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中学生早恋的现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据统计,约有10%~15%的中学生出现过早恋的性行为,其中单亲家庭和隔代抚养,特别是家庭不和睦,亲子关系紧张的学生早恋倾向更为明显。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和回避的社会问题。对于如何看待中学生早恋的问题,家长、学生、老师、教育学家和青少年心理学家观点不一,本刊列举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希望能给这些羞答答的玫瑰,以健康的阳光的指导,让他们早日走出“早恋”的阴影。
中学生“早恋”现象已成为社会不可回避的重要话题,一位班主任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形象地说:中学生“早恋”恰似一朵羞答答的玫瑰,每每在老师和家长视线不及处悄然绽放;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们,嗅到了它馥郁的芬芳,就会不顾满是尖刺的花枝去摘取。
这确实是一种精妙的比喻。其实,这朵悄悄绽放在孩子们心灵深处的玫瑰不是“毒花”。心理学家指出,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早恋”是一种青涩的感情,在缺乏人生经验的孩子之间,这种感情更多的是一种出于“一时性”心理而产生的朦胧情感,他们或早或迟都会开出一朵羞答答的“早恋”之花,这并不奇怪,应该说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但如果不及时给予正确的疏导,也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北京某职业中学的一位女生这样问她的妈妈:“妈妈,我是不是长得不好看?为什么没有男生追我?”这位妈妈一下子楞了,想不出用什么话才能安慰这位“失恋”的女儿。据母亲说,她女儿班上只有连同她女儿在内的3个女孩没有男朋友,其它都找了男朋友了。她女儿很伤心,学习静不下来,经常照着镜子发呆。
某区教育局的杨先生对此十分担忧,他认为目前职高生早恋现象已经超出了早恋的简单范畴。如果说过去中学生的早恋还有些单纯朦胧的成分,现在的早恋则掺入了很多争风吃醋、甚至涉及怀孕堕胎的成分。在某些学校,有些孩子因早恋、失恋甚至发生了旷课、自残身体的行为,一些单亲的孩子有时还瞒着家长在外面租房子同居。
北京市某医院一位妇科医生告诉记者,现在中学生堕胎现象确实比前几年增多了,特别是寒暑假一过,来“看病”的女孩就特别多。值得提醒的是,这些女孩还是“聪明”的,如果自己跑到一些非法诊所,后果真是不堪设想。钱被骗了不说,甚至还会影响到今后的生育。
不光在北京是这样,广州市东山区某校的李老师也讲述了这样一桩“奇事”:一名早恋的初三女生在中考当天突然发脾气不肯去考试,当老师家长问她原因时,她极度愤怒之下脱口而出:“我男朋友为了气我,去跟别的女生上床!”没过几天,老师却发现她和男友又亲密地走在一起,见面时还微笑地和老师打招呼:“您别误会,我们已经分手了,现在只是普通朋友!”。提起这事,李老师一脸的困惑:这是爱情还是儿戏?
人口学研究表明,20世纪的100年间,每过25年少男少女的性成熟期就提前1年,上个世纪初性成熟期发生在十六七岁,世纪末的时候已经提前到十二三岁。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应湘认为,孩子在青春期出现对异性朦胧的情感完全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而且这种情感是美好的。然而,随着社会资讯的日益发达,网络和各种媒体过早地对中学生的性意识进行了诱导和启发,这种诱导和启发模糊了孩子心目中情感与行为的界限,让他们误以为两个人只要有了情感就能发生性行为。这时,这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特别需要正面的力量去教导他们。但是,目前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对于孩子青春期心理疏导、如何正确处理两性关系等的教育实在太少,即使学校有青春期教育课,多数也是以生理教育为主,缺乏心理教育。
针对目前中学生早恋问题的突出以及家长所表现出来的紧张担忧,一些教育专家建议,在这种特殊时期,家长一定要讲究策略和方法与孩子推心置腹地沟通交流,向孩子讲明早恋在他们求学阶段的利弊关系,必要的时候家长可以请心理医生帮忙开导孩子,让他们主动远离不合时宜的“感情经历”。一般情况下,青少年早恋行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朦胧性
早恋的青少年对早恋关系的发展结局并不明确。他们主要是渴望与异性单独接触,但是对未来组建家庭、如何处理恋爱关系和学业关系、如何区别友谊和爱情都缺乏明确的认识。
矛盾性
有早恋关系的青少年内心也充满了矛盾,既想接触有怕被人发现,早恋的过程中愉快和痛苦并存。
变异性
早恋关系是一种充满变化、极不稳定的感情关系。青少年之间一对一的早恋关系缺乏持久性,一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差异性
青少年的早恋行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行为方式上,有的青少年的早恋行为十分隐蔽,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来传递感情,但有些青少年也很公开,在许多场合出双入对,俨然像一对情侣。在关系程度上,大多数有早恋关系的青少年的主要活动是在一起聊天,交流隐秘的感情,从人际关系来看,还没有超出正常的关系。有的关系却发展的很深,除了谈论感情以外,甚至发生性关系。在年龄喜好上,女孩喜欢比自己年龄大的、比较成熟的男性。在年龄相当时,多半是女孩采取主动。男孩喜欢年龄比自己小的女孩,在交往中体现自己的阳刚之气。
早恋的类型可以归纳为8种:
爱慕型,即青少年之间由于爱慕对方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根据爱慕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仪表型,就是由于爱慕对方外在的仪表而产生的早恋;专长型,就是因为爱慕对方的能力专长而产生的早恋;品性型,就是由于爱慕对方的优秀品性而产生的早恋。
好奇型,即由于对异性的好奇心而产生的早恋现象。对异性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是青春期的青少年随着性意识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青少年由于生理发育和性成熟,很容易产生性冲动,对异性变得很敏感,渴望了解异性的心理和生理,了解异性对自己的态度。为了满足这种好奇心,就想结交异性朋友,建立“恋爱”关系。
模仿型,即因为模仿别人的行为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模仿的对象主要来自社会生活,影视作品和报刊书籍。
从众型,即迫于周围人的压力产生的早恋现象。周围人是指所出的同年龄群体。
愉悦型,即为了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的早恋现象。青春期男女之间的密切交往,往往会给双方带来愉快的体验,这种愉快的体验会进一步促进青少年之间的密切交往,逐渐转变为早恋。
补偿性,即为了获得感情补偿和排解受挫的情绪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感情补偿是指青少年在学业上或感情方面受到挫折时,出于争强好胜的心理,或者为了摆脱感情创伤,一些青少年就想用早恋的方式排遣受挫的情绪,从异性那里获得感情补偿。
逆反型,即由于青少年在两性交往中受到别人不恰当的干预所产生的早恋现象。最典型的心理就是“你们不许我这样做,我偏要这样做”。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正常的异性交往会迅速向早恋关系发展。
病理型,即由于病理原因而产生的早恋现象。在当代社会,由于营养过剩、一些食品中含有性激素的作用,或者生理上的疾病、家庭遗传等原因,造成一些青少年身体早熟,身体外观像成年人,或者心理早熟,或者性变态心理。这些都会诱发青少年的早恋现象。
编后:早恋是一种青涩的感情,在缺乏人生经验的孩子之间,这种感情更多的是一种出于“一时性”心理而产生的朦胧情感。对待孩子的早恋现象,家长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科学看待并处理好这个问题。要意识到孩子只是一时蒙蔽了双眼,应该及时启发、引导孩子正视问题,作出理性思考与分析。
每一个“早恋”的孩子,也都不希望父母粗暴干涉自己纯真而朦胧的感情。所以当家长面对子女早恋时,甚至发现孩子在早恋中发生性行为时,也不要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干涉孩子,把双向沟通变为父母单向地训斥、辱骂,甚至殴打,这种简单粗暴的施教方法只会使子女产生逆反心理。家长应该尊重他们的感情、理解他们的感受,在互相平等的基础上沟通,通过疏导、教育让子女“自我觉醒”,跳出早恋的困惑,让他们感情的玫瑰在和谐的氛围里健康绽放!
中学生“早恋”现象已成为社会不可回避的重要话题,一位班主任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形象地说:中学生“早恋”恰似一朵羞答答的玫瑰,每每在老师和家长视线不及处悄然绽放;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们,嗅到了它馥郁的芬芳,就会不顾满是尖刺的花枝去摘取。
这确实是一种精妙的比喻。其实,这朵悄悄绽放在孩子们心灵深处的玫瑰不是“毒花”。心理学家指出,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早恋”是一种青涩的感情,在缺乏人生经验的孩子之间,这种感情更多的是一种出于“一时性”心理而产生的朦胧情感,他们或早或迟都会开出一朵羞答答的“早恋”之花,这并不奇怪,应该说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但如果不及时给予正确的疏导,也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北京某职业中学的一位女生这样问她的妈妈:“妈妈,我是不是长得不好看?为什么没有男生追我?”这位妈妈一下子楞了,想不出用什么话才能安慰这位“失恋”的女儿。据母亲说,她女儿班上只有连同她女儿在内的3个女孩没有男朋友,其它都找了男朋友了。她女儿很伤心,学习静不下来,经常照着镜子发呆。
某区教育局的杨先生对此十分担忧,他认为目前职高生早恋现象已经超出了早恋的简单范畴。如果说过去中学生的早恋还有些单纯朦胧的成分,现在的早恋则掺入了很多争风吃醋、甚至涉及怀孕堕胎的成分。在某些学校,有些孩子因早恋、失恋甚至发生了旷课、自残身体的行为,一些单亲的孩子有时还瞒着家长在外面租房子同居。
北京市某医院一位妇科医生告诉记者,现在中学生堕胎现象确实比前几年增多了,特别是寒暑假一过,来“看病”的女孩就特别多。值得提醒的是,这些女孩还是“聪明”的,如果自己跑到一些非法诊所,后果真是不堪设想。钱被骗了不说,甚至还会影响到今后的生育。
不光在北京是这样,广州市东山区某校的李老师也讲述了这样一桩“奇事”:一名早恋的初三女生在中考当天突然发脾气不肯去考试,当老师家长问她原因时,她极度愤怒之下脱口而出:“我男朋友为了气我,去跟别的女生上床!”没过几天,老师却发现她和男友又亲密地走在一起,见面时还微笑地和老师打招呼:“您别误会,我们已经分手了,现在只是普通朋友!”。提起这事,李老师一脸的困惑:这是爱情还是儿戏?
人口学研究表明,20世纪的100年间,每过25年少男少女的性成熟期就提前1年,上个世纪初性成熟期发生在十六七岁,世纪末的时候已经提前到十二三岁。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应湘认为,孩子在青春期出现对异性朦胧的情感完全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而且这种情感是美好的。然而,随着社会资讯的日益发达,网络和各种媒体过早地对中学生的性意识进行了诱导和启发,这种诱导和启发模糊了孩子心目中情感与行为的界限,让他们误以为两个人只要有了情感就能发生性行为。这时,这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特别需要正面的力量去教导他们。但是,目前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对于孩子青春期心理疏导、如何正确处理两性关系等的教育实在太少,即使学校有青春期教育课,多数也是以生理教育为主,缺乏心理教育。
针对目前中学生早恋问题的突出以及家长所表现出来的紧张担忧,一些教育专家建议,在这种特殊时期,家长一定要讲究策略和方法与孩子推心置腹地沟通交流,向孩子讲明早恋在他们求学阶段的利弊关系,必要的时候家长可以请心理医生帮忙开导孩子,让他们主动远离不合时宜的“感情经历”。一般情况下,青少年早恋行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朦胧性
早恋的青少年对早恋关系的发展结局并不明确。他们主要是渴望与异性单独接触,但是对未来组建家庭、如何处理恋爱关系和学业关系、如何区别友谊和爱情都缺乏明确的认识。
矛盾性
有早恋关系的青少年内心也充满了矛盾,既想接触有怕被人发现,早恋的过程中愉快和痛苦并存。
变异性
早恋关系是一种充满变化、极不稳定的感情关系。青少年之间一对一的早恋关系缺乏持久性,一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差异性
青少年的早恋行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行为方式上,有的青少年的早恋行为十分隐蔽,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来传递感情,但有些青少年也很公开,在许多场合出双入对,俨然像一对情侣。在关系程度上,大多数有早恋关系的青少年的主要活动是在一起聊天,交流隐秘的感情,从人际关系来看,还没有超出正常的关系。有的关系却发展的很深,除了谈论感情以外,甚至发生性关系。在年龄喜好上,女孩喜欢比自己年龄大的、比较成熟的男性。在年龄相当时,多半是女孩采取主动。男孩喜欢年龄比自己小的女孩,在交往中体现自己的阳刚之气。
早恋的类型可以归纳为8种:
爱慕型,即青少年之间由于爱慕对方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根据爱慕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仪表型,就是由于爱慕对方外在的仪表而产生的早恋;专长型,就是因为爱慕对方的能力专长而产生的早恋;品性型,就是由于爱慕对方的优秀品性而产生的早恋。
好奇型,即由于对异性的好奇心而产生的早恋现象。对异性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是青春期的青少年随着性意识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青少年由于生理发育和性成熟,很容易产生性冲动,对异性变得很敏感,渴望了解异性的心理和生理,了解异性对自己的态度。为了满足这种好奇心,就想结交异性朋友,建立“恋爱”关系。
模仿型,即因为模仿别人的行为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模仿的对象主要来自社会生活,影视作品和报刊书籍。
从众型,即迫于周围人的压力产生的早恋现象。周围人是指所出的同年龄群体。
愉悦型,即为了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的早恋现象。青春期男女之间的密切交往,往往会给双方带来愉快的体验,这种愉快的体验会进一步促进青少年之间的密切交往,逐渐转变为早恋。
补偿性,即为了获得感情补偿和排解受挫的情绪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感情补偿是指青少年在学业上或感情方面受到挫折时,出于争强好胜的心理,或者为了摆脱感情创伤,一些青少年就想用早恋的方式排遣受挫的情绪,从异性那里获得感情补偿。
逆反型,即由于青少年在两性交往中受到别人不恰当的干预所产生的早恋现象。最典型的心理就是“你们不许我这样做,我偏要这样做”。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正常的异性交往会迅速向早恋关系发展。
病理型,即由于病理原因而产生的早恋现象。在当代社会,由于营养过剩、一些食品中含有性激素的作用,或者生理上的疾病、家庭遗传等原因,造成一些青少年身体早熟,身体外观像成年人,或者心理早熟,或者性变态心理。这些都会诱发青少年的早恋现象。
编后:早恋是一种青涩的感情,在缺乏人生经验的孩子之间,这种感情更多的是一种出于“一时性”心理而产生的朦胧情感。对待孩子的早恋现象,家长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科学看待并处理好这个问题。要意识到孩子只是一时蒙蔽了双眼,应该及时启发、引导孩子正视问题,作出理性思考与分析。
每一个“早恋”的孩子,也都不希望父母粗暴干涉自己纯真而朦胧的感情。所以当家长面对子女早恋时,甚至发现孩子在早恋中发生性行为时,也不要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干涉孩子,把双向沟通变为父母单向地训斥、辱骂,甚至殴打,这种简单粗暴的施教方法只会使子女产生逆反心理。家长应该尊重他们的感情、理解他们的感受,在互相平等的基础上沟通,通过疏导、教育让子女“自我觉醒”,跳出早恋的困惑,让他们感情的玫瑰在和谐的氛围里健康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