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通过构建基因SOX10及其突变体表达质粒初步研究其外源性表达和定位表达,为研究Waardenburg综合征(Waardenburg syndrome,WS)发病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通过分子克隆技
【机 构】
:
20012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耳鼻咽喉科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科;中南大学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构建基因SOX10及其突变体表达质粒初步研究其外源性表达和定位表达,为研究Waardenburg综合征(Waardenburg syndrome,WS)发病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双酶切pECE-SOX10和pCMV-Flag后连接构建SOX10基因重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CMV-SOX10-Flag,以其为模板分别构建SOX10基因新发突变G37fs、G38fs和E248fs表达质粒,DNA测序鉴定.SOX10、G37fs、G38fs和E248fs表达质粒分别瞬时转染NIH3T3细胞,Western印迹和细胞免疫荧光分别检测和观察野生和突变SOX10蛋白在NIH3T3细胞中的外源性表达和定位表达.结果 SOX10及其突变体G37fs、G38fs和E248fs表达质粒经DNA测序鉴定序列正确,三者在NIH3T3细胞中正确表达,E248fs与SOX10仅在细胞核中分布,G37fs和G38fs在细胞质与细胞核中均有分布.结论 成功构建了SOX10基因及其突变体真核细胞表达质粒,突变对SOX10蛋白的亚细胞定位产生影响,为在体外实验进一步研究中国人SOX10基因突变致WS发病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6月22-25日,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二十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在济南成功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办,山东省医学会、山东省医学会急诊医学
我国仍属于HBV感染的中高流行区,HBV基因型、基因亚型和基因突变等是影响慢性HBV感染者病理转归的重要因素。HBV基因变异一方面通过改变病毒的复制、分泌,改变其致病性,另一方面则可通过改变宿主免疫微环境、改变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影响疾病病程及抗病毒疗效等。HBV基因型、基因亚型以及关键热点突变位点的变异或缺失检测有助于判断HBV感染者罹患肝硬化和肝癌危险度及治疗后复发转移等预后的辅助预测。应持续重
目的 探讨胎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基因表达和甲基化变化与巨大儿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
目的分析我国公立医院临床路径实施状况。方法2015年3月至5月,对上海市、湖北省和甘肃省54所公立医院临床路径实施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公立医院中,51所(94.4%)实施了临床路径。实施临床路径的医院,平均临床路径的实施病种和入径率分别为45种和52.7%,医院间差异较大。诊疗方案明确的常见病种是公立医院临床路径实施率最高的病种。结论我国公立医院临床路径实施已基本普及,但仍需增强实施策略
目的 建立HLA-DPB1基因第2~3外显子测序方法,并分析其多态性.方法 根据HLA-DPB1基因序列,设计位点特异性引物扩增242名浙江汉族人群HLA-DPB1第2~3外显子序列,PCR扩增产物经双酶
推荐理由:良性中心气道狭窄的处理是介入呼吸病学领域的一个难点,过去主要是外科手术治疗,但外科手术创伤大、风险高、容易复发,当前经支气管镜介入治 疗已逐渐成为处理良性
目的分析我国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的管控状况。方法2015年3月至5月,对上海市、湖北省、甘肃省51所实施临床路径的公立医院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在已实施临床路径的公立医院中,48所(94.1%)组织了临床路径的培训,48所(94.1%)有临床路径实施的监控,40所(78.4%)有激励措施,但临床路径实施中也遇到了诸多问题和困难。结论改善我国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的管理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目的 探讨无关供-受者器官移植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高分辨分型确认实验中,HLA测序分型模棱两可结果的种类、比例及高效解决方法.方法 采用美国Atria
目的分析影响我国公立医院临床路径实施病种数的关键因素。方法根据上海市、湖北省、甘肃省51所已实施临床路径的公立医院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医院临床路径实施病种数的因素。结果针对14项临床路径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实施临床路径的公立医院总体认同率平均为38.8%,各医院间的认同率差异较大(7.1%~100.0%)。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显示,公立医院对临床路径实施
目的监测HBsAg浓度在恩替卡韦(ETV)治疗的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中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对治疗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住院及门诊接受ETV治疗(0.5 mg/d)的HBeAg阳性CHB患者26例,并进行1年的随访研究;于抗病毒治疗的0、3、6、9、12个月分别收集血清;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各时间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