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事业一我是完全赞成的”

来源 :档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wa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共大)是遵循毛泽东教育思想创办的半工半读新型学校,是上世纪我国教育战线涌现出的新生事物。它自1958年创办至1980年改制,历时22年,为国家培养了22余万名相当于初技毕业至大专毕业不等的建设人才,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它还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并摸索了一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经验,成为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行半工半读教育制度的典范,在我国教育史上是一次有益探索。共大创建三周年之际,毛泽东欣喜地写信祝贺:“你们的事业我是完全赞成的。”
  
  一、“让上不起学的农民上学。好不好?”
  
  1958年3月,汪东兴根据毛主席的指示,离开了中央警卫团来到江西省,担任副省长兼农垦厅厅长,主要负责全省的农垦工作。
  1958年5月,汪东兴作为江西代表回北京参加全国农垦工作会议。会议期间他去看望了毛主席。主席见到汪东兴,很高兴地问道:“去了几个月,情况怎样?”汪东兴汇报说,江西总的情况不错,特别是农业生产情况,自1957年12月开始全省各地办垦殖场,对有组织地集中力量大办农业起到很大推动作用,特别是有的垦殖场针对农民文化低、掌握技术有困难的情况,办了技术学校,凡这样的地方,农业生产形势更好些。
  毛主席听到办农林技术学校,很感兴趣地对汪说:“这个办法好,三十几年前我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搞农民运动调查,许许多多的农民不识字,要说的说不清,想写的写不出,不学点文化,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困难。你回去与邵式平省长商量办些学校,让上不起学的农民上学,好不好?”
  毛主席的谈话对汪东兴很有启发。他于1958年6月初回到江西。即向邵式平省长谈了一个想法:可否考虑在江西办一种农业方面的学校,免费招收适龄农民入学,学校的费用靠学员自己劳动创造,省里先给一小部分启动资金。我们从教育人手,促进江西农业的发展。邵式平听了汪东兴的想法和建议很高兴,当即表态:“你这个想法很好,应该考虑。”他还由此联想到苏联的东方劳动大学,说“我看江西也可以办劳动大学,这对发展我们江西的经济有好处。”
  后来这件事拿到省委、省人委的全委会上讨论时,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同意邵式平的提议。认为办劳动大学的设想是从当前农村、农民的实际出发的,并认为这种办学可考虑以各地垦殖场为基础:另一种意见考虑到垦殖场刚建不久,再以场办学会分散力量,影响垦殖场工作:其次考虑到学校生源、办学资金等难题,认为江西不具备办劳动大学的条件。后由刘俊秀、汪东兴负责带领一些干部到部分垦殖场走访,广泛征求意见,结果垦殖场的职工群众热情很高,大都赞成在全省创办劳动大学。
  1958年6月9日,中共江西省委、省人委,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和邵式平、刘俊秀、汪东兴的倡议,为了加快江西革命老根据地的开发和建设,为了满足全省人民群众,特别是较贫困的工农及其子女迫切要求提高文化素质的愿望,作出了《关于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的决定》。该决定指出:“为培养共产主义的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工业等方面的又红又专的大批人才,普及科学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建设繁荣幸福的共产主义新山区,特决定以原江西南昌林校和各综合垦殖场为基础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总校和分校。”当日在全省各地公布了招生简章。接着在全省各地设立了招生处、招生点。6月15日。在全省行、专署负责人和省专属垦殖场场长、党委书记会议上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定名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好,后报经省委、省人委批准。
  同年8月1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共大)正式成立。当天,在设于南昌市郊的西山梅岭共大总校以及井冈山、大茅山、武功山等30所分校同时举行了开学典礼。共大总校的开学典礼由副省长兼共大总校党委书记汪东兴主持,省委书记兼共大总校校长刘俊秀作了题为《为一座新型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诞生而欢呼》的报告。邵式平则参加了井冈山分校的开学典礼。第二天《江西日报》发表了题为《祝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开学》的社论。当时总、分校共有学生1.1万名。工农及其子女占92.7%。一所“半工半读”的新型大学在江西这块老根据地诞生了。
  
  二、“看来你们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得很有起色。很有希望。要坚持办下去。”
  
  根据共大第一个《招生简章》规定,外省报考者,可按规定报考手续到南昌总校招生处报名。共大总校及各分校,按照山区和各垦殖场的特点,分别设立农、林、畜牧兽医、工业等若干科系。共大的开办经费,除了江西省政府按每个学员30元开办费和70元基建费以外,其他一切经费全靠学校学员自力更生,以劳动创造解决。据1959年1月底不完全统计,共大全省各校兴办农场66个、林场40个、畜牧场71个、工厂243个,学校经营的耕地面积4.275万亩,林地面积14.2万亩,创办半年来总收入427万余元,初步建立起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的基地,为解决办学经费和学生生产自给打下了基础。学生也不断增加,除江西本省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上海、江苏、安徽、福建、湖南、湖北、河南、四川、广东、广西等18个省、市、自治区。
  1959年8月,毛主席在庐山主持召开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当时负责会议接待工作的江西省领导汪东兴和方志纯去看望毛主席,在谈话中毛主席主动问及“劳动大学现在办得怎么样?”接着,汪东兴便将共大开办近一年的情况,从艰苦的建校劳动到利用荒山林地、水塘水库等积极兴办学校自己的农(林)场、畜牧场、鱼苗场以及以各类加工作业为主的工厂,从学校编教材、学员分班级学文化学科技学生产技能到安排邵式平等省委领导来给学校师生作思想政治报告,从学校所取得的成绩和面貌变化到社会人民群众对共大的反映等等,都作了详细汇报。并告诉主席共大分校由开办初的30所已发展至77所,学生也已达4.6万余人。为了抓好教学,邵式平还处心积虑将他延安时期的老朋友(曾与邵先后担任陕北公学教务长)。当时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情报研究室任职的林仲动员到江西来,担任副校长。在整个汇报中,方志纯也不时插话补充。
  毛主席一边吸烟,一边仔细认真地听着,直到汪东兴的汇报停顿下来,仍很有兴致地说:“你接着讲。接着讲,能不能总结一下你们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特点?”汪东兴稍加思索,便归纳了邵式平省长、刘俊秀书记在共大作报告所讲到的相关内容,从广大工农群众能接受高等教育,学生半工半读自己创造条件学习,多快好省地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等几个方面继续谈学校特点及优越性。
  毛主席听完汇报说:“看来你们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得很有起色, 很有希望,要坚持办下去。”
  在这次庐山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也听取了邵式平省长关于创办共大的情况汇报,并题写了“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校名。身任全国人大委员长朱德同志,在这年夏季参观了“共大成就展览”后,欣然为庆贺共大创建一周年题写了赞词,并为共大井冈山分校的校刊上题写了“井冈熔炉”。
  不久,在北京农业展览馆举办的一次大型农业展览会上,江西共大的各项成果,包括各类农产品和许多革新创造都被放在第一展台。这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不少地方的同志都到江西共大来参观、学习取经。
  1960年5月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授予共大总校及大茅山等分校为“百面红旗”先进单位。这时,毛主席的老朋友、美国进步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郎也对共大这所新型学校产生了浓厚兴趣,来到共大云山分校考察、采访。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到大茅山分校拍摄了记录片《大茅山的春天》。
  
  三、“这是一件大事。我写几个字去祝贺他们。”
  
  1960年9月,汪东兴奉命调离江西回北京工作,但他仍与江西共大保持密切联系。1961年7月。因中央在庐山召开工作会议,汪东兴随毛主席回到江西。受共大及江西省委委托,汪东兴于7月29日下午,在谈完其他工作后便抓住时机和毛主席谈起江西共大的情况。这次,汪东兴主要向毛主席汇报了共大学校的管理、学生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学生既学文化又学专业技术。采用了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方法等等。毛主席听到共大发展这么快,并且逐步完善,十分高兴。他说:“办得好啊!看来,我三十年前想办的事,终于在你们江西实现了。办教育这是一个事业,一件大事。搞社会主义建设没有文化,不讲科学,不培养人才是不行的。”
  汪东兴见毛主席兴致很高,连忙说:“今年8月是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建校三周年,请主席写几个字鼓励鼓励,好不好?”,毛主席很爽快地说:“这是一件大事。我写几个字去祝贺他们。”接着,他还对汪东兴说,“你也应该前去祝贺一下他们。”
  7月30日早晨,毛主席的警卫员张仙朋打电话给汪东兴说,今天凌晨主席结束了一夜的办公刚躺下,又起来,说睡不着,还有一件事没办完。接着就吩咐张仙朋准备纸和墨,主席坐在桌前,沉思了一会,然后就一口气写下了许多字……主席写好后就吩咐打电话,说“请汪东兴来先看看。然后我还要再看看。”
  汪东兴迫不及待地来到主席住处,兴冲冲地拿起主席写的“字”一看。原来是给共大的一封信。同志们:
  你们的事业,我是完全赞成的。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不要国家一文钱。小学、中学、大学都有,分散在全省各个山头,少数在平地。这样的学校确是很好的。在校的青年居多,也有一部分中青年干部。我希望不但在江西有这样的学校,各省也应有这样的学校。各省应派有能力、有见识的负责同志到江西来考察,吸取经验,回去试办。初时学生宜少,逐渐增多,……
  这就是后来被大家称为毛主席《七·三零指示》的信件。汪东兴十分激动地看完后,仍放回毛主席的案头。下午主席起床后又看了看他写的信,后传话让汪东兴来到自己住处。毛主席对汪说:“我又想了一下,这封信还是暂时不要公开发表的好,一旦公开发表,全国各地都要派人去江西参观、学习、取经,江西要管吃、管住、管招待。这样一来影响生产,影响教学,大大加重了江西负担,好事变成坏事罗!你告诉江西共大的同志们,就说我向他们表示祝贺。你看怎么样?”接着又吩咐,“这封信请你送给中央政治局的同志们传阅。”
  汪东兴马上就打电话给正在庐山参加会议的邵式平,告诉他毛主席已写了亲笔信祝贺共大。邵得知情况立即就来到汪东兴那里,将信的全文抄去,向江西共大的同志们报喜。庐山会议刚结束,周恩来总理就来到共大庐山分校考察。9月18日,周总理在南昌市江西宾馆接见共大学校的领导及师生代表,将毛主席给共大写指示信的喜讯告诉了大家,还与大家合影留念。
  
  四、“这样的学校可以多办一点”
  
  后来周恩来总理和朱德委员长曾多次到共大视察,也给予热情的赞扬鼓励和积极支持。1962年3月朱德偕夫人康克清同志先后到几所共大学校视察工作,在视察大茅山分校时,朱德还信步走进了正在上课的教室听课。下课时。他与讲课老师热烈握手,亲切地对师生们说。要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又红又专的人才。
  1963年10月初,共大党委书记张宇晴,副书记、副校长黎超和教务处长章仲瑜接中央通知赴北京,参加了周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主持召开的“八个部委”(农垦部、教育部、宣传部、林业部、农业部、财政部、水产部、水电部)有关负责人会议。会议开始,周总理宣读了毛主席1961年给共大的《七·三零》指示信。他边读边解释,深入阐述毛泽东教育思想,与大家共同正确理解指示信的内容。随后,周总理就共大呈交的书面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向共大同志详细询问、了解。接着指示在座的各部委领导支持解决。并请农垦部江一真副部长负责召集各部委讨论议定。遵照周总理的指示,这次会议形成了一个《关于解决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一些问题的纪要》,作为正式文件下发。该文件涉及共大的经费、领导隶属、招生和毕业分配、师资以及教学设备等问题,为共大的巩固和发展解决了不少问题。不久,周总理又亲自批准了江西共大的发展计划。
  1964年8月1日,国家主席刘少奇在中央各部和北京市党员干部会议上作报告,讲述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及两种劳动制度时,热情地肯定了共大半耕半读是好形式。同年刘少奇同志多次在讲话中肯定和赞扬共大所取得的成就。8月21日,刘主席在广西视察时说:“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也已经办了好几年了……你们可以组织去参观、学习,吸取经验,回来试办。”
  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高教部对共大的事业也十分重视,并给予了大力支持。1965年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草拟了《中央转发毛泽东同志给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信和江西关于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情况报告》。将在三年多以前写了未发出的信向全党全国公开,并要求“各级领导部门认真学习研究。”
  1965年5月,毛主席重上井冈山时,听取了江西省委负责人关于共大办学情况的汇报,心情很高兴。并打算去附近的拿山分校去看看。后因没空,他派随行的张平化和刘俊秀代表他去共大拿山分校,把毛主席的问候和关怀带给了拿山分校的全体师生。他俩回来后向主席详细地汇报了情况,毛主席高兴地说:“这样的学校可以多办一点。”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一行13人于1966年3月19日到共大总校视察并为共大题词。
  1975年2月3日,毛主席在视察湖南后,其专列从长沙到达江西,在接见江西省有关负责人时,又关切地问到共大学校的情况,并勉励要将学校进一步办好。
  1976年10月,“文革”结束后,江西共大在新的历史时期仍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发展也很快,并引起国内外更广泛的关注。1978年2月17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
  随着我国国情的变化和教育事业迅速发展,1980年11月,经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改名为江西农业大学。此后。原各个分校根据各地具体情况相继更名,有的就取消归并其他学校了。现仅存江西婺源一所鄣公山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该校办学方向依然面向农村,招收比较贫困的农民子女人学,向农民普及文化科学,2003年还获得国家高教部的办学资金支持。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作为一种办学形式已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但是,共大创办的巨大成就及其独特的思想、理念以及贯穿在整个办学中所体现的不畏艰难的探索精神均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从1963年起。江西共大就被外交部列为对外参观点。仅1968至1980年的统计,就有86个国家和地区的549批外国朋友共7496人到共大学校访问考察。
  其中,美国学者苏珊,佩珀曾多次来我国考察教育,调查了我国大陆十几所大学,在共大逗留的时间为最长。1980年10月30日在共大南城分校考察时,他在座谈会上恳切地称赞说:“共大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认为共大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富有创造性和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世界上不少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的一些国家。对中国江西半工半读的经验,也都比较欣赏,觉得很有参考价值。我参加过两次国际教育会议都亲耳听到了关于这一方面的讨论。”此后,他与另一位澳大利亚学者约翰,柯莱威利合作,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共大进行进一步研究,现早有专著出版,流传于世界。
其他文献
朱自清的小品散文具有含蓄、适度并且真诚的特点。含蓄体现在表达手法的委婉,只是微微沁出自己的思绪;适度主要表现为清而不淡、浓而不烈,情感表达拿捏得极其到位;真诚则是情感的真切,所有情感都是其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在朱自清的散文作品中,《背影》的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从头至尾贯穿了朱自清独特的散文艺术风格,也是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的散文作品。人们对于朱自清的经典作品进行了很多近距离赏析,深刻体会到他
走在空旷的原野上 我独自怅惘  原本不该迷茫 为何还要凄惶  每一条道路前进的方向  都没有路标在身旁  所有的阳光 都可能被遮挡  我的诗和远方 在哪个遥远的地方  所有人终其一生都在仰望  生命的光芒万丈  所有人穷其一生都在恐慌  灵魂的栖息地你在何方  背起行囊  每一个脚印都斗志昂揚  劈波斩浪  每一次出发都扬帆起航  寒来暑往  每一次歌唱都神采飞扬  心灵正在成长  一万次行走就百
作者简介:谭志军(1982.10-),笔名微尘,男,湖南省衡阳人,文学爱好者,自由职业。  我的家乡,是中国千万个农村中的一个缩影,它位于两条河交汇冲出的一块小小的平原上,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气候温润,人民勤劳,谭氏族人几百年前就在此繁衍生息。  我能记起的点点滴滴,应该是从10岁左右起,那时的家乡,那时的童年,是一辈子难已忘却的时光。家乡的那时是一自给自足的农村时代,外出打工的非常少,大家守
摘 要:汉语中的“是”作为一个重要的动词,一直是研究者们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将从认知语法的角度出发,分析“是”的词性及其语义特征,以深入剖析关于“是”并为将英语中的“be”及汉语中的“是”作认知对比分析,探索英汉两种语言间的差异。  关键词:“是”;认知语法;词性;语义特征  [中图分类号]:H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5--02  1.引言  关
客居邊疆,在异族他乡  少年的大溪,时常哗哗流进梦里  鸿雁洲头,半夜还有它们成群起飞或降落  雁南飞,雁北飞,哪个晓得何处是家乡  天漆黑黑的,茶馆店里炉火旺旺  窗外,有老汉路过的咳嗽声  晨曦在金华山那边开始变红  大樟树下,码头边上  一张张白帆吱吱嘎嘎挂起来了  船头上的小伙和浣衣村姑献殷勤  不是说上衢州,就是言到杭州  要带点什么颜色的毛线呢  此时,老街上飘来阵阵大饼油条的香味  
摘 要:废名的《十二月十九夜》写于1936年冬,通过意象的设置谱写了一首心游万仞,神思千载的思想之歌。本文通过对意象的巧妙衔接和内涵解读,并结合诗人人生履历,探究诗歌的思想历程和在当时时代背景下诗人内心深处的五味杂陈。  关键词:《十二月十九夜》;思想历程;意象;诗歌  作者简介:石浪(2001-),男,汉族,湖南邵阳人,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I
摘 要:《弗兰肯斯坦》作为科幻小说的开山之作,在文学史上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小说通过描写人类与怪物关系的二元对立,警醒人们在享受科技发展成果的同时,要思考人类与科技进步之间存在的冲突。本文从后人类主义视角出发,探讨弗兰肯斯坦与怪物之间的伦理关系,分析两者产生冲突的原因,从而进一步审视在人工智能盛行的今天,人与科技的共处模式。  关键词:弗兰肯斯坦;后人类主义;伦理  作者简介:伍嘉玲(1996-)
摘 要: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以香港百年殖民史为背景,写下了普通百姓的悲欢离合。本文试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对文本进行剖析,透视小说中暗含的男性、西方、殖民者与女性、东方、被殖民者的对立,被殖民者的沉默和他者性,解读家庭史背后的大历史。  关键词:《香港三部曲》;后殖民主义;女性  作者简介:郭灵西(1988-),女,汉族,河北秦皇岛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
作者简介:潘佳伟(1996-),女,汉族,浙江湖州人,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5-0-02  概要:  清初著名诗论家叶燮构建了一套自己的诗歌意境创作论。他认为,为文以至极便是达到“冥漠恍惚之境”。要达到这种境界有两个前提,一是诗人在诗歌流变中有所变与不变,二是诗人能拥
摘 要: 《红楼梦》索隐学派作为“红学”研究的重要分支,曾在近代中国产生重要影响,蔡元培作为红学索隐学派的重要代表,由于其身份及著作《石头记索隐》受到过赞誉,也遭受过非议。本文主要通过考察《蔡元培日记》去探寻其研究《红楼梦》的溯源、总结其研究特点,并对其贡献进行小结。  关键词:蔡元培;日记;索隐;红楼梦  作者简介:徐银翎(1995-),女,汉族,四川泸州人,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在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