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题回顾】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
【真题解读】
写作这个作文题目,看似简单,想写出彩并不容易。这里给同学们以下几点建议:
一、读懂漫画。这里的审题,就是读懂漫画。其实,漫画的表面意思是很好懂的,有很强的生活性,考生不至于懵题,都会有漫画话题的情感体验,可以做到有话可说。但是今年的漫画主题暗示着明显的价值取向,开放性这一点不是太明显。考生发挥的空间很有限,想象的自由性体现不够,我感觉这是今年作文题的瑕疵之处。
二、立意要准。审视漫画,对照现实之后我们不难发现,这里含有两个比较符合常理的主题:一个是唯分数論英雄,功利心太重,这是教育界老生常谈的话题。二是我们还可以从“激励赏识,关爱孩子”的角度立意,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多鼓励孩子,这带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三、联系生活。我们的作文明显不能是对漫画的简单解读,而要由漫画拓展开来,与生活实际对接,这样才能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同学们不妨从家长、老师和社会切入,得出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解决办法。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受教育的孩子的角度入手,写出自己内心困惑、迷茫和呼声。
【佳作一】
缺憾也是风景
福建一考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痛定思痛后,你会发现,有时候缺憾也是风景。
所谓完美都是相对的,总会或多或少有一些缺憾。审视漫画,100分固然完美,但61分也有值得赞扬之处。100分不代表永远,55分也不代表永远。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中,换一种角度看问题,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人生也是这样,与成功人士相比,你也许不如他们。但成功人士也有烦恼——“高处不胜寒”,相比而言,你可以“放过”他们,拥有自己的乐趣。人生路上,缺憾其实也是风景,要学会欣赏。有时候,人生会因为缺憾而多彩多姿。
历史上我们熟知的项羽,有破釜沉舟的气魄,骁勇善战,他的英雄气概成就了他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话题。“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正是因为无颜面对江东父老,项羽在乌江自刎,难道他的这种缺憾不是一种美吗?反而正是这种缺憾让他的人生更加富有传奇色彩。
爱因斯坦是我们熟知的物理学家、科学家。他的“相对论”光耀科学界,成为核能研究的理论基础。他本想以核能改变人类的生活,希望核能为人们的生活造福。但美国却借此研制出了极具毁灭性的武器——原子弹。爱因斯坦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蘑菇云在日本长崎上空升起,但我们并没有因此就否定了爱因斯坦,因为是他给社会带来了别样的风景。
古有屈原、项羽、关羽、李白、苏轼……今有屠呦呦、莫言、史铁生、马云……这些都是家喻户晓的名人,很多人认为,他们的确是有成就的人,但又都有缺憾。而大家没有因为他们的缺憾而否认他们的伟大。
领略项羽的英雄气概,领略爱因斯坦的过人智慧,但也要咀嚼他们的缺憾。力求完美没错,留有缺憾也是一种美,我们要善于发现其中的美。
人生路上,处处皆风景。缺憾是橄榄果,值得咀嚼回味,更是一道带着凄美色彩的风景,值得欣赏。
【评点】
1.题目诗意,耐人寻味。开头直奔主题。第二段紧扣漫画素材论述,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以项羽和爱因斯坦为例,论述“人生会因为缺憾而多彩多姿”的分论点。略写群体例子后再次点出论证观点,最后用辩证的观点收束全文,余味悠长。
2.举例紧扣论点,具有较强说服力。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说理透彻,结构严谨。论证时坚持“两点论”,辩证发展地看待问题,在大量事实基础上得出结论,顺理成章。
3.立意扎根现实,接地气。语句精练,言简意赅,层次清晰。开头和结尾点亮了读者眼睛,体现了作者较好的文学素养。
【佳作二】
成绩不是全部
福建一考生
诗人说,浮华的社会,真正的腐朽却是一叶障目式的眼光。
“目”是我们心灵的窗,而那片遮住视线的“叶子”,便是所谓的“成绩”了。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各行各业都要依靠制度来使各项任务达到预期的目的,那么有任务就会有竞争,竞争一出现,必然会有输赢。于是“成绩”二字便应运而生。
随着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广大学生家长们的热切追捧,“成绩”这顶帽子竟理所当然地戴在了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头上,逐渐演化成“分数”,并被校园独占,成为专有名词。时间一寸一寸地向着明天推进,为了满足各式各样的“教育需求”,于是,“补习班与重点班齐飞,题海共书海一色”,教育工作者尽可能地填饱教育市场的“饥饿巨口”,并为之冥思苦想,绞尽脑汁。“早、晚自习”横空出世,《五·三》年年脱销,班主任们 义正词严:“纵使你有天大的本事,高考不过,一切玩儿完!”高三班级里的血红色横幅极为醒目:“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那么,在这样一个教育大环境的背景下,“唯分数论”的盛行也就不足为奇了。清代出了那么多状元,可今天谁又能记起多少?蒲松龄、曹雪芹、金圣叹都不是状元,可他们却影响了后世。时代把一批批少年青涩年华里的纯真剥去,留下狂热,让他们知道什么叫“束缚”,什么叫“宿命”,给他们一种“想去突破却总摆脱不了现实”的破灭感。有一句话叫“高考改变命运”,惹得千千万万的学子们奋不顾身、前赴后继。同时这句话也向“祖国未来的栋梁们”传递了一种讯息:成绩就是一切。于是在没日没夜的苦读中,莘莘学子开始了他们的“逆命之行”,在题海里“乐此不疲”。可殊不知,真正操纵一代人命运的,却还是那张轻薄的成绩单,那句让我们作呕的“成绩就是一切”。
历史证明,绝对的理论必将带来绝对的错误。那为什么部分教育工作者们对“祖国的花朵们”发出的关于“命运”疑问的回答却依然是“绝对”的陈述句?这样不仅会误了学子们的前途,更有可能引发滔天的罪行。药家鑫是如此,林森浩是如此,吴谢宇亦是如此。所以,在经历了这些年的“抽丝剥茧”后,不论谁都要停下来想一想,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又在这些年失去了什么。
无论何时,奋斗总没有错,学子们大可以放手一搏。但如果在应试教育的路上“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话,那我们不妨在别处“柳暗花明又一村”。
【评点】
1.全文内容充实,浑然一体。开头引用名言警句,振聋发聩,引发读者思考。第二段延伸到“成绩”,由“成绩”过渡到目前教育存在的种种奇怪现象,全方位展开,体现了作者广博的阅读面,为下文批驳打实了基础。发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的疑问,引人深思。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换一种活法,找回自我。
2.言辞犀利,很好地继承了传统杂文的语言优势。论证一针见血,针砭时弊,发人深省。经过论述蓄势,最终水到渠成得出自己的观点。
3.语言幽默,旁征博引,运用自如,多有哲思语句,思维新颖,有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尤其是恰到好处地化用成语、古诗词,使文章精彩纷呈。尤其是能紧扣主题,铿锵有力的反问句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议论语言的风格。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
【真题解读】
写作这个作文题目,看似简单,想写出彩并不容易。这里给同学们以下几点建议:
一、读懂漫画。这里的审题,就是读懂漫画。其实,漫画的表面意思是很好懂的,有很强的生活性,考生不至于懵题,都会有漫画话题的情感体验,可以做到有话可说。但是今年的漫画主题暗示着明显的价值取向,开放性这一点不是太明显。考生发挥的空间很有限,想象的自由性体现不够,我感觉这是今年作文题的瑕疵之处。
二、立意要准。审视漫画,对照现实之后我们不难发现,这里含有两个比较符合常理的主题:一个是唯分数論英雄,功利心太重,这是教育界老生常谈的话题。二是我们还可以从“激励赏识,关爱孩子”的角度立意,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多鼓励孩子,这带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三、联系生活。我们的作文明显不能是对漫画的简单解读,而要由漫画拓展开来,与生活实际对接,这样才能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同学们不妨从家长、老师和社会切入,得出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解决办法。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受教育的孩子的角度入手,写出自己内心困惑、迷茫和呼声。
【佳作一】
缺憾也是风景
福建一考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痛定思痛后,你会发现,有时候缺憾也是风景。
所谓完美都是相对的,总会或多或少有一些缺憾。审视漫画,100分固然完美,但61分也有值得赞扬之处。100分不代表永远,55分也不代表永远。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中,换一种角度看问题,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人生也是这样,与成功人士相比,你也许不如他们。但成功人士也有烦恼——“高处不胜寒”,相比而言,你可以“放过”他们,拥有自己的乐趣。人生路上,缺憾其实也是风景,要学会欣赏。有时候,人生会因为缺憾而多彩多姿。
历史上我们熟知的项羽,有破釜沉舟的气魄,骁勇善战,他的英雄气概成就了他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话题。“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正是因为无颜面对江东父老,项羽在乌江自刎,难道他的这种缺憾不是一种美吗?反而正是这种缺憾让他的人生更加富有传奇色彩。
爱因斯坦是我们熟知的物理学家、科学家。他的“相对论”光耀科学界,成为核能研究的理论基础。他本想以核能改变人类的生活,希望核能为人们的生活造福。但美国却借此研制出了极具毁灭性的武器——原子弹。爱因斯坦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蘑菇云在日本长崎上空升起,但我们并没有因此就否定了爱因斯坦,因为是他给社会带来了别样的风景。
古有屈原、项羽、关羽、李白、苏轼……今有屠呦呦、莫言、史铁生、马云……这些都是家喻户晓的名人,很多人认为,他们的确是有成就的人,但又都有缺憾。而大家没有因为他们的缺憾而否认他们的伟大。
领略项羽的英雄气概,领略爱因斯坦的过人智慧,但也要咀嚼他们的缺憾。力求完美没错,留有缺憾也是一种美,我们要善于发现其中的美。
人生路上,处处皆风景。缺憾是橄榄果,值得咀嚼回味,更是一道带着凄美色彩的风景,值得欣赏。
【评点】
1.题目诗意,耐人寻味。开头直奔主题。第二段紧扣漫画素材论述,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以项羽和爱因斯坦为例,论述“人生会因为缺憾而多彩多姿”的分论点。略写群体例子后再次点出论证观点,最后用辩证的观点收束全文,余味悠长。
2.举例紧扣论点,具有较强说服力。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说理透彻,结构严谨。论证时坚持“两点论”,辩证发展地看待问题,在大量事实基础上得出结论,顺理成章。
3.立意扎根现实,接地气。语句精练,言简意赅,层次清晰。开头和结尾点亮了读者眼睛,体现了作者较好的文学素养。
【佳作二】
成绩不是全部
福建一考生
诗人说,浮华的社会,真正的腐朽却是一叶障目式的眼光。
“目”是我们心灵的窗,而那片遮住视线的“叶子”,便是所谓的“成绩”了。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各行各业都要依靠制度来使各项任务达到预期的目的,那么有任务就会有竞争,竞争一出现,必然会有输赢。于是“成绩”二字便应运而生。
随着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广大学生家长们的热切追捧,“成绩”这顶帽子竟理所当然地戴在了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头上,逐渐演化成“分数”,并被校园独占,成为专有名词。时间一寸一寸地向着明天推进,为了满足各式各样的“教育需求”,于是,“补习班与重点班齐飞,题海共书海一色”,教育工作者尽可能地填饱教育市场的“饥饿巨口”,并为之冥思苦想,绞尽脑汁。“早、晚自习”横空出世,《五·三》年年脱销,班主任们 义正词严:“纵使你有天大的本事,高考不过,一切玩儿完!”高三班级里的血红色横幅极为醒目:“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那么,在这样一个教育大环境的背景下,“唯分数论”的盛行也就不足为奇了。清代出了那么多状元,可今天谁又能记起多少?蒲松龄、曹雪芹、金圣叹都不是状元,可他们却影响了后世。时代把一批批少年青涩年华里的纯真剥去,留下狂热,让他们知道什么叫“束缚”,什么叫“宿命”,给他们一种“想去突破却总摆脱不了现实”的破灭感。有一句话叫“高考改变命运”,惹得千千万万的学子们奋不顾身、前赴后继。同时这句话也向“祖国未来的栋梁们”传递了一种讯息:成绩就是一切。于是在没日没夜的苦读中,莘莘学子开始了他们的“逆命之行”,在题海里“乐此不疲”。可殊不知,真正操纵一代人命运的,却还是那张轻薄的成绩单,那句让我们作呕的“成绩就是一切”。
历史证明,绝对的理论必将带来绝对的错误。那为什么部分教育工作者们对“祖国的花朵们”发出的关于“命运”疑问的回答却依然是“绝对”的陈述句?这样不仅会误了学子们的前途,更有可能引发滔天的罪行。药家鑫是如此,林森浩是如此,吴谢宇亦是如此。所以,在经历了这些年的“抽丝剥茧”后,不论谁都要停下来想一想,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又在这些年失去了什么。
无论何时,奋斗总没有错,学子们大可以放手一搏。但如果在应试教育的路上“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话,那我们不妨在别处“柳暗花明又一村”。
【评点】
1.全文内容充实,浑然一体。开头引用名言警句,振聋发聩,引发读者思考。第二段延伸到“成绩”,由“成绩”过渡到目前教育存在的种种奇怪现象,全方位展开,体现了作者广博的阅读面,为下文批驳打实了基础。发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的疑问,引人深思。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换一种活法,找回自我。
2.言辞犀利,很好地继承了传统杂文的语言优势。论证一针见血,针砭时弊,发人深省。经过论述蓄势,最终水到渠成得出自己的观点。
3.语言幽默,旁征博引,运用自如,多有哲思语句,思维新颖,有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尤其是恰到好处地化用成语、古诗词,使文章精彩纷呈。尤其是能紧扣主题,铿锵有力的反问句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议论语言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