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中是学生人生过程中发展智力和体力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现代化的思维和素质、坚强体魄的奠基时期。因此,培养职中学生体育能力对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至关重要。体育能力不仅是体育意识的外在表现,也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方面。现就职中学生体育能力培养作如下初步探讨。
1 对职中中学体育教学的反思
1)现在有许多学生酷爱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尤其是女生中这种情况较多,这与我们现行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有直接关系。传统体育教学重竞技,重技术,重教法,重运动成绩,教法简单,评价单一,往往是学生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下整齐划一地被动练习,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个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讲解、示范,学生模仿跟随练习,基本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传递,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沉闷和压抑。"要我学,要我练",师生之间缺乏交流,过分强调教师的教法,忽视了学生学法的研究及人体存在差异的基本规律,不管学生的先天差异如何,学生的练习项目、次数、难度、标准都必须一样,习惯于"一刀切”挫伤了不少学生的积极性。严重忽视对体育意识、兴趣爱好以及独立自主锻炼能力与习惯的培养。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分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动技术、技能的培养,强调的是学生的身体健康,教师的中心地位。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考什么内容,就学什么内容,把体育锻炼当作短期行为,只要最终考试能顺利通过便完事。教学中忽视长远效益,忽视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忽视心理、社会两个领域素质的培养,没有把终身体育作为一种指导思想,贯彻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热衷于片面追求竞技体育成绩,或过分强调"达标"的体育项目检测,导致了本来是学校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手段的体育,反而成为应试教育的附庸。
2) 对2007、2008、2009届本校职中约二千余名毕业生走上社会实际情况调查看,约80%的学生尚不会自主锻炼身体,也不会充分享受运动的乐趣。因为缺乏必要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很少会欣赏体育比赛,按体育能力而言,不少人还是"体育盲",结束学校生活等于结束体育生活,甚至,从此与体育无缘。
2 体育能力培养是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
2.1体育能力则是一个人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素质和体验等诸因素的综合能力,并在参与具体体育活动中可体现出来的各种锻炼方法和健身手段。根据职中学生年龄特点,体育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教师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使教学内容和方法服从于目标,服务于目标,教学手段上注重引导、激发与调节、控制,在不断改进和革新中做到多样化、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激发学生内在力,使自觉参与主动投入,在主动参与中体验成功、感受喜悦,促使能力的形成,巩固并发展。
2.2 国家教育部新编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定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三维健康观。关注学生体育学习、锻炼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使学生确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教育强调终身教育,终身体育作为一种新思想,是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随着体育功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观念、行为的变化而产生的。当代社会人们对体育需求的日益高涨,科学锻炼、终身受益,已形成一股社会体育的新潮流。学校体育应以终身体育为主线,以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着眼未来,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根据终身体育的思想和学校体育现状,强化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是现代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
2.3 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和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也就是将学生的个体行为纳入终身体育行为方式,拓宽了学校体育培养目标的内涵,在培养学生个体行为的基础上发展体育特长,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知识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有利于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与提高。
3 职中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途径
3.1 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都十分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心理因素。当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时,不仅会经常注意有关体育信息,自觉学习体育知识,观看体育比赛,积极从事体育锻炼。兴趣开始是要靠培养的,而且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即"有趣、乐趣、志趣",一環紧扣一环。例如当一个小孩受家庭、学校的感染,经常看羽毛球赛,就觉得很好玩,自己玩的很开心,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老师的引导下,他就会有理想参加比赛,为班、为校争光。另外新课程标准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将课程学习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教师根据目标去选择内容,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开展创造性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体育教师应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优化教学内容,满足学生需要,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终身受益。教学中可以精选适宜学生五个学习领域的内容;终身体育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兴趣的内容;实用体育、民族体育、现代生活体育、娱乐体育的内容,如:羽毛球、乒乓球、体育舞蹈等。还可以对一些竞技运动项目进行适当的改造,如:简化规则、降低难度等。以科学精选的新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时,首先要找出学生对体育不感兴趣的原因,并针对他们心理活动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教学手段,有的放矢地去激发他们对体育的兴趣,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合作探究的精神,由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由感兴趣到有乐趣,并逐渐向志趣的方向发展。
3.2 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上好体育课要着眼于逐步提高身体素质,同时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健体,能掌握一些健身的科学方法。例如,我在上羽毛球球课时,先让学生大胆地尝试、体会,小组互相讨论合作,在尝试中动手、动脑,主动向老师提问,然后经过老师的引导、示范,使学生能领悟新的教学内容,能主动地去继续学习,用自己的语言、动作表达出自己对新知识的看法、观点和主张,并在身体练习中创新学练方法。课后利用图书馆、上网学习等补充学习的手段,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会越来越轻松自如,教师教学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3.3 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
一般来说,运动能力水平越高,身体的协调性越好,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就愈快,增强体质的效果也就愈显著。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尽可能大量采用多种练习手段,每一节课都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有目的地发展学生的一、两种运动能力。教学形式上,应尽可能地做到新颖多样,生动活泼,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能够把体育课中所学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锻炼身体的实践中去。例如,我在教学羽毛球正手握拍时,采用游戏法,让学生自己分组进行羽毛球颠球游戏,然后请学生自议体会到的动作技术和存在的问题,运用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同伴间的合作精神,增强体育练习的效果。
3.4 学生主动锻炼能力的培养
学生反复练习某一种动作,所取得的效果并不一定是随着练习的次数而加大的,动作技能的掌握呈波浪式递进程,如果盲目地认为练习的次数越多越好,其实是增加学生的练习负担,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在教学中我们要遵循教育的科学性原则,要让苦练和巧练相结合,重视对学生的体育兴趣的培养,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去锻炼。如我在教羽毛球米字形步法时,意识到如果让学生练完一组又练一组,学生很快就会反感,于是我就把每次练的人分成三到四组,每组相隔一定的间距做接力的游戏,学生的主动性一下子就调动上来了,你追我赶,效果明显可见。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可采取集体练习、小组合作练习、个人自觉练习、同学相互帮助、友伴相互纠错、师生共同磋商、课内学习和课外锻炼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以及通过体育游戏、教学竞赛、相互观摩、欣赏教学竞赛录像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及相互协作精神,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新。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可结合社区体育活动、校运会、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参与组织、编排及裁判工作,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运用降低难度、语言激励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强调学生的自身发展和进步幅度,对能力强的学生使他们有充分发展和提高的机会,对能力较差和身体稍弱的学生,要使之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改善与提高。使每个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辅助者和向学生提供咨询的服务者。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学习、锻炼,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变"要我学,要我练"为"我要学,我要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环境的温馨,有利于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自由、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体育锻炼,让"汗水 笑声"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真正达到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二合一的境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也才能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实现健康第一的目标。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5 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一种方法。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有没有自我评价能力的学生在练习中所表现出来的质与量都有很大的差别,因為自我评价意识,在技术掌握的过程中,起着信息综合分析器的作用,它对众多的内外部信息进行分析、纠正、选择并确定下一步的具体行动。如果一位学生缺乏必要的自我评价能力,他在练习中只会机械重复、死练硬套。产生错误时,不仅判别不清,甚至有可能由于一再重复导致技术的错误定型。有自我评价能力的学生,根据练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去寻找解决或改正的线索与办法,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技术规格及练习的讲评,提供判别标准,明确练习要求,是培养学生形成自我评价能力的基本方式。
3.6 学生适应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学生通过互相交往,增强了彼此间的情感,也增强了道德品质的锤炼,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例如,打篮球、踢足球就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感和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及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打羽毛球双打、乒乓球双打等项目有利于学生学会沟通、交流,进而有利于培养凝聚力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善于交往的学生,一般都能较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使互相之间有些不顺心的事,也会向好友诉说,从而减轻消除由于心理紧张带来的压抑,使心理处于平衡,保证了心理健康。体育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交往,有利于增强互相之间的学习机会,使同学间可以扬长避短,学习别人的经验。体育课上的活动是学生交流、娱乐、休息、调节的良方,是一种精神生活,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4 结论
4.1 职业中学是目前部分人一生接受学校教育的最为关键的承上启下的阶段。
职中中学体育在进行体育基本知识、技能的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学生在校期间能否完成教学目标要求并达到相应的考核标准,更应考虑其毕业以后更长时期坚持有效的体育锻炼和健身习惯。因此强化职中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意义。
4.2 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这是当前各国学校体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如日本学校体育改革方针规定:"培养学生终生从事锻炼的能力和态度,过健康生活" 。"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和主动精神,以提高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的生存能力"是美国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在中学阶段强化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专家和学校体育专家所共同关注的研究课题。
4.3 体育能力的培养已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和迫切性。
这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是达到学生强身健体终身受益的需要;是增强全民体育意识和人口素质的需要。因此,职中学校体育应充分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把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兴趣、个性发展与体育能力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职业中学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1] 王则珊。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2]体育教育展望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1 对职中中学体育教学的反思
1)现在有许多学生酷爱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尤其是女生中这种情况较多,这与我们现行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有直接关系。传统体育教学重竞技,重技术,重教法,重运动成绩,教法简单,评价单一,往往是学生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下整齐划一地被动练习,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个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讲解、示范,学生模仿跟随练习,基本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传递,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沉闷和压抑。"要我学,要我练",师生之间缺乏交流,过分强调教师的教法,忽视了学生学法的研究及人体存在差异的基本规律,不管学生的先天差异如何,学生的练习项目、次数、难度、标准都必须一样,习惯于"一刀切”挫伤了不少学生的积极性。严重忽视对体育意识、兴趣爱好以及独立自主锻炼能力与习惯的培养。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分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动技术、技能的培养,强调的是学生的身体健康,教师的中心地位。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考什么内容,就学什么内容,把体育锻炼当作短期行为,只要最终考试能顺利通过便完事。教学中忽视长远效益,忽视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忽视心理、社会两个领域素质的培养,没有把终身体育作为一种指导思想,贯彻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热衷于片面追求竞技体育成绩,或过分强调"达标"的体育项目检测,导致了本来是学校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手段的体育,反而成为应试教育的附庸。
2) 对2007、2008、2009届本校职中约二千余名毕业生走上社会实际情况调查看,约80%的学生尚不会自主锻炼身体,也不会充分享受运动的乐趣。因为缺乏必要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很少会欣赏体育比赛,按体育能力而言,不少人还是"体育盲",结束学校生活等于结束体育生活,甚至,从此与体育无缘。
2 体育能力培养是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
2.1体育能力则是一个人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素质和体验等诸因素的综合能力,并在参与具体体育活动中可体现出来的各种锻炼方法和健身手段。根据职中学生年龄特点,体育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教师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使教学内容和方法服从于目标,服务于目标,教学手段上注重引导、激发与调节、控制,在不断改进和革新中做到多样化、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激发学生内在力,使自觉参与主动投入,在主动参与中体验成功、感受喜悦,促使能力的形成,巩固并发展。
2.2 国家教育部新编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定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三维健康观。关注学生体育学习、锻炼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使学生确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教育强调终身教育,终身体育作为一种新思想,是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随着体育功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观念、行为的变化而产生的。当代社会人们对体育需求的日益高涨,科学锻炼、终身受益,已形成一股社会体育的新潮流。学校体育应以终身体育为主线,以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着眼未来,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根据终身体育的思想和学校体育现状,强化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是现代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
2.3 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和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也就是将学生的个体行为纳入终身体育行为方式,拓宽了学校体育培养目标的内涵,在培养学生个体行为的基础上发展体育特长,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知识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有利于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与提高。
3 职中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途径
3.1 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都十分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心理因素。当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时,不仅会经常注意有关体育信息,自觉学习体育知识,观看体育比赛,积极从事体育锻炼。兴趣开始是要靠培养的,而且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即"有趣、乐趣、志趣",一環紧扣一环。例如当一个小孩受家庭、学校的感染,经常看羽毛球赛,就觉得很好玩,自己玩的很开心,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老师的引导下,他就会有理想参加比赛,为班、为校争光。另外新课程标准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将课程学习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教师根据目标去选择内容,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开展创造性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体育教师应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优化教学内容,满足学生需要,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终身受益。教学中可以精选适宜学生五个学习领域的内容;终身体育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兴趣的内容;实用体育、民族体育、现代生活体育、娱乐体育的内容,如:羽毛球、乒乓球、体育舞蹈等。还可以对一些竞技运动项目进行适当的改造,如:简化规则、降低难度等。以科学精选的新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时,首先要找出学生对体育不感兴趣的原因,并针对他们心理活动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教学手段,有的放矢地去激发他们对体育的兴趣,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合作探究的精神,由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由感兴趣到有乐趣,并逐渐向志趣的方向发展。
3.2 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上好体育课要着眼于逐步提高身体素质,同时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健体,能掌握一些健身的科学方法。例如,我在上羽毛球球课时,先让学生大胆地尝试、体会,小组互相讨论合作,在尝试中动手、动脑,主动向老师提问,然后经过老师的引导、示范,使学生能领悟新的教学内容,能主动地去继续学习,用自己的语言、动作表达出自己对新知识的看法、观点和主张,并在身体练习中创新学练方法。课后利用图书馆、上网学习等补充学习的手段,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会越来越轻松自如,教师教学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3.3 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
一般来说,运动能力水平越高,身体的协调性越好,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就愈快,增强体质的效果也就愈显著。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尽可能大量采用多种练习手段,每一节课都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有目的地发展学生的一、两种运动能力。教学形式上,应尽可能地做到新颖多样,生动活泼,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能够把体育课中所学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锻炼身体的实践中去。例如,我在教学羽毛球正手握拍时,采用游戏法,让学生自己分组进行羽毛球颠球游戏,然后请学生自议体会到的动作技术和存在的问题,运用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同伴间的合作精神,增强体育练习的效果。
3.4 学生主动锻炼能力的培养
学生反复练习某一种动作,所取得的效果并不一定是随着练习的次数而加大的,动作技能的掌握呈波浪式递进程,如果盲目地认为练习的次数越多越好,其实是增加学生的练习负担,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在教学中我们要遵循教育的科学性原则,要让苦练和巧练相结合,重视对学生的体育兴趣的培养,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去锻炼。如我在教羽毛球米字形步法时,意识到如果让学生练完一组又练一组,学生很快就会反感,于是我就把每次练的人分成三到四组,每组相隔一定的间距做接力的游戏,学生的主动性一下子就调动上来了,你追我赶,效果明显可见。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可采取集体练习、小组合作练习、个人自觉练习、同学相互帮助、友伴相互纠错、师生共同磋商、课内学习和课外锻炼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以及通过体育游戏、教学竞赛、相互观摩、欣赏教学竞赛录像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及相互协作精神,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新。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可结合社区体育活动、校运会、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参与组织、编排及裁判工作,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运用降低难度、语言激励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强调学生的自身发展和进步幅度,对能力强的学生使他们有充分发展和提高的机会,对能力较差和身体稍弱的学生,要使之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改善与提高。使每个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辅助者和向学生提供咨询的服务者。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学习、锻炼,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变"要我学,要我练"为"我要学,我要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环境的温馨,有利于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自由、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体育锻炼,让"汗水 笑声"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真正达到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二合一的境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也才能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实现健康第一的目标。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5 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一种方法。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有没有自我评价能力的学生在练习中所表现出来的质与量都有很大的差别,因為自我评价意识,在技术掌握的过程中,起着信息综合分析器的作用,它对众多的内外部信息进行分析、纠正、选择并确定下一步的具体行动。如果一位学生缺乏必要的自我评价能力,他在练习中只会机械重复、死练硬套。产生错误时,不仅判别不清,甚至有可能由于一再重复导致技术的错误定型。有自我评价能力的学生,根据练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去寻找解决或改正的线索与办法,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技术规格及练习的讲评,提供判别标准,明确练习要求,是培养学生形成自我评价能力的基本方式。
3.6 学生适应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学生通过互相交往,增强了彼此间的情感,也增强了道德品质的锤炼,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例如,打篮球、踢足球就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感和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及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打羽毛球双打、乒乓球双打等项目有利于学生学会沟通、交流,进而有利于培养凝聚力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善于交往的学生,一般都能较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使互相之间有些不顺心的事,也会向好友诉说,从而减轻消除由于心理紧张带来的压抑,使心理处于平衡,保证了心理健康。体育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交往,有利于增强互相之间的学习机会,使同学间可以扬长避短,学习别人的经验。体育课上的活动是学生交流、娱乐、休息、调节的良方,是一种精神生活,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4 结论
4.1 职业中学是目前部分人一生接受学校教育的最为关键的承上启下的阶段。
职中中学体育在进行体育基本知识、技能的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学生在校期间能否完成教学目标要求并达到相应的考核标准,更应考虑其毕业以后更长时期坚持有效的体育锻炼和健身习惯。因此强化职中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意义。
4.2 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这是当前各国学校体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如日本学校体育改革方针规定:"培养学生终生从事锻炼的能力和态度,过健康生活" 。"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和主动精神,以提高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的生存能力"是美国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在中学阶段强化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专家和学校体育专家所共同关注的研究课题。
4.3 体育能力的培养已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和迫切性。
这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是达到学生强身健体终身受益的需要;是增强全民体育意识和人口素质的需要。因此,职中学校体育应充分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把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兴趣、个性发展与体育能力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职业中学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1] 王则珊。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2]体育教育展望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