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我的实际工作经验,对现场使用的复合软管现状进行评估,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法兰式,一种是插入式快速接口。许多企业常设复合软管用于流程切换,日常操作频繁;DN150及以上软管较重,需要多人手工搬运或借助行吊、手动葫芦等设施辅助搬运,人工劳动强度大;复合软管采用法兰连接,需要紧固/卸开多个螺栓,操作繁琐,在实际生产操作中耗人、耗力、耗时严重。通过改用快速插转接头代替法兰连接,从而大大减少复合软管在紧固/卸开多个螺栓工作中的操作繁琐, 经过技术改进措施后进而达到节省人工、减少操作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关键词:法兰 快速 复合软管 插转接头 改进措施
复合软管应用在高温,易燃,易爆,腐蚀,污染环境的液体气体,复合软管耐油化学物品。不论是腐蚀性的硫酸、硝酸、易燃易爆的溶剂类,复合软管都具有优秀的表现性。复合软管由多種材料多层密封结构,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仍然有较好的抗破裂和抗泄漏性,不会突然爆裂,能够轻易处理汽油、柴油、原油、和多种化学液体的传输工作,甚至在寒冷的天气里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柔韧性。韧性强、管体柔软、使用灵活、耐高温、低温、抗老化、不变形、耐腐蚀、裸露内螺旋金属与特制内层,具有可靠的静电释放性能。
一、复合软管的结构与特点
复合软管又称复合钢丝管,其结构,包括内圈螺旋钢丝,外圈螺旋钢丝,高阻隔内层,加强层,抗老化外覆层。管体有多层功能性聚合物膜及合成纤维组织物加强层构成,内外两层螺旋金属线缠绕坚固;内圈钢丝:通常为不锈钢,镀锌钢,铝合金,聚丙烯或TEFLON包裹钢丝;外螺旋钢丝:基本上选用不锈钢或者镀锌钢丝;内衬材料:根据输送物料特性选择功能性薄膜,通过专有技术复核使软管具有广泛耐液体密封性能;加强层于抗老化层:加强层为软管提供承压强度,软管外层采用抗磨损抗老化的彩色外层。
二、复合软管在使用的现状
1、目前交换站内常设复合软管用于流程切换,日常操作频繁;
2、复合软管采用法兰连接,需要紧固/卸开多个螺栓,操作繁琐;
3、复合软管在紧固/卸开螺栓用时较长,对物料的泄露、挥发较大、物料的损耗也就较大,造成污染环境严重;
4、由于生产工艺流程的需求,正常需要调整生产工艺流程,用法兰连接的软管调整需较长的调整时间,影响生产对收发货的工作效率,对于服务往往会受到客户的投诉,对公司产生许多不利影响;
三、通过对以上现状的分析,在软管原有基础上对软管接头进行技术升级改造
1、复合软管的改造技术说明
1.1、 软管组合件工作压力等级:设计压力为1.6 Mpa,正常工作压力0.6-1.0 Mpa,最大工作压力达到1.6 Mpa。
1.2、软管组合件应由软管本体及其两端的管接头与快速插转接头组成。管接头应符合GB/T14926-2002不锈钢管制成,或GB3280-92不锈钢板卷筒后采用全焊透对接焊或承插焊焊成。快速插转接头应焊接在管头上,快速插转接头与管头应对齐。
1.3、软管应由几部分构成:内钢丝应符合GB4240-2000不锈钢丝的规定的钢丝铠装而成;多层薄膜和编织物组成热塑性塑料用来满足整体性能的要求和整体的密封要求;表层由抗磨损的聚合物编织物阻燃的PVC构成;外部钢丝应符合GB4240-2000不锈钢丝的规定的钢丝铠装而成。
1.4、耐压性能:软管组合件在承受1.5倍最大工作压力持续5min,应无渗漏和鼓包等异常现象;软管组合件的爆破压力按GB/T9574-2001和ISO1402的有关规定,应不低于其最大工作压力的4倍;耐压下最大拉伸长度:10%。
2、快速插转接头的改造技术说明
2.1、 快速插转接头组合件工作压力等级:设计压力为1.6 Mpa,正常工作压力0.6-1.0 Mpa,最大工作压力达到1.6 Mpa。
2.2、快速插转接头组合件应由快速插转接头本体及其两端的管接头与复合软管组成。管接头应符合GB/T14926-2002不锈钢制成。复合软管应焊接在快速插转接头的管头上,复合软管与快速插转接头的管头应对齐。
2.3、快速插转接头应由几部分构成:快速插转接口应符合GB4240-2000不锈钢的规定的材料压铸而成(活动式);快速插转对接头应符合GB4240-2000不锈钢的规定;接口密封圈材质为氟橡胶符合GB/T 30308-2013标准。
2.4、耐压性能:快速插转接头组合件在承受1.5倍最大工作压力持续15min,应无渗漏现象;快速插转接头组合件的爆破压力按GB/T9574-2001和ISO1402的有关规定,应不低于其最大工作压力的4倍。
四、效果分析
经过一系列对复合软管现有结构与操作的原因进行分析比较,以及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实践证明,通过改用快速插转接头代替法兰连接,从而大大减少复合软管在紧固/卸开多个螺栓工作中的操作繁琐, 经过技术改进措施后进而达到了节省人工、减少操作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减少了在拆卸过程中物料的泄露与挥发、大大减少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样由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也赢得了客户的好评。
五、结束语
本人通过对在复合软管原有基础上对软管接头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体会到影响员工劳动强度、工作效率的因素,有相当一部分属于生产厂家设计的出发点出现的偏差而造成,应能引起同行业的重视。并由此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只要我们在设计、使用过程中认真慎重的对待这些问题,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先逵主编.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孙学强主编.机械加工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蔡树铭 梁星宇 蔡洪志编著:氟橡胶应用技术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4]曾正明主编. 复合管加工工艺技术大全.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关键词:法兰 快速 复合软管 插转接头 改进措施
复合软管应用在高温,易燃,易爆,腐蚀,污染环境的液体气体,复合软管耐油化学物品。不论是腐蚀性的硫酸、硝酸、易燃易爆的溶剂类,复合软管都具有优秀的表现性。复合软管由多種材料多层密封结构,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仍然有较好的抗破裂和抗泄漏性,不会突然爆裂,能够轻易处理汽油、柴油、原油、和多种化学液体的传输工作,甚至在寒冷的天气里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柔韧性。韧性强、管体柔软、使用灵活、耐高温、低温、抗老化、不变形、耐腐蚀、裸露内螺旋金属与特制内层,具有可靠的静电释放性能。
一、复合软管的结构与特点
复合软管又称复合钢丝管,其结构,包括内圈螺旋钢丝,外圈螺旋钢丝,高阻隔内层,加强层,抗老化外覆层。管体有多层功能性聚合物膜及合成纤维组织物加强层构成,内外两层螺旋金属线缠绕坚固;内圈钢丝:通常为不锈钢,镀锌钢,铝合金,聚丙烯或TEFLON包裹钢丝;外螺旋钢丝:基本上选用不锈钢或者镀锌钢丝;内衬材料:根据输送物料特性选择功能性薄膜,通过专有技术复核使软管具有广泛耐液体密封性能;加强层于抗老化层:加强层为软管提供承压强度,软管外层采用抗磨损抗老化的彩色外层。
二、复合软管在使用的现状
1、目前交换站内常设复合软管用于流程切换,日常操作频繁;
2、复合软管采用法兰连接,需要紧固/卸开多个螺栓,操作繁琐;
3、复合软管在紧固/卸开螺栓用时较长,对物料的泄露、挥发较大、物料的损耗也就较大,造成污染环境严重;
4、由于生产工艺流程的需求,正常需要调整生产工艺流程,用法兰连接的软管调整需较长的调整时间,影响生产对收发货的工作效率,对于服务往往会受到客户的投诉,对公司产生许多不利影响;
三、通过对以上现状的分析,在软管原有基础上对软管接头进行技术升级改造
1、复合软管的改造技术说明
1.1、 软管组合件工作压力等级:设计压力为1.6 Mpa,正常工作压力0.6-1.0 Mpa,最大工作压力达到1.6 Mpa。
1.2、软管组合件应由软管本体及其两端的管接头与快速插转接头组成。管接头应符合GB/T14926-2002不锈钢管制成,或GB3280-92不锈钢板卷筒后采用全焊透对接焊或承插焊焊成。快速插转接头应焊接在管头上,快速插转接头与管头应对齐。
1.3、软管应由几部分构成:内钢丝应符合GB4240-2000不锈钢丝的规定的钢丝铠装而成;多层薄膜和编织物组成热塑性塑料用来满足整体性能的要求和整体的密封要求;表层由抗磨损的聚合物编织物阻燃的PVC构成;外部钢丝应符合GB4240-2000不锈钢丝的规定的钢丝铠装而成。
1.4、耐压性能:软管组合件在承受1.5倍最大工作压力持续5min,应无渗漏和鼓包等异常现象;软管组合件的爆破压力按GB/T9574-2001和ISO1402的有关规定,应不低于其最大工作压力的4倍;耐压下最大拉伸长度:10%。
2、快速插转接头的改造技术说明
2.1、 快速插转接头组合件工作压力等级:设计压力为1.6 Mpa,正常工作压力0.6-1.0 Mpa,最大工作压力达到1.6 Mpa。
2.2、快速插转接头组合件应由快速插转接头本体及其两端的管接头与复合软管组成。管接头应符合GB/T14926-2002不锈钢制成。复合软管应焊接在快速插转接头的管头上,复合软管与快速插转接头的管头应对齐。
2.3、快速插转接头应由几部分构成:快速插转接口应符合GB4240-2000不锈钢的规定的材料压铸而成(活动式);快速插转对接头应符合GB4240-2000不锈钢的规定;接口密封圈材质为氟橡胶符合GB/T 30308-2013标准。
2.4、耐压性能:快速插转接头组合件在承受1.5倍最大工作压力持续15min,应无渗漏现象;快速插转接头组合件的爆破压力按GB/T9574-2001和ISO1402的有关规定,应不低于其最大工作压力的4倍。
四、效果分析
经过一系列对复合软管现有结构与操作的原因进行分析比较,以及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实践证明,通过改用快速插转接头代替法兰连接,从而大大减少复合软管在紧固/卸开多个螺栓工作中的操作繁琐, 经过技术改进措施后进而达到了节省人工、减少操作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减少了在拆卸过程中物料的泄露与挥发、大大减少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样由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也赢得了客户的好评。
五、结束语
本人通过对在复合软管原有基础上对软管接头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体会到影响员工劳动强度、工作效率的因素,有相当一部分属于生产厂家设计的出发点出现的偏差而造成,应能引起同行业的重视。并由此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只要我们在设计、使用过程中认真慎重的对待这些问题,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先逵主编.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孙学强主编.机械加工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蔡树铭 梁星宇 蔡洪志编著:氟橡胶应用技术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4]曾正明主编. 复合管加工工艺技术大全.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