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以特色学科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来源 :河南教育·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w1339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在前面的话
  高等学校事业发展,学科建设是龙头。学科建设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管理能力以及实现其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基础性工作,是高校的立足之本,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学科建设规划的制定、学术带头人的培养、科研创新团队的整合、科研基地的建设、科技产业的发展等,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形势下,高校要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实现由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建设,努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学科建设当是重要体现。为此,从本期起我刊特开设《学科建设》栏目。
  在当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高校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加快发展、提高质量、强化特色,全面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加强学科建设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期推出的厦门大学学科建设在师资队伍打造、学科功能发挥、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发展战略制定、学科环境营造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厦门大学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的一所现代化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素有“南方之强”之称。学校现拥有5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9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设有14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有14个国家级研究机构和实验室、18个部级研究机构;2007年、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均居全国高校第八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分别居全国高校第二位和第三位。
  在学科建设上,近年来厦门大学按照“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培植特色、加强应用”的思路,坚持“树优势、争一流、创名牌”的理念,逐步构建起基础学科力量雄厚、应用学科前景广阔、交叉学科活跃强劲、新兴学科不断生长,基础巩固、重点突出、交叉融合、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学科体系,走特色学科强校之路,创办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在师资队伍上,重视一流师资队伍的选拔和聘用
  
  为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吸引、集聚、培养、孕育高层次人才运行机制,厦门大学非常重视教师的选拔和聘用,通过“创造型人才建设工程”“高层次创造型人才计划”以及“十五”规划和“十一五”规划等一系列项目,注重抓好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三个环节,逐步实现具体短期目标以最终实现总体目标。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注重培养和聚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带动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一方面,学校从关心、支持拔尖人才生活和工作环境出发,为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营造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以学校的制度压力为辅,搭建“感情平台”。目前,学校建立了以更新和拓展教师知识结构为主要内容的师资培训体系与制度,不断扩大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的规模,通过访问学者、研究生、博士后研究等项目及各类国际合作和校(院)际交流项目,加大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进修学习与合作研究力度,使教师跟踪、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动态,提高学术水准、创新研究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比如,学校实行的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项目,对纳入重点培养的对象在学位提升、出国研修、国内访问和参加高级研修班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和推荐;对经过培养取得突出成果、符合“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条件者,也予以优先考虑和推荐。另外,学校还充分利用国家和教育部及有关部门、地方政府设立的各种人才培养专项基金计划,争取社会各界来校设立奖教基金或提供专项资助。
  在人才引进方面,学校根据“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采取“柔性引进”等多种灵活有效的形式,引进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兼职,指导和参与学科建设工作、学科梯队建设工作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同时,为吸引和鼓励更多高层次优秀人才尤其是留学回国人员来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学校提供有力的科研启动经费资助:自然科学类教授为5万元~10万元,博士(没有职称)或副教授为2万元~5万元;人文社会科学类教授为3万元~5万元,博士(没有职称)或副教授为1.5万元~3万元。另外,本校教师在国外留学3年以上,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或在国内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国外做博士后研究1年以上、取得优异成绩且按期回国的,给予一次性科研启动经费资助,自然科学类为2万元~5万元,人文社会科学类为1.5万元~3万元。
  在人才使用方面,学校积极探索以重点学科、创新平台、重点科研基地为依托,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围绕重大项目凝聚学术队伍的人才组织模式,在学科群或跨学科研究机构内建立首席科学家制或首席教授制,加强学术创新团队建设,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促进学术梯队建设与跨学科开展合作研究,提高联合攻关和承担国家关键领域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为此,学校每年重点资助建设1~2个校级创新团队,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例如:2007年,“团簇化学”研究团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团队,“复杂体系的计算化学”研究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
  
  在学科功能上,重视科学研究,坚持产学研结合
  
  为带动学科建设良性循环,厦门大学积极争取和承担科研项目,尤其是承担高水平的重大科研项目,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一是争取立项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自然科学从厦门市科技项目到国家基金项目,社会科学从校级课题到国家级项目,都注重让不同层次的人承担不同层次的科技项目,从而为各级人才提供了开展科学研究的机会。二是加强科研基地建设。学校非常重视科研基地建设,努力为科学研究搭建良性平台:自然科学领域积极创建省级实验室、部级实验室和国家级实验室;社会科学领域积极创建文科基地,成立校级、省级、部级和国家级科研机构。三是构建良好的机制。注重从实验设备、信息库、图书资料等硬件设备建设以及学术环境、学术风气、学术影响和声誉、人际关系、协作精神等科学研究的软环境建设出发,加强团队合作,带动团队出大成果、出新成果。
  注重培育校内孵化基地。为将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厦门大学按照国家“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要求,依托优势学科,坚持在科技产业发展中走“校内出思想,周边促孵化”的路线,搭建科技转化和产业化的平台,如建立了以孵化器为主要功能的厦门大学科技园、厦门大学软件园、和“教育部电化学工程中心”等。在充分利用大学人才、技术、信息、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综合智力优势的基础上,学校科技园将市场、运营管理、资本、政府支持等社会资源优势进行整合利用,推动学校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提高了科研与市场的结合度,鼓励了高校师生的创新精神,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厦门大学科技园已有6家专业孵化中心、50多家企业、30多家研发机构,其中校内孵化中心入住率由2002年的20%提高到95%。
  打造省外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厦门大学在产学研结合上,与多家企业、研究机构建立了多种合作关系,不局限于本地的产学研结合,而且按照办学国际化定位积极开拓对外协作新渠道。如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的创立,构建了省外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它成为厦门大学常设在深圳特区的“窗口”单位和福建省外最重要的产学研基地,更是联系粤、港、澳地区和东南亚校友的平台。这个研究院主要从事高级人才培养、科技开发、管理咨询、科技成果产业化、高新技术企业兴办等方面的工作,专业领域涉及经济、管理、公共事务、行政、法学、新闻、广告等多个学科,为人文社科的研究成果转化和人才输出开辟了新的路径。
  
  在人才培养上,注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元化与生源的国际化
  
  厦门大学坚持“宁可放弃量的发展,也要谋求质的改善”的原则,组织实施了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加快建立和完善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推行引文入理、引理入文,实行文理渗透,强调多学科、宽视角教学,崇尚在理工科学教育中融入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在本科生培养上,学校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与统一原则,把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摆在突出位置,力求在规模适度扩大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在人才培养上,学校注重把握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之间的“度”,以处理好一流大学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关系,尤其是本科生教育中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加强研究生的培养。2006年,《厦门大学“十一五”规划和2021年远景规划》中提出,到2021年学校将实现每个学科都有博士学位点,并争取创建博士后流动站。为此,学校抓住少子化时代传统生源锐减、在职人员重返校园的发展契机,积极构建、完善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开放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同时,以加强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深化研究生培养环节的改革,使研究生培养模式日趋多元化: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并举,全日制与在职生共存;鼓励研究生选择学科前沿领域课题或对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进行研究,提高研究生对学校科研工作的贡献率;着力提高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准,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加强过程管理,完善选优和淘汰机制,构建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注重改善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待遇。
  注重生源国际化,打开人才输出国际化的大门。厦门大学非常重视对外宣传工作,不断把学校优势学科推向海外以吸引更多留学生,在增加各类留学生数量的同时,注重提高留学生层次,努力使人才培养走向国际化,从而使学科建设不仅适应国内市场需求,而且也与国际市场和学科前沿接轨。如厦门大学的优势学科——化学率先实施了国际硕士培养项目,其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得到沙特Aramco公司的重视,从而打开了国际市场。
  
  在发展战略上,集中精力打造优势学科,培养学科群
  
  多年来,厦门大学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全面提高”的原则,按照“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培植特色、加强应用”的思路,坚持“树优势、争一流、创名牌”的理念,优化学科结构,打造出高水平、有特色的学科队伍。一是继续巩固化学、经济学等基础优势学科,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前沿领域,凝练学科方向,提升学科整体实力,使其中若干优势学科领域率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生广泛的国际影响。二是在建设中始终坚持将国家战略需求放在首位,瞄准学科发展前沿,重点建设一批主流学科,把握未来经济、科技发展趋势要求,在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以及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主流学科中,选准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学科进行重点建设,使之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三是始终瞄准国家科技创新的关键领域,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进行联合攻关,力争在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海洋科学等领域有所创新与突破,为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四是培养学科群,催生学科创新。一方面以现有的优势学科为依托,加强协作,引进和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形成一批新的学科增长点,努力使其在科研攻关、科技创新上发挥领头作用和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建立“学科特区”,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等若干学科群内建立“学科特区”,在人才引进、硬件建设、学术交流、访问考察等方面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支持新兴、交叉学科的超常规发展。五是扶弱助新。对于恢复的新办学科如工科和医学等比较薄弱的学科,采取“以优势学科为依托,抓住契机,高起点建设工学科”,坚持“特色定位,少而精发展医学科”,实施“少部分学科先创一流,逐渐带动其他学科达到一流”的战略,推动厦门大学学科建设有条不紊地朝着既定目标迈进。
  
  在学科环境上,坚持学术自由,实行民主管理
  
  厦门大学牢固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的理念,坚持学术自由,实行民主管理,本着以超常规的热情、超常规的努力、超常规的举措,努力为人才创造优良的学习、生活和创业环境。一方面,进一步加强硬环境建设,积极申报、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科研基地并成立各级科研机构,为学科建设提供更好的平台和载体,走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省市共建之路;另一方面,把软环境的营造作为学科环境建设的重点,努力营造追求真理、献身科学、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倡导潜心研究、严谨治学,坚决克服和摒弃学术浮躁。此外,积极探索完善学术自律与学术监督相结合、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开放、和谐的良好学术环境,使学科建设能够在和谐的氛围下进行。
  在学科管理上,建立由学院统管,系、部“一把手”牵头、学科带头人或学术带头人负责以及院系和学科负责人责、权、利相结合的学科建设管理体制,以保证学科建设的统一性、计划性。具体而言,一是从改革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入手,打破原有学科组织结构和科研组织模式,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和汇聚的科研体制,形成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层学术组织结构;二是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三是加大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力度,深入推进教师聘任制改革,积极完善教师评价机制,优化激励措施,强化国内外同行专家在学术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四是在科研评价中,客观认识并接受国际同行的学术标准,在国际交往中增强竞争力和提高合作水平。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责编:晓 岚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的混杂纤维混凝土是指由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基体而形成的多相复合材料,它在很多方面的性能都优于单相复合材料。在我国地震发生的比较频繁,曾经发生的几次
中原经济区建设各种战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与整合。英语人才作为整个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河南省高校英语教育需要审时
中国新闻传播史运用现代化手段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是毋庸置疑的。通过采用大量图片,再配以视频资料,就能够使历史动起来、活起来,使教学形象化、立体化、视觉化。要达到这样的
大学生是指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把他们培养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振兴和教育发展的成败。这里,我只想强调几个理念,供同志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思考
高校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最大的不同在于"教""学"的互动。在互联网条件下,人人均可成为学习的主宰,而网络互联还为主动学习和互动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如何结合高校学生学习特
目的:明确穴位局部ATP是否参与艾灸镇痛作用。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320只,清洁级,体重(200±20)g,随机分为空白组、空灸组、模型组、模灸组;空白组、空灸组为正常生理状态研究载
2010年6月,在由科技部、中宣部和中国科协联合开展的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中,河南科技学院教授孟丽荣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她是河南省6名
时间倒回到1997年。那一年,那个夏天,那一天,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即将升人大三的我们,早已褪去了初入学时的青涩,但对于迎香港回归这样一个举国庆祝的盛大活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