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确实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增大信息量,化解教学难点,创设情境,渲染氛围,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但是我们要看到信息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教学中如果过度过滥地使用信息技术,不但不能使它的诸多优势得到发挥,反而会出现教学效果低下,甚至背离教学目标的“负效应”。因此英语教师要注意把握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度,教学中要扬长避短,发挥信息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功能,提高其实效性,避免产生负效应。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以及看到的、想到的,谈谈英语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的粗浅认识。
一、莫让信息技术运用“喧宾夺主”,把握好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宾主”地位
有教师认为,课堂教学中不用信息技术就是缺憾,课堂上不考虑教学重点,不顾实际效果,把能用的技术手段全部用上,结果课堂成了各种信息技术设备的功能演示课,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并没有落到实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例如,有教师教学八年级上册Module5 Unit2 一课时,把老舍茶馆的戏剧,和关于老舍茶馆的现况等相关视频都播放了一遍,还通过电子白板引入了大量的课外资料。一节课下来,学生对课文的行文结构,语法知识,重点句型,表达方法全然没有领悟,这节课完全成了放电影,成了历史课。学生读写的时间少了,理解感悟少了,语言表达的训练少了,信息技术的展示多了,学生看了个热闹,但英语知识所获甚微。
信息技术只是一个辅助手段,应该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服务。教师必须在了解各种信息技术特点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教学内容,把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在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作为选择媒体的依据,并注意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功能间的有机组合。对于教材中比较抽象和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的一些内容,或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看到,很难理解和接受,成为教学中的难点,这些内容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化困难为简易,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突破时空限制,变远为近,变虚为实,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有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要保证学生讀书、感悟、品味语言、积累和运用语言的时间和过程。例如,八年级上册Module11 Unit1一课讲解关于国内外过生日的对比情况,学生没有国外的文化输入,对此很难进行比较。于是我运用信息技术设置了不同场景,让学生通过观看影片并且小组内自我演示的方式,体会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二、莫让信息技术“泛滥成灾”,把握好信息技术的最佳使用功能
有教师为了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在制作课件时,一味的使用希沃白板,Smart,Focusky这些软件,一味追求3D版的效果,有的甚至截取影片中的声音。这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动画、音响等无疑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一节课下来,学生只顾觉得好奇了,而忽视了要学习的内容,教学效果无从谈起。
三、 莫让信息技术课件“越俎代庖”,把握好信息技术使用的“度”
在信息技术教学盛行的当下,许多教师以各种信息技术代替了课堂教学中传统的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信息技术教学中,很多教师完全丢弃传统教学中的板书,而以信息技术的课件代替。板书技能是教师运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语言或图表等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作为一种古老而简单的教学手段,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也是一门教学艺术,在很多情况下它具有信息技术不可替代的功能。朱绍禹先生曾指出:“板书能点睛指要,给人以联想;形式多样,给人以丰富感;结构新颖,给人以美的享受。”优秀的板书彰显教学思路,浓缩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板书内容随时进行调整、修改。适当的板书便于学生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既能突出重点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与教学活动相得益彰,这些是信息技术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四、莫让信息技术课件成为程式化指令,把握好信息技术的使用时机
有教师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教学,制作课件。课件制作得精密,把教学流程完全用课件设置成程式化流水线,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这样课堂上要按照预先设计的环节进行,无法根据课堂教学状况灵活处理和调整,造成了学生一味地跟着媒体走,围着课件转,按教师的指令完成程式化训练。前不久,我听一位教师执教Module9 Unit1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is about 1.37 billion. 这位教师让学生找出文中表达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快的原因,而这样的原因在文中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都有体现。一位同学先说的是第二部分中的原因,而老师的课件中的预先设置的是第一部分中的句子。于是这位老师对那个学生说:“OK, but that’s not what we will talk about. Any other ideas?”直到有同学找准了老师课件将要出示的那一句,教学才继续进行。这样教学,学生的主体性受到限制,不能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不能很好地掌控教学节奏,这样教学的后果只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需求和发展受到束缚。
信息技术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要做到“物为我所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信息技术的课件在课堂上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穿插在课堂的教学中,灵活地确定运用时机。因为教学过程中会有突发事件发生,会出现教师预先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信息技术的设计和运用要始终把学生这个主体地位放在首位,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服务于学生这一主体。
总之,我们要处理好信息技术与教学之间的关系,要把握好信息技术运用的“度”,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使课件发挥其优势功能,使我们的教学效果尽善尽美。
一、莫让信息技术运用“喧宾夺主”,把握好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宾主”地位
有教师认为,课堂教学中不用信息技术就是缺憾,课堂上不考虑教学重点,不顾实际效果,把能用的技术手段全部用上,结果课堂成了各种信息技术设备的功能演示课,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并没有落到实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例如,有教师教学八年级上册Module5 Unit2 一课时,把老舍茶馆的戏剧,和关于老舍茶馆的现况等相关视频都播放了一遍,还通过电子白板引入了大量的课外资料。一节课下来,学生对课文的行文结构,语法知识,重点句型,表达方法全然没有领悟,这节课完全成了放电影,成了历史课。学生读写的时间少了,理解感悟少了,语言表达的训练少了,信息技术的展示多了,学生看了个热闹,但英语知识所获甚微。
信息技术只是一个辅助手段,应该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服务。教师必须在了解各种信息技术特点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教学内容,把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在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作为选择媒体的依据,并注意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功能间的有机组合。对于教材中比较抽象和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的一些内容,或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看到,很难理解和接受,成为教学中的难点,这些内容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化困难为简易,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突破时空限制,变远为近,变虚为实,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有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要保证学生讀书、感悟、品味语言、积累和运用语言的时间和过程。例如,八年级上册Module11 Unit1一课讲解关于国内外过生日的对比情况,学生没有国外的文化输入,对此很难进行比较。于是我运用信息技术设置了不同场景,让学生通过观看影片并且小组内自我演示的方式,体会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二、莫让信息技术“泛滥成灾”,把握好信息技术的最佳使用功能
有教师为了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在制作课件时,一味的使用希沃白板,Smart,Focusky这些软件,一味追求3D版的效果,有的甚至截取影片中的声音。这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动画、音响等无疑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一节课下来,学生只顾觉得好奇了,而忽视了要学习的内容,教学效果无从谈起。
三、 莫让信息技术课件“越俎代庖”,把握好信息技术使用的“度”
在信息技术教学盛行的当下,许多教师以各种信息技术代替了课堂教学中传统的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信息技术教学中,很多教师完全丢弃传统教学中的板书,而以信息技术的课件代替。板书技能是教师运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语言或图表等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作为一种古老而简单的教学手段,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也是一门教学艺术,在很多情况下它具有信息技术不可替代的功能。朱绍禹先生曾指出:“板书能点睛指要,给人以联想;形式多样,给人以丰富感;结构新颖,给人以美的享受。”优秀的板书彰显教学思路,浓缩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板书内容随时进行调整、修改。适当的板书便于学生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既能突出重点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与教学活动相得益彰,这些是信息技术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四、莫让信息技术课件成为程式化指令,把握好信息技术的使用时机
有教师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教学,制作课件。课件制作得精密,把教学流程完全用课件设置成程式化流水线,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这样课堂上要按照预先设计的环节进行,无法根据课堂教学状况灵活处理和调整,造成了学生一味地跟着媒体走,围着课件转,按教师的指令完成程式化训练。前不久,我听一位教师执教Module9 Unit1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is about 1.37 billion. 这位教师让学生找出文中表达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快的原因,而这样的原因在文中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都有体现。一位同学先说的是第二部分中的原因,而老师的课件中的预先设置的是第一部分中的句子。于是这位老师对那个学生说:“OK, but that’s not what we will talk about. Any other ideas?”直到有同学找准了老师课件将要出示的那一句,教学才继续进行。这样教学,学生的主体性受到限制,不能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不能很好地掌控教学节奏,这样教学的后果只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需求和发展受到束缚。
信息技术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要做到“物为我所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信息技术的课件在课堂上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穿插在课堂的教学中,灵活地确定运用时机。因为教学过程中会有突发事件发生,会出现教师预先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信息技术的设计和运用要始终把学生这个主体地位放在首位,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服务于学生这一主体。
总之,我们要处理好信息技术与教学之间的关系,要把握好信息技术运用的“度”,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使课件发挥其优势功能,使我们的教学效果尽善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