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的求索之道

来源 :产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qcy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公布的2021年一季度各项经济数据中,工业数据无疑非常亮眼——
  数据显示,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大幅增长24.5%,环比增长2%,即使受去年疫情影响,两年平均增长亦达到6.8%,超过2015-2019年五年工业增速水平。其中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9.9%、31.2%,两年平均分别增长9.7%、12.3%,增速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整体增速。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融合正强化工业制造的韧性,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国工业互联网正在多方合力下从概念普及走向深耕实践,其应用覆盖原材料、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石化、钢铁、轻工家电、航空航天、能源电力等30余个重点行业,逐步迈向平台创新升级、行业深度赋能、新兴技术融合应用、生态体系构建的新台阶。
  “未来几年仍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这样表示。顺利完成3年建设起步阶段后,工业互联网开始进入快速成长期,更多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利好举措正进一步释放,《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发布、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合作中心成立、两化融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加速……频频动作将推动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的建設,赋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创造超3万亿市场
  自2018年起,每年政府工作报告都会就工业互联网方面作出战略部署,从2018年“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首次写入,到2019年明确指出“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到2020年“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再到2021年“发展工业互联网,搭建更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其内容越发深入与聚焦。
  与此相对应,国家层面陆续出台的包括《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工业互联网标识管理办法》等十几项顶层设计,催化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不断扩张,使其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据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白皮书(2020年)》显示,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占GDP比重逐年上升,由2017年的2.83%上升到2019年的3.44%,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达到3.41万亿元,名义增速达到22.14%,2020年将达到3.78万亿元。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指出,经过三年的努力,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推动40万家工业企业上云。特别是疫情以来,工业互联网充分发挥数据汇聚、资源调度、数据分析等优势,调度防疫物资、打通产业链堵点、实现设备远程监控,加快了制造业的复苏,在产业层面推动大量企业从早期的观望到主动拥抱工业互联网,在资本层面赢得青睐,工业互联网投融资数量与规模皆创下新高。
  据有关机构统计,2020年工业互联网领域共发生135宗融资活动,融资总额达到200亿人民币左右,两项数值皆超过2019年的3倍以上,其中超过50宗(四成)的融资规模过亿,5宗融资超过5亿元规模,头部企业融资规模屡创新高;投资范围涵盖工业平台、工业软件、工业安全等六大领域,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平台、人工智能+类融资皆超过20宗;从投资轮次来看,A轮60宗,其次为B轮33宗,战略投资16宗,C轮16宗,天使轮6宗,业内分析到,“工业互联网投融资总体偏早期,A轮总占比二分之一左右,但细分赛道上已经陆续涌现出一些优质项目与特色企业。”
  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可分为设备层、网络层、平台层、软件层、应用层和安全体系六大部分,向工厂外可延伸至工业供应链,由此带来参与方式的多样化:以东方国信、用友等为代表的传统的电信运营商、ICT企业,将信息化解决方案延伸至工业领域;工业富联、海尔、三一重工、美的等传统制造、机械工程企业巨头利用在工业产业积累的经验切入;阿里、华为等互联网巨头凭借互联网技术优势,以公有云为基础、以工业云作为落地平台切入;雪浪数制、寄云等创业企业从信息化和产业融合角度切入。殊途同归,当前海尔、东方国信、用友等十大“双跨”平台平均接入工业设备达到140万台/套、工业APP突破7000个、服务工业企业超过1万家。
  破解“降本增效”命题
  算一笔简单的经济账:2019年,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超过38万亿人民币,这意味着如果工业互联网能帮助传统产业提升1%的效率,那带来的价值就是3800亿。立足中国传统工业广袤的市场,无论是建设这些领域的工业互联网本身、还是做后期的智能运营,未来都还有充分发挥的空间。
  今年3月15日,世界经济论坛(WEF)公布了2021灯塔工厂最新名单,美的集团位于广东顺德的微波炉工厂成功入选,这也是美的第二次跻身“灯塔工厂”,透过其公布的工厂数据,可以窥见“5G+工业互联网”的数字化改造给制造业的改变——内部综合效率提高28%,产品品质指标提升15%,订单交付期缩短53%,端到端渠道库存占比下降40%。
  这是我国工业互联网领域相对成熟的案例,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领域已经出现了一些领军的企业,但是大部分企业仍处于工业互联网建设的早期,其规模效益和协同效应还未充分发挥。据来自山东、江苏、湖北、广东等地的684家中小企业的调研数据显示,仅不到10%的中小企业处于深度应用阶段,超过60%中小企业数字化设备连接率低于40%,近50%中小企业信息系统覆盖率低于40%;即使是诸如美的等制造业强企,在工业互联网的投入与当前产出依然难以匹配。
  从2012年起,美的集团开启数字化统筹与建设,至2020年总投入超过100亿元,但从营收来看,美的旗下工业互联网平台美云智数2018年、2019年营收约为3.5亿、4亿元;树根互联根云作为Gartner发布《2020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魔力象限报告》中唯一入选的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其公司树根互联投入在工业互联网的研发资金高达70%,研发人员超过总人数7成。   一边是企业基于平台的业务模式创新还需要较长的投资阶段,才能进入规模化运营盈利;另一边,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还待进一步加强。
  赛迪智库曾在一份报告中提到,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逼近7000亿元大关,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规模将上升至696.1亿元。超过10倍的规模差距,背后是平台之外产业规模的增加,其涉及5G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经济各产业链上下游的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被誉为建设和实现工业互联网的先决条件,影响着工业互联网建设质量与效率。
  4月1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化转型”论坛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战略部总裁张文林指出,工业对网络具有较高要求,根据当前的市场报告,中国工厂的设备联网率只有24%,具有可预测性维护性能的产品比例不到14%。
  无论是数字化、网络化还是智能化制造,都离不开强大的5G+工业互联网赋能。新基建机遇下,截至目前,全国建设的“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100個,投资超过34亿元人民币,应用于工业互联网的基站超过3.2万个,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融合创新应用不断深入,产业生态规模持续壮大。
  “要提高数字智能水平、加快融通发展步伐、增强创新发展能力、提升开放发展水平,让工业互联网与实体经济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融合发展。”2020工业互联网大会上,肖亚庆对“十四五”发展新征程中工业互联网如何发展做出了相关论述。他指出,下一步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首先是要打好基础,其次在融合上下功夫,将各个行业、各个企业、各个层级相互融合,通过工业互联网产生更多的创新应用。
  定位工业互联网中自身角色
  基于对当前工业互联网发展态势的总结与未来可能性研究,2021年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确立了第二个三年发展的重点与难点,提出到2023年,新型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融合应用成效进一步彰显,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生态进一步健全,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
  “我国发展工业互联网形势紧迫,窗口期很短。在这一领域,我国虽然拥有部分优势,但是依然存在核心技术、标准体系、产品成熟度落后于人的现实困难。因此,我国必须以高度的紧迫感补短板、锻长板,提升产业基础。”今年两会上,徐晓兰表示。
  为打通创新链、产业链、供需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壁垒,4月9日,由7家部属事业单位和170多家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共同发起成立“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合作中心”。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峰介绍,中国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三年累计打造了国内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00家,连接设备数超过7000万台(套),工业APP超过59万个。下一步将培育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性平台,发展面向重点行业和区域的特色性平台,支持建设专业型的平台,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合作中心,将加强平台间的互联互通,培育工业APP和微服务的资源池,打造系统化、多层次的平台体系。
  谢少锋还透露,我国将加快出台《两化融合“十四五”规划》《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务实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和《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三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工业互联网国家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体验中心建设,制定行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以此抓住三年发展机遇,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
  “国家层面来看,早期的鼓励性投资、政策引导或是税收优惠还是非常必要的,但最重要的还是帮助企业和行业解决工业互联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系统性制约因素,如通过立法和行业指引,定义数据的产权,建立数据资产的共享机制,甚至形成一些有偿的交易机制,给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发展打好政策环境与基础设施方面的基础。”埃森哲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工业X.0业务主管江崇龙曾表示,工业互联网的投资周期较长,要形成一个规模化的应用并不容易,因此最终还是取决于企业。企业要确定工业互联网是否能为其自身或所在行业创造核心的业务价值。只有业务价值明确了,才能够形成自身的良性发展。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盲目投资,江崇龙补充到,有的企业有能力成为平台的建设者,但更多的企业可以努力成为平台的参与者,找到自身在平台中的定位,并获取平台提供的服务,推进数字化转型。
其他文献
2021年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发布  2021年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AI2000榜单4月8日揭晓。榜单显示,在上榜学者的国家分布中,美国占有绝对优势,达1159人次,占比57.95%。中国在学者规模上位列第二,为225人次,占比11.25%。  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合作中心成立  为贯彻落实“加速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重要讲话精神,4月9日,在工業和信
期刊
4月1日,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率队赴新都区、青白江区和金堂县调研产业功能区建设,并主持召开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他强调,以产业生态圈引领产业功能区建设,是城市发展方式和经济组织方式的重大变革,是进入新阶段以现代化思维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能治理的关键支撑。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深化规律认识、把握趋势变化,以产业生态圈为引领,加快提升产业功
期刊
工业经济是区域经济的晴雨表,各地发挥自身工业互联网特色优势,并加强产业合作,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构建高质量工业体系。  今年全国两会上,“工业互联网”再次成为热点话题。各地的十四五规划中,“工业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成为关键词。为了拓展工业互联网应用广度和深度,全国各地方已经开始对工业互联网有所布局。  据不完全统计,仅2021年开年以来,就有10余个省区市陆续出台政策规划以期促进工业互联网行业
期刊
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是“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新一轮智能制造施工大幕正在开启。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国务院国资委等多个部门密集展开部署,从加快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到加快培育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再到加快重点骨干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系统施工方案已经浮现。包括财政资金、投资基金在内的多元资金将进一步支持企业上云和数字化改造,加快数字车间、智能工厂应用落地,
期刊
近年来,成都积极落实“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战略,聚焦提升先进制造业能级,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在政产学研用各界的共同推动下,工业互联网呈现出全面布局、重点突破、快速提升的良好态势。工业互联网赋能“成都制造”数字化升级。  全面布局齐发力  据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顶层设计和政策引领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2020年,成都市印发《成都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期刊
未来的体育运动与体育消费都将走向数字化,加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亟待完善,这都让体育场馆的智慧化进程“更快”“更好”,为智慧城市生活增彩。  精彩赛事为智慧城市增色  近年来众多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的成功申办与举办助推了体育场馆建设运营的需求增加,据统计,目前全国范围内可承办国际体育赛事的大型体育场馆超6000所,但这些场馆的数字化建设境况堪忧,既未拥有足够的信息化功能,也缺少有效的用户管理系统,
期刊
受益政策影响、市场整合与技术迭代,加之能耗控制逐渐有序,数据中心行业发展持续向好。期间,“布局优化”和“绿色节能”同为高频词,业界翼望以此解决“建设更多现有类型的数据中心是否足以支持需求的海量增长?”“如何使数据中心更加高效、更高可用性、更加可持续?”之类问题。  热潮汹涌而来  据《2021数据中心全球选址指数报告》,在全面评析人均GDP、施工许可证获取量、电价、能源安全、网络安全、市场规模、移
期刊
网络安全是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从特斯拉汽车视频入侵可以看出网络安全绝非限于手机、电脑,部分新型产业由于身处技术前沿而可能被忽视。从特斯拉汽车因摄像头入侵谈如何防范,可促进智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特斯拉纯电动汽车是当前较为前沿的智能汽车代表,采用车载网模式运行,实施自动驾驶辅助技术,具备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全自动驾驶功能。其自动驾驶及高智能运行主要依靠视觉技术,建立环境感知三维重建,并与存储二维
期刊
“十四五”规划中强调“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我国将继续朝制造强国目标拓进,制造业成为我国经济的基本盘,是众多企业、机构在复杂经济形势中倾力而为的成果,“十四五”期间制造业国企继续夯实“大国重器”底色,民營制造企业则亟需进一步蓄势图强。  制造业应具有“硬实力”  前工信部部长苗圩将全球制造业分成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第二梯队是高端制造领域,包括欧盟、日本;第三梯队
期刊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足证“十四五”时期城市群、都市圈的发展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在此期间,城市群的发展关键在于充分协同,在于更好地“消除分歧,握紧拳头,加强合作”,城市群的发展与崛起亦将重塑区域乃至更广范畴的经济地理。当中国人口加速向城市群和都市群集聚,需要有更多的协同发展机制予以梳理解决,并在空间单元里打破行政管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