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霜霉病
1.1危害症状 黄瓜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嫩茎、卷须和花梗。幼苗期发病,子叶正面发生不规则的褪绿黄褐色斑点,病斑直径0.2—0.5cm,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灰褐色霉状物,严重时子叶变黄干枯。成株期发病,多从近地面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发病开始在叶片上出现水浸状淡绿色或黄色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大,由黄色变为淡褐色,因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形的病斑,并在叶片背面病斑上生成紫灰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叶片干枯。
1.2防治方法
1.2.1种子处理。选择无病饱满整齐的种子,用温水淘洗干净,然后用高锰酸钾液浸种,浓度(0.1%为宜,浸泡时间5分钟,以杀除种子上滋生的病菌,降低发病率。
1.2.2高温闷棚。进入4月后,如果发现病株,可选晴天上午密闭棚室,将温度升到45℃并保持持2小时,以杀灭棚内的病菌。为了预防霜毒病的发生,每周可闷棚1次,闷棚后适当放风,放风最先小后大。闷棚前l天要适量浇水。
1.2.3适时适量浇水。根据天气,土壤墒情和苗情适时浇水。浇水时间应选在晴天上午,可小水勤浇,切忌大水漫灌。浇水后马上关闭棚子,将温度提高到3 2℃,在此温度下维持1小时,然后放风排湿。
1.2.4烟剂熏蒸。在使用烟熏剂前,应修补好棚膜上的破损处,以防漏烟。施药是在发病初期的傍晚进行,密闭棚膜。具体方法是在大棚、温室内,每亩用250-300g百菌清烟熏剂,将其均匀分成5—6堆,放烟点与植株距离为一尺左右,用香烟点燃烟剂,边退边点,点完后密闭棚门,进行熏蒸。第二天早上,通风放出烟气。每隔7天熏一次,连熏3次。
1.2.5实施变温管理。早上拉开草苫后,放凤排湿半小时,然后紧闭棚室,将棚温迅速升到28-32℃,午后如果棚温继续升高,可加大放风量,将温度降到20—25℃。入夜后,前半夜将温度控制在18—20℃,后半夜将温度控制在14℃以下。
1.2.6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凡发现中心病性,应立即摘去病叶,然后喷药,必要时隔一日再喷一次,以后每隔一周再喷2 3次,病情即可得到有效控制。一般使用的药剂有: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77.2%普力克600倍液,或5%瑞毒霉锰锌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
2,白粉病
2.1危害症状 黄瓜白粉病发病初期,下部叶片正面或背面出现白色小粉点,后扩大为圆形粉状斑。在适宜条件下,白色粉状斑点继续扩展,连接成片,成为边缘不整齐的大片白粉区,并布满整个叶片,象长了一层白毛,发病后期白毛变为灰白毛,整个叶片呈黄褐色干枯。
2.2防治方法
2.2.1选用抗病品种。如:选用津研2号、4号,津春2、3号、津杂1、4号等为抗病品种。
2.2.2清洁田园,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减少病菌来源。
2.2.3加强肥水管理。黄瓜幼苗定植后尽量少浇水,防止徒长。控制氮肥施用量,注意增施磷、钾肥。
2.2.4熏蒸消毒。在定植前先用硫磺粉或百菌清烟剂消毒。用硫磺粉熏蒸的方法是每55m2用硫磺粉0.13kg,锯末0.25kg。如用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用药250g,分放几处于傍晚点燃后密闭一夜,次日早上打开门窗通风。
2.2.5药剂防治。在发病期用20%三唑酮乳油1500-2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农抗120生物制剂1OOPPm,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上述药剂一定要交替使用,每7-10天用药一次,连续防治2-3次。
3、灰霉病
3.1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幼瓜、叶、茎等,病菌多从开败的雌花侵入,致花瓣腐烂,并生出灰色霉层,向幼瓜扩展造成烂瓜。病瓜表面着生灰色霉层。烂瓜或烂花,脱落到叶片上引起叶面发病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明显,表面着生少量的灰霉,烂花或烂瓜附着茎上,引起茎部发病,严重时茎蔓折断,造成植株枯死。
3.2防治方法
3.2.1选择抗病品种。如:津研2号、津研4号、津春2号,津春3号等。
3.2.2清洁田园。及时摘除病花、病瓜、病叶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
3.2.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用i0%速克灵烟剂每亩200—250g或45%的百菌清烟剂,每亩250g熏3—4小时防治。也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的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每6-7天用药1次,连续防治3—4次。
4,白粉虱
4.1危害症状 白粉虱以成虫,幼虫群居叶背吸食汁液,被害叶片退绿、变黄黑色、出现黑斑、萎蔫,植株生长衰弱,甚至全株枯死。白粉虱能分泌大量蜜露,易诱发煤污病。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使其失去商品价值。白粉虱还能传播部分病毒病。
4.2防治方法
4.2.1清除棚室内的残枝落叶,揭开塑料薄膜,利用0℃以下低温冷冻5天,冻死棚室内的白粉虱成虫和幼虫。
4.2.2合理间作,避免黄瓜、番茄,菜豆混栽。
4.2.3黄板诱杀。白粉虱对黄色具有强烈趋性,可在棚室内设置黄板诱杀成虫。方法是利用废旧的纤维板或硬纸板,制成1×0.2m长条,用油漆涂为橙皮黄色,再涂上一层粘油(可使用10号机油加少许黄油调匀),每667m2放32-34块,置于行间,高度与植株相平;当粉虱粘满板面时,再重涂一次粘油。
4.2.4银灰膜驱虫。每66 7m 2用银灰膜1.5kg,剪成10-1 5cm宽的条,拉成网眼状,可驱避白粉虱。
4.2.5生物防治。可人工繁殖释放丽蚜蜂,当每株植物有白粉虱0.5—1头时。每隔2周放1次,共3次放丽蚜小蜂成蜂15头/株,可有效控制温室白粉虱的为害。
4.2.6药剂防治。喷药时间以早晨为宜,先喷叶面,后喷叶背,力求均匀,使药剂充分渗透叶片,特别是叶背。常用药剂有10%的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对卵和幼虫有特效,但对成虫基本无效;2.5%的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可杀灭成虫、幼虫和蛹,但对卵效果不明显,25%的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对成虫、幼虫、卵均有效。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以药剂防治为主,要注意轮换、交替用药,严格掌握用药量,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1.1危害症状 黄瓜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嫩茎、卷须和花梗。幼苗期发病,子叶正面发生不规则的褪绿黄褐色斑点,病斑直径0.2—0.5cm,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灰褐色霉状物,严重时子叶变黄干枯。成株期发病,多从近地面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发病开始在叶片上出现水浸状淡绿色或黄色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大,由黄色变为淡褐色,因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形的病斑,并在叶片背面病斑上生成紫灰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叶片干枯。
1.2防治方法
1.2.1种子处理。选择无病饱满整齐的种子,用温水淘洗干净,然后用高锰酸钾液浸种,浓度(0.1%为宜,浸泡时间5分钟,以杀除种子上滋生的病菌,降低发病率。
1.2.2高温闷棚。进入4月后,如果发现病株,可选晴天上午密闭棚室,将温度升到45℃并保持持2小时,以杀灭棚内的病菌。为了预防霜毒病的发生,每周可闷棚1次,闷棚后适当放风,放风最先小后大。闷棚前l天要适量浇水。
1.2.3适时适量浇水。根据天气,土壤墒情和苗情适时浇水。浇水时间应选在晴天上午,可小水勤浇,切忌大水漫灌。浇水后马上关闭棚子,将温度提高到3 2℃,在此温度下维持1小时,然后放风排湿。
1.2.4烟剂熏蒸。在使用烟熏剂前,应修补好棚膜上的破损处,以防漏烟。施药是在发病初期的傍晚进行,密闭棚膜。具体方法是在大棚、温室内,每亩用250-300g百菌清烟熏剂,将其均匀分成5—6堆,放烟点与植株距离为一尺左右,用香烟点燃烟剂,边退边点,点完后密闭棚门,进行熏蒸。第二天早上,通风放出烟气。每隔7天熏一次,连熏3次。
1.2.5实施变温管理。早上拉开草苫后,放凤排湿半小时,然后紧闭棚室,将棚温迅速升到28-32℃,午后如果棚温继续升高,可加大放风量,将温度降到20—25℃。入夜后,前半夜将温度控制在18—20℃,后半夜将温度控制在14℃以下。
1.2.6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凡发现中心病性,应立即摘去病叶,然后喷药,必要时隔一日再喷一次,以后每隔一周再喷2 3次,病情即可得到有效控制。一般使用的药剂有: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77.2%普力克600倍液,或5%瑞毒霉锰锌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
2,白粉病
2.1危害症状 黄瓜白粉病发病初期,下部叶片正面或背面出现白色小粉点,后扩大为圆形粉状斑。在适宜条件下,白色粉状斑点继续扩展,连接成片,成为边缘不整齐的大片白粉区,并布满整个叶片,象长了一层白毛,发病后期白毛变为灰白毛,整个叶片呈黄褐色干枯。
2.2防治方法
2.2.1选用抗病品种。如:选用津研2号、4号,津春2、3号、津杂1、4号等为抗病品种。
2.2.2清洁田园,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减少病菌来源。
2.2.3加强肥水管理。黄瓜幼苗定植后尽量少浇水,防止徒长。控制氮肥施用量,注意增施磷、钾肥。
2.2.4熏蒸消毒。在定植前先用硫磺粉或百菌清烟剂消毒。用硫磺粉熏蒸的方法是每55m2用硫磺粉0.13kg,锯末0.25kg。如用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用药250g,分放几处于傍晚点燃后密闭一夜,次日早上打开门窗通风。
2.2.5药剂防治。在发病期用20%三唑酮乳油1500-2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农抗120生物制剂1OOPPm,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上述药剂一定要交替使用,每7-10天用药一次,连续防治2-3次。
3、灰霉病
3.1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幼瓜、叶、茎等,病菌多从开败的雌花侵入,致花瓣腐烂,并生出灰色霉层,向幼瓜扩展造成烂瓜。病瓜表面着生灰色霉层。烂瓜或烂花,脱落到叶片上引起叶面发病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明显,表面着生少量的灰霉,烂花或烂瓜附着茎上,引起茎部发病,严重时茎蔓折断,造成植株枯死。
3.2防治方法
3.2.1选择抗病品种。如:津研2号、津研4号、津春2号,津春3号等。
3.2.2清洁田园。及时摘除病花、病瓜、病叶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
3.2.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用i0%速克灵烟剂每亩200—250g或45%的百菌清烟剂,每亩250g熏3—4小时防治。也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的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每6-7天用药1次,连续防治3—4次。
4,白粉虱
4.1危害症状 白粉虱以成虫,幼虫群居叶背吸食汁液,被害叶片退绿、变黄黑色、出现黑斑、萎蔫,植株生长衰弱,甚至全株枯死。白粉虱能分泌大量蜜露,易诱发煤污病。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使其失去商品价值。白粉虱还能传播部分病毒病。
4.2防治方法
4.2.1清除棚室内的残枝落叶,揭开塑料薄膜,利用0℃以下低温冷冻5天,冻死棚室内的白粉虱成虫和幼虫。
4.2.2合理间作,避免黄瓜、番茄,菜豆混栽。
4.2.3黄板诱杀。白粉虱对黄色具有强烈趋性,可在棚室内设置黄板诱杀成虫。方法是利用废旧的纤维板或硬纸板,制成1×0.2m长条,用油漆涂为橙皮黄色,再涂上一层粘油(可使用10号机油加少许黄油调匀),每667m2放32-34块,置于行间,高度与植株相平;当粉虱粘满板面时,再重涂一次粘油。
4.2.4银灰膜驱虫。每66 7m 2用银灰膜1.5kg,剪成10-1 5cm宽的条,拉成网眼状,可驱避白粉虱。
4.2.5生物防治。可人工繁殖释放丽蚜蜂,当每株植物有白粉虱0.5—1头时。每隔2周放1次,共3次放丽蚜小蜂成蜂15头/株,可有效控制温室白粉虱的为害。
4.2.6药剂防治。喷药时间以早晨为宜,先喷叶面,后喷叶背,力求均匀,使药剂充分渗透叶片,特别是叶背。常用药剂有10%的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对卵和幼虫有特效,但对成虫基本无效;2.5%的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可杀灭成虫、幼虫和蛹,但对卵效果不明显,25%的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对成虫、幼虫、卵均有效。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以药剂防治为主,要注意轮换、交替用药,严格掌握用药量,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