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任务型教学法最初主要应用于语言学习,主张教学活动通过完成事先设计好的任务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法具有可行性,同时要对教学任务的设计和教学效果的评估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促进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任务型 教学法 信息技术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2-095-02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计算机技能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基本要求,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作为我国高校开设的一门公共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正是因应这一社会发展需要形成的。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采用合适的教学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计算机这一工具,对课堂教学是一个挑战。任务型教学法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循序渐进、注重逻辑和理论的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可以作为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任务型学习法概述
任务型教学法是交际法的发展,初始主要运用于语言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系列的任务来检验并巩固教学的成果,以任务的完成来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任务教学法将教学目标设计转化为各类教学任务,学生通过完成这些特定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最终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例如,我国英语教学中,教师将会话设计成餐厅、机场等等许多种情境任务,学生在各种交际任务中运用学习到的英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进而达到掌握和使用英语的能力。由于任务型教学法在教学环节中注重学生参与和体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融入了真实的语言环境,避免了单纯灌输英语语法和背单词等枯燥重复的课堂教学方式,力图让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生活任务而参与学习过程,克服了以语法教学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真实性不足、难以理解的问题,不仅使得学生掌握了语言知识,更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技能。因此,任务型教学模式是把抽象的语言知识、原理等通过合理的任务设计转化成为具有实际意义的具体任务的课堂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与语言教学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当今中国,人们已经把英语和计算机作为个人谋求发展的基本工具和技能,从课程教学目标来看,英语和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相较于数学、物理等课程偏重于理论而言,更偏重于应用,传统以语法为核心的英语教学方式已经受到广泛质疑,培养了一大批不能开口说话的哑巴英语学生。对于以计算机为载体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而言,作为普及型课程,不同于专业研究,计算机如何工作、内部的芯片结构如何等并非该课程教学要关心的核心问题,最重要的是通过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使得学生掌握运用计算机的技能;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目标的应用性特征决定了英语和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需要掌握具体的操作技能而不能过于学习抽象的理论知识。
二、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任务教学法的实施
1、任务型教学法中师生角色的变化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占据着绝对主动的位置,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事先准备的讲义,将课本知识系统传授给学生,学生虽然可以提问,但整体上还是处以被动接受的地位,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不能够得到主动发挥。任务型教学法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任务促进学习,通过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检查自身掌握知识体系的状况,巩固所学的知识,在任务结束时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任务型教学法实现书本理论知识与课程任务实践充分相结合的理想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人。
任务型教学法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任务型教学法体系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包括从任务设计、实施到任务结束后的的评价等一整套的程序。同时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许多新的复杂的问题,这必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自身素质也是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关键因素。传统的信息技术基础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以板书或多媒体等手段传授书本知识为主要形式。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教师则成为活动的组织者,不仅传授学生书本知识,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方法和技巧,同时也要适当控制课堂授课时间,强化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
2、任务的设计
从以上表述我们知道,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就是任务的设计,任务设计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任务型教学法实施的成败。根据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其任务教学法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方面,二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1)任务设计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无论何种教学方法最终的目的就是实现教学的目标,方法是为内容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就任务本身而言,任何一个任务都具备特定的单一或多个目标,必须将这些目标与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相统一,这是任务设计的最基本条件。因此,在制定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时,必须以教学大纲为基础,以课程内容为依托,任务应以让学生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为最终目的。
2)任务设计要与教学进度相匹配。完成任务的过程实际就是检验对先前课堂教学所学知识掌握程度,同时将抽象的知识通过设计的具体任务生活化、感性化,加强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设计的任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程度,确保学生能够完成,与教学进度的不匹配的任务都不能达到帮助学生巩固、消化吸收教学内容的目的,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3)任务设计体现单一和综合训练相结合。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是一套知识体系,是由若干个知识点所组成的,对于那些重要的关键知识点设计单一的任务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设计包含多个知识点的综合性任务,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同时形成对所学知识体系的认知,避免单一任务的局限性。
4)任务设计尽可能贴近实际。任务型教学法一个重要的优点就是将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转化为具体、生动的感性任务,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当然,考虑到课堂实施任务的局限性,在设计时要兼顾意义与形式,通过合理方式的选用,既注重任务的真实性、生活性和趣味性,也不忘其可实施性。
3、任务的具体实施
由于计算机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关键作用,使得该课程同时具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课程教学内容。根据理论课和实践课课程内容的不同,需要分别设计不同的任务。理论课教学主要包括信息技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应用、数据库操作等几方面的内容。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可以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任务。
1)组织任务执行小组
教师可以根据参与教学的人数,以学生自由结合、教师适当调整的方式进行任务小组的分配。
2)制定教学任务
信息基础课程理论教学的几方面内容相对独立,教学任务可以根据这几个模块分别进行设计。计算机硬件部分,可以通过让学生组装出一台计算机,分别介绍计算机的各种硬件分布、连接及功能。计算机软件则可承接硬件部分,在组装出一台计算机的基础上,安装操作系统及多种应用程序,加深对操作系统重要性理解,同时更为直观地了解“硬件+软件=计算机系统”。在计算机网络部分,可以设计局域网的建设、广域网的接入、WWW的操作等多样性的任务,让学生多角度地掌握网络的广泛应用。在多媒体应用部分,可以涉及媒体制作软件、媒体播放软件等应用型任务,让学生熟悉媒体形式及计算机制作媒体的方式。数据库操作可以同时兼顾信息系统涉及任务,强调应用性。
3)任务的执行
任务的分配可以让多个小组完成一个任务,也可以让不同小组完成不同任务。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需要对完成任务的步骤及完成结果进行适当记录,最后通过交流成果的方式进行教学知识点的归纳与总结。
实践课教学通常以个人为单位,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制定的任务。根据实践课的环境特点和实验室配备,可以制定若干对计算机具体操作和应用的任务。包括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网络的连接和操作、各种办公软件和多媒体应用软件的熟悉等。教师可根据学生最终提交的结果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任务型教学法评估
教学任务设计是否合理是任务型教学法评估的前提。因此在任务设计的时候,必须高度重视对任务设计的要求,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进度等相关事项,设计出科学的教学任务。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如何,是检验任务型教学法的基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估。教师在实施任务型教学法时,可以直观地观察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状况和运用知识的技能,对于学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错误和问题,为了任务的连贯性和持续性,教师可以不干预,但是要进行详细的记录。教师在任务结束以后,要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重新复习相关知识点,使得学生真正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对于个别问题,可以根据个体差异, 对症下药,个别辅导,使得任务型教学法实施效果达到最佳,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各种教学方法从本质而言,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探索和尝试使用任务型教学法,并不是摈弃其他的教学方法,事实上,传统的课堂系统、逻辑的讲授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的特点,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技能才是教学的最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吴文.任务型教学法的产生发展及反思[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2]徐连珠.我对任务型教学法的四点看法[J].文教资料,2006(2上)
[3]杨桂琴.试论“任务型”教学法产生的理论背景及其现实意义[J].甘肃高师学报,2006(4)
[4]王慧勤.任务型教学法浅谈[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6(3)
[5]谢四莲,成运.任务教学法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30)
关键词:任务型 教学法 信息技术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2-095-02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计算机技能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基本要求,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作为我国高校开设的一门公共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正是因应这一社会发展需要形成的。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采用合适的教学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计算机这一工具,对课堂教学是一个挑战。任务型教学法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循序渐进、注重逻辑和理论的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可以作为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任务型学习法概述
任务型教学法是交际法的发展,初始主要运用于语言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系列的任务来检验并巩固教学的成果,以任务的完成来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任务教学法将教学目标设计转化为各类教学任务,学生通过完成这些特定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最终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例如,我国英语教学中,教师将会话设计成餐厅、机场等等许多种情境任务,学生在各种交际任务中运用学习到的英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进而达到掌握和使用英语的能力。由于任务型教学法在教学环节中注重学生参与和体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融入了真实的语言环境,避免了单纯灌输英语语法和背单词等枯燥重复的课堂教学方式,力图让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生活任务而参与学习过程,克服了以语法教学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真实性不足、难以理解的问题,不仅使得学生掌握了语言知识,更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技能。因此,任务型教学模式是把抽象的语言知识、原理等通过合理的任务设计转化成为具有实际意义的具体任务的课堂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与语言教学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当今中国,人们已经把英语和计算机作为个人谋求发展的基本工具和技能,从课程教学目标来看,英语和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相较于数学、物理等课程偏重于理论而言,更偏重于应用,传统以语法为核心的英语教学方式已经受到广泛质疑,培养了一大批不能开口说话的哑巴英语学生。对于以计算机为载体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而言,作为普及型课程,不同于专业研究,计算机如何工作、内部的芯片结构如何等并非该课程教学要关心的核心问题,最重要的是通过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使得学生掌握运用计算机的技能;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目标的应用性特征决定了英语和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需要掌握具体的操作技能而不能过于学习抽象的理论知识。
二、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任务教学法的实施
1、任务型教学法中师生角色的变化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占据着绝对主动的位置,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事先准备的讲义,将课本知识系统传授给学生,学生虽然可以提问,但整体上还是处以被动接受的地位,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不能够得到主动发挥。任务型教学法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任务促进学习,通过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检查自身掌握知识体系的状况,巩固所学的知识,在任务结束时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任务型教学法实现书本理论知识与课程任务实践充分相结合的理想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人。
任务型教学法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任务型教学法体系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包括从任务设计、实施到任务结束后的的评价等一整套的程序。同时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许多新的复杂的问题,这必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自身素质也是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关键因素。传统的信息技术基础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以板书或多媒体等手段传授书本知识为主要形式。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教师则成为活动的组织者,不仅传授学生书本知识,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方法和技巧,同时也要适当控制课堂授课时间,强化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
2、任务的设计
从以上表述我们知道,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就是任务的设计,任务设计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任务型教学法实施的成败。根据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其任务教学法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方面,二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1)任务设计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无论何种教学方法最终的目的就是实现教学的目标,方法是为内容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就任务本身而言,任何一个任务都具备特定的单一或多个目标,必须将这些目标与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相统一,这是任务设计的最基本条件。因此,在制定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时,必须以教学大纲为基础,以课程内容为依托,任务应以让学生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为最终目的。
2)任务设计要与教学进度相匹配。完成任务的过程实际就是检验对先前课堂教学所学知识掌握程度,同时将抽象的知识通过设计的具体任务生活化、感性化,加强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设计的任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程度,确保学生能够完成,与教学进度的不匹配的任务都不能达到帮助学生巩固、消化吸收教学内容的目的,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3)任务设计体现单一和综合训练相结合。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是一套知识体系,是由若干个知识点所组成的,对于那些重要的关键知识点设计单一的任务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设计包含多个知识点的综合性任务,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同时形成对所学知识体系的认知,避免单一任务的局限性。
4)任务设计尽可能贴近实际。任务型教学法一个重要的优点就是将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转化为具体、生动的感性任务,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当然,考虑到课堂实施任务的局限性,在设计时要兼顾意义与形式,通过合理方式的选用,既注重任务的真实性、生活性和趣味性,也不忘其可实施性。
3、任务的具体实施
由于计算机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关键作用,使得该课程同时具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课程教学内容。根据理论课和实践课课程内容的不同,需要分别设计不同的任务。理论课教学主要包括信息技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应用、数据库操作等几方面的内容。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可以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任务。
1)组织任务执行小组
教师可以根据参与教学的人数,以学生自由结合、教师适当调整的方式进行任务小组的分配。
2)制定教学任务
信息基础课程理论教学的几方面内容相对独立,教学任务可以根据这几个模块分别进行设计。计算机硬件部分,可以通过让学生组装出一台计算机,分别介绍计算机的各种硬件分布、连接及功能。计算机软件则可承接硬件部分,在组装出一台计算机的基础上,安装操作系统及多种应用程序,加深对操作系统重要性理解,同时更为直观地了解“硬件+软件=计算机系统”。在计算机网络部分,可以设计局域网的建设、广域网的接入、WWW的操作等多样性的任务,让学生多角度地掌握网络的广泛应用。在多媒体应用部分,可以涉及媒体制作软件、媒体播放软件等应用型任务,让学生熟悉媒体形式及计算机制作媒体的方式。数据库操作可以同时兼顾信息系统涉及任务,强调应用性。
3)任务的执行
任务的分配可以让多个小组完成一个任务,也可以让不同小组完成不同任务。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需要对完成任务的步骤及完成结果进行适当记录,最后通过交流成果的方式进行教学知识点的归纳与总结。
实践课教学通常以个人为单位,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制定的任务。根据实践课的环境特点和实验室配备,可以制定若干对计算机具体操作和应用的任务。包括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网络的连接和操作、各种办公软件和多媒体应用软件的熟悉等。教师可根据学生最终提交的结果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任务型教学法评估
教学任务设计是否合理是任务型教学法评估的前提。因此在任务设计的时候,必须高度重视对任务设计的要求,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进度等相关事项,设计出科学的教学任务。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如何,是检验任务型教学法的基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估。教师在实施任务型教学法时,可以直观地观察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状况和运用知识的技能,对于学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错误和问题,为了任务的连贯性和持续性,教师可以不干预,但是要进行详细的记录。教师在任务结束以后,要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重新复习相关知识点,使得学生真正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对于个别问题,可以根据个体差异, 对症下药,个别辅导,使得任务型教学法实施效果达到最佳,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各种教学方法从本质而言,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探索和尝试使用任务型教学法,并不是摈弃其他的教学方法,事实上,传统的课堂系统、逻辑的讲授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的特点,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技能才是教学的最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吴文.任务型教学法的产生发展及反思[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2]徐连珠.我对任务型教学法的四点看法[J].文教资料,2006(2上)
[3]杨桂琴.试论“任务型”教学法产生的理论背景及其现实意义[J].甘肃高师学报,2006(4)
[4]王慧勤.任务型教学法浅谈[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6(3)
[5]谢四莲,成运.任务教学法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