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作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堂上费尽心机地进行指导,学生所写出来的文章却是东拼西凑而成的,内容空洞,毫无感情可言。俗话说:“读书怕作文,种田怕挑粪。”可见,作文是学生所有作业中难度较大,心理负担较重的一项作业。
然而,作文能力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是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表现。学生能说会道,写出一定水平的文章,可以说,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达到了一半的目的。
那么,怎样消除同学们对作文的畏难情绪?怎样提高同学们的写作能力,使大家乐意练笔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首先是找出病因。同学们“怕”作文,为什么?
一方面是心理障碍,同学们一听老师布置写作文,心里就发憷,认为自己不会写,写不好,一憷就乱了方寸,脑子一片空白,未下笔之前先乱了阵脚了。
另一方面是缺乏生活体验,总觉得没有内容可写。一但要写作文,只好捏造事实,虚构情节。例如写《我的老师》不是写老师深夜备课或带病坚持上课,就是写老师到病床前辅导有病不能上课的学生。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新颖的内容写了。由于是虚构的,所以笔下的人物都干干巴巴的,看起来很别扭。难怪同学们大都不敢回头看自己写过的文章。
找出病因。接着就是对症下药。
一、端正作文态度,消除心里障碍
同学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你们不是作家,不要怕写不好文章,只要坚持练习作文、写日记、多观察、勤阅读,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我们一定要增强自信心。自信心是指一个人对自身能力与特点的肯定程度。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作文没有信心,那怎么能指望别人对自己的作文感兴趣呢?詹姆斯说:“行动似乎紧随感觉之后,但事实上却是行动与感觉并行,所以感觉勇敢起来,表现得好像真的很勇敢,运用一切意识来达成那个目标,勇气就很可能会取代恐惧感。”
二、激发并培养写作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规律总是意向心理占主导地位,兴趣是意向心理中最现实、最活跃、最积极的认知驱动力。同学们要明确写作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总结经验、传播知识;制造舆论,开展斗争,鼓舞斗志,促进社会的工具”。可以开展“写作与生活”“写作与成长”等专题讨论,让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并形成书面语言。同学们只有积极参与教学,激起头脑中的思维波涛,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潜能。同学们只有爱写、乐写,既坚定了写作信心,又激发了写作兴趣。
三、积累知识——培养能力
古人云:“脑存语库,文章才能生辉”,大家刚脱离“学话期”而进到“语言发展的增进期”,往往在书面语言上出现失调现象,如语无伦次、前言不搭后语,语序不连贯及重复啰唆等。要想丰富自己的语言创库,必须多读书,特别是接受文学的洗礼,要多读多背多记。朗读可以使大家深入理解课文,增强语感,增强记忆力,并在反复诵读过程中,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增加词汇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正是这个道理。林肯曾被史学家评价为美国历史上讲话最优美动听、最直接明了的人。他说:“成功的秘诀就是拿起书本仔细阅读及研究。”因此,你们要多向书本学习。
除此,还要多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从身边的点滴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发现大自然的规律,发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生活情趣和审美能力,以及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认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道理。有了这些丰富的材料和认识,再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就水到渠成了。用文字抒写生活,描绘大自然;同时自然和生活又给予习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和营养。在习作过程中,逐步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欣赏能力、辨别能力。
四、句群练习——指导作文
作文训练要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进行句群练习,再发展到整篇作文的训练。运用句群分析法训练写作,对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十分有益。
写文章,只有首先一个个句群写明白、顺畅,才有可能顺利地向好段落的方向发展下去,只有写好每个段落,才能写好整篇文章。
1.分析能开拓想象
若运用句群分析法来训练写作,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有位学生写《我爱小鸟》,先写自己在放学的路上拾到一只受伤的小麻雀,后写自己怎样“精心护养”,而使小麻雀“康复”的经过,结尾却这样写:“①一天,小麻雀突然被邻居家的老花猫咬死了。②我就把它给埋掉了。”这个结尾句群由两句话组成,就是“死和埋”,句群的中心是叙述小麻雀的死和埋的事实。但从全文的中心看,小作者是要表现自己爱护小鸟的良好品质。然而这个句群并没有达到这个目的,在事理和事实上都欠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形象”和“心情”。经过师生一同分析,大家会茅塞顿开。于是修改为“①一天,我放学刚一进门,邻居家的老花猫就窜了出来。②我的心不由得一怔,更感到不祥的预兆。③果然,那只小麻雀血肉模糊地躺在竹笼旁边,肚子破了,肠子散露在外边,头也不见了。④我愣了半天,心里仿佛有许多针在扎,眼前一黑,似乎发晕一样,鼻子发酸,眼泪禁不住也簌簌地落了下来。⑤我无力地从房中找出个小盒子,把小麻雀的肢体整理好装了进去,拿到后面园子里挖了个洞埋掉了。”这个句群的各句不但通顺,而且句子之间衔接连贯,比改前的句群充实生动得多了。
2.推敲强化写作意识
同学们写作时,有时很难从纷繁复杂的客观事务中解脱出来而漫无边际地去写,这是写作意识不够集中的表现。尽管老师再三强调要围绕中心选取材料,详略得体,也免不了会有脱离中心的句群出现。这是因为大家还缺乏这方面的训练的结果。因此在写作前一定要确定一篇文章要安排几个重点句群,怎样组合重点句群,使它们有机相连,这就能有效地控制大家的定向思想,保持浓厚的写作兴趣。如学习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后,你就可以在写命题作文《我的小乐园》前,至少要安排三个重点句群,十几种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形状、颜色、味道;概括四种趣事等。在写法上,从整体到局部,从植物到动物,从静景到动景,虽然写作的角度不断变化,可句群内部联系十分紧密,井然有序。句群的中心意思是表现少年鲁迅热爱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生活情趣。由此激发和推敲自己要写的景物句群;各种自然景物如何合理安排?动、静、行、色、味的顺序怎样布置?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怎样处理?要表现怎样的中心?这一系列的问题,使自己限制在景物范围内,便很快地进入写作意境。
总的说来,同学们练习作文,要采用“读、说、写、绳索”循序渐进的方法,从简单的入手,层层推进,这样你们就会觉得作文不难,在轻松的作文环境中,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然而,作文能力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是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表现。学生能说会道,写出一定水平的文章,可以说,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达到了一半的目的。
那么,怎样消除同学们对作文的畏难情绪?怎样提高同学们的写作能力,使大家乐意练笔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首先是找出病因。同学们“怕”作文,为什么?
一方面是心理障碍,同学们一听老师布置写作文,心里就发憷,认为自己不会写,写不好,一憷就乱了方寸,脑子一片空白,未下笔之前先乱了阵脚了。
另一方面是缺乏生活体验,总觉得没有内容可写。一但要写作文,只好捏造事实,虚构情节。例如写《我的老师》不是写老师深夜备课或带病坚持上课,就是写老师到病床前辅导有病不能上课的学生。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新颖的内容写了。由于是虚构的,所以笔下的人物都干干巴巴的,看起来很别扭。难怪同学们大都不敢回头看自己写过的文章。
找出病因。接着就是对症下药。
一、端正作文态度,消除心里障碍
同学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你们不是作家,不要怕写不好文章,只要坚持练习作文、写日记、多观察、勤阅读,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我们一定要增强自信心。自信心是指一个人对自身能力与特点的肯定程度。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作文没有信心,那怎么能指望别人对自己的作文感兴趣呢?詹姆斯说:“行动似乎紧随感觉之后,但事实上却是行动与感觉并行,所以感觉勇敢起来,表现得好像真的很勇敢,运用一切意识来达成那个目标,勇气就很可能会取代恐惧感。”
二、激发并培养写作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规律总是意向心理占主导地位,兴趣是意向心理中最现实、最活跃、最积极的认知驱动力。同学们要明确写作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总结经验、传播知识;制造舆论,开展斗争,鼓舞斗志,促进社会的工具”。可以开展“写作与生活”“写作与成长”等专题讨论,让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并形成书面语言。同学们只有积极参与教学,激起头脑中的思维波涛,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潜能。同学们只有爱写、乐写,既坚定了写作信心,又激发了写作兴趣。
三、积累知识——培养能力
古人云:“脑存语库,文章才能生辉”,大家刚脱离“学话期”而进到“语言发展的增进期”,往往在书面语言上出现失调现象,如语无伦次、前言不搭后语,语序不连贯及重复啰唆等。要想丰富自己的语言创库,必须多读书,特别是接受文学的洗礼,要多读多背多记。朗读可以使大家深入理解课文,增强语感,增强记忆力,并在反复诵读过程中,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增加词汇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正是这个道理。林肯曾被史学家评价为美国历史上讲话最优美动听、最直接明了的人。他说:“成功的秘诀就是拿起书本仔细阅读及研究。”因此,你们要多向书本学习。
除此,还要多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从身边的点滴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发现大自然的规律,发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生活情趣和审美能力,以及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认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道理。有了这些丰富的材料和认识,再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就水到渠成了。用文字抒写生活,描绘大自然;同时自然和生活又给予习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和营养。在习作过程中,逐步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欣赏能力、辨别能力。
四、句群练习——指导作文
作文训练要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进行句群练习,再发展到整篇作文的训练。运用句群分析法训练写作,对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十分有益。
写文章,只有首先一个个句群写明白、顺畅,才有可能顺利地向好段落的方向发展下去,只有写好每个段落,才能写好整篇文章。
1.分析能开拓想象
若运用句群分析法来训练写作,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有位学生写《我爱小鸟》,先写自己在放学的路上拾到一只受伤的小麻雀,后写自己怎样“精心护养”,而使小麻雀“康复”的经过,结尾却这样写:“①一天,小麻雀突然被邻居家的老花猫咬死了。②我就把它给埋掉了。”这个结尾句群由两句话组成,就是“死和埋”,句群的中心是叙述小麻雀的死和埋的事实。但从全文的中心看,小作者是要表现自己爱护小鸟的良好品质。然而这个句群并没有达到这个目的,在事理和事实上都欠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形象”和“心情”。经过师生一同分析,大家会茅塞顿开。于是修改为“①一天,我放学刚一进门,邻居家的老花猫就窜了出来。②我的心不由得一怔,更感到不祥的预兆。③果然,那只小麻雀血肉模糊地躺在竹笼旁边,肚子破了,肠子散露在外边,头也不见了。④我愣了半天,心里仿佛有许多针在扎,眼前一黑,似乎发晕一样,鼻子发酸,眼泪禁不住也簌簌地落了下来。⑤我无力地从房中找出个小盒子,把小麻雀的肢体整理好装了进去,拿到后面园子里挖了个洞埋掉了。”这个句群的各句不但通顺,而且句子之间衔接连贯,比改前的句群充实生动得多了。
2.推敲强化写作意识
同学们写作时,有时很难从纷繁复杂的客观事务中解脱出来而漫无边际地去写,这是写作意识不够集中的表现。尽管老师再三强调要围绕中心选取材料,详略得体,也免不了会有脱离中心的句群出现。这是因为大家还缺乏这方面的训练的结果。因此在写作前一定要确定一篇文章要安排几个重点句群,怎样组合重点句群,使它们有机相连,这就能有效地控制大家的定向思想,保持浓厚的写作兴趣。如学习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后,你就可以在写命题作文《我的小乐园》前,至少要安排三个重点句群,十几种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形状、颜色、味道;概括四种趣事等。在写法上,从整体到局部,从植物到动物,从静景到动景,虽然写作的角度不断变化,可句群内部联系十分紧密,井然有序。句群的中心意思是表现少年鲁迅热爱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生活情趣。由此激发和推敲自己要写的景物句群;各种自然景物如何合理安排?动、静、行、色、味的顺序怎样布置?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怎样处理?要表现怎样的中心?这一系列的问题,使自己限制在景物范围内,便很快地进入写作意境。
总的说来,同学们练习作文,要采用“读、说、写、绳索”循序渐进的方法,从简单的入手,层层推进,这样你们就会觉得作文不难,在轻松的作文环境中,逐步提高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