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译是英语人才的必备能力之一,在听、说、读、写、译这五项技能中排在最后一个,这并不表明它没有其它四项技能重要,恰恰相反,它在这五项技能中最能体现出一个人英语的综合能力。故而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中,它被列为核心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关键的翻译技能,运用常用的技巧翻译商务文本的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参考书、字典、网络和权威的平行文本,独立翻译商务文本。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发现学生常犯一些不可思议的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高职学生基础较差,教师的教学理念落伍等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翻译能力 访问工程师 文化因素 情感因素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我国进出口贸易迅猛发展,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不仅在“量”上增加,在“质”上也要求越来越高。以“英语语言+商务知识+综合能力”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商务英语专业正是因迎合了这种“质”的要求而发展壮大了起来,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一支生力军。高职高专培养学生的目的本就是为企业服务,在授课过程中更注重与岗位的结合,因此在就业时上手更快,受到了普遍的欢迎。翻译作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能够体现出一个人英语语言与商务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但是很多因素制约着高职高专学生商务翻译能力的提升。
二、制约高职商务英语学生翻译能力提升的因素
本文拟从三大因素进行探讨,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教师,只有了解自己,了解学生,了解在其中起着媒介作用的教材,才能在这场“互动”的“斗争”中使双方的能力都得到提升,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找到了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找到突破口。
1.教师的因素
教师能力
缺乏大量的合格翻译教师。商务翻译是商务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结合,它既侧重于商务专业知识的学习,又强调学生语言驾驭能力的提升。何刚强教授在2007年4月21日举行的“首届全国翻译专业建设圆桌会议(师资建设专题)”上曾提出:“翻译专业教师须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精通翻译的一般策略和技巧;翻译专业教师须有宽广的翻译理论和视野,熟悉译论的国内外发展动向。”[1]除了以上两点,商务翻译教师还需了解商务专业知识,熟悉商务活动的操作流程。而目前,据笔者所知,不少的商务翻译课教师只是随意选出来,没有商务知识积累,也没有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进修。
教学方法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模式单一,气氛沉闷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教学,教师已经不能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教材,采用填鸭式的方法就把学生打发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妨碍了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发展和革新。教师能不能与时俱进,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改变过去注重结果的“语法翻译法”,采用注重过程的新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是在这场斗争中取胜的关键。
为了弥补教师在这些方面的欠缺,各高职院校可以选派从事翻译教学的教师作为访问工程师到企业去进行一定时期的实践,以了解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现实需要,也可以将企业中从事商务英语方面工作的相关人员引进课堂,把更新的知识结构带入教学中。
2.教材的因素
在现在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始终依赖教材,应改变以课本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教材只是引线,而引爆知识的具体内容是在随着社会不断更新、变化的。传统的翻译教学大部分以教材为中心,而教材从撰写到出版有一定的周期,教材中的案例用于教学时已经过时了。
以教材为主线,补充新的案例,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弥补教材时效性方面的缺陷。为了解决这样难题,授课教师可以自编校本教材,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新的教材应该注重系统性、综合性和科学性的特点,既包括翻译知识、技巧的详解,又突出商务方面专业实践。由于在编写和印刷过程中不存在大的周期,就可以适时地删减和添加新的材料。全球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新的商务术语曾出不穷,而且数量大、范围广、传播快。
3.学生的因素
基础因素
高职学生,高考分数较低,英语单科分数也较低。大多数学生来源于偏远的乡镇,教学设施落后,英语教师力量薄弱,教学水平较低;相当一部分学生词汇量少,英语阅读面狭窄。他们认为英语翻译就是学课本,不花时间和精力阅读英文报纸和书籍,课外阅读面不广,没有掌握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因此导致知识积淀少。也有一些学生,本身汉语底子薄,因而无法做到有效的等价翻译,出现了很多的错误。
文化因素
掌握一种语言并不仅限于学习语言本身,在语言学习中,目标语的文化知识不仅是培养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而且其本身也是教育的要求之一。传统语言教学思想认为一种语言是可以被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的,于是在此基础上在全世界促成了外语教学中功能法和语用法的建立和运用,可是这些教学法在传授文化方面遇到了困难,因为各种文化之间是互有差异的,人们在相互接触时可能由于文化不同而产生冲突。文化因素始终存在于外语学习的背后,即使优秀的语言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也可能因文化原因而受到限制,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理解也可能因此而产生障碍。[2]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基础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有可能强化了语言基础知识,但对于两种文化差异的认识还很肤浅,因而在翻译过程中,当出现文化冲撞时,会忙了手脚,以至于出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译本。
心理因素
惧怕英语,过去的留下阴影,尤其现在把英语与商务专业相结合,这双重身份的出现更让学生无所适从,部分学生失掉了自信,出现了畏难情绪,因此缺乏了热情,有的学生惰性太大,习惯了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不愿意自己动手。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3],案例的难易程度在课前要进行分级,以便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学生的参与意识被调动起来,在讨论中发展思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借鉴他人经验的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及与他人的合作性,借此进行意义建构。所以教师应该为学习者创设情境,提供资源,适时引导,使学生在该过程中进行意义建构,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问题的探究,而在合作过程中可以消除孤独感,重新树立信心。
情感因素
在现在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的角色也产生了逆转,原来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而现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情感因素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注意学生的兴趣、动机、需求、目的、意志及学习策略等各种个人因素的变化,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并遵循教学内容从整体到部分的教学过程。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际运用能力,使之不仅好学,而且乐学,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4]情感因素解决了,对学生来说就进入了一个翻译能力快速提升的新阶段。
三、结语
现在社会的发展对商务英语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必备能力之一的翻译技能首当其冲,因而如何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翻译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要解决问题就必须找到问题的症结。
[参考文献]
[1]何刚强.师资建设[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ed9708010009ao.html
[2]Kramsch,C.1993.“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蔡晓珊.中职教学实践案例教学法研究[J].世纪桥,2010年(7)
[4]孔子.论语[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翻译能力 访问工程师 文化因素 情感因素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我国进出口贸易迅猛发展,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不仅在“量”上增加,在“质”上也要求越来越高。以“英语语言+商务知识+综合能力”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商务英语专业正是因迎合了这种“质”的要求而发展壮大了起来,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一支生力军。高职高专培养学生的目的本就是为企业服务,在授课过程中更注重与岗位的结合,因此在就业时上手更快,受到了普遍的欢迎。翻译作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能够体现出一个人英语语言与商务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但是很多因素制约着高职高专学生商务翻译能力的提升。
二、制约高职商务英语学生翻译能力提升的因素
本文拟从三大因素进行探讨,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教师,只有了解自己,了解学生,了解在其中起着媒介作用的教材,才能在这场“互动”的“斗争”中使双方的能力都得到提升,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找到了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找到突破口。
1.教师的因素
教师能力
缺乏大量的合格翻译教师。商务翻译是商务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结合,它既侧重于商务专业知识的学习,又强调学生语言驾驭能力的提升。何刚强教授在2007年4月21日举行的“首届全国翻译专业建设圆桌会议(师资建设专题)”上曾提出:“翻译专业教师须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精通翻译的一般策略和技巧;翻译专业教师须有宽广的翻译理论和视野,熟悉译论的国内外发展动向。”[1]除了以上两点,商务翻译教师还需了解商务专业知识,熟悉商务活动的操作流程。而目前,据笔者所知,不少的商务翻译课教师只是随意选出来,没有商务知识积累,也没有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进修。
教学方法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模式单一,气氛沉闷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教学,教师已经不能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教材,采用填鸭式的方法就把学生打发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妨碍了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发展和革新。教师能不能与时俱进,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改变过去注重结果的“语法翻译法”,采用注重过程的新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是在这场斗争中取胜的关键。
为了弥补教师在这些方面的欠缺,各高职院校可以选派从事翻译教学的教师作为访问工程师到企业去进行一定时期的实践,以了解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现实需要,也可以将企业中从事商务英语方面工作的相关人员引进课堂,把更新的知识结构带入教学中。
2.教材的因素
在现在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始终依赖教材,应改变以课本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教材只是引线,而引爆知识的具体内容是在随着社会不断更新、变化的。传统的翻译教学大部分以教材为中心,而教材从撰写到出版有一定的周期,教材中的案例用于教学时已经过时了。
以教材为主线,补充新的案例,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弥补教材时效性方面的缺陷。为了解决这样难题,授课教师可以自编校本教材,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新的教材应该注重系统性、综合性和科学性的特点,既包括翻译知识、技巧的详解,又突出商务方面专业实践。由于在编写和印刷过程中不存在大的周期,就可以适时地删减和添加新的材料。全球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新的商务术语曾出不穷,而且数量大、范围广、传播快。
3.学生的因素
基础因素
高职学生,高考分数较低,英语单科分数也较低。大多数学生来源于偏远的乡镇,教学设施落后,英语教师力量薄弱,教学水平较低;相当一部分学生词汇量少,英语阅读面狭窄。他们认为英语翻译就是学课本,不花时间和精力阅读英文报纸和书籍,课外阅读面不广,没有掌握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因此导致知识积淀少。也有一些学生,本身汉语底子薄,因而无法做到有效的等价翻译,出现了很多的错误。
文化因素
掌握一种语言并不仅限于学习语言本身,在语言学习中,目标语的文化知识不仅是培养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而且其本身也是教育的要求之一。传统语言教学思想认为一种语言是可以被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的,于是在此基础上在全世界促成了外语教学中功能法和语用法的建立和运用,可是这些教学法在传授文化方面遇到了困难,因为各种文化之间是互有差异的,人们在相互接触时可能由于文化不同而产生冲突。文化因素始终存在于外语学习的背后,即使优秀的语言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也可能因文化原因而受到限制,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理解也可能因此而产生障碍。[2]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基础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有可能强化了语言基础知识,但对于两种文化差异的认识还很肤浅,因而在翻译过程中,当出现文化冲撞时,会忙了手脚,以至于出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译本。
心理因素
惧怕英语,过去的留下阴影,尤其现在把英语与商务专业相结合,这双重身份的出现更让学生无所适从,部分学生失掉了自信,出现了畏难情绪,因此缺乏了热情,有的学生惰性太大,习惯了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不愿意自己动手。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3],案例的难易程度在课前要进行分级,以便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学生的参与意识被调动起来,在讨论中发展思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借鉴他人经验的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及与他人的合作性,借此进行意义建构。所以教师应该为学习者创设情境,提供资源,适时引导,使学生在该过程中进行意义建构,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问题的探究,而在合作过程中可以消除孤独感,重新树立信心。
情感因素
在现在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的角色也产生了逆转,原来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而现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情感因素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注意学生的兴趣、动机、需求、目的、意志及学习策略等各种个人因素的变化,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并遵循教学内容从整体到部分的教学过程。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际运用能力,使之不仅好学,而且乐学,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4]情感因素解决了,对学生来说就进入了一个翻译能力快速提升的新阶段。
三、结语
现在社会的发展对商务英语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必备能力之一的翻译技能首当其冲,因而如何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翻译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要解决问题就必须找到问题的症结。
[参考文献]
[1]何刚强.师资建设[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ed9708010009ao.html
[2]Kramsch,C.1993.“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蔡晓珊.中职教学实践案例教学法研究[J].世纪桥,2010年(7)
[4]孔子.论语[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