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一类通俗易懂的短语,它们语言精辟,活泼风趣,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生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不过大家知道吗?这其中不少谚语还与物理有关呢,比如下面的这些谚语,你能说出它们背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并为大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疑惑吗?
古有谚语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停止沸腾。“釜底抽薪”则是指直接把柴从锅底抽掉从而让水停止沸腾。“釜”是古代的一种锅,“薪”是烧火用的柴。那为什么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液体沸腾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继续从外界吸热。当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液体即可沸腾。
把水舀起来再倒回去时,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流动加快,从而使水的蒸发加快,温度低于沸点,起到止沸的效果。不过一旦水回到锅里, 又会继续从燃料中吸热,达到沸点又会沸腾,所以扬汤止沸只是暂时性的止沸。但如果把锅底的柴抽掉,也就停止了给水继续加热,这时虽然水的温度达到了沸点,但却无法继续从外界吸热,水的沸腾就会彻底停止。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烧水,但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水在快要烧开时(沸腾前),会发现连续的、比较尖细的响声;而在烧开后(沸腾后)发出的响声远没有之前大。这就是谚语常说的“响水不开,开水不响。”
你们知道如何解释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吗?其实这些响声源于烧水时,水受热汽化而形成的汽泡。水在沸腾前,容器中各个水层的温度不同,下层水温较高,上层温度较低,从而形成循环对流。由于对流,水内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会一边上升一边上下振动,而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泡内气压会随着水温的降低而减小,于是气泡的体积会迅速变小,从而引起水的剧烈振动。部分气泡在遇到温度较低的水时还会破裂,这些水的剧烈振动和气泡破裂会发出较大的响声,这就是“响水不开”的道理。
待水沸腾后,各层水温趋于一致,不会形成对流,所以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所受水压会不断减小,而气泡的体积反而越变越大,直到浮出水面后破裂,所以听上去就没有那么大的声响了,也就是“开水不响”。至此,大家明白響水不开,开水不响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了吧。
其实这句谚语还包含着做人的哲理呢!通常我们会用这句话来形容有丰富学识的人往往比较低调内敛,不事声张;而没有什么学识的人却极喜欢表现自己,不能沉稳行事。
有同学可能会质疑:为什么我家用鸣笛水壶烧水,水开了以后才会发出尖锐的响声,以此来提醒水烧开了呢甲难道说“响水不开,开水不响”是不对的?亲爱的小读者们,请你们真想一想:此时发出尖锐响声的根源是水,还是壶嘴儿处隐藏的机关呢?大家不妨认真观察一下家中的水壶,了解了壶嘴儿的绪构,再来揭开这个谜底吧!
中国还有一句谚语: “走路不凹胸,出汗不迎风”。句子虽简短,但其暗藏的深意却值得我们去细细推敲。
“走路不凹胸”很好理解,凹胸首先不美观,并且也会使胸腔缩小,从而导致人体的肺活量下降,影响心肺功能,所以我们常说走路不凹胸,即走路时要昂首挺胸。
那又为什么说“出汗不迎风”呢?这是因为出汗后迎着风会导致身体周围空气流速加快,从而使汗水蒸发变快,迅速汽化而变干。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汗水在快速蒸发的过程中会迅速带走人体大量的热量,这就极易着凉感冒。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古有谚语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停止沸腾。“釜底抽薪”则是指直接把柴从锅底抽掉从而让水停止沸腾。“釜”是古代的一种锅,“薪”是烧火用的柴。那为什么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液体沸腾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继续从外界吸热。当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液体即可沸腾。
把水舀起来再倒回去时,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流动加快,从而使水的蒸发加快,温度低于沸点,起到止沸的效果。不过一旦水回到锅里, 又会继续从燃料中吸热,达到沸点又会沸腾,所以扬汤止沸只是暂时性的止沸。但如果把锅底的柴抽掉,也就停止了给水继续加热,这时虽然水的温度达到了沸点,但却无法继续从外界吸热,水的沸腾就会彻底停止。
响水不开,开水不响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烧水,但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水在快要烧开时(沸腾前),会发现连续的、比较尖细的响声;而在烧开后(沸腾后)发出的响声远没有之前大。这就是谚语常说的“响水不开,开水不响。”
你们知道如何解释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吗?其实这些响声源于烧水时,水受热汽化而形成的汽泡。水在沸腾前,容器中各个水层的温度不同,下层水温较高,上层温度较低,从而形成循环对流。由于对流,水内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会一边上升一边上下振动,而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泡内气压会随着水温的降低而减小,于是气泡的体积会迅速变小,从而引起水的剧烈振动。部分气泡在遇到温度较低的水时还会破裂,这些水的剧烈振动和气泡破裂会发出较大的响声,这就是“响水不开”的道理。
待水沸腾后,各层水温趋于一致,不会形成对流,所以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所受水压会不断减小,而气泡的体积反而越变越大,直到浮出水面后破裂,所以听上去就没有那么大的声响了,也就是“开水不响”。至此,大家明白響水不开,开水不响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了吧。
其实这句谚语还包含着做人的哲理呢!通常我们会用这句话来形容有丰富学识的人往往比较低调内敛,不事声张;而没有什么学识的人却极喜欢表现自己,不能沉稳行事。
有同学可能会质疑:为什么我家用鸣笛水壶烧水,水开了以后才会发出尖锐的响声,以此来提醒水烧开了呢甲难道说“响水不开,开水不响”是不对的?亲爱的小读者们,请你们真想一想:此时发出尖锐响声的根源是水,还是壶嘴儿处隐藏的机关呢?大家不妨认真观察一下家中的水壶,了解了壶嘴儿的绪构,再来揭开这个谜底吧!
走路不凹胸,出汗不迎风
中国还有一句谚语: “走路不凹胸,出汗不迎风”。句子虽简短,但其暗藏的深意却值得我们去细细推敲。
“走路不凹胸”很好理解,凹胸首先不美观,并且也会使胸腔缩小,从而导致人体的肺活量下降,影响心肺功能,所以我们常说走路不凹胸,即走路时要昂首挺胸。
那又为什么说“出汗不迎风”呢?这是因为出汗后迎着风会导致身体周围空气流速加快,从而使汗水蒸发变快,迅速汽化而变干。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汗水在快速蒸发的过程中会迅速带走人体大量的热量,这就极易着凉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