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2010年成立以来,正在不断加强各个领域的合作,至今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双方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促进自由贸易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贸合作;投资合作
2002年中国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此后,经过近十年的筹备,最终于2010年正式成立第三大世界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不断扩大投资,增加贸易额,同步促进了成员国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建立以来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但同时也面临巨大困难,如何克服这些问题,迎接挑战是当前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一步。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双边贸易合作的挑战日益增多
中国与东盟在2015年的双边贸易额达456.31亿美元,同比增长14.6%。中国对东盟贸易逆差43.3亿美元,同比下降86.3%,贸易区内各方面进行结构调整和市场开放的压力加大[1]。从中国来看,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外贸出口受压制,国内需求疲软不足,经济运行风险逐渐上升。从东盟国家来看,出口大幅下降,订单大幅减少,企业难以收回成本,导致资金流动速度过慢。
2.成员国间存在产品、市场方面的竞争
中国--东盟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均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双方在国际市场上存在竞争。2015年,中国东盟出口到全球市场十大产品中仅车辆及配件,机械设备,电气电子产品,光学这四类商品的出口就占其出口总额的38.6%。东盟出口到全球市场的十大产品包括化石燃料,机械设备,电气电子产品,沥青,矿物油等,这几种产品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38.9%。可见,机械设备,电气电子等产品在双方的贸易中均有着重要地位,由此说明双方的产业结构相似度较高。此外,双方也拥有着较高相似度的出口市场。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东盟、美国、日本,香港、欧盟为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中国、日本、美国、欧盟为东盟的主要出口市场,由此可见,双方在出口市场上也存在着一定竞争[2]。
3.双方的投资水平较为低下
近些年,东盟已然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但与香港相比,中国对东盟的投资比例逊色不少。尽管中国政府一直奉行“走出去”战略,鼓励有资质的企业在海外投资建立工厂,但有条件 “走出去”的企业还是比较少的。与本地区投资相比,中国对东盟的投资水平仍然较低,总体规模不大,中国在东盟直接投资的份额仍然十分有限[3]。虽然近些年来,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东盟在中国的投资有所逆转。2015年实际投资比2014年减少21.5%,2016年较2015年增长15.6%,虽有回升的趋势,但力度仍然有限 [4]。
4.双方的合作领域较为有限
中国和东盟成员均是发展中国家,但与中国相比,东盟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较为缺失。与此同时,中国与东盟的合作领域也受到限制,在人力资源开发,信息通讯,农业,湄公河发展,相互投资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不大,而且这些领域的长期合作远远不够。除此之外,中国与东盟十国还未开发物流,建筑,能源,创造业和商业服务等合作领域。中国与东盟虽互为重要游客来源地,但在旅游方面也没有实施有效的合作[5]。
二、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
1.强化区域产业合作理念
中国与东盟应进行中国-东盟互联有机结合的产业合作,采取补充措施,促进产业合作。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中国、东盟国家信贷,丝路基金以及中国-东盟银行联盟在工业合作中的作用,加强投融资、保险等金融服务合作。另一方面,中国和东盟应在物流、技术法规、知识产权、技术和经济法规、标准和资格程序、法律咨询、信息服务等方面,会计服务,商业咨询等领域配合多项配套产业合作。最后,在加强双边工业合作的同时,继续巩固和发展双边政治关系,社会和文化关系,巩固经济合作基础。在建设丝绸之路的同时坚持“讨论,建设,分享”的基本原则,携手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2.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
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深化与扩大,需要将自身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只有产业结构优化,才能使双方的竞争成为互补竞争。为此,应该依照现有产业的发展情况,按照区域产业合理配置的原则,在第一,二产业合作中加大力度加强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优化,促进经济和产业同时发展,完善工业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 [6]。东盟国家在自然资源,能源产品和农产品出口方面表现出强大的比较优势。同时,中国近几年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等资源需求也逐年增加。因此,中国和东盟在这一领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有广泛的合作前景。
3.加强便利化措施的实施,促进相互投资
为使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活动更加便捷,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双边应协调海关手续,统一检验检疫标准,相互承认对方的国内认证制度,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贸易便利化,并加紧努力促进早日实施这些措施,使双边贸易得到开放和便利 [7]。此外,鉴于中国对东盟的小规模投资,持续盈余的情况,中国应进一步发挥对东盟投资的潜力,以缓解外商直接投资的劣势。此外,中国和东盟各国政府也应继续为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业与投资峰会等积极搭建平台,以此促进中国企业和东盟企业的投资合作。
4.不断发展多领域、多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
一是通过金融合作,提高防范金融危机和风险的能力。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主要是尽快达成双边货币互换协议,通过相关会议进行资本流动管理谈判,推动短期资本流动关系的形成。二是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合作,不断优化双方产业结构和技术发展水平,促进东盟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完善和建设。三是扩大合作范围。随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促进双方更多领域的开放,使中国与东盟的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同时,中国和东盟还将进行交通,通信及环保领域的深度合作。
参考文献
[1]裴子英,石冬冬.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问题探析[J].经济贸易,2016,(27):59-60
[2]傅利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D].浙江: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2015
[3]李红静.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河北大学,2014
[4]张泉.东盟对中国直接投資的贸易效应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4
[5]Katharina Luise Meissner.A case of failed interregionalism? Analyzing the EU-ASE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egotiations[J].Asia Europe Journal,2016,(4):78-86
[6]张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状及发展[D].惠州:惠州城市职业学院,2016
[7]蓝荣东.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论丛,2015,16(24):230-231
作者简介
1.常艳萍(1996-),安徽涡阳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2.佟伟伟(1981-),辽宁营口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世界经济,国际贸易
(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贸合作;投资合作
2002年中国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此后,经过近十年的筹备,最终于2010年正式成立第三大世界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不断扩大投资,增加贸易额,同步促进了成员国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建立以来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但同时也面临巨大困难,如何克服这些问题,迎接挑战是当前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一步。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双边贸易合作的挑战日益增多
中国与东盟在2015年的双边贸易额达456.31亿美元,同比增长14.6%。中国对东盟贸易逆差43.3亿美元,同比下降86.3%,贸易区内各方面进行结构调整和市场开放的压力加大[1]。从中国来看,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外贸出口受压制,国内需求疲软不足,经济运行风险逐渐上升。从东盟国家来看,出口大幅下降,订单大幅减少,企业难以收回成本,导致资金流动速度过慢。
2.成员国间存在产品、市场方面的竞争
中国--东盟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均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双方在国际市场上存在竞争。2015年,中国东盟出口到全球市场十大产品中仅车辆及配件,机械设备,电气电子产品,光学这四类商品的出口就占其出口总额的38.6%。东盟出口到全球市场的十大产品包括化石燃料,机械设备,电气电子产品,沥青,矿物油等,这几种产品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38.9%。可见,机械设备,电气电子等产品在双方的贸易中均有着重要地位,由此说明双方的产业结构相似度较高。此外,双方也拥有着较高相似度的出口市场。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东盟、美国、日本,香港、欧盟为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中国、日本、美国、欧盟为东盟的主要出口市场,由此可见,双方在出口市场上也存在着一定竞争[2]。
3.双方的投资水平较为低下
近些年,东盟已然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但与香港相比,中国对东盟的投资比例逊色不少。尽管中国政府一直奉行“走出去”战略,鼓励有资质的企业在海外投资建立工厂,但有条件 “走出去”的企业还是比较少的。与本地区投资相比,中国对东盟的投资水平仍然较低,总体规模不大,中国在东盟直接投资的份额仍然十分有限[3]。虽然近些年来,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东盟在中国的投资有所逆转。2015年实际投资比2014年减少21.5%,2016年较2015年增长15.6%,虽有回升的趋势,但力度仍然有限 [4]。
4.双方的合作领域较为有限
中国和东盟成员均是发展中国家,但与中国相比,东盟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较为缺失。与此同时,中国与东盟的合作领域也受到限制,在人力资源开发,信息通讯,农业,湄公河发展,相互投资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不大,而且这些领域的长期合作远远不够。除此之外,中国与东盟十国还未开发物流,建筑,能源,创造业和商业服务等合作领域。中国与东盟虽互为重要游客来源地,但在旅游方面也没有实施有效的合作[5]。
二、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
1.强化区域产业合作理念
中国与东盟应进行中国-东盟互联有机结合的产业合作,采取补充措施,促进产业合作。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中国、东盟国家信贷,丝路基金以及中国-东盟银行联盟在工业合作中的作用,加强投融资、保险等金融服务合作。另一方面,中国和东盟应在物流、技术法规、知识产权、技术和经济法规、标准和资格程序、法律咨询、信息服务等方面,会计服务,商业咨询等领域配合多项配套产业合作。最后,在加强双边工业合作的同时,继续巩固和发展双边政治关系,社会和文化关系,巩固经济合作基础。在建设丝绸之路的同时坚持“讨论,建设,分享”的基本原则,携手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2.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
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深化与扩大,需要将自身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只有产业结构优化,才能使双方的竞争成为互补竞争。为此,应该依照现有产业的发展情况,按照区域产业合理配置的原则,在第一,二产业合作中加大力度加强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优化,促进经济和产业同时发展,完善工业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 [6]。东盟国家在自然资源,能源产品和农产品出口方面表现出强大的比较优势。同时,中国近几年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等资源需求也逐年增加。因此,中国和东盟在这一领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有广泛的合作前景。
3.加强便利化措施的实施,促进相互投资
为使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活动更加便捷,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双边应协调海关手续,统一检验检疫标准,相互承认对方的国内认证制度,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贸易便利化,并加紧努力促进早日实施这些措施,使双边贸易得到开放和便利 [7]。此外,鉴于中国对东盟的小规模投资,持续盈余的情况,中国应进一步发挥对东盟投资的潜力,以缓解外商直接投资的劣势。此外,中国和东盟各国政府也应继续为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业与投资峰会等积极搭建平台,以此促进中国企业和东盟企业的投资合作。
4.不断发展多领域、多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
一是通过金融合作,提高防范金融危机和风险的能力。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主要是尽快达成双边货币互换协议,通过相关会议进行资本流动管理谈判,推动短期资本流动关系的形成。二是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合作,不断优化双方产业结构和技术发展水平,促进东盟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完善和建设。三是扩大合作范围。随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促进双方更多领域的开放,使中国与东盟的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同时,中国和东盟还将进行交通,通信及环保领域的深度合作。
参考文献
[1]裴子英,石冬冬.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问题探析[J].经济贸易,2016,(27):59-60
[2]傅利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D].浙江: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2015
[3]李红静.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河北大学,2014
[4]张泉.东盟对中国直接投資的贸易效应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4
[5]Katharina Luise Meissner.A case of failed interregionalism? Analyzing the EU-ASE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egotiations[J].Asia Europe Journal,2016,(4):78-86
[6]张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状及发展[D].惠州:惠州城市职业学院,2016
[7]蓝荣东.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论丛,2015,16(24):230-231
作者简介
1.常艳萍(1996-),安徽涡阳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2.佟伟伟(1981-),辽宁营口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世界经济,国际贸易
(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