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研究中的国家-社会、空间-行动者、权力与治理——近年来有关社区研究文献述评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fml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梳理了1990年代以来有关社区研究文献,发现国家-社会范式是构成近些年来中国社区研究的一条主线,社区空间-行动者、社区权力与治理等研究均离不开这条主线,只不过是对其进一步细致化、微观化、深入化或者技术化了。社区研究亟需一种对各种理论范式的整合性研究和对当前社区秩序的一个合理、深入性解释框架。
其他文献
流动儿童在Bronfenbrenner所指的四个生态系统(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观系统和宏观系统)中均处于不利处境,这种困境可能是导致其心理适应问题比较严重的重要原因。但不可否
儿童抗逆力是指儿童在逆境中克服困难,展示积极适应结果的能力。本文基于"抗逆小童星"实践项目,总结出优势取向的流动儿童抗逆力提升模式。此模式充分发挥儿童及其环境系统的
家乡情结是个体与家乡之间的一种持久而深刻的情感联结,是中国人的一种典型的社会心理现象,它蕴含了国人对家乡的共同情怀。从古代的“落叶归根”、“衣锦还乡”,到现代的“春运大迁徙”,无不表现出人们浓厚的家乡情结。除此之外,中国的农耕文明和乡土文化决定了中国人的家乡情结与其他国家相比,有着更加深刻的内涵。因此,对家乡情结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中国人这一心理特点。目前关于家乡情结的研究主要基于社
我国少数民族杂散居地区包括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和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民族乡是根据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在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建立的乡一级基层行政区域。无论是从民族乡产生的社会
引入当代西方著名体育学者西登托普先生的运动教育模式,从运动教育模式的含义、目的、目标、内容和特点进行研究。运动教育模式的引进为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提供了学校体育课程
《魏书》关于北魏道武帝拓跋早年经历的记载虽然简约 ,但是指认明确 ,论列系统 ,有较为可靠的佐证资料 ,其价值远在《宋书》、《南齐书》及《晋书》诸书之上。本文认为 :拓
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解剖,其锋芒指向权力者的表达。鲁迅批判的焦点不在权力者表达的具体所指,而在权力者表达的生产机制、传递方式,及其与权力和现实的关联。鲁迅认为,传
人民警察是法律的坚强守护者,也是一个容易受到袭击的群体。当前,袭警活动日益猖獗,人民警察的自身权益不断受到侵犯和挑战。为了弥补法律上的缺陷,保障正常的执法工作,有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