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立心”

来源 :求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zhong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最初只有五十多名党员的一个小党,在28年后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近四十年的高速增长,被称为“中国经济奇迹”。一个成立九十多年、执政六十多年的政党,为什么能够一直充满生机和活力?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执政成就?对于这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给出的回答是:“不忘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对“初心”的论述,目前来看主要有四次。一论“初心”是在2015年7月1日给首次精确测定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的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邵世坤等6位老队员、老党员的回信中:“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一次主要是针对共产党人个体而言的。二论“初心”是在2015年12月11日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我们要固的本,就是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这次主要针对的是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至此,我们可以认为,一论“初心”和二论“初心”包含了第一个辩证关系,即作为整体的共产党和作为个体的共产党人,尤其是如何使共产党整体的“初心”通过共产党员个体充分呈现出来。三论“初心”是在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三论“初心”,贯穿其中的是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辩证关系,尤其是这份“初心”如何才能一以贯之并且历久弥新。四论“初心”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报告主题的导语和贯穿大会的主线,并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政党有“初心”,一个社会也有“初心”。政党的“初心”只有和社会的“初心”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四论“初心”包含的是政党和社会的辩证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多次强调“不忘初心”,是对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奋斗历程的生动写照,是对中国共产党阶级属性的深刻体现,更是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的不竭动力。
  1.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共产党和共产党员的辩证统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首先表现为党最初成立时党的章程所明确规定并始终坚持的根本立场及根本宗旨。党在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主义信仰写到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這就是结论。”“这时,也只是在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
  但是,共产党的初心具有形而上的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它必须现实化为每一个共产党员的适当言行和切实行动。根据个性成就共性、共性蕴含于个性的辩证逻辑,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共产党的“初心”才能得以彰显。而个体的共产党员一旦忘却初心、弃绝党性,不仅他自己必定沦为党员败类,而且还将导致党的本色和本质遭受侵蚀和磨蚀。
  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实现共产党和共产党员的辩证统一。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可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是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的双重维度。
  思想建党是我们党的独特优势。毛泽东同志在古田会议上创造性地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红军第四军的共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若不彻底纠正,则中国伟大革命斗争给予红军第四军的任务,是必然担负不起来的”“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要算是教育的问题”,并规定了进行党内教育的10种材料和18种方法,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原则。思想的趋同,理想的趋同,这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制度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保证。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必须建设高质量的治党制度,他在反思“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时指出,“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党的历史表明,制度治党在管党治党中发挥了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的重要作用。思想建党面向的是党员的理性认识、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解决的是内在的思想认识、理想信念问题。制度治党面向的是治理规则、行为规范、监督问责,解决的是外在的作风、行为问题,二者同时发力,内外兼修,自律和他律并重,这是新时代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选择。
  2.树立“四个自信”,实现历史、现在和未来的辩证统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萌芽于五四运动。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备受欺凌,中华民族路在何方?农民领袖洪秀全、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各有各的理论,各有各的方案,但都行不通。正如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所说,“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正在这个时候,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正在苦苦探求救国救民出路的中国先进分子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自从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1921年7月,心怀救国救民理想的13名年轻知识分子分批齐聚上海望志路106号,代表全国五十多名党员,秘密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从此,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正式确立。建党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正确处理“不变”与“变”的辩证关系:不变的是“初心”,变化的是形势、任务和挑战。   但是,在九十多年的历史中,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道路也有起伏、有曲折;在九十多年的历史中,还有人动摇了、堕落了。其根本原因都是忘记了“初心”,或“初心”受到污染,掺进了杂质。只有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才能使“初心”在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位一体”中辩证统一。世界上的很多政党,比如苏联共产党,一开始也是很自信的,也曾经辉煌过,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自信出现了危机,慢慢变得失落乃至绝望,最终自信崩塌,初心不再,亡党亡国。
  自信,《辞海》中的解释是“自己相信自己”。就其基本内涵而言,是一种相信自己的力量而一往无前、无所畏惧、心无旁骛的定力;就其精神实质而言,是一种促成目标达成、理想实现、梦想成真的动力。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写下“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迈诗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提到了“自信”,他说:“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尤其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不忘初心就有了一以贯之、历久弥新的定力和动力。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政党和社会的辩证统一。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典型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所谓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与把握为前提,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宗旨,以实现自身民族、国家的解放或发展为自觉使命,以推进世界大同、实現共产主义、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使命,具有强烈的历史主体意识与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情怀的一种政党类型”。简而言之,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吸引人民信奉其理念为主要目的,而非以扩大选民支持而赢得公职选举为主要目标的政党。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1917年8月23日,正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毛泽东,给老师兼好友黎锦熙写了一封信,分析了他对时局的看法,其中有这么一句,“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对于共产党来说,“动天下之心”的最佳途径,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从毛泽东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到邓小平的“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再到习近平的“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不仅是这样认识的,也是这样实践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将这一理念提炼为“以人民为中心”,并以此统领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经济社会发展“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文艺、新闻舆论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等等,“以人民为中心”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政治文化建设乃至外交国防各个环节的基本遵循与现实形态。尤其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脱贫攻坚上升到国家战略整体推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使人民群众自觉把切身利益同党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大大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的力量。
其他文献
中央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教授、全国党建研究会原副会长卢先福在2019年1月3日《人民日报》撰文指出,党的建设质量,反映党的建设状况和成效,反映党建工作的优劣程度。它既体现在党的自身建设的进步上,又體现在党所领导的事业的发展上,还体现在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上。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需要从多方面下功夫提高党的建设质量。首先要确立质量标准,并严格按标准抓落实、抓检查,才能达
期刊
党的十九大以来,西青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始终坚持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任务、第一责任,把握学习规律和特点,创新学习形式和方法,落实学习督查和考核,推动党的理论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始终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西青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以讲政治为魂为本,落实“三个把关”,对标对表、聚焦核心,始终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
期刊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深入总结新形势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中共天津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围绕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确了工作方向、重点任务。本刊记者就河东区如何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担当作为、奋力攻坚,开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采访了区委书记李建成。  记者:
期刊
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在2018年12月10日《北京日报》撰文指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中国出现了许多新的阶层,城乡人口可以自由流动,城市居民不再附屬于单位。与此同时,与世界的联系日趋紧密,在利益多元化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不再简单一致。这两方面的变化十分复杂,不是预先设定的,也难以简单评价;但它们是伴随着经济增长和现代化进程必然会发生的,影响也更深刻更长远。现
期刊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王香平在2019年1月7日《经济日报》撰文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让当代中国展现出新的蓬勃生机和时代新颜。从国际来看,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并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日益增大,中國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成为当代中国的亮丽名片。从国内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期刊
教育部社科中心党建思政研究处副研究员朱喜坤在2019年1月9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文化支撑和精神标识,需明确以下几点。首先,革命实践孕育革命文化。研究革命文化,必须研究革命斗争,包括军事斗争、经济斗争等。这些革命斗争实践为革命文化的产生提供了土壤,其蕴含的不畏牺牲、乐于奉献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都成为革命文化的重要特
期刊
上海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资深专家、上海交大日本研究中心顾问王少普在2019年1月10日《解放日报》撰文指出,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在重塑。我国近邻日本以及中日关系的变化与前景值得关注。2019年,日本经济最大的挑战是在2018年的基础上,减缓“少子高龄化”以及消费税上调带来的冲击。同时日本又遇到美国总统特朗普鼓吹“美国优先”、在世界范围内挑起贸易战,日本在自由贸易方面将获得更大的战略
期刊
随着互联网时代和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模式已经嵌入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党建工作亦不例外。早在2012年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对党的建设的影响,做到网络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改进党员教育管理”。他强调,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党建工作中,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推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赖德胜、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廷洲在2019年1月10日《中国教育报》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既是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党执政为民的内在要求,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和指南针。好的教育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内容,也是提高人民获得感的必由之路。人民的美好生活的维度是多重的,但其中教育是前置
期刊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的一部未完成的手稿,是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一书第261节至第313节内容的摘录和评述,写于1843年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居住时期,又被称为《克罗茨纳赫手稿》或《1843年手稿》,是马克思研读黑格尔法哲学时撰写的文本集,该手稿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公开发表过。1922年,苏联学者梁赞诺夫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柏林档案馆中发现了这部手稿,原稿没有标题。经整理后,1927年首次发表于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