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看到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2010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的候选名单时,很多人吃惊不小,甚至很受刺激——韩寒,这个“狂诞不羁”、不被我们的“主流”媒体待见的毛头小伙子,竟然榜上有名!
质疑声纷纷而来:他不就是写了几部《三重门》之类的“边缘”小说嘛,怎么就有了那么大的“影响力”?有人甚至提醒韩寒,这不过是《时代》的陷阱,目的是使你成为众矢之的,或者变成向风车开战的堂·吉诃德……“陷阱”之声,怎么听都觉得苍老到韩寒出生以前的年代,因此不值得一评。诚然,单凭那几部小说,影响力不仅有限,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在人们的淡忘中日衰。可是,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张鸣在深圳讲演时竟然说:“现在的中国大学教授加起来对公众的影响力,赶不上一个韩寒。”——这虽然未免溢美和夸张,但足见韩寒的影响力之一斑。那么,他的影响力何以保持并且日隆的呢?答案在他的博客上。
在众多关注韩寒的人眼里,“作家韩寒”的影响力早已经让位于“博主韩寒”。从2006年开始写博客至今,除了赛车生活,对有关部门的批评和对社会问题的意见成为韩寒博客的主打内容,“钓鱼执法”、“绿坝”、“日记门”、电影《孔子》上映……当韩寒用自己犀利的文笔对当下一些社会现象进行批判的时候,俨然成了沉默的知识分子的“代言人”, 他因此而被人们称为“意见领袖”。
据统计,韩寒的一篇博文,平均有877 070人次阅读,16 653人次评论,甚至他在微博上只写了一个“喂”字,短短几分钟内就收到了5 000余条回复。他在千千万万的粉丝眼里,是一个具备社会良知、“代表着中国新一代的声音”的形象。那么,他的影响力既然如此巨大,他的博文肯定就非同寻常了。有网友整理出了“韩寒语录”:
◎和吃喝玩乐有关的,不用考虑预算,和群众安全有关的,考虑不用预算。
◎我们不能借着管理的名义欺负压榨一些穷苦百姓,也不能借着无法管理的名义放纵一些贪官贵人。如果像城管抓小商贩一样抓中国的大小腐败,那社会肯定更加和谐,国家肯定更加强大。
◎世界上逻辑分两种,一种是逻辑,一种是中国逻辑。
◎占着茅坑不拉屎是可恶的,其实,最可恨的却是拉完了屎还要占着茅坑。
◎电瓶车是这个城市里倒数第二弱势的人群使用的交通工具,他们往往是疲于奔命的人,你不能让他们以70迈的速度去送命,你也不能让他们以15码的速度去奔命。无论如何,我认为相关部门不能再多收他们一分钱了。有些人可以吃鲍鱼,但不能因为看见吃咸菜的人吃太多咸菜而制定一个标准,说你每天必须吃规定量的咸菜,否则太咸了有害身体健康,但解决的办法又不是给人家肉吃,而是将人家已经多吃的或者即将多吃的咸菜按照肉来收费。你以为人家那么乐意吃咸菜吗,你吃一个试试。当然,可能你偶然吃咸菜还觉得挺好吃,就像xx省省长偶然在机动车道里骑自行车上班一次感觉很不错一样。
◎一个18岁以上的成年人,居然还不知道自己以后的理想是什么,自己喜欢的是什么,那真是教育的失败。
……
韩寒的这些言论说是针砭时弊也好,说是发牢骚也罢,其所引起的共鸣既出人意料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他表达了最广大人群的情绪和心声,他的影响力日渐隆盛也就不足为怪了。
可是,公允地说,他的这些言论又实在算不得“非同寻常”,很多不过是在表述一种“常识”, 或者看似非常尖锐的观点,在国外已经是大多数人都身体力行的事情。用韩寒自己的话说——我只是一介书生,在这个又痛又痒的世界里写了一些不痛不痒的文章而已。一个写东西的人,你不这么写,还能怎么写?尤其是写杂文。你不这样写杂文,你还能怎么写杂文?歌功颂德?我干的是本职工作,竟然成了意见领袖,那就证明太多人不务正业。——诚哉斯言!
关注时事,仗义执言,甚至发发常识性的牢骚,就能使韩寒显得鹤立鸡群、影响力巨大,由此我们不难管窥到当今中国的诸多现状,比如舆论环境、知识分子的担当、“名人”正面表率的欠缺、社会越来越凸显的种种矛盾以及精神阵痛。
一个作家,一个比普通百姓多一点儿话语权的作家,如果只会一味地吟风弄月、涂金抹粉,而不去理会世事、关心民生,那么人们有理由怀疑他的良知。在这一点上,韩寒的良知有目共睹。然而,无论他敢于对丑恶的社会现象口诛笔伐,还是为平民百姓的疾苦和不公打抱不平,正如他自己所言,那不过是他的“本职工作”而已。
韩寒只是因为做了“本职工作”而赢得了巨大的影响力,我们在为韩寒高兴的同时,应该感到一种凄凉和悲哀——这反衬出有那么多的人是多么地不称职!
韩寒在得知自己候选《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后,他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影响力”的呢?节录一些他在博客上回复关心他的人的话:
首先,我非常感叹和惋惜,为什么别人有这样的新闻媒体,当《时代》周刊弄一个人物榜的评选的时候,能够让全世界其他的国家都起波澜。我多么渴望我们中国也能有类似的一个新闻媒体。可惜我们并没有……
我没有辽阔的远见,我唯独只想让相关部门善待文艺和新闻,不要给他们过多的审查以及限制,不要用政府的权力和国家名义去封杀或者污蔑任何一个文艺工作者和新闻从业者,这样的话,不用你们花大价钱,这个国家会自动生产出输出到西方世界的文艺作品和新闻媒体,我们的每一个小小的读者听众观众网民市民国民都能同享荣光。
……总有正方和反方,总有甲方和乙方,如果我们国家能做到话不投机一拍两散,而不是话不投机把你封杀,那就是我们国家的巨大进步。
最后说回到所谓的影响力,我经常非常地惭愧,我只是一介书生,也许我的文章让人解气,但除此以外又有什么呢?
我要说,韩寒的这些话,依然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力,因为他说的是真话,真话就是影响力!
编辑薛峰
质疑声纷纷而来:他不就是写了几部《三重门》之类的“边缘”小说嘛,怎么就有了那么大的“影响力”?有人甚至提醒韩寒,这不过是《时代》的陷阱,目的是使你成为众矢之的,或者变成向风车开战的堂·吉诃德……“陷阱”之声,怎么听都觉得苍老到韩寒出生以前的年代,因此不值得一评。诚然,单凭那几部小说,影响力不仅有限,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在人们的淡忘中日衰。可是,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张鸣在深圳讲演时竟然说:“现在的中国大学教授加起来对公众的影响力,赶不上一个韩寒。”——这虽然未免溢美和夸张,但足见韩寒的影响力之一斑。那么,他的影响力何以保持并且日隆的呢?答案在他的博客上。
在众多关注韩寒的人眼里,“作家韩寒”的影响力早已经让位于“博主韩寒”。从2006年开始写博客至今,除了赛车生活,对有关部门的批评和对社会问题的意见成为韩寒博客的主打内容,“钓鱼执法”、“绿坝”、“日记门”、电影《孔子》上映……当韩寒用自己犀利的文笔对当下一些社会现象进行批判的时候,俨然成了沉默的知识分子的“代言人”, 他因此而被人们称为“意见领袖”。
据统计,韩寒的一篇博文,平均有877 070人次阅读,16 653人次评论,甚至他在微博上只写了一个“喂”字,短短几分钟内就收到了5 000余条回复。他在千千万万的粉丝眼里,是一个具备社会良知、“代表着中国新一代的声音”的形象。那么,他的影响力既然如此巨大,他的博文肯定就非同寻常了。有网友整理出了“韩寒语录”:
◎和吃喝玩乐有关的,不用考虑预算,和群众安全有关的,考虑不用预算。
◎我们不能借着管理的名义欺负压榨一些穷苦百姓,也不能借着无法管理的名义放纵一些贪官贵人。如果像城管抓小商贩一样抓中国的大小腐败,那社会肯定更加和谐,国家肯定更加强大。
◎世界上逻辑分两种,一种是逻辑,一种是中国逻辑。
◎占着茅坑不拉屎是可恶的,其实,最可恨的却是拉完了屎还要占着茅坑。
◎电瓶车是这个城市里倒数第二弱势的人群使用的交通工具,他们往往是疲于奔命的人,你不能让他们以70迈的速度去送命,你也不能让他们以15码的速度去奔命。无论如何,我认为相关部门不能再多收他们一分钱了。有些人可以吃鲍鱼,但不能因为看见吃咸菜的人吃太多咸菜而制定一个标准,说你每天必须吃规定量的咸菜,否则太咸了有害身体健康,但解决的办法又不是给人家肉吃,而是将人家已经多吃的或者即将多吃的咸菜按照肉来收费。你以为人家那么乐意吃咸菜吗,你吃一个试试。当然,可能你偶然吃咸菜还觉得挺好吃,就像xx省省长偶然在机动车道里骑自行车上班一次感觉很不错一样。
◎一个18岁以上的成年人,居然还不知道自己以后的理想是什么,自己喜欢的是什么,那真是教育的失败。
……
韩寒的这些言论说是针砭时弊也好,说是发牢骚也罢,其所引起的共鸣既出人意料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他表达了最广大人群的情绪和心声,他的影响力日渐隆盛也就不足为怪了。
可是,公允地说,他的这些言论又实在算不得“非同寻常”,很多不过是在表述一种“常识”, 或者看似非常尖锐的观点,在国外已经是大多数人都身体力行的事情。用韩寒自己的话说——我只是一介书生,在这个又痛又痒的世界里写了一些不痛不痒的文章而已。一个写东西的人,你不这么写,还能怎么写?尤其是写杂文。你不这样写杂文,你还能怎么写杂文?歌功颂德?我干的是本职工作,竟然成了意见领袖,那就证明太多人不务正业。——诚哉斯言!
关注时事,仗义执言,甚至发发常识性的牢骚,就能使韩寒显得鹤立鸡群、影响力巨大,由此我们不难管窥到当今中国的诸多现状,比如舆论环境、知识分子的担当、“名人”正面表率的欠缺、社会越来越凸显的种种矛盾以及精神阵痛。
一个作家,一个比普通百姓多一点儿话语权的作家,如果只会一味地吟风弄月、涂金抹粉,而不去理会世事、关心民生,那么人们有理由怀疑他的良知。在这一点上,韩寒的良知有目共睹。然而,无论他敢于对丑恶的社会现象口诛笔伐,还是为平民百姓的疾苦和不公打抱不平,正如他自己所言,那不过是他的“本职工作”而已。
韩寒只是因为做了“本职工作”而赢得了巨大的影响力,我们在为韩寒高兴的同时,应该感到一种凄凉和悲哀——这反衬出有那么多的人是多么地不称职!
韩寒在得知自己候选《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后,他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影响力”的呢?节录一些他在博客上回复关心他的人的话:
首先,我非常感叹和惋惜,为什么别人有这样的新闻媒体,当《时代》周刊弄一个人物榜的评选的时候,能够让全世界其他的国家都起波澜。我多么渴望我们中国也能有类似的一个新闻媒体。可惜我们并没有……
我没有辽阔的远见,我唯独只想让相关部门善待文艺和新闻,不要给他们过多的审查以及限制,不要用政府的权力和国家名义去封杀或者污蔑任何一个文艺工作者和新闻从业者,这样的话,不用你们花大价钱,这个国家会自动生产出输出到西方世界的文艺作品和新闻媒体,我们的每一个小小的读者听众观众网民市民国民都能同享荣光。
……总有正方和反方,总有甲方和乙方,如果我们国家能做到话不投机一拍两散,而不是话不投机把你封杀,那就是我们国家的巨大进步。
最后说回到所谓的影响力,我经常非常地惭愧,我只是一介书生,也许我的文章让人解气,但除此以外又有什么呢?
我要说,韩寒的这些话,依然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力,因为他说的是真话,真话就是影响力!
编辑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