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吴淞口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hua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淞口码头的日出,总是衬着码头上那些巨大的吊车的灰蓝色影子。我总是站在宿舍的阳台上,面向东方,一边梳着头发一边欣赏日出。
  如今回忆起来,总觉得那时候的日出,就像是一颗浸在冰酒里的红樱桃,在黄浦江和长江的交汇处沉沉浮浮,沁人心脾。
  从宝山吴淞口码头坐船摆渡到浦东三岔港,我总觉得似乎不用坐多长时间的车,就可以到疗养院了。那是一个专门给码头职工疗养的好地方。大门前很幽静,面对着一畦一畦绿油油的蔬菜。而疗养院的后墙,便是吴淞口江水日夜拍打的地方,那时候我们每夜都是枕着江涛声入眠的。
  我住的那栋楼,四层高,楼下是小小的园林,有楼阁水榭。而阳台下那棵很大的桂花树,每到秋天便散发迷人的香气,站在阳台上闻着香味,便让人忍不住地伤感青春。
  那时候,我们还只有十八九岁,随着老师来到这里作长期的写生。每次下课,女孩子便端着脸盆一群群地穿过繁茂的花树,去疗养院的浴室洗澡。等满面红娇地掀开棉帘出来,总会遇见那群也刚洗完澡的男生们,他们走过去时,会留下一缕干净好闻的香皂味,和江水的气息融合在一起,现在想起来,仿佛鼻尖还能闻到那种带着江水湿气的味道,似乎是打开回忆这段时光的香水时所散发的前香一般。
  事隔十年,青春的梦想似乎已经离我很遥远。不,我想不是似乎,而是那些梦想确实已经远离了我,远得难以追回。十年里,我也没有机会再经过吴淞口缅怀一下青春。疗养院的写生结束便是毕业,之后所作的一切人生的努力,都只是离那奔腾的江水越来越远的背道而驰,直到发现自己的梦想已经被我抛在很远的路边。
  再次经临吴淞口,居然是参加一个葬礼。葬礼结束,我独自打车到了吴淞口码头,就像十年前一样摆渡去了浦东。记忆里,通往疗养院的是一条田间的小路,小路边尽是农家种的蔬菜和小鱼塘。黄昏或者清晨走过那里,老师总是喜欢说:“你们会用什么颜色表达倒映着小树的鱼塘呢?”那时候,我们最喜欢的却是开紫色小花的扁豆。学生穷而易饿,夜晚常常偷着跑出来,又兴奋又害怕地摘点农家的蔬菜,回到宿舍洗洗,在电暖炉里涮上一顿。或许是因为新鲜而无农害,总觉得美味异常。尤其是扁豆,香糯滑口,就如鲁迅在《社戏》中的回忆一般,我真的是再也没有吃到过那么好吃的扁豆了。
  如今这条小路已不在,鱼塘和蔬菜也没有,就连那些农家住户也没有了。灰尘飞扬的是一条在建的公路,卡车排着队,沿路是一些很简陋的小超市。天色渐黑,我便随意进去买了一罐啤酒和一支手电筒。
  路,不知为何变得是那么的遥远。莫非是我的记忆出了差错,幸好还能叫到出租车,我只能一路打探地请司机带我去。到了疗养院门口,司机掉头便走,我连叫他等等都来不及。转头看,疗养院废弃良久,铁栏栅门上绕着一些萧瑟的枯藤,原先大门前整齐的冬青不知为何被拔掉了,我睁着眼睛往门内看去,园林荒废,那栋四层楼黑漆漆的,宛如来到了鬼片中的场景一般。门卫室亮着昏黄的灯光,窗玻璃污腻得看不清里边的情况,我摇了几下铁门,粘了一手的铁锈,也不见门卫的动静。我心中害怕,转身打着手电离开了。
  心情说是失望都不准确,物是人非这种事情早就习惯了,失望是应该的,更准确的心理形容或许应该用茫然,茫然接下来我要去哪里。我知道从疗养院的大门出来,往左拐就可以沿着吴淞口的堤坝看到江面和大船,江边还有一些芦苇荡,那时候我们经常在那里水彩速写,我常为处理不好这些纷杂的场景和色彩而苦恼。如果再往里走,就进了三岔港的苗圃。苗圃非常大,犹如一个森林。至今这个森林还是我心里的童话世界:那样高的插入蓝天的白桦树,抬起头来看时,蓝和白,颜色干净得晃人眼。而柔软厚实的枯草可以让人到处随便一躺,就是一个暖洋洋的懒散的冬日午觉,还有深长的林间小路,沿着细细的溪水长着不知名的花草。
  于是我打着手电筒往里走,发现苗圃已安上了铁门,铁门内黑夜中的苗圃小路看上去是那样的恐怖和阴森,早已不是我熟悉和回忆中的模样。折回头,我只得上了堤岸,坐在江边看着对面宝山灯光点点的高楼大厦,开了啤酒喝一口,看着江水,心情早已不是当年的学生样。奇妙的是,我居然在这堤坝边的芦苇荡旁,发现了一只被扔掉的水彩画笔,笔杆上依稀还沾着一些干掉的色彩。不知是哪艘船的水手在用小小的水彩画笔油漆船身?如果不可能,那么更不可能的推想是:我当年因为处理不好速写水粉的色彩关系,而赌气扔掉的那支画笔,重新回到了我的手中。
  独坐江边,寒风袭人。江边的螃蟹越来越多,淅淅唰唰地从我身边爬过,甚至爬到我的大腿上。那时候我们曾经捉过很多这样的螃蟹,却一个也没有吃,据说是没有什么肉。
  我无法继续坐等,再看一次记忆中的吴淞口日出。遂而起身,一路走出去很远,终于叫到一辆车,返回了市区。
其他文献
张爱玲对爱情有个充满诗意的诠释: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  没错,爱是奇妙的,爱是神秘的,爱是很难有理由来解释的,拿现在时兴的话来说,爱是一种缘分。  缘分到底是什么?缘分就是千年一遇、万年一见,就是千分之一的几率、万分之一的梦想成真;缘分要么不来,要么不请自来;缘分
期刊
每年深秋,总是捉蟋蟀和斗蟋蟀的难忘时光。记得那时候的男孩,如果不玩蟋蟀,就像现在的男人不看足球一样,是很没面子的。所以说到蟋蟀,几乎人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过去孩子们为了捉蟋蟀,可以说想千方百计,自然也吃了不少苦。农田里,小河边,墙角下,只要有“瞿瞿”的蟋蟀叫声,都会立即蹲下侧耳倾听,伺机捕捉。那神情毫不夸张地说,简直就像猫逮耗子似地全神贯注而且富有耐心。那时捉蟋蟀的基本工具,一般是一只黄书包,里
期刊
《上海日记》:“新上海人”的苦闷与彷徨  文/胡凌虹    “一切都源于我们那么迫切地想要尽快融入上海社会。唉,真的,一切都源于此。”第一篇日记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一声长叹,承载着许多言不尽的无奈,回荡着发自肺腑的感慨。与自己一同走出贵州偏远山区,来到上海求学的好友孙世杰变态杀人,这件事极大地刺激了农家子弟全小良,日记成为全小良平复心境的良药,他用日记记录下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求职、恋爱的经历,也折射出
期刊
【常识性错误】    今年3月3日,新华社记者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式奢侈”蔓延之风该刹!》的文章,报道了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对于国内尤其是一些政府的奢靡之风进行了抨击。其中在“政府高消费:办公楼劲刮奢豪之风”一节里,还专门批评了河南一个穷县(区)政府新建的办公区域:“6幢崭新的办公大楼、一个巨大的半球型会议中心如美国白宫气势恢弘,数百亩的绿地、园林、假山、喷泉环绕其中…… ”文中还附上
期刊
记忆里的公共浴室是各样女人们的裸体画组。各样是指她们的体态模样,有臃肿、丰腴的,有纤细、孱弱的。年轻的弹性和年老的松垮。骨架、线条、肤色,都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公共浴室是每个小女孩真正意义上的生理启蒙课堂。我外婆少年时有唱戏的经历,曾跟随戏班子游历各国。她说,日本的公共浴室可有趣,冠名“混堂”,是男女混浴的。可想而知,那种启蒙就更形象和彻底了,呵呵。壮年丰满女人的肤色是那种暗而饱满的黄油色,是对欲
期刊
现在的小孩,恐怕很少有人知道“香烟牌子”这种玩意儿了。而在我少年时代,它却是我最贴心、最解闷的玩伴。30岁以上的男性,恐怕都能理解我这句话。  那时候的男孩,好像没有不刮香烟牌子的,哪怕是学校里的大队长,老师眼里的乖宝宝。当时,一毛钱好像就能买一版香烟牌子,大约12张还是24张的,自己回家后工整地按边幅剪下来,就可以拿去和小朋友玩了。  刮香烟牌子,可是来真的哦。现在想起来,的确是带有点赌博性质,
期刊
【接翎子】    上海话里有“翎子”的讲法,有“甩翎子”(“甩”要用上海话念,发音同“豁”)的人,又有“接翎子”的人,其中道行足见功力。所谓的“甩翎子”,其实就是暗示,使一个眼色,或是露一点口风,都是“甩翎子”;而且又不能做得太明,而是要让别人自己体会和揣摩其中的深意。比如有人要过生日了,自然是希望人人都能记挂在心,最好是有礼物奉上,于是就旁敲侧击,一有机会就提起“侬晓得今朝是啥日脚伐?”之类的话
期刊
套上绒帽,扣上滑雪镜,踏上滑雪板,戴上手套,抓紧手中的手杖,用力一推,呼!我们穿越摩天大楼的玻璃墙高高跃起,飞离压抑的办公室,抛开一波又一波的会议,再也看不见拥挤不堪的交通,忘记污浊不清的都市空气,一个漂亮的大转弯,来到世界的另一侧:清新、冷冽、安静,雪山身披着神圣的银白光芒,一切恍若梦境,令人屏息。  滑雪,对于我们生长在南方的许多人来说可能只停留在电视上,但她确实是一项刺激而令人神往的运动。一
期刊
老戴这幅“全家福”画,使我想起我家与大舅父、姨妈三家合拍的“三家福”照片,那是我被绑票后赎回的“中秋节”。大家庆贺团圆,先到城隍庙拜菩萨,再上照相馆拍照留念。在拍照前曾有过议论:拍全家福人数应该成单还是成双?大舅父作出决定,成双吉利,因为他事先已统计三家人口,我家八个,他家九个,姨妈家三个,正好双数。长辈坐在中排,小辈年长的立在后排,我和表兄妹坐在前排,我最小,因为是主角,坐在中央。这张大照片一直
期刊
虽然几乎每年都会回到上海,但是关于上海的记忆似乎终止于童年,终止于上个世纪,很多过去的事情必须间隔足够久远的时光,方可叫做回忆。每一次的离开,也并无特别的想念,只有在一些午夜时分,在梦境中醒来,才会有一些淡淡的惆怅。个人的记忆片断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个的人和老宅子,在我看来,人和建筑环境一起构成了一个城市的灵魂。  祖父毕生做科学研究,兴实业以救国,家教亦甚严格,闻达于一方,在津沪均有家业。上海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