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与过程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n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新闻电影工作者萨缪尔森在论述电影新闻摄影工作时提到:难以重演的新闻是没有机会第二次拍摄的,能否装好胶片,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地点,对准适当的方向举起摄影机,这是新闻摄影师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在电视新闻摄像工作中,怎样才能抓拍到新闻内容的关键,并用最符合电视媒介特征的表现手段表达出来,是提高电视新闻报道水平的重要话题。从分析电视媒介特征出发,我们或许可以将这一话题做一简单梳理。
  
  现场与过程——电视新闻摄像的基本意识
  
  新闻转瞬即逝,变化中,新闻现场一去不回,事件经过成为历史,电视新闻前期拍摄的到位与否直接影响着新闻报道质量,电视摄像记者成为电视新闻报道中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要完成一个高质量的新闻报道,电视摄像记者应树立起一种明确的电视新闻观念。
  到现场去。正如匈牙利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所说:“战地记者手中的赌注就是自己的生命,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离炮火不够近。”①对电视新闻而言,也是同样道理。到现场去,充分发掘新闻现场是加强电视新闻视听表现的重要一环。
  在重大新闻、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各大传媒机构往往都会抢现场,力争在拍摄中占据有利地形,以便抓到独家画面。但在一般新闻的报道中,则往往缺乏这一意识,导致大量充斥屏幕的万能画面的出现。例如会议新闻的报道是清一色的人头、鼓掌和举手表决;展现农业丰收是收割机奔驰、麦浪翻滚的画面;表现工业成就则是机器隆隆开动等,缺乏有细节、有特色的现场画面。在深度报道和评论类新闻中,更是容易简单地根据解说词贴上大体可以对应的画面,或是使用资料画面。这种对新闻现场的忽视,导致新闻报道缺乏个性,失去意义,更谈不上体现电视媒体的报道优势。
  而优秀的电视新闻往往是充分利用新闻现场的典范。获奖新闻《崽伢子,莫过来》以及1998年抗洪营救小江珊的《生命之舟》报道中,新闻现场的充分展现将观众带入抗洪抢险的紧急与危险中,和抗洪官兵、受灾群众一起经历惊险时刻,这种虚拟的现场体验深深触动电视机前的观众,成为难以忘怀的记忆。
  记录过程。在以往的电视新闻报道中,概括性的报道成为最主要的特征,播音员通过解说词将新闻五要素一一道来,画面则配上新闻现场的展示,“短、平、快”将一则新闻报道完毕。这一类型的新闻报道使新闻缺乏了自身应具有的活力,抹杀了新闻事件本身的鲜活、丰满,留下的只是干巴巴的信息传递。就新闻报道而言,五要素的明确有助于受众快速、简洁而准确地获知新闻信息,报纸新闻如此,广播新闻如此,电视新闻也应如此。但在五要素的准确交代之外,电视新闻较之其他媒介新闻的重要特点在于可以形象地还原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这是一个操作上的优势,也是电视新闻与其他媒介新闻争夺受众的重要手段之一。对电视新闻摄像记者而言,专注于新闻五要素的准确传达,将镜头局限在把新闻事件交代清楚的做法无助于拍摄到让观众印象深刻的画面,电视新闻摄像记者应具备强烈的过程记录意识。
  中央电视台关于沈阳野蛮拆迁的新闻报道中,记者李娟和摄像马战辉曾被当地民警以“核查身份”为由困在派出所内,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摄像马战辉在多次受到威胁、被强行要求关机的情况下始终没有停止拍摄,甚至数名警察扑上来将摄像机抢走后,摄像机也还在拍摄状态,记录下记者与民警较量的完整过程,也最形象地还原了被房地产公司收买后的民警的无耻嘴脸,这个长镜头成为近年来新闻作品中的经典。
  
  细节和动作——电视新闻摄像的基本技巧
  
  新闻现场是一个动态变化的信息场,新闻事件的下一步永远是不可预测的未知。优秀的新闻摄像记者并不需要能够预卜先知,但却需要能面对迅即变化的新闻事实迅速做出反应并以最恰当的方式记录下来,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特性。这要求摄像记者具备良好的新闻意识和扎实的摄像功底,在辨别事件新闻价值的同时,能敏锐地发现新闻细节、捕捉事件进展过程的特定动作并能恰当选择摄像表现手段。
  新闻现场:摄像记者应善于发现细节。新闻事件现场信息丰富、变化万千,在拍摄的过程中尤其是单机拍摄时,如何抓到关键的新闻信息是经常碰到的问题,好的摄像记者在现场应该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既要观照全局,又要注意新闻细节。在每一次的拍摄过程中,摄像记者都应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观察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抓拍到新闻的关键细节。
  在获奖新闻《河北辛集发生特大爆炸事故》的拍摄中,记者坚持深入爆炸现场,在民警几次要求离开的情况下,发现了一个女工的工作证,于是,这个女工的生死成为新闻关注的焦点,并且在此后的新闻中连续播发了寻找这名女工的事迹。在这条新闻的拍摄中,记者抓住了关键细节,由一个快被烧毁的工作证引发出对于人物命运的强烈关注。
  记录过程:摄像记者应善于拍摄动作。过程记录意识的确立要求摄像记者克服陈旧的场面报道观念,加强对动作的描述。在新闻报道尤其是消息类新闻的报道中,通常的做法只是拍下现场的几个场面,再配上相应的解说词,缺乏对动作的记录和描述,而动作描述的缺乏直接影响到新闻对于观众的感染力。例如某台报道大型招聘会召开,前往参加的毕业生异常多,大学生求职困难。只是拍摄门前排队大全景、场内人流熙攘全景,再配上某招聘单位前学生拥挤的场面,加上对活动组织方的采访等,类似的新闻缺乏细节,也就没有个性,吸引不了观众的注意力,只是对常规事件滥竽充数式的报道,挖掘不出更多的信息,无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更难以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和思考。这种画面上关于人多、拥挤的场面描述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甚至比不上单幅照片抓住的某个新闻瞬间。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拍摄时缺乏对动作的关注。
  电视的现场性带给观众的是参与感,观众参与程度的高低则依赖于电视摄像记者的拍摄,场面描述带给观众的是旁观者的角色,而动作的记录则可以带领观众深入到动作过程中,实现真正地参与其中。仍以上例说明,在表现招聘会的拥挤、火爆的新闻报道中,如果加上对于拥挤过程的记录,比如摄像机深入人群,拍摄人挤人、前进不得、后退不能的动作,记录某人急切地想挤到自己看中的单位前面投一份简历的过程,想必比单纯的场面描述更能激起观众的感同身受,从而更好地将观众拉入新闻报道的事件中,激起观众对于这一事件的思考。
  对新闻动作的描述要求记者能适当预测事件的发展,提前构思、提前开机,将有意义的新闻细节拍摄下来。《新闻调查》《张润栓的年关》一集中,记者前去采访执行庭的庭長,而庭长推说正忙,让记者先联系法院新闻中心安排采访。在等待新闻中心负责人回话的过程中,摄像记者果断地提前开机,拍摄到了新闻中心负责人谎说执行庭长有紧急任务出差了,记者柴静与其进行激烈交锋的场面,虽然画面只拍到了人的下半身,却记录了一个不可重复的动作过程,将法院的无耻行径原汁原味、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应善用摄像表现手段。无论是细节的发现还是动作的拍摄,归根结底都是要求摄像记者能够通过自己的摄像机将观众带入新闻现场,让观众能够感受到身处其中。关于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峡谷上建成凌空马蹄形观光桥的新闻报道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该观光桥是全部用玻璃制造的透明观光桥,凌空于大峡谷上。看新闻的观众自然期待能体验到走在桥上向下看时的感觉。央视和东方卫视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布此条新闻,但带给观众的感受却有天壤之别。两台的报道都通过电视画面对观光桥做了全面描述,都有在桥上拍摄的镜头,但央视的镜头是在桥上走动拍摄的主观镜头,让观众着实体验了一把向脚下大峡谷看去的惊险。可见,记者能否很好地将观众带入新闻现场,还有赖于摄像记者能否熟练运用好摄像表现手段。
  景别、角度、构图、运动造型手段、焦距等的选用是电视摄像的基本功,恰当的新闻摄像表现手段能真实反映新闻现场、新闻过程,可以为新闻报道增色,加强表现力。而不恰当的摄像表现手段运用则可能将记者所需传达的信息引向反面。在深入现场、抓拍新闻动作的同时,摄像记者应时刻训练自己冷静选择表现手段的能力,恰当地将新闻事实表现出来。
  随着媒介技术变革的加速,新闻变革也在加剧,各大媒介都力争在新闻报道的速度和深度上下工夫,以最大程度地争取受众。“新闻”二字正在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然而,竞争的着力点不仅在于报道速度和深度的竞争,对不同媒介而言,充分挖掘媒介自身的独特表现潜力也是重要一环。报道中加强对现场和过程的关注,提高电视新闻摄像水平,是电视新闻发掘视听表现潜力、形成独特媒介个性、稳固强势媒介地位的关键。
  (注:本文为天津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观众收视心理与电视新闻摄像关系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53WN75)
  
  注释:
  ①刘东华:《当代电视报道理念与技巧》,新华出版社,2004年。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编校:张红玲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手机短信的普及和流行,以及信息来源的多样化,高校广播在发展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是,由于高校广播分布在校园内、学生生活区和教师家属区里,时时与师生们为伴,因此,在构建和谐校园活动中,充分发挥广播的优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优秀的播音作品引导人、塑造人和鼓舞人,高校广播大有作为。    在构建和谐校园活动中,高校广播存在的问题    由于广播具有转瞬即逝、
期刊
5S管理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对人员、机械、材料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为其他管理活动奠定良好基础的重要方法。进入21世纪之后,日本松下公司鉴于全球化网络社会已经在迅速形成,他们为了实现简洁明快的运作,以一个敏锐而诚实的形象去面对顾客,已经将5S赋予了新的内涵。5S是现场管理的基础,其理论与方法在众多企业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拓展,同时,许多管理专家也提到5S并非仅仅是企业或工厂现场管理的法宝,机关
期刊
安全事故经常震惊全国,国家领导人亲自过问,随后媒体跟进,才使真相大白于天下,但最终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我们不得而知。然而在查处安全事故的过程中,尤其是安全事故即将或者还没有浮出水面的时候,媒体和政府的态度、行动状况,使我们经济学研究者兴趣大增,更让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力受到挑战,于是本着一种探究事件本源的态度,以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探析安全事故事件利益攸关方的关联性,以及在此攸关关头凸显的对社会
期刊
由于特殊的媒体生存环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报道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诸如经济信息传播的不平等、经济报道理念的落后、经济报道方式的陈旧,等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心,科学、规范地传播经济新闻成为社会各界对媒体的期待。近30年来,我国的经济报道在不断的摸索中寻找突破和创新之路,从业者的报道理念和报道方式有了深刻的变化。  2007年8月21日晚6点,央行宣布第四次加息。
期刊
我们今天谈到的深度和速度,不是竞技体育中的比赛项目,而是电视深度报道与电视动态新闻在对同一新闻主题的报道中优势与劣势的对比。我们知道,在对新闻事件报道的过程中电视动态新闻以其快速、直观的特点有着其他媒体以及其他报道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那么在媒体栏目竞争激烈的今天,其他报道方式比如说深度报道如何在新闻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了电视同仁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  如果说动态报道要求记者反应迅速、嗅觉灵敏,
期刊
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汉语词可以分类,汉语词一般都有固定的归类,在今天已成定论。但有一部分词偏偏很活跃,不愿“从一而终”,于是酿成了一场至今尚未了结的悬案——词的兼类问题。从我国第一部语法书《马氏文通》的“词类通假”学说到今天的词的兼类或活用,经历了众多转折——《国文法草创》的“词类活用”学说;《中国现代语法》的“词的变性”学说;《语法修辞讲话》的“一词多类”的理论等,都对“一词多类”提出了精辟见解
期刊
引言  ——甜美的诗章与酸楚的境遇  酌饮清醇的美酒,品味那醉人的芳香;此时你可曾想到:美酒酿造的艰辛以及酒糟发酵的浊瘴?  诵读优美的诗歌,欣赏“精神美酒”的馥郁;此刻有谁会想到:诗词创作的辛酸以及诗人凄楚的境遇?  事实上,没有酒糟发酵的酸臭,哪能酿造出美酒的芬芳馥郁?若非诗人境遇的酸楚,怎会酿造出诗章的回肠荡气?  司马迁所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期刊
一月    外国记者自由采访  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及国台办、港澳办制定的《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和《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台湾记者在祖国大陆采访规定》、《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港澳记者在内地采访办法》自2007年元旦至2008年10月17日施行。2月1日《南方周末》报道“三规定最关键处,都是其在第6条所做的‘只需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的同意’”,“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上述几类记
期刊
随着人们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心灵的归宿,生活过得不开心,提不起劲儿。  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患精神疾病的人数超过1600万,带有情绪障碍及行为问题的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约有3000万。大学生、妇女、老年人、白领阶层、下岗职工等都是易患人群。专家指出,由于人们对此界定不清,很多人并不认为自己有心理问题,因此,上面的统计还是保守数字。  然而,與亟待进行心理救助的庞大人群相对应的是我省
期刊
在今天的新闻学教育中,专业化教学理念已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即新闻学专业不仅要训练学生有娴熟的新闻操作技能,还要促使学生学习其他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并运用到新闻业务中。以经济领域为例,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类报刊和栏目迅速增长,必然要求学生将来能用经济学的专业眼光去分析新闻事件和新闻现象,写出专业化的经济新闻。因此,在新闻学专业的课程中,尤其是最重要的核心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课堂上,要逐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