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
小时候在昆明最喜欢走的是金碧路,那是昆明不太多的几条繁华街道之一,路两边的法国梧桐遮天蔽日,从两侧向路中间伸展,把道路遮蔽得很密实,这在海拔两千米的充满紫外线的高原城市,是最舒服的步行道了。搬到北京后住在东四十条,这依然是一条遮天蔽日的街道,茂密的树枝相交在天空,宽阔的叶片与灰墙红门相映,古城韵味犹存,让我没有觉得离家太远。
可没过几年,东四十条被扩展成平安大街,路边的大树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崭新工整的仿四合院建筑,昆明金碧路的法国梧桐也全被移除,变成了一条尘土飞扬的无趣公路。城市的建设不可避免,但是城市的人文同样不能抛弃。今年3月份南京发生了梧桐树事件,中山东路沿线的梧桐树被人们系上了绿丝带,表达方式如此诗意,最终移树工作全面停止,事件告一段落。具有相似行为的是1973年在印度喜马拉雅山区的抱树运动,村民抱住大树来阻拦砍伐行为。运动成功地向政府索赔了所受到的损失,并且政府承诺在15年内禁止伐木。
2011年是国际森林年,本期我们要展示的是人与树木的情感以及令人惊叹的自然之美。从喜马拉雅抱树运动到绿色和平保护天堂雨林的行动,体现的都是一种朴素的敬畏自然的情结。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Tim Lanna的镜头则为我们展现了婆罗洲雨林树冠层的繁盛生命,那是另一个生命繁衍的美丽大陆。森林同时也给人类提供了户外的最佳场所,我们可以在清迈的树间像人猿泰山一样呼啸滑过,也可以去玉龙雪山下的山林间做一名逍遥骑士,或是在树屋中度过一个假期,过几天现代鲁宾逊的日子—森林恩赐给我们的生活太多。
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始终贯穿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之中,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对环境资源需求的增长,这个关系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着。人类对自然索取得太多,今之自然界也不再是远古面貌之自然界,人类异化了环境,大自然也开始无情地报复了。人类是否到了该反省自身的地步?
最近在读《夜航西飞》,这是一个如何面对自己的故事,女飞行员伯瑞尔独自驾机从英国飞跃大西洋直抵加拿大。夜航是孤独的工作,飞跃牢不可破的黑暗,飞机就是她的星球,她是上面惟一的居民,面对的只能是自己:“可能你过完自己的一生,到最后却发现了解别人胜过了解你自己。你学会观察别人,但你从不观察自己,因为你在与孤独苦苦抗争。对孤独的厌恶就如同想要生存的本能一样理所当然,如果不是这样,人类就不会穿梭在各大洲之间—每个人都想知道别人是什么样子。”自认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目之所见、耳之所闻仅仅是大千世界之沧海一粟而已。人生于天地之间,有其位置也有其使命,能够认识自己,对自然心存敬畏,听得见来自大地的那一声声叹息,这也就足够了。
小时候在昆明最喜欢走的是金碧路,那是昆明不太多的几条繁华街道之一,路两边的法国梧桐遮天蔽日,从两侧向路中间伸展,把道路遮蔽得很密实,这在海拔两千米的充满紫外线的高原城市,是最舒服的步行道了。搬到北京后住在东四十条,这依然是一条遮天蔽日的街道,茂密的树枝相交在天空,宽阔的叶片与灰墙红门相映,古城韵味犹存,让我没有觉得离家太远。
可没过几年,东四十条被扩展成平安大街,路边的大树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崭新工整的仿四合院建筑,昆明金碧路的法国梧桐也全被移除,变成了一条尘土飞扬的无趣公路。城市的建设不可避免,但是城市的人文同样不能抛弃。今年3月份南京发生了梧桐树事件,中山东路沿线的梧桐树被人们系上了绿丝带,表达方式如此诗意,最终移树工作全面停止,事件告一段落。具有相似行为的是1973年在印度喜马拉雅山区的抱树运动,村民抱住大树来阻拦砍伐行为。运动成功地向政府索赔了所受到的损失,并且政府承诺在15年内禁止伐木。
2011年是国际森林年,本期我们要展示的是人与树木的情感以及令人惊叹的自然之美。从喜马拉雅抱树运动到绿色和平保护天堂雨林的行动,体现的都是一种朴素的敬畏自然的情结。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Tim Lanna的镜头则为我们展现了婆罗洲雨林树冠层的繁盛生命,那是另一个生命繁衍的美丽大陆。森林同时也给人类提供了户外的最佳场所,我们可以在清迈的树间像人猿泰山一样呼啸滑过,也可以去玉龙雪山下的山林间做一名逍遥骑士,或是在树屋中度过一个假期,过几天现代鲁宾逊的日子—森林恩赐给我们的生活太多。
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始终贯穿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之中,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对环境资源需求的增长,这个关系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着。人类对自然索取得太多,今之自然界也不再是远古面貌之自然界,人类异化了环境,大自然也开始无情地报复了。人类是否到了该反省自身的地步?
最近在读《夜航西飞》,这是一个如何面对自己的故事,女飞行员伯瑞尔独自驾机从英国飞跃大西洋直抵加拿大。夜航是孤独的工作,飞跃牢不可破的黑暗,飞机就是她的星球,她是上面惟一的居民,面对的只能是自己:“可能你过完自己的一生,到最后却发现了解别人胜过了解你自己。你学会观察别人,但你从不观察自己,因为你在与孤独苦苦抗争。对孤独的厌恶就如同想要生存的本能一样理所当然,如果不是这样,人类就不会穿梭在各大洲之间—每个人都想知道别人是什么样子。”自认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目之所见、耳之所闻仅仅是大千世界之沧海一粟而已。人生于天地之间,有其位置也有其使命,能够认识自己,对自然心存敬畏,听得见来自大地的那一声声叹息,这也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