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手工技艺作为传统农耕文化背景下人民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承载着民众赖以为生的经济与文化诉求,维系上千年之久,稳定且持恒。在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和“非遗”保护的视域下与“工匠”精神回归的时代诉求下,传统手工艺生产所承载的造物理念、独具匠心对于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基于此,笔者将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就在高职美术教学中如何做好中国手工技艺的传承谈谈自身的看法。
  【关键词】工匠精神;手工技艺;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当下大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提倡“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本质在于精益求精,对于高职美术课堂教学而言,更是如此,需要教育者秉持工匠精神,将“手工技艺”的传承工作做到位。在此基础上,鼓励更多的学生在开展此部分课程学习时,更能将“工匠精神”贯穿始末,在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中看到“中国匠人”的用心,逐步实现中国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一、中国手工技艺传承对于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分析
  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和产业资源,在倡导工匠精神的当下,意义更为非凡。中国手工技艺作为传统农耕文化背景下人民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承载着民众赖以为生的经济、文化诉求,维系上千年之久,稳定且持恒。然而,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伴随着大工业生产逐步替代传统的手工生产,商品经济使自然经济逐渐瓦解,传统手工艺的发展面临着时代的困境,“精品化”的中国手工技艺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阻碍。基于此,中国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应当受到重视,与此同时,更应当在倡导“工匠精神”的大背景下,重构乡土文化,注重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所以,对中国手工技艺传承的重要课堂之一——高职美术课堂,教育者更应当担负起自身教育重任,将“工匠精神”贯彻教学始末,鼓励学生充分了解中国手工技艺传承的重要性,并做好各项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二、中国手工技艺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后继无人、技艺失传”现象严重
  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和传承是其作为文化遗产首要考虑的问题。目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推动下,以手工技艺为核心的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项目面临尴尬境地,许多在当代社会失去应用价值,濒临绝迹。“后继无人、技艺失传”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由于其过于小众,一些具有独特价值与意义的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情况,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与传承。除此之外,传统手工艺是基于个体的人而存在的一种艺术形式,有着人存艺在,人去艺亡的本质特性。因此,保护和传承过程中人的因素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是,最基本的就是对手工艺人的保护存在一些问题,对扶持与激励政策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对非遗传承人的认定、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审等工作要真正重视,强调传承人培养的重要意义,逐步解决传统手工艺传承这一时代难题。
  (二)商业化经济影响传统手工技艺“工匠精神”的传承
  产业化发展是基于传统手工艺振兴诉求的一种尝试,为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确实起到了促进作用,但由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不平衡,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逐步使得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受到影响。在“非遗”保护的背景下,传统手工艺的产业化发展也是生产性保护的一种探索途径,在与旅游业结合的过程中,一些传统手工艺失去了原有的价值,沦为商业化的盈利手段。所以,在倡导“工匠精神”的当下,更应当注重精品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正确地看待传统手工艺的产业化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应做好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工作。
  三、基于工匠精神下中国手工技艺的传承策略分析
  (一)与高职美术课堂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兴趣
  在高职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传统手工技艺作为重要的一项内容,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积极将美术课堂的艺术性、文化性和科学性等特质与中国手工艺完美结合,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兴趣。具体而言,为了更为清晰地使得学生对一项传统手工技艺加以了解以及主动探索,教师可以通过录影、录像等手段,将一项手工技艺的操作流程完整展现,借助生动化、生活化的氛围,将一项项传统手工技艺的由来与发展生动诠释,逐步借助此项工作的开展提升学生对手工技艺的兴趣。
  除此之外,正是由于手工艺有着显性和隐性的知识构成,除了能看到的手工艺流程等显性知识外,很多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隐性知识则需要在具体的操作、实践过程中去感知和体验。从陌生到熟悉,从熟练到熟能生巧,是一个不断积累的学习过程。這意味着在开展高职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实践活动的组织,让学生亲身感受一项手工技艺的应用过程,如窗花、泥塑、漆艺等中国传统手工技艺,让年轻一代在快节奏的都市现代文明影响的大背景下,感受作为农耕文明背景下生成的具有耗时性的传统手工艺,并且借助相关视频播放,进一步感受工匠精神,最后,鼓励学生进行实践,身体力行做好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工作。
  (二)与当代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体现手工技艺价值
  中国手工技艺传承面临的问题的原因之一是由于逐渐与当代生活脱节,失去原本价值。基于此,为了更好地做好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要进一步体现手工技艺。具体而言,要依据手工技艺特性进行分类生产,对于制作工艺较为简单、材料易得的手工艺品类别,比如与现代生活联系紧密的编织类别,可大规模、批量化生产;而对于要求较为严格、能够体现其价值的工艺类别,如漆器、木雕等,应当格外注重质量,要保持手工艺品的纯粹,借助小规模、高质量的生产方式,保障传统工艺的核心价值,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策略保障与此相关的市场正常运行;对于与现代生活联系紧密的、标准化、流水化生产的手工艺品而言,更应当参考当下人的生活习惯以及兴趣爱好等,在保障其基本功能的同时,提高审美价值,为当下生活提供更多乐趣。在传统技艺与现代风格相结合过程中,找到最佳结合点,进而获取更大的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与中国具体手工技艺相联系,进一步体现手工技艺的当代价值,做好传承工作。   (三)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焕发手工技艺活力
  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之下,为了做好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可以在开展相关手工技艺课程过程中,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在体现“工匠精神”的前提下,焕发手工技艺活力。例如,对于手工刺绣这一项传统手工技艺,借助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将传统刺绣工艺与流水化、专业化的机器刺绣巧妙地结合起来,不仅保持了刺绣手工原创性,而且可大大地提升生产效率。机绣如今是刺绣行业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生产形式,在传统样式的复制和重复生产基础上,积极将传统与现代、手工与科技结合,创设更多样式。即通过电脑设置复杂花纹,借助电脑的制版优势,通过将手工刺绣与电脑刺绣相结合,提升刺绣效率的同时,借助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有效促进手工技艺的革新,借助数据的传输带动机械生产,为当下传统技艺注入新的活力。这种绣法的运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还由于注入了现代生活元素和审美趣味,从而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借助此项类似工作的开展,从形态各样的家居抱枕,到酒店用品的装饰,不仅营造一种传统的文化氛围,同时也激发着人们的审美认同和文化感知,借助传统技艺的生产与创新,看到传统文化也在焕发新的活力,进一步承載传统文化精神,感悟独特的社会韵味。
  在此基础上,可以借助电脑技术相结合,以实用性、工匠精神为主的特性,将剪纸、面花、泥塑等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征的手工艺与当下技术结合,以此激发民众的文化情感和认同,同时依靠民俗再生机制拓展社会需求和生产动机,从而达到手工艺回归生活,以消费带动生产的目的。
  四、结语
  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不仅是中国社会的主要构成,也是传统手工艺的主要发源地。在当前倡导“工匠精神”社会背景下,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问题,不仅仅是“非遗”保护视域下的保护和传承的问题,更是关联着乡土文化的重塑和传统文化活力的激活。故而,在当下高职美术课堂上,更应当站在全局的角度看待问题,逐步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了解以及兴趣,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到中国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中来,在此过程中,使其更为清晰地了解与学习中国当代的手工技艺工匠精神,做好手工技艺传承与发展工作。
  参考文献:
  [1]曹小劲.传承、创新与衍生——基于高职教学体系下的非遗美术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9(1):62-63.
  [2]杨文.“工匠精神”下高职非遗类专业传承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以湘绣艺术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8(4):112.
  [3]黄晓菊.山西传统手工艺在高职艺术院校中的传承与创新[D].太原:山西大学,2016.
  [4]王潇.传统手工艺的再生产研究[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16.
  作者简介:陈琦(1984-),湖南岳阳人,艺术学硕士,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系。研究方向:手工技艺、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平面设计、现代设计艺术理论方面的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试图以韩剧《太阳的后裔》为切入点,分析韩国是如何在通过影视剧的制作和传播来提升韩国的文化影响力,提出其对中国影视剧的可借鉴之处,这对推动发展中国影视剧文化的发展、提高对外文化传播能力意义重大,可以更好地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提升中国的影视剧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传播。  【关键词】韩剧;《太阳的后裔》;文化传播;文化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从韩剧《大长
【摘要】在“互联网 ”的创业大潮中,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下简称“大创”)在实践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创业结构由单一向交叉重叠、混合多样式发展。参与者不断审视自身与项目的结合点,在功能、应用上聚力发功。本文从创业活动在实际中的应用入手,探讨其发展路径和创业人才培育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大创;项目应用;趋势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从2011年至今,北京城市学院的学生在创新创业的
【摘要】过去历朝历代的新朝君主,罕有褒奖旧朝死难之臣的,而《明史》则为一些忠明反清臣子如史可法、高弘图、姜曰广等作传并弘扬其忠义精神。以《史可法传》为例,清修《明史》列《忠义传》以及对忠明反清人物的叙述包含其政治宣传需要,从其叙述手法、表达的思想观点也可看出清修《明史》的特点。  【关键词】明史;史可法;忠义;南明朝廷  【中图分类号】K03 【文献标识码】A  在历代正史的记载中,凡新朝对旧朝某
【摘要】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1989)是爱尔兰著名的作家,也是荒诞派戏剧的主要代表人之一。其主要创作涉及戏剧、小说和诗歌,但尤以戏剧见长,其中《等待戈多》(1953)是其戏剧的代表作。贝克特的作品大多呈现出一种荒诞的意味,而《等待戈多》则集中体现了其戏剧创作的荒诞性。  【关键词】塞缪尔·贝克特;荒诞戏剧;《等待戈多》;荒诞性  【中图分类号】J817 【文献标
大型丛书《中共党史人物传》的编写肇始于1979年。当年春天,18所高等院校的党史教师在郑州倡议成立以编写、出版《中共党史人物传》为主要任务的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6月5日,胡华在致郑州大学陈志凌(后任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文顺两位老师的信中表示:“不管什么名义,我总是竭力支持这一工作的。”言出必行,在人生的最后几年里,胡华竭尽全力、不知疲倦地投入编写《中共党史人物传》这一鸿篇巨著的重
【摘要】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保护者和传承者,承载着人类几千年的波澜浩荡的历史积淀。走进博物馆,不仅能够切身感受馆内藏品带给我们感官的震撼和视觉的冲击,更重要的是能让我们体验到多元化背景下的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在博物馆内开展美术教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方式,开发与利用馆内的优质藏品资源不仅可以促进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也可以优化美术教育教学的内部结构,最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养成也有实质性
【摘要】极简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艺术派系,直到今天这种艺术风格在设计艺术中也有十分重大的影响。极简主义追求视觉上的极致简约,注重精神上的情感共鸣,在当今展示设计中应用日渐广泛。深泽直人与藤井保《MEDIUM 媒介》作品展中的展示空间更是把极简主义艺术风格运用到了极致,本文以《MEDIUM 媒介》作品展为例,浅析极简主义艺术风格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极简主义;展示设计;《ME
【摘要】“课本剧”社团是阜阳四中落实艺术教育实践的一大亮点,通过开展“课本剧”社团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本文首先概述了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然后详细介绍了阜阳四中“课本剧”社团活动的实施方案和“课本剧”的展演,最后列举了笔者在“课本剧”方面所取得成果及学生参与“课本剧”后的感言。  【关键词】课本剧;社团;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
【摘要】“三语习得”即指学习者除母语之外对第二门外语的习得。在国内,多语系、多语族与语支并存。其句法句型结构,语言习得者的心理素质等均具有典型性,这对三语教育和三语习得都有很大的影响。藏语、英语、汉语三种语言体现了不同的民族文化,文化差异是影响藏族学生三语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该研究主要基于青海民族大學外国语学院的三语教育模式,对在三语教育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
【摘要】中国结艺是一项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建议着重从保护传承人、引入“非遗 互联网”模式、与当代教育融合、举办多种宣传活动、创新编织形式等五个方面加强工作,从而更好地将其传承、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中国结艺;淮安地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一、淮安地区中国结艺的历史和现状  中国结艺作为一种异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