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乡土文化是学生感受家乡、认知家乡的有效手段,是加深对家乡的热爱与理解的重要途径。笔者尝试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将泥塑教学与绍兴乡土文化开发和整合,运用清新的乡土艺术色彩创造泥塑作品等板块教学,把传统艺术和乡土文化一同带入到小学高段泥塑课堂中,补充、丰富美术教学内容。
◆关键词:泥塑教学;乡土文化;小学美术
一、寻根溯源润泥香(乡土文化对小学高段泥塑教学的意义)
乡土文化,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特定区域各文化的总和,包含区域环境、文化风俗、地方特色等等。乡土文化与人们的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将其融入到小学高段美术泥塑教学中,能够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乡土文化的感染,让他们感受到家乡的美好,更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乡土文化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包含各种民间艺术、风俗习惯等元素,能够为小学美术就教学提供更多的素材,满足小学生好奇心理,借助生活中最常见的素材,调动他们的创作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生根发芽融乡泥(利用乡土文化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
小学生年纪小,学习能力不足,在泥塑学习中,并不能全面地把握制作的流程,并且,制作的灵感非常有限,好动,注意力常常很难集中,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很好地进行泥塑创造,也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而乡土文化是学生都很熟悉的文化,家乡的一草一木、建筑物、饮食习惯等等都是他们非常了解的,若是将乡土文化资源作为学生泥塑创作的素材,更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吸引他们的注意,并能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所以,需要将乡土文化和泥塑教学有效融合起来。纵观各区域的乡土文化,我们可以发现,乡土艺术造型大胆,不拘泥于传统,敢于应用各种色彩,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这对好奇心强的小学生来说,都非常具有吸引力。如,学生们对自己家乡都非常了解、熟悉,所以,在了解家乡文化特色的条件下,让他们去欣赏富有家乡韵味的陶泥作品后,学生们就会跃跃欲试,想将自己心中的想法用泥塑作品表达出来,这样,就很容易的能夠创造出有家乡特色的作品,以此调动了学生们创作的热情,提高了他们实践能力和水平,为更好地进行美术学习提供条件。
三、枝繁叶茂散乡息(乡土文化在小学高端泥塑教学中的实践)
1.用影像和绘画记录乡土文化
影像和绘画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也是记录生活、记录文化的有效载体。在开展泥塑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走访老街、古村,实地考察绍兴有名的古桥、古建筑,也可以带领学生们到当地比较有名的景点去写生,用影像和绘画的形式记录,再用泥塑的形式将作品呈现出来。
例如:泥塑作品《家乡的桥》,在创作前期,老师带领学生先后实地走访考察了几座绍兴当地知名的古石桥,有八字桥、广宁桥、光相桥、凤仪桥等。在走访过程中利用相机多角度拍摄古石桥整体面貌和细节,并在随身携带的速写本上对古石桥进行写生,进一步加深对古石桥的认知和理解,最后以泥塑的形式进行二次创作,将绍兴的古石桥以新的形式再次呈现。
2.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作为泥塑创作的素材
绍兴人杰地灵,其乡土文化几乎涵盖了绍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资源颇为丰富。从飘香世界的黄酒臭豆腐到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从如数家珍的名人名事到闻名天下的越剧莲花落,无一不透露着浓浓的乡土深情。将这些带着浓郁乡情的乡土文化作为泥塑教学创作中的素材是深入认知乡土文化有效途径。
例如:绍兴黄酒名扬天下,其中的花雕酒更是集酿酒工艺与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于一体,在其酒坛外周身雕刻有精美的花鸟走兽和人物图案。在《醉绍兴》花雕酒系列作品创作中,老师带领学生走进绍兴当地知名的酒厂,跟着老师傅学习花雕酒坛的制作。在深入体验和感受绍兴这一地方特色后,学生们带着满满的骄傲与自豪开始了泥塑创作。以泥做酒坛,通过搓泥条、捏泥块等方式雕塑传统纹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四、沁人花香入泥味(借鉴乡土文化中的造型和色彩之美)
1.造型大胆的乡土艺术之美为我所动
在小学高段的泥塑教学中,泥塑造型是泥塑创作的重要环节。将绍兴的民间风情与名人名事结合泥塑,大胆创新,使泥塑作品具有更强烈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以泥塑作品《醉钟馗》为例(如图),将绍兴的酒文化与神话人物钟馗相结合,在钟馗的人物造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夸张,敞衣坦胸,脚踏老酒缸,一手高举酒碗,一手扬起虬髯,仿佛在说“绍兴老酒,好酒,好酒!”。
2.不拘传统的乡土艺术色彩为我所迷
传统戏曲中的服饰具有强烈的色彩效果,以大红、大绿、大紫为主。但在绍兴越剧中,各个戏剧人物的衣着服饰上的色彩大多使用中间色,简洁、淡雅、素净,比之传统戏曲中浓重的装饰风格形成了较为强烈的对比。淡雅、柔美、清新的视觉特色,加强了绍兴越剧的优美柔和、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美。
五、结语
在小学教育中开展系统的泥塑学习和训练,让他们在孩童期就能触摸到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扎根于祖国的文化传统之中,这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并且能在传统文化与价值观方面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他们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徐俊峰,周玉敏.利用金泽古桥乡土资源开发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2015,10(02):29-135.
◆关键词:泥塑教学;乡土文化;小学美术
一、寻根溯源润泥香(乡土文化对小学高段泥塑教学的意义)
乡土文化,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特定区域各文化的总和,包含区域环境、文化风俗、地方特色等等。乡土文化与人们的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将其融入到小学高段美术泥塑教学中,能够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乡土文化的感染,让他们感受到家乡的美好,更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乡土文化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包含各种民间艺术、风俗习惯等元素,能够为小学美术就教学提供更多的素材,满足小学生好奇心理,借助生活中最常见的素材,调动他们的创作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生根发芽融乡泥(利用乡土文化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
小学生年纪小,学习能力不足,在泥塑学习中,并不能全面地把握制作的流程,并且,制作的灵感非常有限,好动,注意力常常很难集中,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很好地进行泥塑创造,也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而乡土文化是学生都很熟悉的文化,家乡的一草一木、建筑物、饮食习惯等等都是他们非常了解的,若是将乡土文化资源作为学生泥塑创作的素材,更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吸引他们的注意,并能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所以,需要将乡土文化和泥塑教学有效融合起来。纵观各区域的乡土文化,我们可以发现,乡土艺术造型大胆,不拘泥于传统,敢于应用各种色彩,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这对好奇心强的小学生来说,都非常具有吸引力。如,学生们对自己家乡都非常了解、熟悉,所以,在了解家乡文化特色的条件下,让他们去欣赏富有家乡韵味的陶泥作品后,学生们就会跃跃欲试,想将自己心中的想法用泥塑作品表达出来,这样,就很容易的能夠创造出有家乡特色的作品,以此调动了学生们创作的热情,提高了他们实践能力和水平,为更好地进行美术学习提供条件。
三、枝繁叶茂散乡息(乡土文化在小学高端泥塑教学中的实践)
1.用影像和绘画记录乡土文化
影像和绘画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也是记录生活、记录文化的有效载体。在开展泥塑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走访老街、古村,实地考察绍兴有名的古桥、古建筑,也可以带领学生们到当地比较有名的景点去写生,用影像和绘画的形式记录,再用泥塑的形式将作品呈现出来。
例如:泥塑作品《家乡的桥》,在创作前期,老师带领学生先后实地走访考察了几座绍兴当地知名的古石桥,有八字桥、广宁桥、光相桥、凤仪桥等。在走访过程中利用相机多角度拍摄古石桥整体面貌和细节,并在随身携带的速写本上对古石桥进行写生,进一步加深对古石桥的认知和理解,最后以泥塑的形式进行二次创作,将绍兴的古石桥以新的形式再次呈现。
2.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作为泥塑创作的素材
绍兴人杰地灵,其乡土文化几乎涵盖了绍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资源颇为丰富。从飘香世界的黄酒臭豆腐到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从如数家珍的名人名事到闻名天下的越剧莲花落,无一不透露着浓浓的乡土深情。将这些带着浓郁乡情的乡土文化作为泥塑教学创作中的素材是深入认知乡土文化有效途径。
例如:绍兴黄酒名扬天下,其中的花雕酒更是集酿酒工艺与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于一体,在其酒坛外周身雕刻有精美的花鸟走兽和人物图案。在《醉绍兴》花雕酒系列作品创作中,老师带领学生走进绍兴当地知名的酒厂,跟着老师傅学习花雕酒坛的制作。在深入体验和感受绍兴这一地方特色后,学生们带着满满的骄傲与自豪开始了泥塑创作。以泥做酒坛,通过搓泥条、捏泥块等方式雕塑传统纹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四、沁人花香入泥味(借鉴乡土文化中的造型和色彩之美)
1.造型大胆的乡土艺术之美为我所动
在小学高段的泥塑教学中,泥塑造型是泥塑创作的重要环节。将绍兴的民间风情与名人名事结合泥塑,大胆创新,使泥塑作品具有更强烈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以泥塑作品《醉钟馗》为例(如图),将绍兴的酒文化与神话人物钟馗相结合,在钟馗的人物造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夸张,敞衣坦胸,脚踏老酒缸,一手高举酒碗,一手扬起虬髯,仿佛在说“绍兴老酒,好酒,好酒!”。
2.不拘传统的乡土艺术色彩为我所迷
传统戏曲中的服饰具有强烈的色彩效果,以大红、大绿、大紫为主。但在绍兴越剧中,各个戏剧人物的衣着服饰上的色彩大多使用中间色,简洁、淡雅、素净,比之传统戏曲中浓重的装饰风格形成了较为强烈的对比。淡雅、柔美、清新的视觉特色,加强了绍兴越剧的优美柔和、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美。
五、结语
在小学教育中开展系统的泥塑学习和训练,让他们在孩童期就能触摸到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扎根于祖国的文化传统之中,这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并且能在传统文化与价值观方面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他们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徐俊峰,周玉敏.利用金泽古桥乡土资源开发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2015,10(02):2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