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REACH法规的延续

来源 :WTO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h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随着欧盟新法规的陆续出台,我国的出口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如何应对这些法规成为摆在政府和企业面前的难题。
  
  2007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欧盟REACH法规是中国入世以来遭遇到的最大贸易壁垒。它在我国激起的波澜还未平息下去,去年9月份欧盟委员会又提出了新的法规草案——《关于物质和混合物分类、标签和包装的法规》。目的是促进REACH法规的有效实施,确保欧盟内部化学品单一市场的正常运转,并与联合国GHS(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相衔接。由于分类体系的不同,该法规将对我国化学品贸易产生巨大冲击,我国业内人士和相关部门应及时关注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法规出台的内外部动因
  
  欧盟现行的物质分类和标签规范由《危险物质指令》(67/548/EEC)、《危险配制品指令》(1999/45/EC)和《安全数据表指令》(91/155/EEC)三项指令构成。前两个指令制定了危险物质和配制品的分类、包装和标签的规范,《安全数据表指令》则确保了物质和配制品的供应商向职业消费者提供化学品的危险信息及安全使用指南。欧盟于2007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与限制法规》(即REACH法规),要求注册人提供的化学品分类和标签就是以上述三项指令为基础的,并根据化学品的危险类别对其采取注册、授权、限制等不同的管理措施。
  GHS制度是联合国指导各国控制危险化学品危害并保护人类与环境的规范性文件,2003年7月联合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理事会第2003/64号决议中,请各国政府采取必要措施,通过适当的国家程序和立法,尽快并不迟于2008年实施全球统一制度。
  随着联合国GHS制度实施日期的临近,欧盟逐步完成了将GHS制度向欧盟法规的转化,2006年欧盟推出了《关于物质和混合物分类、标签和包装的法规》征求意见稿,并于8月21日-10月21日进行了网上意见征询,之后经过必要的修改,于2007年9月推出了法规提案,即此次通报法规。法规中将物质、混合物均纳入到管理对象。拟议于2010年12月1日依照本法规对物质进行分类;并于2015年6月1日对混合物进行分类,现行的相关法规、法案、指令拟从相应的过渡期结束后予以废止。
  
  法规提案与GHS制度相比存在一定差异
  
  该法规草案虽然与联合国GHS相衔接,但不完全等同于GHS制度,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主要如下:
  (1)本法规提案针对的是化学物质和混合物的供应和使用环节,其主要目标人群限于工作人员和消费者,其适用范围与GHS制度相比较窄;预期欧盟将在2009年前按照GHS制度修订运输方面的相关法规。
  (2)该提案中对于混合物的分类制定了比GHS更加严格的规定:要求当混合物中含有危险物质时,即使混合物作为整体不表现出危险属性,也必须贴加相应的标签,否则不能上市销售。例如提案中对水泥及水泥混合物中含有的可溶性铬(VI)以及用于软硬钎焊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镉(合金)提出附加的标签要求。
  (3)该法规提案中采用的危害类别与GHS并不完全等同,有些GHS下的危害类别,在该法规提案中不认为是危险物,如燃点介于60~93oC之间的化学物质,在GHS中属于易燃液体第四类,而在法规提案中则不属于易燃液体。但法规提案中也包含了GHS中所没有的危险类别,如法规把臭氧层损耗物列为危险物,而GHS制度中仍未包含该类别。
  
  法规提案极大影响中欧贸易
  
  欧盟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外贸地位举足轻重。据海关统计,2006年,中欧化工品贸易额达到198.71亿美元,其中出口97.53亿美元,进口101.18亿美元,涉及我国3万多家企业。欧盟是继东亚、北美之后,我国化工产品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若这些化学品及其混合物不能根据该提案进行分类并贴加适当的标签,相关的商品就不能进入到欧盟市场,显然,这些法规的实施将对我国的化学品出口产生严重的冲击。我国出口的石油化工产品多数为大宗、低附加值和生产过程污染比较严重的产品。欧盟新化学品政策一旦实施,我国将会有近1000种出口欧盟的化学品面临注册和分类要求。
  此外,由于该法规提案将构成REACH法规分类、标签的基础,而REACH法规不仅包含化学品、配制品,而且也对物品中的化学品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因此,该提案也将对REACH涵盖范围内的化学品下游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其影响将扩展到下游多达300~500万种产品,尤其是我国具有出口优势的轻工、纺织、机电、玩具等相关行业。
  
  中欧之间应进行沟通与磋商的问题
  
  REACH法规实施后,不仅出口欧盟的化学品、混合物受到影响,由于我国经济外向型的特点,我国国内的其它化学品也将受到该法规的冲击。我国有必要通过各种适当渠道,与欧盟就下列事项进行沟通与磋商。
  实现数据互认
  在新法规提案下,对化学品进行分类时涉及到现有数据的利用,并存在对新信息的需求,而当进行毒理与环境毒理测试时,法规提案中要求依照GLP规范进行,但目前我国还没有通过OECD-GLP认可实验室,因此,我国出具的安全数据是不能用于化学物质注册和分类的。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有重要影响的化学品贸易国之一,近年来,我国实验室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已经建成一批具有国际装备和技术能力的化学品分类鉴定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均按国际标准ISO/IEC17025运行并取得技术能力认可。但由于国际间规则的不平等性,致使我国实验室还不能开展OECD框架下的GLP认证。当前,我国安全数据能否取得欧洲化学品局认可,已成为我国企业开展REACH注册和分类、降低成本和我国实验室向世界水平发展的瓶颈。
  而且,数据互认也并非不可实现。例如,该法规提案第27条规定“为满足本法规的目的,可以使用为满足其他法律要求而开展的试验结果,包括在第三方国家中的试验结果,即使这些测试不是以物质或混合物的使用状态或预期的使用状态下获得的”。但法规并没有明确授权或同意的条件和程序,采取其它方式取得互认的可能性非常小。因此,建议通过中欧已经建立的双边和多边渠道,保持与欧盟间的沟通和联系,实现数据互认。
  通报人资格应更加灵活
  该法规提案以1907/2006/EEC为基础,规定分类结果的通报人应为欧盟境内的自然人和法人,欧盟以外的企业是不能直接向欧洲化学品局通报分类的,而必须通过欧盟境内的代理办理通报手续。但就化学品注册分类结果通报而言,通报人应履行的义务和责任是确定的,从法规层面完全可以明确通报人的义务和责任,然而,欧盟却将该要求纳入到欧盟整个法律体系,欧盟以外的企业不但分类通报成本大幅增加,还要克服语言和文化方面的障碍。因此,建议通过双边和多边渠道,保持与欧洲化学品局的联系与磋商,解决我国化学品企业自行向欧洲化学品局办理注册和通报手续中的问题。
  过渡期要积极争取技术援助
  该法规提案明确物质分类的最终期限为2010年12月1日,混合物分类的最终期限为2015年6月1日,过渡期不但为执行相关法规创造了准备时间,同时过渡期的特殊政策对保证贸易正常开展和减少对国内相关行业的冲击带来好处。
  随着联合国GHS制度和欧盟该法规提案的实施,我国将相继制定一系列实施和应对计划。然而,欧盟法规体系的严格性、复杂性和阶段性,及与我国现有法规有很大的不同,决定了我国应对工作必然面广、难度大、周期长。因此,在充分考虑执行联合国GHS的基础上,应将争取欧盟技术援助纳入应对计划,并使之与该法规提案的实施过渡期相衔接,以增强应对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从三个层面有效应对该法规草案
  
  加强我国化学品立法,建立应对机制
  欧盟法规提案及REACH法规的实施,将影响到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化工产业的行业标准的制修订。目前,我国化工产品的生产、出口、检测、储存、运输、包装、使用等都是依据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REACH实施后,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化工产业的行业标准等,面临着与联合国、欧盟接轨的问题,还需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因此,建议国家层面建立应对机制,通过制定办法和程序,开展宣传培训,健全队伍、充实实验室和强化运行管理,尽快形成应对合力。
  政府投入,积极推进联合国GHS制度的进程
  我国作为一个化学品生产、消费和使用大国,执行GHS将对我国化学品的正确分类和在生产、运输、使用各环节中准确应用化学标记具有重要作用,促进我国化学品进出口贸易发展,防止和减少化学品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破坏。中国约有26000多家危险品制造企业,涉及32000种危险品,约有6600多家危险品储存企业、213000多家危险品贸易企业,6200多家危险品运输商,危险品运输量超过100吨/天。中国目前危险化学品应急反应体系和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要改变这种状况,中国迫切需要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我国一直积极支持联合国GHS制度,早在2002年9月,朱鎔基总理出席“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对“要求各国2008年前实施GHS”这一议题投了赞成票。在我国的《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将“全面实施化学品分类及标记全球协调制度(GHS)”列入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规划中。
  在目前形势下,我国政府应进一步推进GHS制度的实施,包括为落实危害沟通训练与认知及加强员工培训,预计将面临巨额的资金需求。国外统计结果表明,实施GHS将为化学品的国际贸易带来约10亿美元的直接损失。但GHS的实施也将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避免重复测试、改换标签),预计在此方面的产出投入之比可达33.5倍之多。
  企业要积极主动地了解贸易国的相关制度
  欧盟法规草案与联合国GHS制度并不完全一致,因此,符合GHS制度的分类和标签不一定符合欧盟的规定。企业应根据贸易情况,针对贸易国的相关规定制定适当的分类及标签。而政府部门应在此过程中提供相关的政策、技术支持服务。
  (作者单位:国家质检总局标准法规中心)
其他文献
WTO争端解决程序中的信息保密问题极大地困扰着争端各方,能否恰当处理该问题甚至直接关系到案件的胜负成败,成员方应当高度认真对待争端解决程序中的保密问题。    WTO争端解决程序中的成员方对与争端有关的信息的保密往往容易陷入这样的两难境地:一方面,为了使自己的主张能够获得专家组或上诉机构的支持,成员不得不千方百计地提供或披露更详尽的信息;另一方面,为防止己方披露的信息会被获得信息的对方不当地利用,
期刊
自2001年以来,诺维信连续7年在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生物技术板块中名列第一位;在世界酶制品市场达到近50%的市场占有率,一个只有5000余人的跨国公司却有着5000多项被批准和申请中的专利。…  为什么诺维信在任何国家都赚钱?为什么诺维信在涉足的所有领域在金融危机下都能实现两位数的增长?作为一家很少介入大众视野的B2B公司,诺维信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引人瞩目。  这一系列让许多跨国公司也望尘莫及的
期刊
寻找与环境和社会和谐共生的“蜜蜂型”企业的实质,就是为了提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整体水平,树立山西省可持续发展新形象。    日前,山西省商务厅向全省企业下发文件,与《WTO经济导刊》杂志社联合寻找山西省“蜜蜂型企业”。此举标志着山西省开始整体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同时也标志着由《WTO经济导刊》杂志社推出的“寻找蜜蜂型企业”活动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可。  “蜜蜂型企业”,即是具有蜜蜂精神、蜜蜂特性
期刊
记录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成长轨迹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史中,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事实上,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重要区域。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世界500强企业中目前已有480多家在中国设立了工厂,设立研发中心近1000家,地区总部近40家。这些数据表明,“跨国公司以前是将企业的手和脚放在中国,现在是将大脑和眼睛也
期刊
奥运前夕,作为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的大众汽车(中国)的工作可谓是千头万绪,但大众汽车中国的公关总监杨美虹还是和她的团队一起,隆重地发布了大众汽车集团2007/2008《可持续发展报告》。用杨美虹的话说,这份报告显示出大众汽车 “正负责任地迈向未来”,而报告中的中国区篇章,则为大众汽车全球可持续发展增加了中国元素。  杨美虹算是中国本土第一批开创公关事业的职业经理人,她曾经在北京奥申委工作过,目睹了北
期刊
利益相关方关心的问题,是开展CSR活动的基础;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利益相关方;他们的信任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到现场看奥运会了吗?”9月11日下午,在东芝(中国)位于北京东方广场的会议室里,东芝中国区总代表田中孝明先生很随和地和我们打招呼。  在得知我们没有到现场观赛后,他希望我们以后如果再有机会一定要到现场去,感受那种“更高、更快、更强”的氛围:“我到水立方去给郭晶晶加油了,拿着中国国
期刊
履行社会责任与实现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往往表现为长期、间接的关系,其标准难以具体量化,甚至相互矛盾。瑞康公司总经理陈静坦言:“这种现实必然要求我们决策者放远目光,把握好义与利的均衡,寻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也许“有机食品”这一概念对人们来说略显专业化,但“绿色食品”却早已备受消费者的青睐。有机食品即是绿色食品的进一步升级产品,相比于绿色食品更具有健康、环保、无公害的特点。有机食品生产近年来
期刊
华威濂  1987年被拜耳集团派驻到中国,筹建代表处并担任首席代表。后任拜耳集团大中华区企业公关传媒部总经理。现任拜耳中国副总裁,负责企业社会责任工作。    自然灾难影响中国CSR(企业社会责任)  当5月12日的8级大地震给四川灾区带去毁灭性打击的同时,它同样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企业。地震后,中国企业和许多外资企业迅速动员起来。中国企业和在华外资企业及其员工迅速进行了大规模的捐款
期刊
马龙龙  中国人民大学学科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民大学流通研究中心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经济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商贸经济》(月刊)杂志社主编。    借助于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将“企业社会责任”的全新理念带到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工业基础尚显薄弱,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法律、道德观念还比较淡薄,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把握。然而,企业社会责任的
期刊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的成立及愿景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简称GRI)成立于1997年,是由美国的一个非政府组织“对环境负责的经济体联盟”(Coalition for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Economies,简称CERES)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