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人口加速老龄化的问题,对我国这个“未富先老”的国家产生巨大的压力。发展老年人体育具有促使老年人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作用。而我国老年人体育理论与实践水平远远不能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求。本文通过对老年人参与科学健身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发展老年人体育的措施、建议,实现 “健康老龄化”。
关键词:老年人体育,科学健身,生命质量
中图分类号: 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5(a)-0000-00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对通过体育健身活动增进身心健康有了更为积极的认识,对体育健身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引起了各级政府、社会各届的高度重视。当前如何在老年人群体中加大体育健身知识的普及力度,进一步提高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的自觉、自主意识,激发老年人对体育健身的重视和热情,不断扩大老年体育人口,帮助老年人在体育健身活动之中树立一种科学的、文明的、健康的生活方式,真正做到“老有所为,安度晚年”,实现“健康老龄化”,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1我国老年人体育事业的发展状况
21世纪是人类长寿的时代。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与联合国普遍的关注。我国的人口已迈进老龄化阶段。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国内60岁以上(含60岁)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3.26%,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2014年中国的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12亿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人口破2亿的国家。按照专家预测,大约再过20年左右,中国老年人数量即将将达到3.5亿以上,并且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将持续至2060年。因此,在未来的时期内我国老龄化大潮来势汹涌,老年人口将越来越多,老年生活的时间会越来越长,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老龄问题面临严峻挑战。我国老年人体育理论与实践水平远远不能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求。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体育事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到了健身的群体中,建立了一些老年人体育工作体系,建成了一批老年人健身活动中心、早晚锻炼站点等。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主要表现为,一是宣传和引导力度不够,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对体育健身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体育健身的意识淡薄,参与健身的自觉性不够,致使无法长久地坚持健身。二是社区老年体育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差距大,机关、大的企事业单位及所在社区工作开展相对强些,而分散的居民社区和乡村相对较弱,且缺乏经费。三是老年体育场地设施严重滞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老年人健身娱乐场所仍局限在家里、马路边和公园里。四是社区的老年体育工作人员素质偏低,老年体育工作指导者数量极少,且水平不高。五是有组织的老年体育健身站少。老年人仍以个体锻炼为主,缺乏有组织、能促进老年人活动兴趣的健身站。
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制约老年人体育事业发展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经济、观念以及文化等几个方面,其中老年人收入偏低、体育观念淡薄是核心的因素,这在我国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表现得尤为显著。
2发展老年体育的重要性
美国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曾说过:“保持健康,这是对自己的义务,甚至也是对社会的义务。”清初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颜元也说过:“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从古今中外这些名人的言谈中,可以看到他们普遍对健康持高度高度重视的态度,甚至把健康问题提高到“天下兴亡,匹夫有则”的高度来看待。而要保持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体育健身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和途径。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不可避免地处于逐步衰退的状态,抵抗疾病能力明显降低,更应通过体育健身,来实现健康老龄化。一项对全国154名百岁老人健康生活模式的调查表明,99位老寿星经常参加锻炼,占64.29%。这一调查有力佐证了体育健身对老年人延年益寿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研究证明,老年人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对祛病延年、提高生命质量,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的作用:
一能有效延缓衰老。适量运动能放慢器官衰老速度,提高免疫功能,提高人的睡眠质量,能很好地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肌肉萎缩,增强抗病能力,降低老年疾病的发生率,减缓老年人机体器官衰退。
二能有效振奋精神,愉快情绪。人体科学研究表明,经常从事体育活动能够促使体内内啡肽、LHD-2等“快乐素”的分泌,这些生化物质能起到调节情绪、振奋精神的作用。老年人体育可以调节人际关系,它是老年人拓展交际、消除寂寞、增进情感的交流和交友的润滑剂,对促进老年人与家人之间、老年人与周围人之间、甚至老年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老年人体育可以增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助于老年人释放紧张、疏导淤塞压抑的情绪,克服抑郁、焦虑和困惑等不良的心境,从而防止老年人发生心理疾病,促进身心的协调发展,增进晚年生活的幸福感。
3老年人要讲究科学健身
运动适合任何人,任何有意识的运动形式与内容对健康都是有利的。而选择健身运动项目应掌握适度、科学、有效的原则。必须注意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坚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择时而练、动静结合、持之以恒的基本原则。不宜选择高强度、速度快、重负荷、时间长、技巧难的项目来锻炼,而在于科学,贵在于坚持,重在于适度。只有长期有规律的科学锻炼,才能达到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3.1要选择合适的健身项目
健身活动、运动形式不能千篇一律。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体质、健康状况、兴趣爱好、患病情况、等个体差异因素,自行选择适宜运动项目。老年人在选择健身运动项目时应掌握三条原则:一是应有较好的健身功效;二是应符号老年人心理、生理的特点,以柔为主,或刚柔结合;三是应具有娱乐性、趣味性,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陶冶情操[2]。符合以上三条原则的运动项目较多,一是有氧运动,如舞蹈、健身操、健步走、慢跑、跳绳、太极拳、剑、扇、柔力球和游泳等项目;二是放松性练习,如散步、保健按摩等,它们对于消除运动性疲劳、防治神经衰弱有重要作用;三是动力性力量运动,如练小沙袋、哑铃等[1]。此外,采用多部位的循环动力性力量运动,如老年气排球对防治心脑血管、高脂血症、糖尿病和肥胖症也有一定疗效。老年人只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爱好,选择其中一、二项目坚持锻炼,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2要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
体育锻炼所采用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次数要做到因人而异,区别对待,有所把握,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运动强度以达到最大心律的60%到70%范围为宜。以75岁老人而言,最大心律每分钟150次,那么合适的运动量就是每分钟心律保持在90—110次。
运动次数是指每周锻炼的次数。一般为3-5次,间隔不超过3天,每周最低不能少于3次。作为一般健身,坚持每天锻炼有氧运动或隔日进行动力型力量运动更好。
运动时间是指每次锻炼持续的时间,一般为20-60分钟,强度小,则运动时间可以稍长些;强度稍大,则运动时间可以稍短些,但不能短于10分钟;每天累计必须达到30分钟以上。[3]
总之老年人的科学健身运动要持之以恒,量要适中,动作宜缓慢。
4建议
4.1加大宣传力度
老年人体育工作是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工作。相关体育部门切实增强工作责任心。基层老体协要做好宣传发动引导工作,普及体育健身知识,如开办科普健身义务咨询服务和讲座活动,激发老年人锻炼的乐趣感,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加入到健身的行列。
4.2加快设施建设
体育场馆设施是开展健身活动的重要条件,它的条件适宜度对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各级体育部门一要做好规划布局。要把老年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整体布局中统筹考虑,优先安排,加快建设步伐;结合城乡建设规划、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同步统筹安排兴建一批中小型的体育健身设施,使其形成网络。二要提高建设工作针对性。在建设老年人体育健身设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老年人健身的特点和需求,多建适宜老年人健身的公园、休闲广场、健身路径以及门球、地掷球等场地。三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场馆设施。已有的学校、单位、行政机关的体育场地设施应对外开放;积极争取把社区乡镇农村的旧礼堂、旧队部、旧仓库等闲置房改造成老年健身活动场所,在各行政村建设文化养老、体育健身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四要加强维护管理。对各类优惠或免费向老年人开放的公共体育设施、场馆,要做好维护管理工作,以保证场馆使用质量、延长使用寿命。
4.3积极开展活动
相关体育部门要坚持以日常性健身活动为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各种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一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适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群体性体育竞赛活动。以组织参加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开展老年人运动会为重点,积极动员组织老年人运动员做好训练、参赛工作,为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拓展渠道、提供更多平台。二要组织好重阳节等重要节日、纪念日期间的老年人体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体育比赛表演活动。三要积极构建老年人经常性体育健身活动服务体系。各级体育部门要以老年人体育基层健身活动站点为依托,在广大城市社区和乡镇农村规划建设老年人健身活动站点,推进基层健身站点网络化,努力为老年人就近就便参与体育健身提供更多更好的场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对老年人体育活动组织骨干力量的培养,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教练、群众性体育竞赛裁判员,使各基层健身站点、社区体育俱乐部、文体活动场所都能有一批高水平的老年人体育健身指导员、辅导教练和老年人体育竞赛裁判员队伍,形成完善的老年人体育服务组织体系;要以项目为主线,大力加强各级单项体育协会建设,在广大老年人中推广体育健身项目,因地制宜地培育一支突出地方特色、高水平的老年人健身示范队伍。四是要培养一支熟悉老年人科学健身理念、方法的老年体育专业人才队伍,对老年人健身活动予以指导。五要指导各级老体协组织有关专业人员,整理、挖掘、创编节奏轻盈、幅度适中、柔和缓慢、动作舒展,既能活动筋骨气血,又能调节情感、怡情有趣的老年健身活动项目,并予以推广,以利于老年人获得身心健康的最佳效果。六要加强社区体育管理人员配备。各级体育部门要为社区、街道配备懂体育,会组织,能管理的专兼职体育干部,促进社区老年体育的发展。
4.4注重发展低龄老年体育健身人口
近年来,我国迈入老年人队伍的低龄老人口剧增,他们的身体机能开始加剧退化,但相对于高龄老年人机体尚有可塑性,锻炼效果更佳。如果低龄老年人能够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坚持参加适合自己体育健身项目,对延缓这部分老年人机能衰退、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促进康复会具有非常良好的作用,还能为进入高龄阶段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因此,应当把在发展低龄老年体育人口,促进他们参与体育健身运动,做为发展我国老年体育的重点。[2]
4.5构建服务体系
作为老年人社会服务一部分,体育活动正在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老年人对提高晚年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期望。随着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有更多的老年人愿意加大对健康的投入。针对这一新情况,要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特点,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大力发展老年人体育产业,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的目标。一是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积极参与老年体育事业,使老年人体育事业向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二是鼓励企业、社会群团积极投资兴建运动场地、体育设施,从事体育的有偿活低偿经营活动;三是政府要出台各项社会办体育的优惠政策,让更多的老年人能享受到体育健身的便利与好处,从而过上一个健康、幸福、安宁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邓树勋,洪泰田,曹志发等.运动生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2]黄力生.老年体育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
[3]伍绍祖主编.中华“体育健身方法”.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国家运动委员会会编(征集2卷).1996年1月
作者简介:高迎红,1962年4月,女,福建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离退休干部工作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老年体育
关键词:老年人体育,科学健身,生命质量
中图分类号: 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5(a)-0000-00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对通过体育健身活动增进身心健康有了更为积极的认识,对体育健身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引起了各级政府、社会各届的高度重视。当前如何在老年人群体中加大体育健身知识的普及力度,进一步提高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的自觉、自主意识,激发老年人对体育健身的重视和热情,不断扩大老年体育人口,帮助老年人在体育健身活动之中树立一种科学的、文明的、健康的生活方式,真正做到“老有所为,安度晚年”,实现“健康老龄化”,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1我国老年人体育事业的发展状况
21世纪是人类长寿的时代。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与联合国普遍的关注。我国的人口已迈进老龄化阶段。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国内60岁以上(含60岁)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3.26%,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2014年中国的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12亿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人口破2亿的国家。按照专家预测,大约再过20年左右,中国老年人数量即将将达到3.5亿以上,并且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将持续至2060年。因此,在未来的时期内我国老龄化大潮来势汹涌,老年人口将越来越多,老年生活的时间会越来越长,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老龄问题面临严峻挑战。我国老年人体育理论与实践水平远远不能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求。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体育事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到了健身的群体中,建立了一些老年人体育工作体系,建成了一批老年人健身活动中心、早晚锻炼站点等。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主要表现为,一是宣传和引导力度不够,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对体育健身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体育健身的意识淡薄,参与健身的自觉性不够,致使无法长久地坚持健身。二是社区老年体育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差距大,机关、大的企事业单位及所在社区工作开展相对强些,而分散的居民社区和乡村相对较弱,且缺乏经费。三是老年体育场地设施严重滞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老年人健身娱乐场所仍局限在家里、马路边和公园里。四是社区的老年体育工作人员素质偏低,老年体育工作指导者数量极少,且水平不高。五是有组织的老年体育健身站少。老年人仍以个体锻炼为主,缺乏有组织、能促进老年人活动兴趣的健身站。
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制约老年人体育事业发展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经济、观念以及文化等几个方面,其中老年人收入偏低、体育观念淡薄是核心的因素,这在我国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表现得尤为显著。
2发展老年体育的重要性
美国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曾说过:“保持健康,这是对自己的义务,甚至也是对社会的义务。”清初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颜元也说过:“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从古今中外这些名人的言谈中,可以看到他们普遍对健康持高度高度重视的态度,甚至把健康问题提高到“天下兴亡,匹夫有则”的高度来看待。而要保持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体育健身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和途径。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不可避免地处于逐步衰退的状态,抵抗疾病能力明显降低,更应通过体育健身,来实现健康老龄化。一项对全国154名百岁老人健康生活模式的调查表明,99位老寿星经常参加锻炼,占64.29%。这一调查有力佐证了体育健身对老年人延年益寿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研究证明,老年人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对祛病延年、提高生命质量,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的作用:
一能有效延缓衰老。适量运动能放慢器官衰老速度,提高免疫功能,提高人的睡眠质量,能很好地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肌肉萎缩,增强抗病能力,降低老年疾病的发生率,减缓老年人机体器官衰退。
二能有效振奋精神,愉快情绪。人体科学研究表明,经常从事体育活动能够促使体内内啡肽、LHD-2等“快乐素”的分泌,这些生化物质能起到调节情绪、振奋精神的作用。老年人体育可以调节人际关系,它是老年人拓展交际、消除寂寞、增进情感的交流和交友的润滑剂,对促进老年人与家人之间、老年人与周围人之间、甚至老年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老年人体育可以增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助于老年人释放紧张、疏导淤塞压抑的情绪,克服抑郁、焦虑和困惑等不良的心境,从而防止老年人发生心理疾病,促进身心的协调发展,增进晚年生活的幸福感。
3老年人要讲究科学健身
运动适合任何人,任何有意识的运动形式与内容对健康都是有利的。而选择健身运动项目应掌握适度、科学、有效的原则。必须注意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坚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择时而练、动静结合、持之以恒的基本原则。不宜选择高强度、速度快、重负荷、时间长、技巧难的项目来锻炼,而在于科学,贵在于坚持,重在于适度。只有长期有规律的科学锻炼,才能达到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3.1要选择合适的健身项目
健身活动、运动形式不能千篇一律。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体质、健康状况、兴趣爱好、患病情况、等个体差异因素,自行选择适宜运动项目。老年人在选择健身运动项目时应掌握三条原则:一是应有较好的健身功效;二是应符号老年人心理、生理的特点,以柔为主,或刚柔结合;三是应具有娱乐性、趣味性,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陶冶情操[2]。符合以上三条原则的运动项目较多,一是有氧运动,如舞蹈、健身操、健步走、慢跑、跳绳、太极拳、剑、扇、柔力球和游泳等项目;二是放松性练习,如散步、保健按摩等,它们对于消除运动性疲劳、防治神经衰弱有重要作用;三是动力性力量运动,如练小沙袋、哑铃等[1]。此外,采用多部位的循环动力性力量运动,如老年气排球对防治心脑血管、高脂血症、糖尿病和肥胖症也有一定疗效。老年人只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爱好,选择其中一、二项目坚持锻炼,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2要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
体育锻炼所采用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次数要做到因人而异,区别对待,有所把握,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运动强度以达到最大心律的60%到70%范围为宜。以75岁老人而言,最大心律每分钟150次,那么合适的运动量就是每分钟心律保持在90—110次。
运动次数是指每周锻炼的次数。一般为3-5次,间隔不超过3天,每周最低不能少于3次。作为一般健身,坚持每天锻炼有氧运动或隔日进行动力型力量运动更好。
运动时间是指每次锻炼持续的时间,一般为20-60分钟,强度小,则运动时间可以稍长些;强度稍大,则运动时间可以稍短些,但不能短于10分钟;每天累计必须达到30分钟以上。[3]
总之老年人的科学健身运动要持之以恒,量要适中,动作宜缓慢。
4建议
4.1加大宣传力度
老年人体育工作是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工作。相关体育部门切实增强工作责任心。基层老体协要做好宣传发动引导工作,普及体育健身知识,如开办科普健身义务咨询服务和讲座活动,激发老年人锻炼的乐趣感,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加入到健身的行列。
4.2加快设施建设
体育场馆设施是开展健身活动的重要条件,它的条件适宜度对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各级体育部门一要做好规划布局。要把老年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整体布局中统筹考虑,优先安排,加快建设步伐;结合城乡建设规划、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同步统筹安排兴建一批中小型的体育健身设施,使其形成网络。二要提高建设工作针对性。在建设老年人体育健身设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老年人健身的特点和需求,多建适宜老年人健身的公园、休闲广场、健身路径以及门球、地掷球等场地。三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场馆设施。已有的学校、单位、行政机关的体育场地设施应对外开放;积极争取把社区乡镇农村的旧礼堂、旧队部、旧仓库等闲置房改造成老年健身活动场所,在各行政村建设文化养老、体育健身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四要加强维护管理。对各类优惠或免费向老年人开放的公共体育设施、场馆,要做好维护管理工作,以保证场馆使用质量、延长使用寿命。
4.3积极开展活动
相关体育部门要坚持以日常性健身活动为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各种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一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适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群体性体育竞赛活动。以组织参加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开展老年人运动会为重点,积极动员组织老年人运动员做好训练、参赛工作,为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拓展渠道、提供更多平台。二要组织好重阳节等重要节日、纪念日期间的老年人体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体育比赛表演活动。三要积极构建老年人经常性体育健身活动服务体系。各级体育部门要以老年人体育基层健身活动站点为依托,在广大城市社区和乡镇农村规划建设老年人健身活动站点,推进基层健身站点网络化,努力为老年人就近就便参与体育健身提供更多更好的场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对老年人体育活动组织骨干力量的培养,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教练、群众性体育竞赛裁判员,使各基层健身站点、社区体育俱乐部、文体活动场所都能有一批高水平的老年人体育健身指导员、辅导教练和老年人体育竞赛裁判员队伍,形成完善的老年人体育服务组织体系;要以项目为主线,大力加强各级单项体育协会建设,在广大老年人中推广体育健身项目,因地制宜地培育一支突出地方特色、高水平的老年人健身示范队伍。四是要培养一支熟悉老年人科学健身理念、方法的老年体育专业人才队伍,对老年人健身活动予以指导。五要指导各级老体协组织有关专业人员,整理、挖掘、创编节奏轻盈、幅度适中、柔和缓慢、动作舒展,既能活动筋骨气血,又能调节情感、怡情有趣的老年健身活动项目,并予以推广,以利于老年人获得身心健康的最佳效果。六要加强社区体育管理人员配备。各级体育部门要为社区、街道配备懂体育,会组织,能管理的专兼职体育干部,促进社区老年体育的发展。
4.4注重发展低龄老年体育健身人口
近年来,我国迈入老年人队伍的低龄老人口剧增,他们的身体机能开始加剧退化,但相对于高龄老年人机体尚有可塑性,锻炼效果更佳。如果低龄老年人能够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坚持参加适合自己体育健身项目,对延缓这部分老年人机能衰退、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促进康复会具有非常良好的作用,还能为进入高龄阶段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因此,应当把在发展低龄老年体育人口,促进他们参与体育健身运动,做为发展我国老年体育的重点。[2]
4.5构建服务体系
作为老年人社会服务一部分,体育活动正在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老年人对提高晚年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期望。随着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有更多的老年人愿意加大对健康的投入。针对这一新情况,要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特点,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大力发展老年人体育产业,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的目标。一是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积极参与老年体育事业,使老年人体育事业向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二是鼓励企业、社会群团积极投资兴建运动场地、体育设施,从事体育的有偿活低偿经营活动;三是政府要出台各项社会办体育的优惠政策,让更多的老年人能享受到体育健身的便利与好处,从而过上一个健康、幸福、安宁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邓树勋,洪泰田,曹志发等.运动生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2]黄力生.老年体育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
[3]伍绍祖主编.中华“体育健身方法”.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国家运动委员会会编(征集2卷).1996年1月
作者简介:高迎红,1962年4月,女,福建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离退休干部工作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老年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