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危重症患者实施整体性急诊急救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接受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急救措施,研究组采取整体性急诊急救措施。对比两组早期救治所需时间、急诊手术时间及救治过程中死亡情况。结果:研究组早期救治所需时间以及急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危重症患者实施整体性急诊急救措施,可有效提升急救效果,进一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关键词:危重症患者;急诊急救;救治效果
急诊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诊断和治疗不同类型的危重症患者。一般情况下,急诊科室收治的患者病情较为严重,需要马上进行急救[1],特别对于意外事故中发生创伤的患者需要及时采取救治措施,提高其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本研究在临床救治工作中实施整体性急诊急救措施,获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接受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4例、19例;年龄39~71岁,平均(55.59±3.38)岁;发病至入院治疗时间为1~7 h,平均(4.51±1.06) h。研究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3例、20例;年龄38~72岁,平均(56.36±3.07)岁;发病至入院治疗时间为1~8 h,平均(4.69±1.00) h。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危重创伤患者,出现休克、心脏骤停等情况;患者或家属同意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家属不配合;合并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患者。本次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急救措施:患者接收后进行包扎、固定以及止血等基础处理,建立静脉通道输液治疗,并给予吸氧等,根据病情转至相应科室接受进一步治疗。研究组采取整体性急诊急救措施:接到急救指令迅速到达现场后,第一时间进行包扎以及固定等处理,进行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心肺复苏、电除颤等治疗,及时安排转运,在转运过程中进行心电监护、血氧监护以及抗休克治疗。利用现代化通讯设备将患者情况及时告知在院医生,利用平台信息将数据传输至急诊科工作站,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工作。患者入院后及时进行针对性检查以及手术治疗,手术完成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及时转入相应科室,实现“院前急救—急诊救治—辅助检查—急诊手术—住院病房”整體救治。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早期救治所需时间、急诊手术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救治过程中死亡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相应数据纳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取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时间对比
研究组早期救治所需时间以及急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死亡率对比
对照组死亡6例,死亡率为13.95%;研究组死亡1例,死亡率为2.33%。研究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χ2=5.504,P=0.037。
3讨论
相关研究显示,2012年以来,我国因交通事故伤害所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12万人次,严重创伤患者死亡率占80%以上。对危重症患者而言,专业急救医师团队采取先进设备仪器进行救治,可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因此,建立一支技术过硬、反应快速、完整有效和拥有先进医疗设备的急诊急救医疗团队十分必要。传统急救模式下,医师对患者进行相应检查,然后转入相应科室接受下一步治疗,这种救治模式没有充足时间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容易耽误救治时间,导致病情恶化。整体性急诊急救措施建立了一体化救治流程,在接收患者后开展相应检查,然后采取急诊手术治疗,进一步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后转入相应科室接受下一步治疗。这种救治模式将“院前急救-急诊救治-辅助检查-急诊手术-住院病房”进行整体规划和实施,避免了各个环节衔接过程中出现的纰漏,且可有效缩短救治时间。本研究中,研究组早期救治所需时间以及急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说明整体性急诊急救措施可有所缩短各环节救治时间,为后续治疗争取更多时间。此外,对照组及研究组死亡率分别为13.39%、2.33%,研究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提示采取整体性急诊急救措施可进一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对于急诊危重症患者实施整体性急诊急救措施,可有效提升急救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芳,顾纪芳,刘庆芬,等.多学科合作的流程管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全科医学,2019,17(4):674-677.
关键词:危重症患者;急诊急救;救治效果
急诊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诊断和治疗不同类型的危重症患者。一般情况下,急诊科室收治的患者病情较为严重,需要马上进行急救[1],特别对于意外事故中发生创伤的患者需要及时采取救治措施,提高其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本研究在临床救治工作中实施整体性急诊急救措施,获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接受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4例、19例;年龄39~71岁,平均(55.59±3.38)岁;发病至入院治疗时间为1~7 h,平均(4.51±1.06) h。研究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3例、20例;年龄38~72岁,平均(56.36±3.07)岁;发病至入院治疗时间为1~8 h,平均(4.69±1.00) h。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危重创伤患者,出现休克、心脏骤停等情况;患者或家属同意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家属不配合;合并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患者。本次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急救措施:患者接收后进行包扎、固定以及止血等基础处理,建立静脉通道输液治疗,并给予吸氧等,根据病情转至相应科室接受进一步治疗。研究组采取整体性急诊急救措施:接到急救指令迅速到达现场后,第一时间进行包扎以及固定等处理,进行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心肺复苏、电除颤等治疗,及时安排转运,在转运过程中进行心电监护、血氧监护以及抗休克治疗。利用现代化通讯设备将患者情况及时告知在院医生,利用平台信息将数据传输至急诊科工作站,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工作。患者入院后及时进行针对性检查以及手术治疗,手术完成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及时转入相应科室,实现“院前急救—急诊救治—辅助检查—急诊手术—住院病房”整體救治。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早期救治所需时间、急诊手术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救治过程中死亡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相应数据纳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取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时间对比
研究组早期救治所需时间以及急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死亡率对比
对照组死亡6例,死亡率为13.95%;研究组死亡1例,死亡率为2.33%。研究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χ2=5.504,P=0.037。
3讨论
相关研究显示,2012年以来,我国因交通事故伤害所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12万人次,严重创伤患者死亡率占80%以上。对危重症患者而言,专业急救医师团队采取先进设备仪器进行救治,可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因此,建立一支技术过硬、反应快速、完整有效和拥有先进医疗设备的急诊急救医疗团队十分必要。传统急救模式下,医师对患者进行相应检查,然后转入相应科室接受下一步治疗,这种救治模式没有充足时间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容易耽误救治时间,导致病情恶化。整体性急诊急救措施建立了一体化救治流程,在接收患者后开展相应检查,然后采取急诊手术治疗,进一步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后转入相应科室接受下一步治疗。这种救治模式将“院前急救-急诊救治-辅助检查-急诊手术-住院病房”进行整体规划和实施,避免了各个环节衔接过程中出现的纰漏,且可有效缩短救治时间。本研究中,研究组早期救治所需时间以及急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说明整体性急诊急救措施可有所缩短各环节救治时间,为后续治疗争取更多时间。此外,对照组及研究组死亡率分别为13.39%、2.33%,研究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提示采取整体性急诊急救措施可进一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对于急诊危重症患者实施整体性急诊急救措施,可有效提升急救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芳,顾纪芳,刘庆芬,等.多学科合作的流程管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全科医学,2019,17(4):674-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