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中秋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be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肤微感透凉,我知道,入秋了,又到了秋风浩浩迎中秋的时节。
  突忆起,多年前的一次中秋往事。
  那日,先是晚饭,吃的什么?不记得了。说的什么话?大致是舅娘问起,住校是否习惯、是否想家等生活琐事。功课的事,每每见了长辈,都会被提及,可舅娘没有问,到底是信任我会努力,还是舅娘深懂,在我这样的年纪,正是“叛逆期”,于节日问功课,一则,氛围不大相宜;二则,问得不当,白白扰了节日兴致。究竟何故,因不了解舅娘,实在难断。
  院落中央,很早便摆了一张木制的圆桌。我独坐院落里,距离那张后来摆满月饼蔬果的桌子二至三米的距离。一棵挂满金黄果实的树枝遮住头部的天空,是杧果树,杧果清淡的香味勾起心中的馋虫。舅娘眯笑着说,吃杧果吗,喜欢哪个,自己摘。我拘谨地摇摇头,回答不吃。名为阿松的表弟,站在楼上,跨坐在栏杆上,望着我,嘿嘿地笑。舅娘冲楼上吼:“小心摔下来,叫你不要爬栏杆,说几次也不听!”大舅从屋里奔出来,也冲楼上吼。吼完了,大舅调低音调,缓和一下语气说:“下来跟表姐玩儿。”楼上依然是嘿嘿的一声,人影在灯光的照射下抵达楼下,真实的那个躯体,却并未有所行动。
  舅娘在厨房和院落之间穿梭。她将一个小香炉搁置于早先设在院落的桌上,有香炷三根,红烛一對;有晶莹玉透的石榴珠子、紫红的葡萄、红彤彤的苹果、脆生生的梨;有一碟盐水花生,一碟怪形的菱角。这些时令物什,紧紧地将两个大月饼簇拥于中央。一切摆置完毕,舅娘弯着身佝着头,往小酒杯里倒酒。酒斟满后,她点燃了红烛和香炷,默念祷告数秒,然后将香炷插于小香炉中。我的好奇心被吊了起来。表弟也噔噔噔地下楼,跑到了桌旁,立住身子,一只手鬼祟着,手指刚触及一粒花生,舅娘的一个大巴掌便拍了下去,“先拜月亮娘娘,拜完了才能吃。”舅娘严肃地呵斥起来,表弟嘟着嘴,不情不愿地坐在桌旁等候。
  一桌美食在前,却让人眼巴巴地等待,这等待便如蝼蚁挠心,表弟万分难熬。他踅摸着往我身边靠,随之,我“哎呀”一声叫起来,几缕发丝攥在了表弟手中。舅娘问,怎么了,说祭月要安静。我便哑了口。对表弟的靠近,心生恐惧。顽劣得逞,助长了十余岁男童的天性。见无人管,表弟又嘿嘿地笑几声,踅摸着靠过来。我端起小板凳,坐到了客厅外的走廊上。谁知,他又跟了过来。他跟,我躲。一跟一躲,长发又一把被他揪住。他用力地左右拽起来,发丝在他手中,像一尾摇曳的船,荡过来,又荡过去,疼得我咬牙含泪。大舅忙于看电视,舅娘专注着祭祀月神。躲他不过,我跑出了院落。
  沿着道路一侧的水流直行,过了桥,桥的另一端,有一条窄小的泥路通往溪流处,我慢慢地走了下去。溪水缓缓的,边缘长满空心菜,黑色的小螺蛳蛰伏于下。顺手捡起几颗螺蛳,它们瞬间将身躯隐匿于壳中。这小小的生命,也懂得保护自己?原来世间万物,再幼小,再卑微,也具备珍视自己的能力。当月光银亮着升起来,蛙声开始阵阵。这溪流边的蛙声,并未叫我想到朱自清《荷塘月色》的蛙声那美好的意境,倒是增加了我的恐惧感。慌乱中,我赶紧扔了螺蛳,奔回院里,揪发的嫌隙,全抛诸脑后。
  大舅依然在客厅看电视。舅娘见了我,笑着问,外面的景色不错吧?我说,很好,路灯很亮。舅娘高兴地喊大舅,“入席赏月了。”待大舅落座,我们便围坐在桌子旁,最先被分食的,是那两块大大的月饼。其余的果蔬,舅娘并不做硬性要求,凭个人喜好入口。
  在我的家里,过中秋,远不如大舅家那么讲究。没有祭月神的过程,也没有赏月的环节。我们只在节日到来前,买一些月饼,买一些时令水果。我和父母雷打不动地按平日作息,洗漱完毕,进入梦乡。对中秋的态度,显得过于敷衍了事,兴许是终年阖家团团圆圆的缘故,我们对团圆一类的节日兴致不大。
其他文献
李胤潜的中篇小说《囚徒》,刊发于《海外文摘》杂志2018年第8期,作者讲述的这个故事不简单,有嚼头——  农民工王国维依靠卖破烂,供养儿子王思忆在城里上学,不料中考之后,王思忆却以“五门课4A1B”的成绩,挡在了某市贵族高中学校的大门外。无奈,父亲为了儿子能减免入学时的10万元赞助费,只好几次三番找到校长鲁西西求情、送礼,遭到女校长的拒绝。副校长张放和他的父亲也相继替王国维说情,但这位女校长坚持“
甘泓泉从天而降   1998年深秋的一天,太阳爬到树梢那儿的时候,中原市委大院东边的园丁街渐渐热闹起来。   这条街不大,不长也不宽,说街都有点抬举它,更像一条小巷,并排走两辆小车都有点困难。那时的市政管理不像现在这么规范,街两边的商铺都把自己店里的玩意儿摆在了门口,亮宝似的,生怕别人不知道。这还不算,每家门口搁一个大功率音箱,即便一个卖祖传膏药的小店,也播放着“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的广告
《庄子》也称《南华真经》,乃是庄周及其弟子所撰。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与老子齐名,合称为老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对庄子生平有简略的记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
直接走进去。它是你的。  那座房子对着被照亮的街道冷漠地微笑。  想着那些你曾经惦记  却最后还是没有认识的女人。  海报与广告牌上的面孔。  和所有在那里聚集的人,  那些将这座房子置于此处的人  为了使震惊的目光落在它身上,  过往在此交汇,又在此分开。  神圣而空旷的庭院,  庇护着一个巨大的阴谋的承诺。  然而不论你做什么  都无法创造任何关于那座房子的传言。  你是否对相信自己身处其中感
一朵花  昨夜,将你放在枕边  芳香卻还在原来的地方  蜜蜂的声音里  放送着怀念  百草摇曳致意的身躯  群芳追随你飘逸的裙摆  山野熏风,檐下徘徊  你却落下一串咸味的水滴  希拉穆仁草原  一棵草上的水滴  宣示着大海的形象  有波无涛地起伏着  鹰飞过  兔子哭着钻入海底  两只红色的聚光  照射它的翅膀  欢送远去的客人
在乡下,都喜欢蹲墙根儿谋事。除了人,鸡子也爱在墙根儿刨食儿,尤其是携着鸡崽儿的老母鸡,东墙根儿,西墙根儿,都被它们扒拉出过鲜湿的红土。  别小看了蹲墙根儿,蹲不好,根本说不成事儿。如果在说事的时候,你老是左一脚右一脚替换,跟你说事儿的人,会说你心思不在事儿上。蹲墙根儿的要领,说来也很简单,蹲下来后,首先背靠墙壁,向后用力,说是背靠在了墙壁上,实际上是墙壁支撑住了你的背部,背与墙扎扎实实重合在一起。
有人说,游西安古都,每走一步都是一部书。这是因为,古城长安是历代皇朝的建都之所,千百年来,王侯将相、文人雅士、市井平民留下了不少古老的传奇故事。宫廷城堡、古刹陵园、亭台楼阁,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处处印有历史的痕迹,见证历史的沧桑。  较之西安,永州地处偏远,自古为官宦流放之地。这里舜帝皇陵雄踞于九嶷山下,道教圣地掩映于阳明山中,五岭逶迤由此而南,湘水潇水于此合流,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多少文人骚客,
我与老白天天网上见,彼此嬉笑怒骂不拘一格,随意喷或被喷。我最近要去北京学习两天,老白在北京经营一个电子秤专卖店,是一个小老板。我真没想过在北京与老白见面。北京那么大,大家都很忙。  老白不老,初一时和我同班,那时我们都十二三岁,迄今我们有33年没见过面。前两年手机微信大火,热心的某同学又建起当年的同学群,于是,我也就和失联多年的老白有了交集。微信里看他的样貌,除了黑脸上刻下几道深皱纹,还是记忆里没
爸爸妈妈虽然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却严格要求我读《三字经》、学《论语》、看《大学》。可以说我也是在书香中长大的。当然,爸爸妈妈也用言行教育我。  妈妈告诉我,善良的心可以让人更美丽。  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北京旅游。晚上,出了火车站,只见街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各式各样的灯把城市装扮得就像白天一樣。在地下通道,一个小乞丐突然冒了出来。他脏兮兮的手上捧着一个塑料杯子。那杯子不大,但很干
时时处处,让阅读如影随形   阅读,应该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阳光、空气一样自然而然且不可或缺。不要抱怨没有时间读书,并为此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如工作太忙、日子太累;应酬太多、事务太繁;外边的诱惑太多太大、生活的节奏太快太紧,如此等等。其实,阅读的时间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关键是要学会去利用。   古人云:“三天不读书,自感面目狰狞。”一语道破了坚持读书的重要。北宋钱惟演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