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2008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这是在新形势下国际友好城市合作与发展的一次盛会。作为举办地,我们感到十分荣幸。在此,我谨代表北京市政府和全体市民,对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参加会议的国内外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并致以良好的祝愿!不久前,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圆满落下帷幕。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申办和筹办的过程中,北京市政府和市民得到了包括国际友好城市在内的世界各地区地方政府和市民的真诚帮助,借此机会,我谨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一直致力于加强同国际友好城市在内的世界各地区地方政府的交流与合作。1979年3月,北京市与日本东京都签署友好城市协议书,标志着本市的国际友好城市交往正式拉开帷幕。我们很高兴地看到,29年来,北京市同包括国际友好城市在内的世界各地方政府间的关系总体保持了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
——与世界各地区的友好关系不断加深。近年来,北京市国际友好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本市共与39个国家的43个城市建立了国际友好城市关系。此外,本市还与19个国外城市建立了友好交流的相关机制。
——城市间高层互访频繁,政治互信和相互了解不断增强。2004至2007年,本市累计接待外国市级团组200余批次,市级领导出席外事活动2510余场次。活跃的高层交往,巩固了城市间联系,推动了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
——交流领域不断拓宽,合作成果显著。交流与合作范围已从文化扩大到了经贸、科技、教育、体育等多个领域;交流形式从人员、物品的交往扩展到技术、信息等的交流;交流的内容涵盖了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各个方面。
这些事实表明,北京市与世界各地区地方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既有良好的基础又有巨大的潜力。我们应当乘势而上,进一步加强机遇意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不断挖掘扩大交流合作的突破点,努力实现交流合作水平的新跨越,促进各自城市和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北京市紧紧围绕奥运筹办,坚持以发展保奥运、以奥运带发展,全面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推动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公共交通快速发展。社会发展迈出新步伐,现代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备。城乡建设取得新进展,发展环境有了新的改善,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逐步健全。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向更加宽裕的小康迈进。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为北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的几年,北京市将处于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加速期,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产业转移的空间更为广阔,与国际经济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这些新情况、新趋势为北京同包括国际友好城市在内的世界各地区地方政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既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一段时期,北京市将重点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是加强接触与沟通,不断增强互信和友谊。互信和友谊是开展良好合作的重要基础,对各领域的交流具有促进效应。在当前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时代潮流的良好环境下,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同国际友好城市等世界各地区地方政府的往来,积极创新交流和沟通机制,全面加强双边及多边的友好关系,为开展交流合作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是分享奥运筹办经验,搭建新的交流与合作平台。筹办奥运会、残奥会,为我们在体制创新、场馆运行、安全保卫、城市运行等方面积累了经验,也为我们留下了完备的场馆设施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开拓新的交流合作领域,与世界各城市共同分享奥运财富。
三是共同应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年来,北京市通过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增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任重道远。为此,北京市政府已经决定在奥运后继续深化这三大理念,加快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我们愿意不断加强同世界各城市在环保、交通等城市管理和建设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增强政府的城市综合治理能力,共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深化民间交流。民间交流是城市间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为地方政府的交流合作创造广泛的民众基础。世界各地区文化既存在差异,也有许多相近的地方,具有相互交流的广阔空间。我们将进一步鼓励和推动各领域和层次的民间交流,尤其是青少年的交流,构建多层次的交往体系。
展望未来,我们对今后世界各地区地方政府进一步加深合作、增进友谊充满了信心。我们衷心地欢迎各界朋友来京参观考察、投资创业,北京市将在巩固奥运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提供更全面、高效、优质的服务。祝愿我们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一直致力于加强同国际友好城市在内的世界各地区地方政府的交流与合作。1979年3月,北京市与日本东京都签署友好城市协议书,标志着本市的国际友好城市交往正式拉开帷幕。我们很高兴地看到,29年来,北京市同包括国际友好城市在内的世界各地方政府间的关系总体保持了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
——与世界各地区的友好关系不断加深。近年来,北京市国际友好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本市共与39个国家的43个城市建立了国际友好城市关系。此外,本市还与19个国外城市建立了友好交流的相关机制。
——城市间高层互访频繁,政治互信和相互了解不断增强。2004至2007年,本市累计接待外国市级团组200余批次,市级领导出席外事活动2510余场次。活跃的高层交往,巩固了城市间联系,推动了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
——交流领域不断拓宽,合作成果显著。交流与合作范围已从文化扩大到了经贸、科技、教育、体育等多个领域;交流形式从人员、物品的交往扩展到技术、信息等的交流;交流的内容涵盖了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各个方面。
这些事实表明,北京市与世界各地区地方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既有良好的基础又有巨大的潜力。我们应当乘势而上,进一步加强机遇意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不断挖掘扩大交流合作的突破点,努力实现交流合作水平的新跨越,促进各自城市和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北京市紧紧围绕奥运筹办,坚持以发展保奥运、以奥运带发展,全面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推动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公共交通快速发展。社会发展迈出新步伐,现代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备。城乡建设取得新进展,发展环境有了新的改善,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逐步健全。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向更加宽裕的小康迈进。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为北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的几年,北京市将处于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加速期,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产业转移的空间更为广阔,与国际经济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这些新情况、新趋势为北京同包括国际友好城市在内的世界各地区地方政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既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一段时期,北京市将重点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是加强接触与沟通,不断增强互信和友谊。互信和友谊是开展良好合作的重要基础,对各领域的交流具有促进效应。在当前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时代潮流的良好环境下,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同国际友好城市等世界各地区地方政府的往来,积极创新交流和沟通机制,全面加强双边及多边的友好关系,为开展交流合作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是分享奥运筹办经验,搭建新的交流与合作平台。筹办奥运会、残奥会,为我们在体制创新、场馆运行、安全保卫、城市运行等方面积累了经验,也为我们留下了完备的场馆设施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开拓新的交流合作领域,与世界各城市共同分享奥运财富。
三是共同应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年来,北京市通过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增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任重道远。为此,北京市政府已经决定在奥运后继续深化这三大理念,加快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我们愿意不断加强同世界各城市在环保、交通等城市管理和建设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增强政府的城市综合治理能力,共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深化民间交流。民间交流是城市间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为地方政府的交流合作创造广泛的民众基础。世界各地区文化既存在差异,也有许多相近的地方,具有相互交流的广阔空间。我们将进一步鼓励和推动各领域和层次的民间交流,尤其是青少年的交流,构建多层次的交往体系。
展望未来,我们对今后世界各地区地方政府进一步加深合作、增进友谊充满了信心。我们衷心地欢迎各界朋友来京参观考察、投资创业,北京市将在巩固奥运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提供更全面、高效、优质的服务。祝愿我们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