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空间布局在现代建筑群的运用

来源 :学习与科普(知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c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下世界各国都在研究保护和继承传统地域性的建筑背景下,国内建筑师也在这方面做了探索。建筑师王澍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也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探索出来的产物,通过设计可以窥见当下国内对于传统园林空间的继承发展与演变。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之美。
  关键词:场地关系;空间序列;景物组织
  1.象山校区建筑群的布局概况
  依据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建筑选址时环境中的山水甚至比建筑更重要,最后两者相彰得益。该处校园用地围绕一座高约50M的小山(象山),而且又有小河围绕着这座小山,一切的自然环境都很符合造园选址中的天然山水园。
  1.1场地分析
  1.1.1建筑群与象山的关系
  用地中自然环境的象山是当时选址时选中的主要因素,在设计时所有建筑都以它为重点的思考和布局如图3所示。场地内主要建筑群都被安排在象山的四周。苏州的留园也是先把场地围合起来,在里面构筑一个与世隔绝的天地,留园的主要建筑物也是围绕着园里那座湖来布局。这里就是图1所说的中环境。
  1.1.2建筑群與河塘的关系
  整座象山的基本被一条小河环绕着,建筑布局随着河流的走势,基地的自然山水结构融如图4所示,以尊重基地内的“文脉”体现出园林文化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和睦。
  1.2单体建筑的布局
  单体建筑基本被布置在地块的外边线,与山体的延伸方向相同,更与这里大环境中的平面相似,建筑功能区贯穿环绕在象山的四周,通过不同的庭院围合的虚实来界定不同空间。同时建筑与山体的中间空出地,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有场地景观,让原始的地貌得以表现出来。
  1.2.1北山区单体建筑之间的关系
  在这基地中,建筑在空间上与自然融合而且每栋建筑都自由的摆动,体现建筑对象山地形的敏感反映。建筑之间的距离限定了建筑的空间,时间的经过,视线的往复交换从而得到建筑整体与局部的把握和感受。
  1.2.2南山区单体建筑之间的关系
  南山区的建筑形体如山体在地面起伏一样,从分利用其背后的象山环境,而且把建筑空间和自然空间结合在一起,布局上用几个三合院的形式使院落与庭院成为建筑的组成部分,以不同的院落形状与不同形体的建筑相配,构成了不通气氛的围合空间,彼此空间之间有存在联系。
  2.象山校区建筑群的组织
  2.1北山区以河轴为主的临水布局
  河是线性水体,水与陆地的反差较大因而其空间界域时分明显。它的单向流动赋予小河所形成的空间界域以明确的方向性,同时也为在其旁边的建筑群提供了方向性。建筑平面外向在靠近马路的一面与马路平行契合,内向靠近河流的随着河流的走势改变,把河流的曲折与马路的笔直的矛盾化解夹在中间的建筑平面上 ,靠近马路立面呈封闭围合状态,临水一面的界面采用开敞的方式,达到建筑空间与水面空间界域的渗透与融合如图8所示。这就为什么在同一个建筑会有两个完全不同立面的由来。这些布置在地块边缘线的建筑围合都围绕河轴的内向性布局,让其里面的空间产生一种超越地理限制的围合感觉。
  2.1.1南山区以象山前田园地形组织
  南山区的建筑环绕着象山,呈散点状分布在其前面的田野间,建筑的走向随着田园自然划分的布局摆放着,随意而自然如图8所示,建筑与地形被模糊。以地形,植物.建筑间隔着,让田间的道路成为彼此每块田园的空间边界,使建筑群更有层次感,散而不乱。并能最大限度的保持自然田园的原貌。一切正如王维的惘川别业的那样意境,随意分布在田园的建筑也是不可缺少的,没有建筑的点缀山野田林不能称之为园林艺术。
  2.2景物的空间组织
  景物的组织是园林建筑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园林中所有的造景都是围绕着它来进行。很多时候建筑在其里面是起到辅助的作用。校区以象山整体景观为主,以围绕象山四周散点小景观为辅,建筑的“线”是象山的“面”向农田的“点”过度区,也是联系“面”与“点”的线。
  2.2.1景物序列的安排
  景物的安排组织关系到园的整体结构和布局的全局性。要把整个景物组成连贯完的空间序列。以象山为中心的围合成一种内向,内聚的为主的空间感觉,同时在场地内部之中的建筑群又有开敞院落与闭合院落所形成的焦点空间又有建筑体块的随意转折布局所形成的线性空间,丰富了内部环境。不管是从哪进去,就像是进入另一个环境,在这里没有刻意设计的建筑形象,也没有刻意营造的中心校区,校区是铺展在象山脚下的园林城市。
  结语:
  通过对整个象山校区的建筑群的空间布局的分析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园林的建筑布局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整个建筑群的设计融入现代建筑的功能性又不失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当代建筑师对传统园林建筑进行新的阐释。
  参考文献:
  [1]李允鉌著《华夏意匠》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5-5-1
  [2]潘谷西著《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出版社 2007-11-2
其他文献
摘要:在学生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初中阶段对于学生而言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未来学习到更高难度的知识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物理学科一直以来都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良好的物理学习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够为学生以后进入到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做好相应的铺垫作用,然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物理是八年级才融入到初中阶段的教育教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已经与信息技术息息相关,所以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另外,这些年来信息技术也已经在各行各业普遍的运用,这同时也给各,行各业提供了新领域的发展平台,尤其是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的运用,可以提高工作人员在整理档案管理中的工作效率,节约时间,提高服务,虽然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具备这些优势,但同时也出现了阻碍信息技术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发展的许
期刊
摘要:从户外运动项目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层面出发,休闲、娱乐、健身无疑是最根本的价值,高原地区无论是在气候条件方面,还是在人文环境方面显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以此为依托不断深化和开发户外运动项目,必然会进一步提高户外运动项目固有的价值,为全面提高人们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极为有力的载体。  关键词:高原气候;户外运动项目;开发;深化  引言: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进一步提高全面体质健康水
期刊
摘要: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对于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导致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来创设趣味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的学习中,帮助学生能够快速的理解与掌握教学的内容,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创设趣味化的教学模式,来为学生营造
期刊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发展的新趋势,是响应国家政策,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建设现代农村,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有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助于改善农村的居住条件,增加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进而实现民强国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美丽乡村,也是建设绿水青山美好环境的要求。现代农村规划作为美丽乡村建设中关键组成部分,对于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影響,现代农村规划做的好,乡村建设效率就会越高;现代农村
期刊
摘要:音乐可以改变人们的情绪,提高审美品位,音乐是我国小学主要课程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也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丰富学生的艺术知识,有效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的和谐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音乐素养;培养策略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专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发展,有可能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可
期刊
摘要:对于基层单位的发展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有的人认为是管理,有的人认为是相关的制度。大家似乎都忽略了基层单位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通常来说,基层单位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是被忽略的,因为在人们的印象当中,这项工作并没有任何的工作难度,并且更多的是在记录已经完成的项目工作,看似对于单位的发展没有做出太多贡献。但是,难道基层单位的档案信息管理真的没有任何关注的必要吗?  关键词:基层单位;档案信息化建
期刊
摘要:事业单位作为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的一种服务性组织,对社会经济水平、教育发展、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领域起着指导规范作用。而行政部门又是事业单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工作效率与质量直接与事业单位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息息相关,是事业单位的工作实体,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也就是说只有事业单位行政工作做的好,才是切实提升单位整体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以事业单位为研究主体,探讨提高行政部门行政工作效率的具
期刊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文学的教化作用,从先秦时期诗乐舞一体的诗歌开始,这一点贯穿着中国文学思想史的始终。诗教不能简单地从字面意义上理解为通过诗歌进行教育,它有着更丰富的内涵。  关键词:诗教;先秦;乐教;礼乐  1.从乐教中产生  诗歌的初始形态是祭祀仪式中的一种表演形式,因其歌乐舞一体的综合形态可以断定:此时的诗是一种“声诗”。在那个时期,舞、乐的重要性是超过诗的,那么其教化功能自然是以“
期刊
摘要:无论是课程思政,还是职业教学改革,都涉及学习机制的心理层面和心灵机制层面,因此,教师与学生能否取得心理顺畅沟通,至关重要,所以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及时予以正向引导和鼓励,才能确保学习效果,结合相关专家的分析,开发出“共振区”的概念,因此我们认为找到“共振区”对于解决好当前高职学生对外语“不愿学”、“不爱学”、“不想学”的突出问题,具有广泛前景。  关键词:共振区;课程思政;职业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