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口市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河南周口466000)
摘 要分析周口市城区排水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周口市;城区排水;现状;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92-0159-01
周口市区地处豫东平原,沙河、颍河、贾鲁河三川交汇之处,属温暖带、半湿润季节风型气候。市区土壤表层,由洪水冲击形成,以前坑塘、洼地分布较广。四周高,中心底,属典型的小盆地地形。全年降雨量为609mm-816mm,且四季分布不均,夏季多暴雨、大雨,占全年降雨量的50.2%。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区域性中心城市框架逐步形成,目前市区人口44.9万,城区面积169km2。在城市建设发展的同时,市区内坑塘、洼地大量填占、市区硬化率加大,坑塘蓄水能力减小, 市区排水泵站提排能力相对不足,老城区排水管网改造更待加强,使城区排水、汛期防洪出现了新的问题。
1市区排水现状
目前周口市现有各类排水管道218km,排水明渠15km,各类窨井9080座,雨污水排水泵站6座,最大提升能力10.8m3/s。市区中心因沙河、颍河、贾鲁河三川交汇,被自然划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排水系统,即沙南区、沙北区、河西区。
沙南区排水系统为雨污分流制。铁路线以北,污水主要是沙南污水泵站抽排到污水净化中心处理排放。雨水主要是荷花泵站、三连坑泵站抽排到南干渠及沙河。沙南泵站的总提升能力8.3m3/s。铁路线以南的污水直接排入沙南污水净化中心主干网,雨水通过迎宾大道排水主干管流向清水河排放。
沙北区为雨污合流制系统,随着沙北区污水处理厂建设,排水体制逐步向雨污分流制过度,目前新建道路已完成雨污分流改造。雨污水主要一部分经沙北污水泵站抽排向北经北干渠排到洼冲沟,另一部分经胜利桥泵站抽排到沙河排放,总提排能力为2.5m3/s。
河西区雨污水排放主要有贾鲁河排灌站提升排放,部分居民区域仍没有排水管网系统。
随着周口市城区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市二次党代会要求关注民生、改善市民生活环境,周口排水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对沙南污水泵站进行了改造,提升能力由原来的0.7m3/s提高到1.6m3/s;沙北污水泵站新增大型污水泵1台,提升能力由原来的0.9m3/s提高到1.4m3/s;改造了三连坑泵站;使排水能力由原来的1.2m3/s提高到3m3/s;荷花泵站新增大型轴流泵1台,提排能力由原来的1.7m3/s提高到3.7m3/s;新建了沙南污水净化中心;沙南区实行了雨污分流;迎宾大道埋设了直径2.2m的大型排水管道;海河排水管网改造,埋设直径为2m的排水管道,大大提高了市区雨污水排放能力。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城区面积的速度扩大,部分坑塘填占建设,老城区硬化面积加大,使城区总体蓄水能力及土壤渗水能力大大降低。市区排水主要靠五座泵站提排,遇暴雨、大雨抽排能力相对不足。部分路段汇水面积大,遇急降雨道路积水严重。07年的强降雨过程中,市区八一路、中州路、文明路南段、黄河路、人民路、荷花街北段、文昌街、新民街多条主次干道出现积水现象,部分路段积水相当严重。西大街片区、芙蓉路片区、新民小学片区居民点的部分居民家中灌入雨水,有的家庭进水达1m深,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市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不便。加快城市排水泵站的改建与新建,增大市区排水能力,是目前的紧要工作。
2)通往泵站的排水干渠及蓄水坑塘部分堵塞淤积严重。近年来市政设施管网改造不断加强,但仍有部分排水主干渠没有得到改造。通往荷花泵站的海河是西大街片区、丁字街片区、芙蓉路片区居民稠居区的主要排水通道,河底抬高、堵塞十分严重,汛期该部分区域积水严重,大多居民家中进水。08年4月对海河下游段改道,埋设了2m的排水管,解决了园湖上游区域排水问题,但公园湖下游区域管网没有改造,西大街片区居民房屋汛期仍受到严重威胁。沙北区文昌街、新民街的汛期积水现象也十分严重,是由于通往胜利桥泵站的煤灰坑坑底抬高,蓄水能力减小,胜利桥泵站排水能力相对不足,改造胜利桥泵站及清淤煤灰坑亟待解决。
3)部分区域没有排水设施,河西英雄街、朱庄街地带没有排水管网,汛期有积水现象,应尽快纳入政府改造计划,逐渐解决排水问题。
4)市区几个区域排水设施建设发展的速度不同,各区管理职责分工不明,影响了城市整体排水的需要。例如:老城区汉阳路及交通路西段的污水排放,是通过富民经济园区的管道及中途提升泵站排向污水处理厂,由于富民经济园区的排水管网及泵站没有建成,使汉阳路和交通路西段的污水长期没有出路,沿线低洼区积水严重,市民意见较大。川汇区与市区专业管理部门在老城区排水支路的养护管理上,分工界限不明,使有些路段处于无单位管理的现状,出现冒水积水的现象。
3主要工作措施
根据目前周口市排水的现状,城市管理部门制订了详细的市区防汛抢险预案,分四级降雨量启动四级防汛预案,确定汛期防汛目标为:降雨量在100mm以内,确保8h内排除市区内主次干道积水;降雨量在100mm-150mm之间,确保16h内排除市区内主次干道积水;降雨量在150mm-200mm之间,确保24h内排除市区内主次干道积水;降雨量超过200mm以上大暴雨时,确保市区主干道24h内排除积水。成立了270人的抢险突击队,组织了防汛车辆19台,各种临时水泵20台,洋镐铁锹50把,铁条500kg,编织袋2000条及其它防汛物质。汛期间局机关、局二级机构实行24h值班制度,确保市区遇强降雨时突击队员到岗到位,确保泵站正常运行,市区排水管道下水通畅,及时排除积水。
汛前对全市排水泵站泵机、线路全面检修,确保泵机正常运行。对市区雨污水管道,各类窨井、排水沟渠、泵站进出水口等排水设施彻底疏拉、清掏一遍。对积水点排水管网的清掏加大清掏次数,确保汛期排水需要。
汛期根据雨水大的小,要求突击队员下大雨时,第一梯队突击队员150人到岗到位;下暴雨时,所有突击队员到岗抢险,启动排水应急预案,并严明纪律、加强领导,完成防汛除涝工作任务。
4对策建议
1)尽快制定城市排水专业规划。专业规划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市现状和问题,合理确定规划的方针、原则、规模、标准和实施方法及步骤。周口市区近年城区面积成倍扩大,形成了行政新区、工业园区,富民经济园区、老开发区及老城区多个区域,各个区域排水设施建设速度均不相同,应在排水专业规划的规范下,协同建设以避免互不衔接,影响城市排水需要。
2)加大城市排水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完善城市排水主干网体系。长期以来,市区排水设施建设及维护投入资金不足,排水设施改造老账未还,又添新账,排水养护设备落后和不足,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与提高。
3)制定分工详细的城市排水管理体制,严明管理责任主体。我们建议:实行专业化集中管理与市辖区分散管理的两级管理体制较为适宜。即排水主干管、泵站、渠闸,污水处理厂等骨干设施由市专业部门集中管理,街巷支路的排水支管由各市辖区养护管理。这样从整体上,可以尽快完善城市排水体系,从局部上又可便民服务,发挥市区两级积极性。
参考文献
[1]GB500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建设部,2006.
[2]周口市雨污水总体规划.
摘 要分析周口市城区排水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周口市;城区排水;现状;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92-0159-01
周口市区地处豫东平原,沙河、颍河、贾鲁河三川交汇之处,属温暖带、半湿润季节风型气候。市区土壤表层,由洪水冲击形成,以前坑塘、洼地分布较广。四周高,中心底,属典型的小盆地地形。全年降雨量为609mm-816mm,且四季分布不均,夏季多暴雨、大雨,占全年降雨量的50.2%。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区域性中心城市框架逐步形成,目前市区人口44.9万,城区面积169km2。在城市建设发展的同时,市区内坑塘、洼地大量填占、市区硬化率加大,坑塘蓄水能力减小, 市区排水泵站提排能力相对不足,老城区排水管网改造更待加强,使城区排水、汛期防洪出现了新的问题。
1市区排水现状
目前周口市现有各类排水管道218km,排水明渠15km,各类窨井9080座,雨污水排水泵站6座,最大提升能力10.8m3/s。市区中心因沙河、颍河、贾鲁河三川交汇,被自然划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排水系统,即沙南区、沙北区、河西区。
沙南区排水系统为雨污分流制。铁路线以北,污水主要是沙南污水泵站抽排到污水净化中心处理排放。雨水主要是荷花泵站、三连坑泵站抽排到南干渠及沙河。沙南泵站的总提升能力8.3m3/s。铁路线以南的污水直接排入沙南污水净化中心主干网,雨水通过迎宾大道排水主干管流向清水河排放。
沙北区为雨污合流制系统,随着沙北区污水处理厂建设,排水体制逐步向雨污分流制过度,目前新建道路已完成雨污分流改造。雨污水主要一部分经沙北污水泵站抽排向北经北干渠排到洼冲沟,另一部分经胜利桥泵站抽排到沙河排放,总提排能力为2.5m3/s。
河西区雨污水排放主要有贾鲁河排灌站提升排放,部分居民区域仍没有排水管网系统。
随着周口市城区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市二次党代会要求关注民生、改善市民生活环境,周口排水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对沙南污水泵站进行了改造,提升能力由原来的0.7m3/s提高到1.6m3/s;沙北污水泵站新增大型污水泵1台,提升能力由原来的0.9m3/s提高到1.4m3/s;改造了三连坑泵站;使排水能力由原来的1.2m3/s提高到3m3/s;荷花泵站新增大型轴流泵1台,提排能力由原来的1.7m3/s提高到3.7m3/s;新建了沙南污水净化中心;沙南区实行了雨污分流;迎宾大道埋设了直径2.2m的大型排水管道;海河排水管网改造,埋设直径为2m的排水管道,大大提高了市区雨污水排放能力。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城区面积的速度扩大,部分坑塘填占建设,老城区硬化面积加大,使城区总体蓄水能力及土壤渗水能力大大降低。市区排水主要靠五座泵站提排,遇暴雨、大雨抽排能力相对不足。部分路段汇水面积大,遇急降雨道路积水严重。07年的强降雨过程中,市区八一路、中州路、文明路南段、黄河路、人民路、荷花街北段、文昌街、新民街多条主次干道出现积水现象,部分路段积水相当严重。西大街片区、芙蓉路片区、新民小学片区居民点的部分居民家中灌入雨水,有的家庭进水达1m深,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市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不便。加快城市排水泵站的改建与新建,增大市区排水能力,是目前的紧要工作。
2)通往泵站的排水干渠及蓄水坑塘部分堵塞淤积严重。近年来市政设施管网改造不断加强,但仍有部分排水主干渠没有得到改造。通往荷花泵站的海河是西大街片区、丁字街片区、芙蓉路片区居民稠居区的主要排水通道,河底抬高、堵塞十分严重,汛期该部分区域积水严重,大多居民家中进水。08年4月对海河下游段改道,埋设了2m的排水管,解决了园湖上游区域排水问题,但公园湖下游区域管网没有改造,西大街片区居民房屋汛期仍受到严重威胁。沙北区文昌街、新民街的汛期积水现象也十分严重,是由于通往胜利桥泵站的煤灰坑坑底抬高,蓄水能力减小,胜利桥泵站排水能力相对不足,改造胜利桥泵站及清淤煤灰坑亟待解决。
3)部分区域没有排水设施,河西英雄街、朱庄街地带没有排水管网,汛期有积水现象,应尽快纳入政府改造计划,逐渐解决排水问题。
4)市区几个区域排水设施建设发展的速度不同,各区管理职责分工不明,影响了城市整体排水的需要。例如:老城区汉阳路及交通路西段的污水排放,是通过富民经济园区的管道及中途提升泵站排向污水处理厂,由于富民经济园区的排水管网及泵站没有建成,使汉阳路和交通路西段的污水长期没有出路,沿线低洼区积水严重,市民意见较大。川汇区与市区专业管理部门在老城区排水支路的养护管理上,分工界限不明,使有些路段处于无单位管理的现状,出现冒水积水的现象。
3主要工作措施
根据目前周口市排水的现状,城市管理部门制订了详细的市区防汛抢险预案,分四级降雨量启动四级防汛预案,确定汛期防汛目标为:降雨量在100mm以内,确保8h内排除市区内主次干道积水;降雨量在100mm-150mm之间,确保16h内排除市区内主次干道积水;降雨量在150mm-200mm之间,确保24h内排除市区内主次干道积水;降雨量超过200mm以上大暴雨时,确保市区主干道24h内排除积水。成立了270人的抢险突击队,组织了防汛车辆19台,各种临时水泵20台,洋镐铁锹50把,铁条500kg,编织袋2000条及其它防汛物质。汛期间局机关、局二级机构实行24h值班制度,确保市区遇强降雨时突击队员到岗到位,确保泵站正常运行,市区排水管道下水通畅,及时排除积水。
汛前对全市排水泵站泵机、线路全面检修,确保泵机正常运行。对市区雨污水管道,各类窨井、排水沟渠、泵站进出水口等排水设施彻底疏拉、清掏一遍。对积水点排水管网的清掏加大清掏次数,确保汛期排水需要。
汛期根据雨水大的小,要求突击队员下大雨时,第一梯队突击队员150人到岗到位;下暴雨时,所有突击队员到岗抢险,启动排水应急预案,并严明纪律、加强领导,完成防汛除涝工作任务。
4对策建议
1)尽快制定城市排水专业规划。专业规划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市现状和问题,合理确定规划的方针、原则、规模、标准和实施方法及步骤。周口市区近年城区面积成倍扩大,形成了行政新区、工业园区,富民经济园区、老开发区及老城区多个区域,各个区域排水设施建设速度均不相同,应在排水专业规划的规范下,协同建设以避免互不衔接,影响城市排水需要。
2)加大城市排水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完善城市排水主干网体系。长期以来,市区排水设施建设及维护投入资金不足,排水设施改造老账未还,又添新账,排水养护设备落后和不足,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与提高。
3)制定分工详细的城市排水管理体制,严明管理责任主体。我们建议:实行专业化集中管理与市辖区分散管理的两级管理体制较为适宜。即排水主干管、泵站、渠闸,污水处理厂等骨干设施由市专业部门集中管理,街巷支路的排水支管由各市辖区养护管理。这样从整体上,可以尽快完善城市排水体系,从局部上又可便民服务,发挥市区两级积极性。
参考文献
[1]GB500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建设部,2006.
[2]周口市雨污水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