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有神剑威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ji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旭平从小就喜爱书法,牢记父辈“颜筋柳骨”之说,百练不厌地临摹颜柳帖,从小夯实了书法功底。后来他成了部队军官,依然利用一切时间在书法的天地里奔驰不息。1991年转业到省级机关后,仍然乐此不疲,书法才华日渐显露,艺术风格日趋成熟。他博纳诸家之长,又融入自己的审美观点,形成了气势沉雄、清冷遒劲、溢满阳刚之气的艺术特色。
  有一次,台湾胜皇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萧长宏先生和力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正宽先生来大陆考察投资项目,住在杭州华北饭店。接待室挂着笔势刚健的书法,吸引了两位台湾投资者的目光。一看落款是“杜旭平”,便对接待人员说:“这个杜先生写得一手好字,我们想见见他,请他写字。”于是杜旭平被接到华北饭店。杜旭平对两位台湾客人说:“我乐意为两位先生写字,愿我的书法能成为连接海峡两岸友谊的纽带和架起经济合作项目的桥梁。”杜旭平当场挥毫,写下“神龙”“金瓯共圆”“燕语莺啼争旧垒,莼羹鲈脍待归人”等巨幅书法。两位台湾客人得到珍贵的赠书,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你的书法写得真好,可以说已经成为我们友谊的纽带,交流感情的桥梁。”不久前,美国西雅图经济考察团一行来到杭州,住在刘庄。离开前,美国客人希望得到中国的书画作品作纪念。于是,杜旭平被接到刘庄,为代表团当场挥毫。杜旭平知道客人们饱览了西湖秀色,脑子里迭满了对西湖的美好印象,于是就以西湖诗词作为书写的内容。杜旭平写一幅,翻译就译一遍,美国客人听了喜笑颜开。巧的是,杜旭平写完“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诗句,赠送给一位个子高高的美国客人,正巧这位客人家里种了许多桂花树。客人就说,他从小喜欢桂花,得到这一墨宝十分高兴。11位美国客人都得到了杜旭平的书法作品,翻译将他们请出室外,又将11帧书法作品的位置调换,然后再请11位客人进来寻找属于自己的书法作品。结果,客人们大都找到了原来属于自己的书法作品。翻译问第一个找到自己书法作品的美国客人,他答:“我的这幅书法其中有个字我印象特别深,我就认这个字,结果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这一张。”杜旭平又写了“腾飞”两字赠给了代表团,团长在赠送仪式后写了一段话:“到中国来考察10多天,今天是我最开心的一天,书法家杜旭平先生不仅给了我们艺术珍宝,还给我们带来快乐。”团长夫人接着说:“我小时读书时就知道有个中国。父亲问我挖地干什么,我说挖个洞,到中国去。今天,我终于到中国来了,还得到了中国的书法家的墨宝,真开心!”杜旭平以他的如椽大笔,沟通友谊,传播中国文化。
  杜旭平现为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书画师,其书法佳作多次在全国参展并获奖:行草在中国首届“书圣杯”国际书画大赛中获得大奖,并获国际文化交流荣誉奖,其书法作品被欧美、日本以及台湾、香港地区的单位、个人所收藏的为数甚多。□
其他文献
2011年4月15日,以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最高顾问身份出席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钱复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面合影。这也是钱复第三次率领“台湾工商企业家代表团”一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    胡适侄外孙程法德先生曾经涓涓絮絮地对笔者回忆少年时代与现任台湾国泰世华银行董事、国泰慈善基金会董事长、台湾太平洋文化基金会董事长,昔日声名显赫、经历了人生的云卷云舒的钱复耳鬓厮磨的往事。唐诗有云:“远书珍重
期刊
5月11日下午,浙江省博物馆武林分馆吸引了来自两岸三地的众多媒体记者。他们共同见证了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分藏在海峡两岸的《富春山居图》迈开了“圆合”的第一步。  《富春山居图》是“元四家”之首黄公望的代表作。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清顺治七年(1650),此画为藏家吴洪裕所有。吴洪裕临终时要求家人将画焚烧殉葬
期刊
采访马列先生的时候刚好有家乡的亲友到他下榻的饭店拜访,接受完本刊的采访后,他又作为海外特邀委员赶往省人民大会堂参加浙江省第十届四次政协会议。陪同他下电梯的时候,马先生还和记者探讨起了写作的问题,他说:“我还是比较喜欢晚上写东西,因为这个时候思路清晰,情绪丰盈。”而事实上,他平常白天都要打理自己公司,夜晚才有时间写东西看东西,往往要到凌晨1点多才睡觉。马列先生匆匆乘坐大巴离开,透过雨雪迷蒙的玻璃窗看
期刊
2010年秋的杭州,阳光特别好,桂花特别香。  窗外侧漏进来的阳光,照进她朝西的办公室,照见一个凝神伏案的老太太。老花镜,短卷发,花外套,圆润的轮廓,清亮的眼睛,安详,儒雅,脱俗。  有谁会相信?她,刚刚死里逃生——脑溢血,深度昏迷,开颅,抢救,ICU重症监护室,高压氧舱治疗……而今,她矍铄、矫健如初,让我仿佛看到50年前,那个2l岁的青春少女,带着她的文学梦,从一个叫玉环的海岛、一个叫楚门的小镇
期刊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荣获全国十大残疾人创业之星的阮文龙说,共产党对他有恩,他一直怀着感恩之心。为此,他多次为党的领导人制作铜像,无偿地捐赠……    邓小平铜像    那是几年前的暮春季节,钱塘江流淌着清澈的江水。正在钱塘江畔的阮文龙,忽地手机响了。一听,是个熟悉的声音,很快判定对方是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华儿女》的负责人,在北京举办的“国际残疾人日”活动中见过面并互留了电话,随即回答:
期刊
汪阿金是普通的农民,他家的变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农民从贫穷奔向小康的缩影。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我应老农民汪阿金的大儿子汪水狗的邀请,前去作客。展现在眼前的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丽画卷,让我触景生情,想起解放初期在出差途中认得汪阿金的一段往事……    60年前初相识    1951年初秋,我到余杭县乔司镇采访,看见供销社门前热闹非凡,农民卖掉络麻后,争着买毛主席像。有个农民一下
期刊
早春二月,挑了个好天气,我乘车来到四明山五龙潭。  过一座名为“清灵桥”的石拱桥,桥下溪流潺湲,清澈见底。溯溪北行百十米,拐过刻着“灵潭圣境”四字的溪边崖壁,便是龙潭飞瀑风景区了。  入门,就看见一组青铜人物雕像和柏树造型向上盘旋的“龙柱”,形象地向游客述说五龙潭“一母四子”五条神龙来历的美丽传说。进入山谷,群山环抱,层峦叠嶂。迎面崖岩顶上一道长瀑如白练垂下,崖壁上镌刻着沙孟海先生题写的巨大的“龙
期刊
人们大多知道莫干山上风景如画,殊不知莫干山下也有如画的风景。只要去庾村看看,就会领略到原本竹木葱茏的乡村增添了生态建设的现代文明色彩。  庾村就在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镇,或许是悠远的历史传统的延续,或许是依托江南名山莫干山的秀美,发挥生态优势,新农村建设风生水起。这里的休闲度假产业日新月异,休闲观光场所有几十处,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三九坞外国人村、阳光生态园,它们是庾村面貌的崭新亮点。    新农村的风
期刊
在河南省上蔡县东岸镇,有位蓝眼睛新娘康瑞,幸福地徜徉在乡间小路上,东瞅瞅,西望望。在她身旁,陪伴她的是一名曾当过兵的中国农民刘健。新娘每有新发现,便会用中文喊着“老公”,她的“老公”刘健便甜甜地应着说:“老婆,我在这儿呢!”康瑞便指着田间路旁整齐的杨树说:“这树真高哇!”一会儿又说,“路边的荷塘月色真美!”接着,便唱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刘健做梦也没想到,有位才华横溢的美联
期刊
我叫余群,是湖北省老河口市离休干部。我1928年4月4日出生于湖北省应山县,父母早亡,自幼过起了流离失所的生活,先靠给人家当学徒维生,后靠乞讨度日。13岁那年,经舅舅指点,找到了已在新四军工作的同母异父的哥哥,由他介绍,于1941年8月参加了新四军第五师李先念的部队,成为一名新四军战士。  1943年秋,我被师部选调到国际招待所工作。我们招待所的工作就是负责招待美国在五师设立情报联系的军官。当时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