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教材内容,灵活处理;注重课堂教学过程,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避免课堂教学中帮学和演示不当。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教学思考
一、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教材处理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尝试,循序渐进地慢慢积累。我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如下几种处理教材的方法。
1.教学内容要体验情境化。
如果我们多花心思在教材处理上,将课程目标要求的、学生需要并能够掌握的知识内容蕴含在一定学习情境中,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情境的引领下,通过探究活动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实现自我发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感受进入其中,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直观性和形象化。再者,老师要创设出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这样有利于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探索学习,发现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学生对于感兴趣的内容或事情,就会比较投入地去学、去做。当教材上的内容不能引起学生兴趣时,我们就要考虑选用适当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针对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2.教材内容处理不要过于简单化。
部分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往往只注重如何实现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没能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时布置的学习任务过于简单,学生很容易完成,没有战胜困难的成就感;有时布置的学习任务又过重,学生难以完成,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渐渐失去完成任务的信心。
教材处理是一个复杂的教学事件,考虑到它在教学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教师必须花费很多的精力与时间。这时就要考虑到处理教材的时间与所得教学效果是否成正比。
二、注重课堂教学过程,寻求合适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勤奋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巧妙地导入新课会使学生眼前一亮。
引入新课要生动活泼、清晰流畅,每节课的开始,教师的开场白——“导”是很关键的,既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的导语或材料导入新课。导课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展示图片、动画等。这样可以扣住学生的心弦,引发他们的好奇心,接着进入新课的讲授,学生便很容易接受了。
2.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恰当选用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抑扬顿挫,致力于点拨、引导。例如:教授时,教师可故意犯一些错误让学生纠正,让学生自己找到原因。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与教师、同学共同合作、探究学到的知识印象更深刻。又如:在遇到难度不大的任务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这样完成任务,学生更有成就感。
3.精讲多练与巡视指导相结合。
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作出适当调整,力求精讲、少讲,仅把同学们普遍感到陌生的知识点及难点作为主要内容讲,把剩下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操作实习。实践证明,学生在操作时提出的问题远比讲理论时提出的问题要多,这说明操作实践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上机实践时,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就在教室巡视以便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而对于简单的问题我会让学生看书或让同桌帮助解决。对于大多数同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再统一讲解、示范指导。这样每堂课讲授的知识学生都能应用于实践并得到巩固,最后熟练掌握。
三、避免课堂教学中帮学和演示不当
有的学生独立自学存在困难,需要他人的帮助。要注意学生对学生的帮助方式是否正确,比如:直接帮他做。时间长了,易造成了这些学生形成依赖心理。演示教学也有很大的弊端,过多的教师演示,造成不少学生形成“你不教我我就不会”的心理,同时缺乏学习中的失败体验,对知识的印象不深,不会处理一些变化的问题,而且容易遗忘。如果一节课基本由教师进行演示教学,就会忽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学生学习的探索和创新精神也会被抹杀。
总之,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是摆在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但是只要每个教师都能够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并把好的思路、想法贡献出来,与大家一同学习和探讨,就一定可以找到一种高效、快捷的方式,使信息技术课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
参考文献:
[1]肖成全.有效教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3.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教学思考
一、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教材处理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尝试,循序渐进地慢慢积累。我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如下几种处理教材的方法。
1.教学内容要体验情境化。
如果我们多花心思在教材处理上,将课程目标要求的、学生需要并能够掌握的知识内容蕴含在一定学习情境中,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情境的引领下,通过探究活动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实现自我发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感受进入其中,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直观性和形象化。再者,老师要创设出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这样有利于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探索学习,发现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学生对于感兴趣的内容或事情,就会比较投入地去学、去做。当教材上的内容不能引起学生兴趣时,我们就要考虑选用适当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针对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2.教材内容处理不要过于简单化。
部分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往往只注重如何实现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没能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时布置的学习任务过于简单,学生很容易完成,没有战胜困难的成就感;有时布置的学习任务又过重,学生难以完成,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渐渐失去完成任务的信心。
教材处理是一个复杂的教学事件,考虑到它在教学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教师必须花费很多的精力与时间。这时就要考虑到处理教材的时间与所得教学效果是否成正比。
二、注重课堂教学过程,寻求合适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勤奋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巧妙地导入新课会使学生眼前一亮。
引入新课要生动活泼、清晰流畅,每节课的开始,教师的开场白——“导”是很关键的,既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的导语或材料导入新课。导课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展示图片、动画等。这样可以扣住学生的心弦,引发他们的好奇心,接着进入新课的讲授,学生便很容易接受了。
2.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恰当选用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抑扬顿挫,致力于点拨、引导。例如:教授时,教师可故意犯一些错误让学生纠正,让学生自己找到原因。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与教师、同学共同合作、探究学到的知识印象更深刻。又如:在遇到难度不大的任务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这样完成任务,学生更有成就感。
3.精讲多练与巡视指导相结合。
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作出适当调整,力求精讲、少讲,仅把同学们普遍感到陌生的知识点及难点作为主要内容讲,把剩下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操作实习。实践证明,学生在操作时提出的问题远比讲理论时提出的问题要多,这说明操作实践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上机实践时,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就在教室巡视以便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而对于简单的问题我会让学生看书或让同桌帮助解决。对于大多数同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再统一讲解、示范指导。这样每堂课讲授的知识学生都能应用于实践并得到巩固,最后熟练掌握。
三、避免课堂教学中帮学和演示不当
有的学生独立自学存在困难,需要他人的帮助。要注意学生对学生的帮助方式是否正确,比如:直接帮他做。时间长了,易造成了这些学生形成依赖心理。演示教学也有很大的弊端,过多的教师演示,造成不少学生形成“你不教我我就不会”的心理,同时缺乏学习中的失败体验,对知识的印象不深,不会处理一些变化的问题,而且容易遗忘。如果一节课基本由教师进行演示教学,就会忽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学生学习的探索和创新精神也会被抹杀。
总之,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是摆在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但是只要每个教师都能够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并把好的思路、想法贡献出来,与大家一同学习和探讨,就一定可以找到一种高效、快捷的方式,使信息技术课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
参考文献:
[1]肖成全.有效教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