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集群式报道的尝试

来源 :新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xiao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月25日至30日,内蒙古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和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简称两会)隆重召开。内蒙古日报社作为自治区主流媒体,首次以党报、都市报、网站、官方微博、微信、视频、手机报、客户端18家媒体矩阵,通过蒙(包括新蒙文)汉文3种文字,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3种形态,文字、图片、视频3种产品,内外宣结合,全媒体、多平台无缝联动,对两会进行了集群式立体报道和全方位解读。
  多媒体融合报道,彰显主流媒体强劲风采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8.18”讲话精神和自治区媒体融合试点要求,内蒙古日报社从2014年后几个月开始,积极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做准备,进行第一阶段的全媒体建设。
  今年伊始,适逢自治区两会召开,内蒙古日报社大胆尝试,实施全媒体报道两会,牛刀初试,就创造了“10个第一”,即:第一次全媒体报道两会;第一次使用网络、云技术建设虚拟采编平台;第一次实现两会报道的全媒体采集编辑发布全流程融合;第一次制作了两会蒙汉文网络视频新闻和深度专题报道;第一次图文结合在网站同步直播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设置会场内外两个两会报道演播室;第一次建设统一指挥、统一着装的采集队伍;第一次实现两会全媒体对外宣传,首次邀请蒙古国专家讨论会议精神,索伦嘎新闻中心报纸、网站、客户端用新蒙文向蒙古国受众报道两会;第一次向与会代表委员免费推送内蒙古日报和《你好·内蒙古》客户端;第一次组织《内蒙古少年报》的小记者报道自治区两会。
  在此次战役性报道中,记者、编辑、校排检查、印刷等岗位工作者相互配合、争分多秒、共同努力,共发文图稿件5398篇(幅),视频764条(次)。其中:《内蒙古日报》(蒙汉文报)和《北方新报》共刊发文字稿件443篇、图片286幅,内蒙古新闻网、中国蒙古语新闻网、正北方网和索伦嘎网播发文字稿件1183篇、图片987幅、视频113条(次),内蒙古手机报(蒙汉文)和《索伦嘎》外宣的微信、微博、客户端共发图文稿件2499篇(幅)、视频354条,超额完成了预定任务。
  这是一次自治区两会报道的全新展示,是对内蒙古日报社全媒体报道的一次检验,更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走向融合发展的一次预演。这次报道,充分发挥了党报原创内容、权威制造的优势;都市报话题设置、语言表达接地气的优势;网络媒体海量信息、互动充分的优势;新媒体的快速便捷、受众广泛、覆盖精准的优势,充分展示了内蒙古日报主流媒体的风采:
  1. 主流媒体应对重大主题报道的雄厚实力和丰富经验。
  2. 扮演了会议展示者、精神解读者、舆论引导者的重要角色。
  3. 创新模式,多媒体展示,立体式全方位地为广大受众提供了服务。
  4. 多方参与,内外互动,延伸了播出链,扩大了影响范围。
  5. 主动向蒙古国开放对自治区两会报道,迈出了跨国融合的一步。
  解析报道全程,留下诸多可鉴经验
  一、 顶层设计、精心组织,是保障全媒报道顺利实施的关键
  1.以融合媒体的思想策划形成全方位的报道方案
  为适应“全媒体”报道两会战略的要求,内蒙古日报社首先从思想上进行改变,树立全方位报道策划、全方位沟通、全面掌控、全面加工的意识。提前一个月组织召开各级会议,反复研究讨论,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充分利用各种新闻资源,发挥全媒体战略下纸质报、移动数字报、手机报、网站和客户端等多平台、多终端优势,采用蒙汉语种,聚合各种形态,着力打造两会报道综合发布和交互平台,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编制出台了《内蒙古日报社全媒体报道2015年自治区两会工作方案》。各媒体又根据自身的特点,分层次丰富设定了全媒体方案的各项工作。
  2. 超常规建立组织机构,配置采编资源,布置各链条工作
  为了确保完成两会报道任务,社党委专门成立了有史以来规格最高的自治区两会报道机构,以总编辑为组长后方坐镇指挥、分管副总编辑为副组长指挥前方采访报道。岗位设置也更加全面和细化,安排精兵强将组成:夜班总值班、一线采访指挥、融合报道总协调、视频总监、新媒总监、编辑统筹、图片统筹、保障服务等多个报道环节和岗位,明确责任,细化分工流程,为成功报道两会提供了组织保障。
  同时,每天晚上7:00举行全媒体的汇稿会,汇报当天发稿情况,安排次日发稿内容,解决出现的问题,完善后续报道,以保障两会报道顺利进行。
  二、 全面采集、互动合作、统一合成是实现全媒报道的方式和路径
  以往的两会报道,各媒体(报纸、网络)基本上是独立进行或网络借用文字、简单延伸链接。而这次两会的全媒体报道,则对一些重大选题进行了统一策划、统一行动、联合采访、资源共享、形成合力,从而开拓了新闻宣传的新领域,提高了舆论引导的新高度,展示了媒体报道的新境界,扩大了两会新闻的影响力。
  1.采访活动注重团队意识,采访素材更加全面
  在此次全媒体两会的报道中,记者不再是单兵作战,而是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采访任务。两会报道小组中,每个记者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文字采写、图片拍摄、现场主持、视频采录、技术合成等方面尽其所能,按照选题同步分头运作,有时甚至是跨界作业,兼顾其他,互相支持。因此说,成功完成两会的全媒体报道离不开采访团队记者间的相互协助和配合。
  记者的稿件不再是只为满足一张报纸的需求,而是要面对多个媒介、多种终端,因此记者的采访资料需要更加全面,需从多个角度,各个侧面提供。对于初次尝试全媒体的记者来说,要想方设法获得更多的文字、图片以及音频和视频的采访资料,以满足报纸、网站、移动媒体等各种新闻媒介的需求,达到“一次采访、多次利用”的目的。
  2.利用模拟全媒体稿库,实现多媒体编辑
  为了把两会报道运作得更顺畅、更具现代色彩,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搭建QQ群和云平台数据库等网络平台成了此次全媒体报道两会的亮点之一。一方面,它方便了记者、编辑及各个部门之间进行及时有效沟通;另一方面,利用QQ群和云平台(模拟全媒体稿库)实现了 “单一稿件,多媒体成品”。编辑对于众多的采访记录,不仅仅要承担传统的选题、组稿、审稿、编辑、排版、校对等工作,而且还需要承担加工“初级新闻产品”的工作,即根据不同媒体的载体特性和不同的市场定位,从不同的角度制作出新闻产品,从而实现新闻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三、 多媒体传送、立体(多维)接收,丰富多元的内容是形成全媒体报道强势的保障
  在两会报道中,内蒙古日报社充分发挥了多终端、全媒体的集群式的报道优势,形成了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式的强势报道格局。依靠《内蒙古日报》《北方新报》《北方周末》《索伦嘎》等多种纸质报刊,以及内蒙古新闻网、蒙古语新闻网、正北方网、手机报、客户端、官方微信、微博等电子载体对两会进行了更为丰富多元化的报道,为读者开辟了立体式的接收渠道。
  1.纸质媒体:版面日新 声势壮观
  依靠《内蒙古日报》作为党报的原创、权威、具有影响力的特点,准确及时、深入地反映、诠释两会。两会期间,报纸组织推出《总书记考察这一年》栏目的10篇特稿;策划9个重点选题,推出9个整版的专题报道;策划了“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为主题的《两会话题》《视觉两会》《代表委员专访》《两会与百姓》《数字看发展》《代表委员热议》《两会新闻》《两会花絮》《两会特写》等栏目,图文并重地全面报道了两会盛况,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风貌和老百姓所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与此同时,蒙汉文报还推出了《两会视点》和《自治区两会特刊》两个特刊。其中,《自治区两会特刊》以大标题、大图片的形式刊发两会亮点新闻和视觉冲击力强的新闻图片,成为此次“两会”报道的一大亮点。同时,报纸还开辟“图解两会”系列内容,用图片形式,简单、明了地向读者展示了两会各种内容,解读政府工作报告,获得读者的一致点赞。
  《北方新报》《北方周末报》都市纸媒也结合自身实际,从多侧面丰富两会的报道内容。它们主要聚焦民生类话题,报道内容更接地气、更鲜活,每天都用多个版面呈现精彩的两会内容,涵盖了:医疗、就业、教育、养老、交通、环保等热点内容。
  2.网络媒体:信息海量 注重互动
  在两会报道中,网站发挥了信息海量和互动优势。中国蒙古语新闻网、内蒙古新闻网、正北方网都设计了专题网页,制作大型装饰策划图案,重点推出两会专栏、专题,系列报道两会内容。自选报道突出新创意、体现新特色,按时发布两会全媒体视频内容,启动网站互动社交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全面体验,360度全景报道两会。
  内蒙古新闻网、中国蒙古语新闻网等网站特别策划了《总书记考察这一年》等专题栏目,开设“两会报道” “两会图片” “两会视频” “两会热议” “两会访谈” “政府报告解读” “互动”等多个板块。板块有深有浅、有声有图、有数字有细节,满足了网民的多元需求;注重利用大数据,强化“图解” “图说”报道,增强了网站的视觉冲击力,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两会;以“关键词”的形式,让观众简明扼要地看到全区上下在“8337”发展思路引领下,健康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
  正北方网除开设专题栏目外,还采用新颖的形式,以吸引广大受众的眼球。打开正北方网内蒙古两会专题,一个中国象棋棋牌突显眼帘,棋盘上的每一个文字都准确、形象的描述了自治区12个盟市的特色。点开各个文字,看到的就是分别为12个盟市制作的专题。在盟市专题中,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手段,展示了各盟市过去一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可谓创意独特、引人注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移动媒体:报道频传 随时解读
  1)手机报:《内蒙古手机报》设置“两会特刊”上下午版,整合会内会外和社内外媒体信息,快速发布;整合制作重点、热点、观点、亮点、看点、爆点新闻,设置“两会联播”“报告高频词”“两会直播间”“两会访谈”“数字两会”等专题栏目,刊发图文快讯。其中,常委会工作报告以关键内容提炼的形式予以发布,使两会报道内容更具可读性。
  2)客户端:《你好·内蒙古》新闻客户端除完成两会文字和视频统一报道任务外,还设置了“两会播报”“图解两会”“两会视点”等栏目同步直播两会。一是整合区内媒体两会信息;二是整合内蒙古日报和北方新报两会亮点新闻;三是以《你好·内蒙古》视角深度述评两会参考新闻;四是利用社内外评论员阐述两会新观点。体现了快速、深度、全面的报道特色。
  3)官方微博微信:《内蒙古日报》官方微博微信同步刊出“图解政府工作报告”等稿件,全方位立体式地报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外宣媒体:联合制作 跨国宣传
  《索伦嘎》新闻中心遵照外宣规律,动员中心所属刊物、报纸、网站、手机报、客户端、微博、微信等7个媒介,以文字、图片和视频统一协调,全方位报道两会。
  索伦嘎杂志和索伦嘎报分别进行专题、专栏策划,及时跟进报道。其中, 2015年第2期杂志设置6个版面、报纸第12期开设4个版面的特稿专栏,集中报道两会热点话题、民众关注的重点问题、自治区过去一年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未来发展蓝图等内容。
  索伦嘎网设“自治区两会”专题模块,集中报道自治区人大、自治区政协2014年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全方位、多媒介、多角度集中报道两会全程。
  同时,新闻中心还邀请了几位代表委员、中蒙研究人员和蒙古国相关人士,录制了“两会”访谈节目,扩大了对外影响。
  四、 搭建两会与受众间沟通、互动平台是全媒体报道的目的
  此次两会报道中,内蒙古日报社搭建的互动平台,既方便了代表委员及时了解两会动态,又加强了群众与两会间的联系。通过全媒体形式让群众参与互动,反馈焦点问题,增加了报道的贴近性,有效提升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1.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服务两会,内蒙古日报社利用《内蒙古手机报》和《你好·内蒙古》新闻客户端移动媒体免费向自治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推送两会报道。
  2.为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内蒙古日报社通过微信、微博、网站跟帖等形式吸纳受众对两会报道的反馈建议,各媒体及时根据受众的反应对全媒体报道作出调整,从而使全媒体报道更契合受众的需求。
  3.各媒体主动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内容设置话题,引导受众互动,根据话题讨论,推出了一批像《为政府工作报告点个赞》《让居民收入增量含金量更高》《食药安全最马虎不得》等内容丰富、接地气的优秀作品。   与此同时,《内蒙古日报》官方微博也因两会召开成了诸多网友关注的平台,粉丝人数于当日升至100万, 1月26日、27日发布的看点《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隆重开幕》《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开幕》阅读人数分别达到2.3万和1.6万,《展望2015新常态?新起点?新跨越》《王君:科学把握新常态的特征和要求》的阅读人数分别达到1.3万、1.5万。
  全媒体报道初踏征程,发展任重道远
  内蒙古日报社在两会的全媒体报道中以崭新的面貌,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展示出全媒体新闻报道的独特魅力。但是由于全媒体新闻报道这种模式还处于初试阶段,仍有许多问题和不足尚待解决。
  1.有待形成自然的组合机制,实现常态化的多媒体融合报道
  这次两会全媒体报道,已经展示出内蒙古日报社媒体融合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由于对全媒体报道缺乏经验,严格地说还处在一个试验阶段,很多东西还仅仅是停留在标杆、样本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各个媒体、部门、记者、编辑还在一步步适应这种新的报道模式,对业务流程、机制、体制等许多方面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需要建立全媒体报道的长效机制,形成常态化的全媒体报道团队,在今后的重大活动、重大典型、突发事件、深度新闻中,力争做到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策划、统一管理、统一采集、统一编排,为媒体融合创造组织和人才基础。
  2.加快设备更新,完成平台改造,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供硬件技术支撑
  技术设备、传输手段、平台建设是实现媒体融合发展的重点。从这次两会全媒体报道可以看出,目前内蒙古日报社的技术设备还需进一步进行完善。由于传输手段不配套,导致会场内不具备传输条件和后台制作条件,比如记者很少有用带wifi和4G网的pad,从而影响了发送稿件的及时性。
  在报道中采用模拟数据库的形式进行素材的发布、收集、编辑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此要尽快建设全媒体文字、图片、影像数据库平台。通过建设报社内部严密的平台,充分利用云技术,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多维立体传播提供条件。
  3.转变观念,学用互联网思维,以适应全媒体报道
  通过这次两会报道,我们还体会到:报纸记者全媒体意识淡薄,记者和编辑对新闻反馈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与受众(用户)间的互动。个中原因还是由于记者、编辑、仍停留在传统报纸的新闻报道阶段,缺乏运用互联网思维制作出受众(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比如一些新媒体的内容太过于呆板,没有新颖的标题,内容也缺少新媒体的独特性,在众多报道中能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报道不多。这就要求媒体人尽快转变观念,学会用互联网思维制作新闻报道,重视“用户意识”,从用户角度考虑传媒产品的感染力、凝聚力,最大化地黏住用户。
  4.需要培养一支全媒体采编、制作队伍
  目前,内蒙古日报社媒体融合属于起步阶段,许多“全媒体”的记者、编辑主要是由传统新闻人转型而来,虽然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但是对全媒体技术的掌控还不熟练。因此内蒙古日报社急需培养一支全媒体采编、制作队伍,具备写作、拍摄、熟练进行电脑、手机等制作发布的工作能力。对此,可以通过讲座、培训等形式,帮助记者观念更新,熟练使用全媒体的设备。
  总之,内蒙古日报社通过各个媒体部门的通力协作,在两会的报道中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是内蒙古日报社两会报道史上的一次飞跃,虽然有不成熟的地方,但是为今后的全媒体报道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以后全媒体融合打下了基础。全媒体新闻报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内蒙古日报社全媒体战略逐步深入,相信内蒙古日报社全媒体新闻报道将会越来越成熟和完善。
  编辑:赵萱瑞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国的广播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有长足进步,尤其是地方电台,发展迅猛,方兴未艾。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由70年代末的90家电台,一跃发展到现在的1200多家,地方电台约占40%,全国广播广告总量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递增,而部分地方电台广告增速更是超越当地其它媒体,异军突起。  进入新的时代,媒介竞争日益激烈,新型媒体迅速崛起,广播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而作为广播行业
期刊
一、 微博呈现整体衰落趋势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5年2月3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2.49亿,较2013年底减少3194万;网民中微博使用率为38.9%,同比下降7.1个百分点。  是否是微信杀死了微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纪莉指出:“更重要的打击还是来自用户使用习惯的转移,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移动终端
期刊
蒙古族语言文字是当今世界性民族语言文字,是一个结构科学、体系完备的文化单元,它在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历史进程中产生重要影响,曾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其厚重的文化积淀,丰富的历史、宗教、民俗、艺术、医学等知识宝藏,成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蒙古族语言文字曾有过繁荣时期,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转型,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猛烈冲击,人们学习使用蒙古族语
期刊
记 者:全媒体集团能否拯救报业危机?  陈国权:报业运营那么多的新媒体,找到赢利模式的屈指可数,全媒体赢利能够达到原来报业水平的全国几乎没有,与原来的报纸有关系的全媒体,全国没有成功的。《浙江日报》搞游戏,与报纸完全不搭架,是投资赢利模式。它对于报纸原有的影响力,没有多大价值。  全媒体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在赢利上是不能体现自己价值的,而是在舆论引导上体现价值。  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全媒体观。
期刊
企业报的特征,决定了它在宣传党的基本路线的前提下,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宣传党的经济政策,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成效,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特殊性质。  企业报虽然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个别方面看它在经济报道中还存着一些不足,一些报道不能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报道多为表面性和直观性的经济成果,受众看了不解渴。对一些经济活动中热点、难点等方面的问题触及不深,缺少围绕这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全面跟进
期刊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大众传播事业取得蓬勃的发展,广播媒体也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在媒介竞争的夹缝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2003年中国广播业大放异彩,被称之为“广播业的第二个春天”。十几年过去了,新兴媒介大行其道,传统媒介受到了直接冲击,广播事业将会有怎样的前景?而地方电台作为区域性新闻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之一,又该如何改革创新,才能谋求市场的一席之地?  在全媒体时代,各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期刊
“雕盘大漠寒无影,冰裂长河夜有声”。2014年,“时代楷模”苏和老人以其扎根大漠、植树治沙的动人事迹,传颂千里草原,感动全国人民。这位“当代愚公”熠熠闪耀的光辉形象,如何从幕后走到台前,一张地方党报在这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传播力量,并向人们宣示:即使是在众声喧哗的传媒新环境下,党报的重大典型宣传也完全可以“一鸣惊人”。  典型宣传 党报如何脱颖而出?  2014年3月18日,内蒙古日报社受领了一项
期刊
摘要:萨空了是著名社会活动家和新闻工作者、新中国民族文化工作的开拓者、中国民主同盟卓越的领导人。萧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国在欧洲少有的几个战地记者之一,是中国第一位参与国际报道的记者,是著名编辑、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家庭的不幸,使他们从小自立,依靠自己的奋斗,边干边学从事新闻工作。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新闻出版界的领军人物,以自己的出色工作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  关键词:蒙古族 记者 萨空
期刊
文因事而发,业因实而兴。中国共产党始终倡导优良文风,历史上曾提出反对“党八股”、反“客里空”。党的十六大以来,新闻界开展了“三项学习教育”,近两年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目的就是倡导“真”“实”的文风。 文风是党性党风的体现。作为党报,肩负着教育、引导、宣传、鼓舞的重要职责,必须摒弃不良文风,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才能在群众中形成感染力、吸引力、亲和力,才能彰显党报的公信力。
期刊
包头市北梁地区被称作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棚户区,也是内蒙古面积最大的棚户区。这里危旧房屋多,弱势群体多,市政基础设施匮乏,改造难度大。2011年和2013年,李克强总理先后两次到北梁视察,对北梁棚改给予了高度重视。2013年,北梁新一轮棚改拉开大幕。对于这样一项十分重要但又困难重重的工程,如何推进?怎样取得实效?内蒙古广播电台多次派出记者蹲点采访,对北梁棚改进行了全方位关注,集合全年素材,于2013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