上尤其体现这一特点,日本人表达否定的意思,不会直接否定而是会婉转地否定。
选择学日语的学生大都因为喜欢日本的动漫和电视剧,是出于兴趣学习的,这本来应该是有利于教学的。通过日本动漫、电视剧,有利于认识日本的文化。然而,学生对日本的了解仅限于日本有出名的漫画、有漂亮的樱花、有精致的点心等外在的文化,并不能够真正触及文化的内在。
2.课堂教学现状。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播放录音、做练习、老师讲解”的传统的日语听力课教学模式大行其道,上课内容枯燥、抽象,这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尤其是刚开始上课,还没有进入状态就听录音,学生虽然知道播放的是日语,但是脑子好像懵了一样,听不懂是什么意思,精神难以集中。该模式下,师生主体、客体倒置,学生成为被灌输者,师生间缺少互动,更没有生生互动,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成就感,长此以往,学生对日语听力提不起兴趣,进而影响日语学习的其他方面,出现了日语学习的恶性循环。
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单词的解释,在日语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不知道的新单词,很多教师会从发音、含义、语法等方面进行解释,本意是希望学生能够多学点单词,但是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日语听力中的“听说读写”弱化,学生会因为一时接收的信息量太大而无法接受。因为大量的时间花在单词、文法解释上,课堂上真正的听力训练时间变少,使学生患上日语聋哑症,即外语听力教学中常说的“十聋九哑”。
二、高职日语教学的改进措施
1.加强对学生的思想疏导,激发学生日语学习的动力。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学习日语与批判日本部分政客是两回事。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日语是工作中的必然要求,是学习一种技能、一种谋生的本领。中国和日本分别是当今世界上第二、第三大经济体,而且同属亚洲,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之间的经济文化非常联系密切,可以说谁也离不开谁。尤其我们南通,地处长三角的核心区,距离上海一小时都市圈。上海的日企很多,南通的日企也不少,而且仍会继续发展下去。只有让学生明白了道理,才能有学习的动力,听力教学也才能卓有成效。
2.选择趣味性强的教材,增加学生对日本文化了解的广度。一本好的教材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一门课程的成败,现在市面的教材更加注重于听力练习,而忽视了趣味性和时效性。在选择听力教材的时候,应该选择涉及日本文化、社会、动漫等方面内容的教材,练习应当以情景会话为主导。任何一种语言的听力训练,如果没有其文化背景知识的铺垫,没有把中国文化与该国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及合成,就不能顺利地完成听力理解。听者知识面的宽窄、文化背景知识的多少直接影响了对语篇深层意义的理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适时引入日本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和语言习惯,提升学生的日语素养。
3.以“说”促“听”为中心,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语言是以交流为基本前提的,听和说是一对“孪生姐妹”。平时的教学中,由于学生过于注重书面知识而疏忽口语知识,书本知识又经常与实际运用相脱离,导致学到的日语知识不实用;教师在教学中强调语法教学而忽视听、说教学,导致学生在用日语交际时不敢开口说或者无话可说。所以,教师在大一刚开设听力课时,就要充分利用语音室的信息化教室功能,播放原版的日本动漫和日剧,让学生反复训练、不断模仿剧中人物的语音语调。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地用日语表达自己想说的内容,对其中的语法错误及时予以纠正。听力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重视情境教学,从声、像两方面刺激视觉和听觉,并由教师引导,进行相关会话训练,锻炼学生的日语实际应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4.以考级为抓手,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原动力。由于用人单位非常看重日语能力测试等级证书,常以是否通过日语能力考试二级作为招聘条件。我们应以日语考级为契机,促使学生产生学好日语的持久动力。每年的考级中,很多学生在文字、词汇、文法、读解部分都拿了高分,但是在听力部分却不及格,从而导致未能顺利拿到考级证书。这主要是由于日语本身语速快,存在长音、促音、浊音、半浊音、外来语等特点引起的。再加上日语语言本身的变化性很大,经常出现流行语和外来语,日本人之间说话出现听不懂的词汇也不是稀奇的事情,日本的年轻人和老人之间出现沟通不了的情况也不少见。为了不让听力考试成为日语能力考试的“短板”,根据考级中听力部分出现的问题,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总结易错的题型作为典型案例详细讲解,让学生下次不再犯重负错误,从而提高听力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充分运用互动式教学,调动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实际应用日语的能力。现在的听力教学大多在多媒体教室授课,每个学生的座位都配有一台电脑,这就给听力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课前可以进行短时间的日语动漫、电视剧、新闻观看,例如「日本人も知らない日本語」这部电视剧,背景就是日本的语言学校,内容就是关于外国人在日本学习日语遇到的一些问题,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针对其中出现的流行语和文化常识进行讲解。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自然地感受日本人在说话时候的自然语速、语态、身体语言,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积累知识,自然而然地说出“そうです”、“勘弁して”、“ごめんね”等语句,以及学到课本上没有的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单词,并且能够自然地将这些应用到日常的会话中。
6.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建设。目前高职院校基本上都缺乏外教,而且日语专业教师队伍中既有高水平的日语能力,又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非常少。日语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零起点,从一开始就让日籍教师纠正学生发音,培养学生主动开口的热情非常重要。因此,一方面,学校应多引进日籍教师及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日语人才,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加强学校间日语专业教师交流、开设商务知识讲座、参加企业实践等方式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总之,日语听力课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和情境教学的方法,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定期开展高校间日语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利用校园网或者是教育网实现高校之间日语听力资源的共享,最大限度地促进老师、学生之间的交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克服听力学习的障碍,全面提高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莉,段秀芹.如何改善日语听力教学[J].职业技术教育,1996(02).
[2]蔡忠良.高校多媒体日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及策略[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06).
[3]韩海龙.从影响日语听力的要素谈教与学的策略[J].时代教育,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