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中小学建筑空间模式研究对于现实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中小学建筑空间模式研究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 :空间模式;中小学建筑;适应;素质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传统教育的主流形式为“班级授课制”虽有它不可替代的优点,但随着信息时代来临和终生教育思潮的兴起,“班级授课制”的缺点暴露出来———学生不分认知水准,统一接收知识灌输,缺乏自主学习的机会。于是开放式教育成为教育发达国家的主流形式,学校建筑设计更加多元化。
一、中小学校建筑空间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建筑空间发展阶段我国当代学校建筑特征明显,大部分正是处于“编班授课制”教育模式所对应的“长外廊串联固定普通教室” 时期,也就是国外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水平。这种呆板的教育空间已制约了素质教育改革的进行。虽然在经济较发达地区,一些新建的学校引进部分开放式的教学空间,但总体处于国外开放式学校发展的初级阶段。
二、我国中小学校空间发展的阶段性理想目标
教育发展受一定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制约,具有阶段性。日本、欧美的中小学教育空间发展经历了从教室—学校—社会不断开放的一个长时间发展过程。我国素质教育的阶段性,决定其对应的教学空间发展不会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需要伴随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地自我完善,并且应该是一个逐级发展的过程。按照目前世界中小学建筑空间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我国现阶段教育空间的现状,从理论上讲,要完成适应素质教育的中小学校建筑空间的建构需要分三个阶段逐步实现。
(1)第一阶段:完成普通教室向普通教学区的转变
目前我国普通教室由于面积小、空间呆板、人数多,已经限制了教育改革的推进,因此,完善教室功能成为教学空间首要完成的任务。根据日本开放式教学空间研究得出,普通教学区由特定目的教学空间、多目的活动空间和辅助空间构成。特定目的教学空间满足传统的讲授、辅导、小组学习等功能;多目的活动空间则满足增加的计算机角、游戏、美术、展览、活动等功能,为教学灵活性提供可能;辅助空间包括教师角、储藏空间和卫生设施等,普通教学区具有完善的功能和家庭般的学习氛围,利于学生成长。
(2)第二阶段,由于普通教学区包含了自然、地理等专业教室的部分功能,使中小学传统的功能分区构成被打破;由于强调学生的自我学习,原本利用率不高的图书馆转变为信息中心,成为学校建筑的核心空间;而体育中心、艺术中心等公共空间的建立也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提供可能性。
(3)第三阶段:学校的教学空间毕竟有限,最终应与社区结合,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公园、商店、博物馆都将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中小学校由于其分布规律和建筑功能方面的优势最终将会成为社区的学习中心,社区居民可以利用学校的信息中心、活动中心,在学校进行学习,实现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三、中小学校建筑特征
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型中小学建筑在空间与环境上有以下特征:
(1)开放、自由、灵活的室内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新型学校在空间上有开放、自由、可灵活划分的特性,但无固定的格式。
(2)新型学校内空间的特点是创造一种“家”的气氛,从环境中用身体“学习”在书本上无法学习的知识,并通过丰富的环境增添校园的学习与生活气氛。
(3)建筑形象力图反映新型空间的特点,并创造此时、此地、此校的特点与风格,设计上不乏充分表现地方风格、时代精神或显著个性特点。
四、教室内环境设计
教室内环境涉及的内容有:平面形态和空间布局。平面形态主要包括教室的大小及平面形状;空间布局包括教学空间、休息活动空间及相关功能空间的划分以及课桌椅等室内实施的布置等。学生人数、教学方式与行为加上校方的特殊具体要求是确定教室内环境的依据。
(1)教室大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教育资金的投入不断增长,我国部分经济发达的省市开始实施与小班化、个别化,教学配套的教室小班化、开放空间的尝试。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小学班级每班25 人到30 人左右,中学则为每班40 人左右比较合适。因为在这种规模的班级中,教室的空间质量、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效率、课堂管理效率、学生间的情感联系、交往频率及班级归属感的综合指数最高。其次,人均教室建筑面积有增加的趋势。由于大部分的中小学校都是从尽量节约开支的角度出发,直接导致了现有的普通教室难以适应灵活多变的教学要求。国内现行标准中普通教室生均使用面积小学为1.16~1.38 平方米/ 生,中学为11.26~1.44m2/ 生;而在引进西方开放式教学的学校中,普通教室生均面积更为宽松,因此,从我国经济和教育发展前景出发,建议我国中小学普通教室每生使用面积可以达到1.6~1.9m2 左右。
(2) 空间布局
教室中教学空间、休息活动空间及相关功能空间组织的探索立足在研究新的功能要求和提升传统空间品质上,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供空间多样化的教室。小学阶段的教室空间布局应体现“家”的概念,强调教学空间与休息活动空间的融合。初中的普通教室的教学空间和休息活动空间组织应适当分隔,休息活动空间应以年级为组织单位,以满足学生对交往和活动场地的要求。高中部的学生活动空间的尺度渐渐转向成人的空间尺度,内部空间更注重于公共空间部分和教室外的接触机会,并且教室功能更加专门化。从新的教学组织模式角度来看,不同的模式给教室提出了新的功能要求,这些新的教学组织模式应用在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时,教室可以相应地采用灵活的空间布局方式。
(3)室内设施布局
室内设施应该满足教室兼容性的要求。这包括两方面:一是传统教学设施的布局,即学生座位、讲台及书柜等家具的组织;二是新型的教学设施的引入和布局,如信息网络和多媒体设施等。传统的教室“讲台在前方,学生排排坐”,使得教学时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虽然这种安排在集中讲授阶段教学效率比较高,教师很容易与全体学生进行单向交流,但只能与部分学生达到双向交流,教学效果只对部分学生理想;反之,如果让学生直排两边面对面或围成大圆圈,则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以及班级的讨论和活动的进行;此外如将桌椅聚合在一起成为小组形状,则有助于小组活动,使学生关系更加亲密。因此在集中讲授、小组学习、小组讨论不同教学阶段可以采用灵活的座位组织。
五、教室外环境设计
教室外环境涉及的内容有教室与辅助空间的组合模式、教室间的组合模式。
(1)教室与辅助空间
辅助空间是指门厅,走廊、过厅,储藏间,在新的教育观念里,这里是寓教于玩的场所。素质教育教学重心的三个转变之一就是从课堂教学为中心转变成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学习相结合。辅助空间除了用于疏导人流、储藏外还应是进行思想、学习和情感交流的场所,对这部分空间的探索主要是开辟开放空间并使之与教学空间连在一起,提供具有一定伸缩性的学习场所和能够提供多彩生活的园地,措施主要是加大辅助空间的面积。
(2)教室之间的组合
传统的教室的组合方式为内廊式、外廊式、庭院式或庭院式和单元式四类。教室组合偏于呆板,缺乏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尤其忽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心理行为方式的差异。新的教室组合在此基础上根据新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求,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特征进行探索。
结束语
现在的小学正处于教育模式与校园环境改善的双重压力之下,本研究项目不仅是一个应用科学技术问题,也是具有极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政治意义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陈东.开放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田慧生. 教學环境论[M]. 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6.
[3]李曙婷. 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校建筑空间及环境模式研究[D]. 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关键词 :空间模式;中小学建筑;适应;素质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传统教育的主流形式为“班级授课制”虽有它不可替代的优点,但随着信息时代来临和终生教育思潮的兴起,“班级授课制”的缺点暴露出来———学生不分认知水准,统一接收知识灌输,缺乏自主学习的机会。于是开放式教育成为教育发达国家的主流形式,学校建筑设计更加多元化。
一、中小学校建筑空间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建筑空间发展阶段我国当代学校建筑特征明显,大部分正是处于“编班授课制”教育模式所对应的“长外廊串联固定普通教室” 时期,也就是国外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水平。这种呆板的教育空间已制约了素质教育改革的进行。虽然在经济较发达地区,一些新建的学校引进部分开放式的教学空间,但总体处于国外开放式学校发展的初级阶段。
二、我国中小学校空间发展的阶段性理想目标
教育发展受一定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制约,具有阶段性。日本、欧美的中小学教育空间发展经历了从教室—学校—社会不断开放的一个长时间发展过程。我国素质教育的阶段性,决定其对应的教学空间发展不会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需要伴随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地自我完善,并且应该是一个逐级发展的过程。按照目前世界中小学建筑空间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我国现阶段教育空间的现状,从理论上讲,要完成适应素质教育的中小学校建筑空间的建构需要分三个阶段逐步实现。
(1)第一阶段:完成普通教室向普通教学区的转变
目前我国普通教室由于面积小、空间呆板、人数多,已经限制了教育改革的推进,因此,完善教室功能成为教学空间首要完成的任务。根据日本开放式教学空间研究得出,普通教学区由特定目的教学空间、多目的活动空间和辅助空间构成。特定目的教学空间满足传统的讲授、辅导、小组学习等功能;多目的活动空间则满足增加的计算机角、游戏、美术、展览、活动等功能,为教学灵活性提供可能;辅助空间包括教师角、储藏空间和卫生设施等,普通教学区具有完善的功能和家庭般的学习氛围,利于学生成长。
(2)第二阶段,由于普通教学区包含了自然、地理等专业教室的部分功能,使中小学传统的功能分区构成被打破;由于强调学生的自我学习,原本利用率不高的图书馆转变为信息中心,成为学校建筑的核心空间;而体育中心、艺术中心等公共空间的建立也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提供可能性。
(3)第三阶段:学校的教学空间毕竟有限,最终应与社区结合,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公园、商店、博物馆都将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中小学校由于其分布规律和建筑功能方面的优势最终将会成为社区的学习中心,社区居民可以利用学校的信息中心、活动中心,在学校进行学习,实现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三、中小学校建筑特征
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型中小学建筑在空间与环境上有以下特征:
(1)开放、自由、灵活的室内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新型学校在空间上有开放、自由、可灵活划分的特性,但无固定的格式。
(2)新型学校内空间的特点是创造一种“家”的气氛,从环境中用身体“学习”在书本上无法学习的知识,并通过丰富的环境增添校园的学习与生活气氛。
(3)建筑形象力图反映新型空间的特点,并创造此时、此地、此校的特点与风格,设计上不乏充分表现地方风格、时代精神或显著个性特点。
四、教室内环境设计
教室内环境涉及的内容有:平面形态和空间布局。平面形态主要包括教室的大小及平面形状;空间布局包括教学空间、休息活动空间及相关功能空间的划分以及课桌椅等室内实施的布置等。学生人数、教学方式与行为加上校方的特殊具体要求是确定教室内环境的依据。
(1)教室大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教育资金的投入不断增长,我国部分经济发达的省市开始实施与小班化、个别化,教学配套的教室小班化、开放空间的尝试。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小学班级每班25 人到30 人左右,中学则为每班40 人左右比较合适。因为在这种规模的班级中,教室的空间质量、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效率、课堂管理效率、学生间的情感联系、交往频率及班级归属感的综合指数最高。其次,人均教室建筑面积有增加的趋势。由于大部分的中小学校都是从尽量节约开支的角度出发,直接导致了现有的普通教室难以适应灵活多变的教学要求。国内现行标准中普通教室生均使用面积小学为1.16~1.38 平方米/ 生,中学为11.26~1.44m2/ 生;而在引进西方开放式教学的学校中,普通教室生均面积更为宽松,因此,从我国经济和教育发展前景出发,建议我国中小学普通教室每生使用面积可以达到1.6~1.9m2 左右。
(2) 空间布局
教室中教学空间、休息活动空间及相关功能空间组织的探索立足在研究新的功能要求和提升传统空间品质上,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供空间多样化的教室。小学阶段的教室空间布局应体现“家”的概念,强调教学空间与休息活动空间的融合。初中的普通教室的教学空间和休息活动空间组织应适当分隔,休息活动空间应以年级为组织单位,以满足学生对交往和活动场地的要求。高中部的学生活动空间的尺度渐渐转向成人的空间尺度,内部空间更注重于公共空间部分和教室外的接触机会,并且教室功能更加专门化。从新的教学组织模式角度来看,不同的模式给教室提出了新的功能要求,这些新的教学组织模式应用在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时,教室可以相应地采用灵活的空间布局方式。
(3)室内设施布局
室内设施应该满足教室兼容性的要求。这包括两方面:一是传统教学设施的布局,即学生座位、讲台及书柜等家具的组织;二是新型的教学设施的引入和布局,如信息网络和多媒体设施等。传统的教室“讲台在前方,学生排排坐”,使得教学时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虽然这种安排在集中讲授阶段教学效率比较高,教师很容易与全体学生进行单向交流,但只能与部分学生达到双向交流,教学效果只对部分学生理想;反之,如果让学生直排两边面对面或围成大圆圈,则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以及班级的讨论和活动的进行;此外如将桌椅聚合在一起成为小组形状,则有助于小组活动,使学生关系更加亲密。因此在集中讲授、小组学习、小组讨论不同教学阶段可以采用灵活的座位组织。
五、教室外环境设计
教室外环境涉及的内容有教室与辅助空间的组合模式、教室间的组合模式。
(1)教室与辅助空间
辅助空间是指门厅,走廊、过厅,储藏间,在新的教育观念里,这里是寓教于玩的场所。素质教育教学重心的三个转变之一就是从课堂教学为中心转变成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学习相结合。辅助空间除了用于疏导人流、储藏外还应是进行思想、学习和情感交流的场所,对这部分空间的探索主要是开辟开放空间并使之与教学空间连在一起,提供具有一定伸缩性的学习场所和能够提供多彩生活的园地,措施主要是加大辅助空间的面积。
(2)教室之间的组合
传统的教室的组合方式为内廊式、外廊式、庭院式或庭院式和单元式四类。教室组合偏于呆板,缺乏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尤其忽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心理行为方式的差异。新的教室组合在此基础上根据新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求,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特征进行探索。
结束语
现在的小学正处于教育模式与校园环境改善的双重压力之下,本研究项目不仅是一个应用科学技术问题,也是具有极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政治意义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陈东.开放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田慧生. 教學环境论[M]. 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6.
[3]李曙婷. 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校建筑空间及环境模式研究[D]. 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