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强度对新疆昭苏草甸草原群落特征的影响

来源 :中国草地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ING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新疆褐牛放牧饲养小区控制放牧试验,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地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2010~2012年的连续放牧后,放牧强度不管于轻于重,草地群落优势种和主要伴生种在群落中的序位均较稳定,适口性好的优良牧草黄花苜蓿重要值均有降低趋势,一些适口性差、耐牧性强的牧草如亚洲百里香、草原苔草重要值均呈现升高趋势,针茅、羊茅的重要值处于波动状态.2010~2012年,草地的高度、盖度、密度和地上生物量随放牧时间的延续均趋于降低趋势;但从放牧强度上看,各放牧强度间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只是在中度放牧条件下略表
其他文献
教育服务合同是在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日益盛行的背景下出现的一种合同现象,是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重要内容和有效凭证。而对教育服务合同的有效管理则是政府购买教育服务得以实
经验性是科学理论的根本性的和基础性的禀性,也是科学最为鲜明的标志。科学理论的经验性禀性涵盖累积性、可检验性或可验证性、定量性或可测量性、可错性或暂定性、自我矫正性
选取玛曲县高寒沙化草地人工种植的三种灌木,研究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各种形态氮素、有机碳的含量特征及土壤pH的差异。结果表明,相对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有机碳的含量高出71.5%,而根际全氮含量平均低11.0%。三种灌木铵态氮含量均高于硝态氮含量;根际土壤对有机碳表现出更加明显的富集效应。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氮、铵态氮之间均呈现显著相关(P<0.05),表现为线性关系;而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机碳与硝态氮则
科学规范的刑罚执行,对于实现我国的刑罚目的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去年以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紧紧抓住审判公开和同步监督两个环节,在全省大力推行公开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