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世界秩序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lu2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亨利·基辛格

  亨利·基辛格
  哈佛大学博士、教授,美国前国务卿、国家安全顾问,20世纪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1973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现任基辛格咨询公司(Kissinger Associates, Inc.)董事长。
  在地缘政治世界中,西方一手建立并声称全球适用的秩序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上。这一秩序给出的对策已经全球知晓,但在这些对策的应用上却没有共识。对民主、人权和国际法等概念的解释千差万别,交战各方动辄把它们作为战斗口号攻击敌人。这个体系的规则虽然已经公布,但因缺乏强制实施手段而始终不起作用。在有些地区,对伙伴关系和共同体的承诺已经被测试对方底线的更强硬姿态取代,或至少伴有这种姿态。
  有人认为,西方的说教和所作所为造成了,或至少是助长了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政治和经济危机。这一观点以及崩溃的地区秩序、不同教派之间的厮杀、恐怖主义和少有人取胜的战争,导致后冷战时代初期的乐观设想——民主和自由市场的扩展会自然产生一个公正、和平与包容的世界——备受质疑。
  “每一种国际秩序迟早都要面对挑战其凝聚力的两种倾向的影响:要么重新界定合法性,要么均势发生重大变化。”
  在世界的几个地区,出现了一种抗衡的动力,要构筑堡垒以抵御西方发达国家诱发危机的政策,包括全球化方方面面的影响。曾经作为根基的安全承诺现在受到质疑,有时疑虑竟来自这些安全承诺旨在保护的国家。西方国家正在大量削减核武库,或降低核武器在它们战略学说中的作用,而所谓发展中世界的国家却在大力研发核武器。曾经支持美国推行美国版世界秩序的政府(虽然有时也对该世界秩序感到困惑),现在开始怀疑美国最终是否有足够的耐心把这项事业坚持到底。这种观点认为,接受西方的世界秩序“规则”会带来一些不可预测的不利因素。这一观点明显导致美国的一些传统盟国与它渐行渐远。
  结果不仅造成了权力的多极化,还导致世界上的各种现实矛盾交织。绝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以上趋势会在某一时刻自动融入一个平衡、合作的世界,甚至融入某种秩序。
  每一种国际秩序迟早都要面对挑战其凝聚力的两种倾向的影响:要么重新界定合法性,要么均势发生重大变化。当支撑各种国际安排的价值观被根本改变时(或是被负责维护这些价值观的国家遗弃,或是被推翻,代之以全新的合法性概念),就会出现第一种倾向。西方上升时期对非西方世界的许多传统秩序就产生了这种影响。伊斯兰教在7世纪和8世纪第一波扩张时也是这样。18世纪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外交也产生了这种影响。此外,还有20世纪的极权主义,以及当今时代伊斯兰主义者对中东脆弱的国家结构发动的袭击都是如此。
  这些剧变的实质是,虽然它们通常以武力为基础,但究其根本还是在心理上造成的冲击。那些遭到冲击的国家不仅要保卫疆土,还要捍卫它们的基本生活方式以及生存和行为的道德权利。这种行为方式在受到挑战前,一直被认为不容置疑。特别是多元社会的领导人,自然倾向于与革命代表协商谈判,期望后者所要的只是在现有秩序前提下进行谈判,达成一个理性的解决方案。秩序之所以沦陷,并非主要因为军事上的失败或资源的不平衡(虽然经常是这种情况),而是因为未能看清它所面临的挑战的性质和范围。从这个意义上讲,伊朗核谈判的最终考验是:伊朗表示愿意通过谈判解决问题是战略上的变化,还是为了追求长期政策而采取的战术安排?西方是否把战术行为当成了战略方向的改变?
  导致国际秩序危机的第二个原因是,事实证明它不能适应权力关系发生的重大变化。有时候秩序之所以崩溃,是因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停止发挥作用或不再存在,就像20世纪末苏联解体时共产主义国际秩序发生的情况一样。抑或崛起国家不愿扮演它未参与设计的体系分配给它的角色,而现存大国也许无力对这一体系的平衡做出调整,以包容它的崛起。在20世纪的欧洲,德国的崛起就对国际体系造成了这样的挑战,引发了两次灾难性战争,欧洲再也没有从中恢复过来。21世纪,中国的崛起也带来了类似的结构性挑战。美中两国(21世纪的主要竞争者)首脑承诺通过建立“新型大国关系”,避免欧洲悲剧的重演。这一概念的具体内容仍有待两国共同阐明。美中(或其中一个)提出这个概念也许是一种战术策略。尽管如此,这是避免重蹈昔日历史悲剧覆辙的唯一出路。
  求得秩序两方面(权力和合法性)的平衡是政治韬略之本。不考虑道德因素的权力算计会将每一次分歧变成实力的较量,各方野心将永远得不到抑制。面对不断变化的权力组合,各国将不得不计算得失,却得不出任何结果。这种做法实难持久。另外,不考虑均衡的道德惩戒也容易导致使用武力解决问题,或推出容易受到挑战的虚弱政策。以上两种极端倾向,哪一种都容易危及国际秩序本身的凝聚力。
  部分地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当今时代的权力处于前所未有的变动中。每一个10年间,合法性诉求的范围都会以迄今为止难以想象的方式倍增。当武器能够毁灭人类文明,不同价值体系之间的互动能够瞬间完成,而且具有前所未有的侵入性时,现有的维持均势或价值共同体的算计方式可能已经过时。
  “随着以上不平衡的增长,21世纪的世界秩序结构显然在几个重要方面存在着重大缺陷。”
  首先,国家作为国际生活的基本正式单元,它本身的性质面临重重压力,遭到蓄意攻击和拆解,在有些地区因忽视而受到侵蚀,常被应接不暇的事件淹没。欧洲开始走出国家范畴,主要凭借软实力和价值观来谋划外交政策。但是,脱离战略概念去寻求合法性能否长久维持世界秩序令人怀疑。欧洲还没有赋予自己国家特性,这容易导致内部权力真空和边境地区力量失衡。中东部分地区已经被分割成相互冲突的教派和族裔,宗教意识浓厚的民兵及背后支持他们的势力肆意侵犯边境和主权。亚洲的挑战与欧洲正好相反,威斯特伐利亚均势的各项原则大行其道,但都基于同一种合法性概念。   冷战结束以来,我们在世界的几个地区目睹了“失败国家”“无主空间”等现象。有些国家连这个称呼都配不上,无法控制武力的使用,也不能行使有效的中央权威。形形色色的准主权单元行为方式模糊不清,而且常常信奉暴力,很多情况下源自对各自迥异的文化做出极端的诠释。如果大国把操纵这些单元作为外交政策的话,无政府状态在所难免。
  其次,这个世界的政治组织和经济组织不同步。国际经济体系已经全球化,而世界政治结构还是以民族国家为基础。全球经济动力旨在消除不利于货物和资本流动的障碍,而国际政治体系依然主要基于各种迥异的世界秩序观,旨在调和不同的国家利益观。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不顾及国家边界,国际政策努力调和各国相互冲突的目标,但依然强调边界的重要性。
  在这些动力作用下,世界经济连续几十年持续增长,其间不时地被似乎日益严重的金融危机打断,例如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1997年的亚洲、1998年的俄罗斯、2001年及2007年的美国和2010年的欧洲发生的金融危机。赢家(即在一段合理的时间内挺过这些风暴并继续发展的国家)没有什么怨言。而输家(比如深陷结构性泥潭的国家,欧洲南部一些国家就属于这种情况)寻求的解救办法否定或至少阻碍了全球体系发挥作用。
  尽管危机发生的原因各有不同,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过度投机和忽视风险。人们发明出来的金融工具掩盖了相关交易的本质。放贷者难以评估自己做出的承诺,而借款者(包括大国)难以了解债务的含义。
  因此,国际秩序面临一个悖论:繁荣取决于全球化的成功,而这个过程经常产生不利于实现夙愿的政治反应。全球化的经济管理者几乎没有机会参与全球化的政治进程。而政治进程的管理者不愿意冒失去国内支持的风险对经济或金融问题未雨绸缪,因为这些问题非常复杂,只有专家才懂。
  在这种情况下,挑战变成了一个治理问题。各国政府面临让全球化进程向有利于本国利益或重商主义方向倾斜的压力。在西方,全球化问题与奉行民主的外交政策问题密不可分。寻求国际政治秩序与国际经济秩序的和谐挑战了原有的观点:之所以追求世界秩序,是因为它需要扩大国家框架;之所以需要对全球化加以规范,是因为可持续发展需要调整传统的模式。
  再次,是没有一个有效的机制,使大国能在重大问题上磋商,也许还能合作。由于今天的多边论坛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多,以上批评也许显得有点奇怪。除了最具权威,但经常在最重要的问题上陷入僵局的联合国安理会外,现在还有北约和欧盟定期举办的大西洋领导人峰会。亚太地区领导人有亚太经合组织和东亚峰会,发达国家有七国集团或八国集团,主要经济体有二十国集团。美国是所有这些论坛的关键参与者。不过,这些会议的性质和频率不利于阐释长期战略。讨论日程安排和磋商正式议程占用了大部分准备时间。一些论坛实际上围绕着各国领导人的日程转,因为很难定期把各国首脑召集到一个地方开会。与会各国元首由于职务原因,必然更加关注他们在会议上采取的行动的公共影响,倾向于强调战术意义或公关效果。这个过程除了拿捏公开姿态之外别无他用,顶多是讨论一下迫在眉睫的战术问题,弄得不好就只是一场新形式的“社交媒体”活动。当代的国际规则和规范架构如果还有用的话,不能只靠共同宣言来确认,必须培育出一种共同信念。
  “重建国际体系是对我们这个时代政治家才能的终极挑战。”
  失败的后果不一定是国家之间的大规模战争(虽然在一些地区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更有可能的是演变成与特定国内结构和治理形式相一致的种种势力范围(如威斯特伐利亚模式或极端伊斯兰版本)。在其边缘地带,各势力范围都可能对它认为不合法的秩序实体试探自己的力量。它们会连成网络,进行即时通信,不断地相互碰撞。这一过程造成的紧张状态最终会升级为谋取整个大洲乃至全球的地位和优势。地区之间的争斗有可能比以前国家之间的争斗更加惨烈。
  当代建立世界秩序需要一个在各地区内部确立秩序观的一致战略,并将不同地区的秩序相互联系起来。这些目标不一定完全相同或能自我调和。一种极端运动若是获胜,或许会给一个地区带来秩序,但有可能在其他地区造成冲突,或是引发与其他地区的冲突。一国在军事上控制一个地区即使看上去似乎带来了秩序,但有可能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一场危机。
  一种肯定个人尊严和参与式治理、遵照一致同意的规则开展国际合作的世界秩序不失为一条出路,也是激励我们的动力。但是,朝着这个目标前进还需要走过一系列的中间阶段。在任何一段时间,如果我们能像埃德蒙·伯克所写的那样,“默许没有达到抽象的完美的可行计划,而不是追求更加完美”,通常会更好。而坚持一蹴而就有可能引发危机,甚至导致幻灭。美国的战略和外交需要容忍前进道路上的复杂曲折,既看到目标的崇高伟大,也认识到人类为实现这些目标做出的努力必然是不完美的。
  远古的神秘历史碎片揭示出,人类社会无可救药地充满着变化和冲突。“世界秩序”就像火焰,“适度地燃烧,适时地熄灭”,而战争则是“世间的圣父和国王”,带来了世界上的变化。但是,“在表面之下,事物统一在一起;而统一取决于在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做出平衡的应对”。当今时代的目标必须是约束战祸,实现平衡,而且必须在历史的激流中完成这一使命。对此,一个著名的隐喻便是:“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世人也许永远把历史看作一条河流,但河水会变化不止。
  (本文选自作者所著《世界秩序》,由中信出版社授权本刊发表。)
其他文献
2014年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预计将达到2.1亿,65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1.35亿。快速的人口老龄化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正在放缓,增长方式也将向消费型过渡,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将成为我国调整经济结构、拉动消费、扩大就业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宏观背景下,养老服务业领域中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确立并将开始呈爆发态势。老龄化及老年人口结构的变化首先
多年以来,故宫都以一种肃穆、严谨、又有些远离大众的  方式存在着,无论它的展览还是这座博物院本身都是如此。  但近一两年来,在微博、在朋友圈,故宫突然成了“网红”,  在这个新媒体时代中,这座古老的博物院开始有了萌萌的表情  从西华门进入,经过宝蕴楼、金水河,穿过近小半个故宫,来到一排红墙围绕的院子。  平房的外面就是慈宁宫,如今故宫的雕塑馆。  在去年10月之前,这里还是一片尚未对观众开放的禁苑
2015年 12月27日,中国电信董事长常小兵落马,这也成为2015年度打虎的“收官之作”。统计显示,2015年落马的省部级高官超过50人,少于2014年的68人。  与省部级高官落马步伐放缓相比,《中国新闻周刊》统计显示,中共十八大后,厅官密集落马,呈明显的逐年递增趋势。  公开资料显示,在全国范围内,2003年至2012年,每年落马的厅官人数均少于200。从2013年开始,每年的数量都高于这个
作为海南省唯一的大城市,海口的发展对于当地有重要意义,但多年以来规划建设中的问题不仅被本地市民诟病,更成为影响整体发展的大问题。  变化始于2015年7月,当月海口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动员大会,正式开展综合整治工作。短短半年间,市民和游客看到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双创”正在唤醒一座城市,同时提升了椰城的颜值。近日,《中国新闻周刊》专访了海南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孙新阳,请他介绍海口
插畫/肖振铎  早年有一个开小型针织厂的朋友,雄心勃勃地向众人宣告,等他经营到一定规模,就请芙蓉姐姐来做产品代言人。他甚至连广告的形式都有了初步的构想:让芙蓉姐姐穿上他生产的针织内衣,大摆S形……我无法设想这个广告的具体效果,究竟是令人振奋,血脉贲张,还是深度萎靡。毕竟男人才是潜在的小众审美群体——妻子买针织内衣,不就是给他们看的么?  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广告与国足一道,默默分担着电视观众的吐槽火
老虎打掉了100只,人的贪心就能遏制住吗?心理学研究表明,所有腐败之徒都有侥幸心理,杀鸡儆猴也不一定有效。怎么阻断人性之恶?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无疑是全世界的反腐利器之一。这项制度在中国怎么搞?《人民日报》3月24日宣告,中国特色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新华社将中国特色之“特”,概括为四个字:广、全、实、严。2014年,全国向组织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领导干部达150万名,较之美
2017年12月15日,王俊凯10点起床,对他来说,这是少有的晚起。前一天,他在长沙参加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的节目录制。长沙飞往北京的飞机晚点,到家后,已经凌晨3点。睡不够,是这个18岁少年当下的一大烦恼。  他只能赶紧睡上几个小时,然后还要赶赴钓鱼台国宾馆,参加由《中国新闻周刊》举办的“影响中国”2017年度人物荣誉盛典。王俊凯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年度演艺人物的获奖者。下午两点,他低着头,走上红
执笔写下这篇新论的时候,时值史上罕见的寒潮来袭。严冬之际,春天已经不再遥远。  《中国新闻周刊》将一如既往,陪你走过春夏秋冬。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这是《中国新闻周刊》一直秉持的口号。通过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去影响更多的人,关注更多的人,进而改变他们的命运,推进时代进程。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寻求有影响力者与弱势者之间的社会认同,寻求各个社会群体之间最大的公约数,包括利益公约数和舆论公约数。
前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北约前秘书长,西班牙前外交部长,现任ESADE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中心主席,布鲁金斯学会杰出研究员  2012年夏天,国际关系理论家肯尼斯·瓦尔茨(Kenneth N. Waltz)发表了一篇题为《为什么伊朗应该得到炸弹》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指出,有核武器的伊朗能够成为制衡以色列的力量,从而重新建立有利的中东实力平衡。  当年晚些时候,瓦尔茨又指出,制裁与外交相结合的
我打过的唯一一次赌,是和小咪,赌注200元,赌L姐会不会退休。  L姐即将于今年10月份到点,刚好能赶上单位的新退休政策,可以选择申请55岁退休,也可以无视年龄继续坐在办公桌前,一口气坐到60,不知老之将至。  小咪揣己度人地说,L姐酷爱旅游,是那种“世界这么大,我要把它走完”的人,渴望退休不是一天两天了。何况就在两天前,看到了新政策的小咪想到L姐不太上网,就手一贱把政策用微信发给了她,以为L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