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2-000-01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的主要工作是为了满足学生“就业”的指导意向。本文针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强化策略进行分析,力求结合实际,供广大同仁参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就业指导
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体育课程法的教育目标是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优化学生的身体、精神需求,从而能够开发职业学生的多项素养。从总体上说,高职院校的主要工作是为了满足学生“就业”的指导意向,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作为基本目标,从而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成效。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意义
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有着很大的教学差异。其特殊性在于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术性和实用性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开展一方面能够强化学生的“身心发展”,另一方面也能让职业学生从体育教学的角度出发,塑造“全方位”的体育教学主导思想,推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项目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通过多种措施,使学生的身心健康能够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使学生成为具有现代发展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学生教学观念存在误区
教学观念是教师从事教育的活动的指导思维。众所周知,体育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发展过程,但是在当前职业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育者没有摆脱应试教育和体育竞技教育的观念,整体教育成效欠佳。而大多数职业学生则认为,体育不能帮助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因此不予以关注,整体教学观念对接上存在问题。
(二)传统教学形式使学生失去兴趣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除了教师演示、学生模仿以外,很难让学生得到其他的新鲜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机械的模仿了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对大部份的教学内容存在抵触心理。诸如体操、长跑、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等教学内容,教师教学生看,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培养。特别是很多教师都沿袭了体育教育一刀切的做法,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学生主体教育的突出。
(三)学院管理中体育经费严重不足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力度的加大,很多学院管理者为了提高学校对生源的吸引力,在专业教育环节上加大了师资力量的投入,却并没有按照相应的比例加大了体育设施的投入。这样一来,就使原本紧张的体育器械、师资、场地等环节出现了停滞的发展局面。体育教育经费短缺,难以满足学习对器材的教育更新,会给学生体育教育产生负面的影响。
三、强化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实施灵活多变的体育教学
从总体上看,实施灵活多变的体育教学策略是高职院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策略。体育教师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因材施教”“分层教育”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年龄、体制、运动项目,将学生分为A、B、C三个顶级,使学生能够根据需求尝试融入不同的体育项目,让职业学生能够对体育教育有更多的兴趣。同时,还要逐步提高对学生的教学要求,针对低年级学生树立运动自信、中年级学生引导体育兴趣、高年级学生培养专业技能,留给学生充足的自我交流的时间。
教师除了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要在体育器材上给予充分的维护、补充和更新。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将有限的课堂教育延伸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中,运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模式,逐步提升分层教学的实施效果。
(二)推进健全的体育教育观
高职院校和全日制院校不同的是,高职院校中为学生设立了很多的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所以学生在实践动手等能力上具有优势性。为了提高学生体育教学的教育质量,在体育课程中,教师要具备完善的教育观念,要让学生了解体育学习的益处和重要性。同时,体育教师要结合专业特色,有针对性的锻炼学生的体育意识。例如,在电焊机床专业,很多学生都面临着久站和久坐的操作姿势,所以体育教师要通过专业体操、运动项目,来增强学生下肢运动的锻炼,避免职教学生因此产生一些“职业病”最终达到强身健体作用。除此之外,学前教育、计算机专业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都可以根据专业特点结合起来,满足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同时,教师要通过各项方法,加深学校管理者、学生、家长对体育课程的认识程度,逐步推进健全的体育教育观念。
(三)提升职教学生的运动技能
在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体育课程中,转变教学理念是推动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必要手段。一方面,教育管理者要通过教师培训、学习交流等方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主动融入体育专业技能的训练中,通过乒乓球、篮球、跳绳、长跑等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让学生具有终身锻炼的学习意识,而不是将体育活动终结在校门之内。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将教学实践基础牢牢定格在“健身”的实际意义上,让学生确立“终身体育”的教育意识,从而根据全面健身的发展要求,提升职教学生的运动技能,组建一支完善的体育人才队伍。
四、总结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性,进行不断的探究和发展,通过教学方法、教育内容、教学管理形式的转变,不断审视自身教学成就,构建一个完善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事业的新模式,促进高职学生意志、精神、身体等方面的建设和加强。
参考文献:
[1] 李存健.对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材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齐齐哈尔学院学报.2012(10).
[2] 林秋月.对高职教育体育目标定位的认识与思考[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
[3]李东宁.高职学院体育课程设置与教学的总体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3.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的主要工作是为了满足学生“就业”的指导意向。本文针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强化策略进行分析,力求结合实际,供广大同仁参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就业指导
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体育课程法的教育目标是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优化学生的身体、精神需求,从而能够开发职业学生的多项素养。从总体上说,高职院校的主要工作是为了满足学生“就业”的指导意向,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作为基本目标,从而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成效。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意义
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有着很大的教学差异。其特殊性在于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术性和实用性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开展一方面能够强化学生的“身心发展”,另一方面也能让职业学生从体育教学的角度出发,塑造“全方位”的体育教学主导思想,推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项目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通过多种措施,使学生的身心健康能够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使学生成为具有现代发展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学生教学观念存在误区
教学观念是教师从事教育的活动的指导思维。众所周知,体育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发展过程,但是在当前职业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育者没有摆脱应试教育和体育竞技教育的观念,整体教育成效欠佳。而大多数职业学生则认为,体育不能帮助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因此不予以关注,整体教学观念对接上存在问题。
(二)传统教学形式使学生失去兴趣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除了教师演示、学生模仿以外,很难让学生得到其他的新鲜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机械的模仿了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对大部份的教学内容存在抵触心理。诸如体操、长跑、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等教学内容,教师教学生看,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培养。特别是很多教师都沿袭了体育教育一刀切的做法,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学生主体教育的突出。
(三)学院管理中体育经费严重不足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力度的加大,很多学院管理者为了提高学校对生源的吸引力,在专业教育环节上加大了师资力量的投入,却并没有按照相应的比例加大了体育设施的投入。这样一来,就使原本紧张的体育器械、师资、场地等环节出现了停滞的发展局面。体育教育经费短缺,难以满足学习对器材的教育更新,会给学生体育教育产生负面的影响。
三、强化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实施灵活多变的体育教学
从总体上看,实施灵活多变的体育教学策略是高职院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策略。体育教师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因材施教”“分层教育”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年龄、体制、运动项目,将学生分为A、B、C三个顶级,使学生能够根据需求尝试融入不同的体育项目,让职业学生能够对体育教育有更多的兴趣。同时,还要逐步提高对学生的教学要求,针对低年级学生树立运动自信、中年级学生引导体育兴趣、高年级学生培养专业技能,留给学生充足的自我交流的时间。
教师除了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要在体育器材上给予充分的维护、补充和更新。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将有限的课堂教育延伸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中,运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模式,逐步提升分层教学的实施效果。
(二)推进健全的体育教育观
高职院校和全日制院校不同的是,高职院校中为学生设立了很多的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所以学生在实践动手等能力上具有优势性。为了提高学生体育教学的教育质量,在体育课程中,教师要具备完善的教育观念,要让学生了解体育学习的益处和重要性。同时,体育教师要结合专业特色,有针对性的锻炼学生的体育意识。例如,在电焊机床专业,很多学生都面临着久站和久坐的操作姿势,所以体育教师要通过专业体操、运动项目,来增强学生下肢运动的锻炼,避免职教学生因此产生一些“职业病”最终达到强身健体作用。除此之外,学前教育、计算机专业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都可以根据专业特点结合起来,满足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同时,教师要通过各项方法,加深学校管理者、学生、家长对体育课程的认识程度,逐步推进健全的体育教育观念。
(三)提升职教学生的运动技能
在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体育课程中,转变教学理念是推动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必要手段。一方面,教育管理者要通过教师培训、学习交流等方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主动融入体育专业技能的训练中,通过乒乓球、篮球、跳绳、长跑等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让学生具有终身锻炼的学习意识,而不是将体育活动终结在校门之内。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将教学实践基础牢牢定格在“健身”的实际意义上,让学生确立“终身体育”的教育意识,从而根据全面健身的发展要求,提升职教学生的运动技能,组建一支完善的体育人才队伍。
四、总结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性,进行不断的探究和发展,通过教学方法、教育内容、教学管理形式的转变,不断审视自身教学成就,构建一个完善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事业的新模式,促进高职学生意志、精神、身体等方面的建设和加强。
参考文献:
[1] 李存健.对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材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齐齐哈尔学院学报.2012(10).
[2] 林秋月.对高职教育体育目标定位的认识与思考[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
[3]李东宁.高职学院体育课程设置与教学的总体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