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各行各业都高速发展的社会,每天忙忙碌碌的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偶尔停下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很多人选择了做公益。公益这个词已经慢慢渗入到了普通老百姓的心中,但我们不难发现,更多的人只是凭兴趣做公益,而真正推动公益事业良性快速发展的公益人才却十分稀缺。
走出“献爱心”的误区
一直以来,社会上都普遍存在这样一个误解——做公益=献爱心。然而在公益事业开始崛起的今天,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个等式是不成立的,并且应该带领大家走出这个误区。公众需要了解和理解在公益界不仅仅是一个献爱心的地方,更是一个极具专业化的地方,而专业化是对资源更高的需求,所以不是简单一个爱心人士、一个简单的爱心人士汇聚的地方,而应该是一个有专业能力的爱心人士汇聚的地方。
公益人才的困境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它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窦瑞刚秘书长向我们介绍到,我们都认为美国的公益人才似乎不存在困境的问题,但其实并非如此,他们也说公益人才的流失是最大的问题。所以看待公益人才应该多维看待,做公益的人可能和其他人才有得相比:需要更多的爱心,同时在人际处理、项目执行上要求“通才”,而收入又不能太高,所以公益在全球都面临着人才的困境问题。
一个成熟的领域,所谓人才,有两个特点:一是这里的人才足够多,并且能力比较强;二是外来的,愿意加入这个领域的人才比较多,这个领域是充满着希望,大家愿意来。而公益领域存量资源不多,能力不足,外来资源基本没有。在这样的背景下导致人才总量上不去,整体水平上不去。国内最重要的问题有两个:第一,捐款者给予、献爱心,认为谁都能干,不需要专业的人员,做公益的也不应该拿我们捐款的一部分当你的工资、行政成本,捐赠者不理解;第二,制度不支持。例如万通基金会给李劲秘书长的薪酬比联合国更高,但实际上并不是万通基金会给的,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包括《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条例》是给不了的,怎么办?只好是企业出。
增加行业吸引力 引入正确人才
康晓光教授客观地说,作为一个部门一个行业,从业人员绝大多数不是慈善家,大家并不是爱心人士,和在政府部门就业、企业就业者一样,就是在劳动力市场上找一个职位养家糊口,然后赢得自己职业发展的机会,所谓的非营利主要是体现在出钱的人,他在企业里是搞投资,是获取股权分红等,在我们这个领域里他是捐献,得不到回报,非营利主要是指这个层面。对于绝大多数的从业者,和其它领域中的就业差不多。反过来,这个领域中如果说仅仅强调爱心肯定吸引不到足够的人,能否给从业者带来更多的收入、更多的职业发展空间、更多的社会尊敬,这是硬碰硬的东西,否则光讲爱心、光讲奉献是没有用的。
为了更好地解决公益人才的困境问题,大致可以归结为两点:一个是增加人才的储备,特别是专业培训和教育方面;另外一个是增加行业的吸引力,把真正有能力有潜力的人吸引到我们行业中。
所谓真正有能力有潜力的人,窦瑞刚秘书长引用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只有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以及尊重需求后,才会有自我实现的需求。我们发现很多公益从业者已经实现了其它需求,最后转到这个领域中。随着全世界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国经济的腾飞,我们更要考虑的是如何吸引第一部门和第二部门,为了追求个人自我实现的人加入到公益队伍中,他们相对解决了财物问题,更多是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种人加入也许会为我们提供增量的资源。
双重困境 正确看待公益领域
其实所谓的公益人才困境是双重的,一个是人才流不进来,一个是人才流不出去。表面上看人才流出去了是个坏事,实际不是,人才能流出去是人们愿意流进的一个条件。
康晓光教授介绍说,自己培养的学生,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没有一个进入我们这个领域,他们去了国企,去当公务员,进了银行,进了500强等,为什么?不是说他们不愿意拿出二、三年的时间在我们这个领域中工作,他们说“等我功成名就再来。现在年轻不敢进来,因为在这个领域工作三年、五年,再想进政府、进央企、进500强就去不了了,也进不去了。”
听到这样的话,不禁让公益人有点心寒,在公益界领域中的从业经历是你跳槽的负资产,而不是在这个领域中工作给我加分。面对人才,不仅仅要考虑如何把他们引进来,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这里给他们一片更好的发展空间。以美国为例,若要成为美国的联邦公务员,如果你没有在志愿组织里做过志愿服务的经历,基本不可能。再比如在大的公益组织里、金融机构、大学、政府部门,组织会成员领导基本轮流做着。而中国这方面就没有,公益部门和其它部门之间的人员流动,我们处弱势地位,只能够接受这些领域中来的人,很难把我们的人输送给他们,甚至在输送的过程中能够更上一层楼。
整个公益圈以一种理想主义的光环或者一种道德优越感支撑着自己,我觉得一定希望要抛开这些东西回到本质。公益人才有最关键的两点:一是专业,二是理想,没有一种梦想,没有对社会公正、社会正义的一种执着和坚守的话,在这个领域中特别是当今中国的领域中非常困难。要有一种理想主义,要有一种道德的感召,要有一种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只有这样,我们的公益路才能走得更长更远。
(责任编辑:章爽)
走出“献爱心”的误区
一直以来,社会上都普遍存在这样一个误解——做公益=献爱心。然而在公益事业开始崛起的今天,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个等式是不成立的,并且应该带领大家走出这个误区。公众需要了解和理解在公益界不仅仅是一个献爱心的地方,更是一个极具专业化的地方,而专业化是对资源更高的需求,所以不是简单一个爱心人士、一个简单的爱心人士汇聚的地方,而应该是一个有专业能力的爱心人士汇聚的地方。
公益人才的困境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它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窦瑞刚秘书长向我们介绍到,我们都认为美国的公益人才似乎不存在困境的问题,但其实并非如此,他们也说公益人才的流失是最大的问题。所以看待公益人才应该多维看待,做公益的人可能和其他人才有得相比:需要更多的爱心,同时在人际处理、项目执行上要求“通才”,而收入又不能太高,所以公益在全球都面临着人才的困境问题。
一个成熟的领域,所谓人才,有两个特点:一是这里的人才足够多,并且能力比较强;二是外来的,愿意加入这个领域的人才比较多,这个领域是充满着希望,大家愿意来。而公益领域存量资源不多,能力不足,外来资源基本没有。在这样的背景下导致人才总量上不去,整体水平上不去。国内最重要的问题有两个:第一,捐款者给予、献爱心,认为谁都能干,不需要专业的人员,做公益的也不应该拿我们捐款的一部分当你的工资、行政成本,捐赠者不理解;第二,制度不支持。例如万通基金会给李劲秘书长的薪酬比联合国更高,但实际上并不是万通基金会给的,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包括《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条例》是给不了的,怎么办?只好是企业出。
增加行业吸引力 引入正确人才
康晓光教授客观地说,作为一个部门一个行业,从业人员绝大多数不是慈善家,大家并不是爱心人士,和在政府部门就业、企业就业者一样,就是在劳动力市场上找一个职位养家糊口,然后赢得自己职业发展的机会,所谓的非营利主要是体现在出钱的人,他在企业里是搞投资,是获取股权分红等,在我们这个领域里他是捐献,得不到回报,非营利主要是指这个层面。对于绝大多数的从业者,和其它领域中的就业差不多。反过来,这个领域中如果说仅仅强调爱心肯定吸引不到足够的人,能否给从业者带来更多的收入、更多的职业发展空间、更多的社会尊敬,这是硬碰硬的东西,否则光讲爱心、光讲奉献是没有用的。
为了更好地解决公益人才的困境问题,大致可以归结为两点:一个是增加人才的储备,特别是专业培训和教育方面;另外一个是增加行业的吸引力,把真正有能力有潜力的人吸引到我们行业中。
所谓真正有能力有潜力的人,窦瑞刚秘书长引用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只有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以及尊重需求后,才会有自我实现的需求。我们发现很多公益从业者已经实现了其它需求,最后转到这个领域中。随着全世界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国经济的腾飞,我们更要考虑的是如何吸引第一部门和第二部门,为了追求个人自我实现的人加入到公益队伍中,他们相对解决了财物问题,更多是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种人加入也许会为我们提供增量的资源。
双重困境 正确看待公益领域
其实所谓的公益人才困境是双重的,一个是人才流不进来,一个是人才流不出去。表面上看人才流出去了是个坏事,实际不是,人才能流出去是人们愿意流进的一个条件。
康晓光教授介绍说,自己培养的学生,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没有一个进入我们这个领域,他们去了国企,去当公务员,进了银行,进了500强等,为什么?不是说他们不愿意拿出二、三年的时间在我们这个领域中工作,他们说“等我功成名就再来。现在年轻不敢进来,因为在这个领域工作三年、五年,再想进政府、进央企、进500强就去不了了,也进不去了。”
听到这样的话,不禁让公益人有点心寒,在公益界领域中的从业经历是你跳槽的负资产,而不是在这个领域中工作给我加分。面对人才,不仅仅要考虑如何把他们引进来,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这里给他们一片更好的发展空间。以美国为例,若要成为美国的联邦公务员,如果你没有在志愿组织里做过志愿服务的经历,基本不可能。再比如在大的公益组织里、金融机构、大学、政府部门,组织会成员领导基本轮流做着。而中国这方面就没有,公益部门和其它部门之间的人员流动,我们处弱势地位,只能够接受这些领域中来的人,很难把我们的人输送给他们,甚至在输送的过程中能够更上一层楼。
整个公益圈以一种理想主义的光环或者一种道德优越感支撑着自己,我觉得一定希望要抛开这些东西回到本质。公益人才有最关键的两点:一是专业,二是理想,没有一种梦想,没有对社会公正、社会正义的一种执着和坚守的话,在这个领域中特别是当今中国的领域中非常困难。要有一种理想主义,要有一种道德的感召,要有一种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只有这样,我们的公益路才能走得更长更远。
(责任编辑:章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