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九江地区为例,基于现有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效率现状,从政府和农民两个层面,利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政府层面供给效率的DEA分析法和农民层面“满意度”的Probit模型分析两类方法,分析影响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大小。最后,提出提高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应该基于政府的主导地位和农民的主体地位两个视角展开,并针对九江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公共品 供给效率 满意度
一、引言
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公共品供给失衡问题是制约农村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但目前关于农村公共品供给失衡问题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将公共品供给失衡问题简单看成是农村公共品供给总量严重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对农村公共品供给中的低效率关注不够,尤其是对影响公共品供给效率的外在因素研究不够;二是对基于农民的主体地位来评判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关注不够;三是有关研究较偏向于全国或省域范围,一般以定性研究为主,对地区市级的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实证性研究不够。
本文以九江地区为例,基于现有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效率现状,从政府和农民两个层面,利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政府层面供给效率的DEA分析法和农民层面“满意度”的Probit模型分析两类方法,分析影响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大小,得出提升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的途径。
根据朱玉春等人对农村公共品的内容所作的分析[1],农村公共品分级分类情况见表1。
表1 农村公共品三级分类
二、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评价的DEA分析法
(一)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评价方法与农村公共品的内容
在本文中,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是指各地方政府生产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产出的相对效率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相对提升状况效率的综合评价。其中,投入产出效率可以采用各地方政府生产农村公共产品所达到的相对“生产有效性”程度来表示;提升状况效率可以采用反映各地方政府在消除客观基础条件下,投入产出效率提升状况的“管理有效性”程度来表示[2]。
“生产有效性”程度直接使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而“管理有效性”程度则采用二次相对效率(效益)概念进行测评。这是由冯英俊等提出的将把各决策单元以往的相对效益作为它们基础条件的一种度量,并将前期相对效率看作一种输入,而将当期相对效率看作一种输出,以此作为输入输出的因素,再次测算它们之间的相对效率,即为各决策单元的二次相对效率。其好处是可以消除由于客观条件的优劣而造成的影响,对所有决策单元都有激励作用[3]。
(二)DEA分析法及二次相对效率分析结果
考虑到数据的代表性及可得性,在进行计算时使用的投入、产出指标见表2。
表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部门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表
2010—2011年江西省九江市各县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应数据源于《九江市统计年鉴》和各相关部门。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专用分析软件MaxDEA 6进行测算九江市14个县(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2010年及2011年相对供给效率及二次相对效率见表3。
表3 九江市14个县(市)相对供给效率及二次相对效率及排名
三、基于农民为主体的满意度调查及实证分析
调查及分析所采用的数据是笔者于2013年8月对九江14个县区的农民采取随机抽样的原则实际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在设计问卷和调查方案时,充分考虑了农民的认知水平,使之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作出明确评价。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农民对12项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满意情况。最终共发放问卷 332份,收回有效问卷308份,占全部问卷的92.8%。
为便于研究,将12个问题的满意程度作为12个变量,用x1至x12代表。取值规则为:评价数据“不满意”取值为“1”,“一般”取值为“2”;将“满意”取值为“3”。对其他变量的定义及描述性统计见表4。
表4 变量的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注:描述统计一列是各个变量的加权平均数,括号中为其相应的标准差。
从该表可看出:
1.农民对公共品供应的11个单项(不含总体情况)的满意程度的平均值为2.14,大于2。说明农民对公共品的供给满意程度比“一般”略好,体现出一种进步,但离满意还有较大差距,如果从整体情况感觉(x11)而言,其加权平均数为2.38,情况更好一点。
2.就加权平均排序而言,相对满意程度最高的依次为“饮水设施”、“乡村教育”、“生活能源”以及“医疗卫生”;相对满意程度最低的依次为“文化活动”、“村民自治”、“农业科技”以及“政府服务”。说明了农民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追求是较突出的。
以前面的定义和数据为基础,利用SPSS16.0对12个变量进行主成份分析,输出了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因子变量贡献率解释表,主成份相关性矩阵表。得出以下结论:
1.问卷调查所确定的从农田水利、农业科技到政府服务等11个单项问题都为典型性较强的农村公共品项目内容,基本都为主成份1所综合涵盖。
2.从主成份1—3与12个原始变量的相关性高低排名,可以看到:政府服务水平、饮水设施、村民自治能力、生活环境好坏是影响九江地区农民对农村公共品服务满意程度最重要因素。
四、结论与建议
如何提高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相关研究和政策实施应该基于两个视角展开:
(一)基于政府的主导地位
目前的主要方式是从农村公共品供给的规模、结构等内在因素和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分权程度等外在因素方面进行探讨,且以定性研究、省域以为主,少见实证。但也应多开展地级市范围的实证研究,特别是进行相对效率的比较。以本文为例,采用DEA法对九江市各区县进行相对效率和二次效率计算,既较客观地反映了现期地方政府在农村公共品供给方面的工作效率,又可以反映消除由于客观条件的优劣后的主观努力程度,有利于完善对下一级地方政府的考核制度,提高其有效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积极性。
(二)基于农民的主体地位
其含义包括农民既是新农村事业的建设者和农村公共产品的消费者,也是农村公共产品的重要供给者。
就本文对九江地区农民对公共品供给效率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
1.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农民对图书室、老年人活动中心、文艺演出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农村对文化精神生活的满意程度。
2.进一步加强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切实确保村务公开、民主议事制度的落实,使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
3.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改善农业技术服务,搞好农业科技推广培训。
4.进一步提高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对农民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朱玉春,乔文,王芳.农民对农村公共品供给满意度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01).
[2]徐崇波,梅国平.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评价实证分析——以江西省80个县(市)为例[J].当代财经,2010(07).
项目来源:本文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農村公共品供给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以九江地区为例”(编号为:JJ113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思勤(1965-),男,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产权和公司治理;陈礼芳(1964-),女,九江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实验师。
(编辑:刘影)
【关键词】农村公共品 供给效率 满意度
一、引言
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公共品供给失衡问题是制约农村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但目前关于农村公共品供给失衡问题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将公共品供给失衡问题简单看成是农村公共品供给总量严重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对农村公共品供给中的低效率关注不够,尤其是对影响公共品供给效率的外在因素研究不够;二是对基于农民的主体地位来评判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关注不够;三是有关研究较偏向于全国或省域范围,一般以定性研究为主,对地区市级的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实证性研究不够。
本文以九江地区为例,基于现有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效率现状,从政府和农民两个层面,利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政府层面供给效率的DEA分析法和农民层面“满意度”的Probit模型分析两类方法,分析影响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大小,得出提升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的途径。
根据朱玉春等人对农村公共品的内容所作的分析[1],农村公共品分级分类情况见表1。
表1 农村公共品三级分类
二、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评价的DEA分析法
(一)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评价方法与农村公共品的内容
在本文中,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是指各地方政府生产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产出的相对效率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相对提升状况效率的综合评价。其中,投入产出效率可以采用各地方政府生产农村公共产品所达到的相对“生产有效性”程度来表示;提升状况效率可以采用反映各地方政府在消除客观基础条件下,投入产出效率提升状况的“管理有效性”程度来表示[2]。
“生产有效性”程度直接使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而“管理有效性”程度则采用二次相对效率(效益)概念进行测评。这是由冯英俊等提出的将把各决策单元以往的相对效益作为它们基础条件的一种度量,并将前期相对效率看作一种输入,而将当期相对效率看作一种输出,以此作为输入输出的因素,再次测算它们之间的相对效率,即为各决策单元的二次相对效率。其好处是可以消除由于客观条件的优劣而造成的影响,对所有决策单元都有激励作用[3]。
(二)DEA分析法及二次相对效率分析结果
考虑到数据的代表性及可得性,在进行计算时使用的投入、产出指标见表2。
表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部门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表
2010—2011年江西省九江市各县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应数据源于《九江市统计年鉴》和各相关部门。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专用分析软件MaxDEA 6进行测算九江市14个县(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2010年及2011年相对供给效率及二次相对效率见表3。
表3 九江市14个县(市)相对供给效率及二次相对效率及排名
三、基于农民为主体的满意度调查及实证分析
调查及分析所采用的数据是笔者于2013年8月对九江14个县区的农民采取随机抽样的原则实际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在设计问卷和调查方案时,充分考虑了农民的认知水平,使之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作出明确评价。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农民对12项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满意情况。最终共发放问卷 332份,收回有效问卷308份,占全部问卷的92.8%。
为便于研究,将12个问题的满意程度作为12个变量,用x1至x12代表。取值规则为:评价数据“不满意”取值为“1”,“一般”取值为“2”;将“满意”取值为“3”。对其他变量的定义及描述性统计见表4。
表4 变量的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注:描述统计一列是各个变量的加权平均数,括号中为其相应的标准差。
从该表可看出:
1.农民对公共品供应的11个单项(不含总体情况)的满意程度的平均值为2.14,大于2。说明农民对公共品的供给满意程度比“一般”略好,体现出一种进步,但离满意还有较大差距,如果从整体情况感觉(x11)而言,其加权平均数为2.38,情况更好一点。
2.就加权平均排序而言,相对满意程度最高的依次为“饮水设施”、“乡村教育”、“生活能源”以及“医疗卫生”;相对满意程度最低的依次为“文化活动”、“村民自治”、“农业科技”以及“政府服务”。说明了农民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追求是较突出的。
以前面的定义和数据为基础,利用SPSS16.0对12个变量进行主成份分析,输出了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因子变量贡献率解释表,主成份相关性矩阵表。得出以下结论:
1.问卷调查所确定的从农田水利、农业科技到政府服务等11个单项问题都为典型性较强的农村公共品项目内容,基本都为主成份1所综合涵盖。
2.从主成份1—3与12个原始变量的相关性高低排名,可以看到:政府服务水平、饮水设施、村民自治能力、生活环境好坏是影响九江地区农民对农村公共品服务满意程度最重要因素。
四、结论与建议
如何提高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相关研究和政策实施应该基于两个视角展开:
(一)基于政府的主导地位
目前的主要方式是从农村公共品供给的规模、结构等内在因素和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分权程度等外在因素方面进行探讨,且以定性研究、省域以为主,少见实证。但也应多开展地级市范围的实证研究,特别是进行相对效率的比较。以本文为例,采用DEA法对九江市各区县进行相对效率和二次效率计算,既较客观地反映了现期地方政府在农村公共品供给方面的工作效率,又可以反映消除由于客观条件的优劣后的主观努力程度,有利于完善对下一级地方政府的考核制度,提高其有效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积极性。
(二)基于农民的主体地位
其含义包括农民既是新农村事业的建设者和农村公共产品的消费者,也是农村公共产品的重要供给者。
就本文对九江地区农民对公共品供给效率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
1.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农民对图书室、老年人活动中心、文艺演出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农村对文化精神生活的满意程度。
2.进一步加强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切实确保村务公开、民主议事制度的落实,使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
3.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改善农业技术服务,搞好农业科技推广培训。
4.进一步提高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对农民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朱玉春,乔文,王芳.农民对农村公共品供给满意度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01).
[2]徐崇波,梅国平.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评价实证分析——以江西省80个县(市)为例[J].当代财经,2010(07).
项目来源:本文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農村公共品供给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以九江地区为例”(编号为:JJ113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思勤(1965-),男,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产权和公司治理;陈礼芳(1964-),女,九江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实验师。
(编辑: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