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孩子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其中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可以通过种植活动游戏,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关键词:观察能力;种植活动;大班幼儿
导言: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观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对幼儿自主探索和学习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如何更好的培养孩子闷的观察能力是很值得我们探讨的。我们可以根据种植活动中的各种步骤来培养孩子们独特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一、顺势而发,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力。因此,在组织幼儿进行种植活动时,我们以激发观察兴趣作为出发点。初期,我们以播种什么种子作为切入点,引导孩子们进行讨论。孩子们的想法五花八门。当天,我们没有马上确定种植的内容,而是在讨论结束请孩子们把问卷调查表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和查找相关的种植知识,选出适合当季种植的蔬菜,记录下来供大家选择。几天后,大家再来一起进行交流、汇总。结果,当天的讨论氛围积极而热烈。最后,大家确定种萝卜。终于到了播种的时候,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忙开了,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种植。有的挖坑种、有的撒播种,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在播种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这里面还藏着许多惊奇的小秘密。“小种子要吃什么才会长大”“种子宝宝长出来是什么样的”,从讨论种植什么到收集种子和最后的种植,老师都没有直接告诉孩子要种植什么,应该如何种植,而是抛出问题,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充分利用了家长资源。最终,老师通过生生互动,以同伴的经验来影响幼儿,使个体经验转为集体经验。播种完,孩子们对种下去的种子宝宝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使他们有了进一步探索下去的兴趣与欲望。
由此可见,老师在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时要尊重其兴趣爱好,激发他们参与观察活动的热情,最终提高其观察能力,为孩子们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二、培养幼儿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在教育活动中我们发现,善于交往的幼儿性格一般是乐观的,心情是愉快的;而不善于交往的幼儿,性格显得压抑。为了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老师巧妙利用种植活动,为幼儿创设愉快的交往机会。
种植园地长出了无名的小草,平时性格腼腆的小聪看到自己认养的蔬菜被无名小草包围,很是着急。老师问他:“你有什么问题可以好好跟我说呀。”了解到孩子的需求后,老师引导他:“你去问问其他小伙伴是怎么做的吧?去跟他们商量一下怎么办。”小明看了看其他的同伴,不知道该怎么说。老师对天天说:“小明遇到问题了,你去帮帮他呗。”天天主动询问小明情况,小明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告诉了同伴,他们两个小脑袋聚在一起,不一会儿工夫,就把蔬菜园地的无名小草清理干净了。以后再发现类似的问题,小聪总能找到同伴解决,尽管“试探—询问—主动与人商量”这个过程有些长,但孩子的交往能力明显提升了。当幼儿交往的过程是自愿的、轻松愉快的,愉快的交往经验就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增强又会引发更强的交往主动性,两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三、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幼儿更多的只是知道自己有一个温暖的家,要尊敬家里的长辈,热爱自己的家,对于“爱家乡”的意识还比较淡薄。我们借助种植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让孩子们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到本土资源给家乡人们带来的幸福,感受到大自然给予的馈赠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从而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当然,在种植活动中,除了培养幼儿社会能力外,我们将继续有目的地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合作能力就是通过和他人的协调沟通,共同努力完成任务的能力。较好的合作能力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将伴随着孩子的一生。幼儿的合作能力较差,主要分为:合作意识薄弱,合作方法较少。有的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任性、孤僻,不愿与人交流,出现以自我为中心,分工意识薄弱,不主动与同伴进行合作。活动中遇到困难时,只会求助老师,同伴间缺少相互帮助的意识。
在种植活动中,我们往往将菜籽包成小包,菜秧扎成小捆,肥料装成袋。活动中,虽然经常会因为哪个同伴抓着菜籽不撒手或霸着肥料袋不让别人动而大喊大叫的现象,但是许多幼儿还是学会了“老师说了要合作才能完成任务”这句话。他们发现,只有一部分人浇水、一部分人撒种、一部分人施肥,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种植任务。慢慢地,幼儿有了分工合作的意识,并体验到了合作带来的快乐,活动常常在孩子们“要种番茄啦,我们有的松土,有的放秧苗,还有的施肥,好开心啦”的欢声笑语中完成劳动任务。
结论:
种植首先是一种劳动,幼儿从事的劳动包括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公共服务以及种植和养殖。种植更是幼儿经验的来源,是幼儿学习知识经验的目的。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會是活教材。”亲近自然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种植是亲近自然的最佳方式,它融生活性、合作性、自主性于一体,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但能感受到植物的生长变化,体验播种、栽培、收获的快乐,更能培养社会能力等各种经验,增进情感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永玲.幼儿园沙游戏活动的指导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5):151.
[2]王翠萍.幼儿不同阶段结构游戏的特点及指导策略[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8(1):86-87.
[3]周菁.走进“学习故事”——来自新西兰幼教课程改革的启示[J].学前教育,2014(3).
关键词:观察能力;种植活动;大班幼儿
导言: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观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对幼儿自主探索和学习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如何更好的培养孩子闷的观察能力是很值得我们探讨的。我们可以根据种植活动中的各种步骤来培养孩子们独特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一、顺势而发,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力。因此,在组织幼儿进行种植活动时,我们以激发观察兴趣作为出发点。初期,我们以播种什么种子作为切入点,引导孩子们进行讨论。孩子们的想法五花八门。当天,我们没有马上确定种植的内容,而是在讨论结束请孩子们把问卷调查表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和查找相关的种植知识,选出适合当季种植的蔬菜,记录下来供大家选择。几天后,大家再来一起进行交流、汇总。结果,当天的讨论氛围积极而热烈。最后,大家确定种萝卜。终于到了播种的时候,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忙开了,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种植。有的挖坑种、有的撒播种,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在播种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这里面还藏着许多惊奇的小秘密。“小种子要吃什么才会长大”“种子宝宝长出来是什么样的”,从讨论种植什么到收集种子和最后的种植,老师都没有直接告诉孩子要种植什么,应该如何种植,而是抛出问题,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充分利用了家长资源。最终,老师通过生生互动,以同伴的经验来影响幼儿,使个体经验转为集体经验。播种完,孩子们对种下去的种子宝宝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使他们有了进一步探索下去的兴趣与欲望。
由此可见,老师在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时要尊重其兴趣爱好,激发他们参与观察活动的热情,最终提高其观察能力,为孩子们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二、培养幼儿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在教育活动中我们发现,善于交往的幼儿性格一般是乐观的,心情是愉快的;而不善于交往的幼儿,性格显得压抑。为了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老师巧妙利用种植活动,为幼儿创设愉快的交往机会。
种植园地长出了无名的小草,平时性格腼腆的小聪看到自己认养的蔬菜被无名小草包围,很是着急。老师问他:“你有什么问题可以好好跟我说呀。”了解到孩子的需求后,老师引导他:“你去问问其他小伙伴是怎么做的吧?去跟他们商量一下怎么办。”小明看了看其他的同伴,不知道该怎么说。老师对天天说:“小明遇到问题了,你去帮帮他呗。”天天主动询问小明情况,小明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告诉了同伴,他们两个小脑袋聚在一起,不一会儿工夫,就把蔬菜园地的无名小草清理干净了。以后再发现类似的问题,小聪总能找到同伴解决,尽管“试探—询问—主动与人商量”这个过程有些长,但孩子的交往能力明显提升了。当幼儿交往的过程是自愿的、轻松愉快的,愉快的交往经验就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增强又会引发更强的交往主动性,两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三、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幼儿更多的只是知道自己有一个温暖的家,要尊敬家里的长辈,热爱自己的家,对于“爱家乡”的意识还比较淡薄。我们借助种植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让孩子们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到本土资源给家乡人们带来的幸福,感受到大自然给予的馈赠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从而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当然,在种植活动中,除了培养幼儿社会能力外,我们将继续有目的地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合作能力就是通过和他人的协调沟通,共同努力完成任务的能力。较好的合作能力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将伴随着孩子的一生。幼儿的合作能力较差,主要分为:合作意识薄弱,合作方法较少。有的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任性、孤僻,不愿与人交流,出现以自我为中心,分工意识薄弱,不主动与同伴进行合作。活动中遇到困难时,只会求助老师,同伴间缺少相互帮助的意识。
在种植活动中,我们往往将菜籽包成小包,菜秧扎成小捆,肥料装成袋。活动中,虽然经常会因为哪个同伴抓着菜籽不撒手或霸着肥料袋不让别人动而大喊大叫的现象,但是许多幼儿还是学会了“老师说了要合作才能完成任务”这句话。他们发现,只有一部分人浇水、一部分人撒种、一部分人施肥,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种植任务。慢慢地,幼儿有了分工合作的意识,并体验到了合作带来的快乐,活动常常在孩子们“要种番茄啦,我们有的松土,有的放秧苗,还有的施肥,好开心啦”的欢声笑语中完成劳动任务。
结论:
种植首先是一种劳动,幼儿从事的劳动包括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公共服务以及种植和养殖。种植更是幼儿经验的来源,是幼儿学习知识经验的目的。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會是活教材。”亲近自然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种植是亲近自然的最佳方式,它融生活性、合作性、自主性于一体,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但能感受到植物的生长变化,体验播种、栽培、收获的快乐,更能培养社会能力等各种经验,增进情感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永玲.幼儿园沙游戏活动的指导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5):151.
[2]王翠萍.幼儿不同阶段结构游戏的特点及指导策略[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8(1):86-87.
[3]周菁.走进“学习故事”——来自新西兰幼教课程改革的启示[J].学前教育,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