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脑胶质瘤浸袭性生长和高血管生成活性等生物学特性十分突出.既往人们更多地注意胶质瘤的组织学类型和临床表现,而更为细致的鉴别诊断往往未能引起病理学和神经外科医师的重视.实际上,仅从临床症状、体征、影像表现和组织学形态常常还难以准确预测胶质瘤演进和生物学特性(包括预后)以及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近十年来,胶质瘤研究的重要进展之一是发现了该类肿瘤更多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改变特点及其在诊断、分类、预后判断
【机 构】
:
400038,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病理学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胶质瘤浸袭性生长和高血管生成活性等生物学特性十分突出.既往人们更多地注意胶质瘤的组织学类型和临床表现,而更为细致的鉴别诊断往往未能引起病理学和神经外科医师的重视.实际上,仅从临床症状、体征、影像表现和组织学形态常常还难以准确预测胶质瘤演进和生物学特性(包括预后)以及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近十年来,胶质瘤研究的重要进展之一是发现了该类肿瘤更多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改变特点及其在诊断、分类、预后判断和治疗学上的意义[1,2].本文以星形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源性肿瘤为例,简述胶质瘤分子遗传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我幸拜读了贵刊刊发的北京协和医院王任直教授的文章<扩大经蝶人路切除巨大或侵袭性生的垂体腺瘤>(2004年第20卷6期)。
患者女性,59岁.因右顶部无症状性包块2年,逐渐增大于2003年8月入院.入院前半年在当地县医院穿刺抽出少量暗红色血性液体,切开活检示异位甲状腺.查体:右顶部近中线有一6 cm×5 cm大小肿块,表面光滑,质较硬,边界清楚,无压痛,包块顶部可见一长4cm手术疤痕.CT检查示右顶骨后部膨胀性骨性破坏性包块,其内可见骨刺影,向外生长,约5 cm×6 cm×3 cm,部分骨缺失,邻近头皮软组织肿胀,诊断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24例,男7例,女17例;年龄19~50岁,平均34岁;病史3个月-5年. 2.临床症状、体征:均为单侧三叉神经痛,右侧11例,左侧13例;单纯Ⅰ支1例,Ⅱ支5例,Ⅲ支8例,Ⅱ+Ⅲ9例,Ⅰ+Ⅱ+Ⅲ1例;8例角膜反射迟钝,听力下降3例。
一、资料与方法 1997-2005年手术治疗56例老年三叉神经痛患者,男26例,女30例,年龄60~82岁,病程3-17年.所有病人都经卡马西平等药物治疗后都因副作用大不能耐受或无效而停药.18例经过1~3次三叉神经半月节或周围支的封闭术,9例作了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4例经过埋线、中药等治疗.56例中合并高血压34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史12例,脑血管病史5例,心电图检查28例有心肌缺血性改变
本文通过对我科自1997年-2001年收治的37例颅脑外伤合并较严重胸腹脏器损伤病人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基层医院如何利用有限条件诊治这类病人作一些经验介绍。
总结我科2003年1月至2006年5月住院病例中,应用Lesksell-G定向系统在CT导向下,经小骨窗切除15例颅内小病灶,现报告如下。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最为常见的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其中又以双侧肢体末端对称性多发感觉运动神经病变(distal symmetricsensorimotor polyneuropathy,DSSP)最多见[1,2].进展性DSSP常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防治极为困难.应用周围神经减压术可有效缓解DSSP症状,并有可能逆转DPN的自然
一、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科300例颅脑外伤病例,发现外伤性颅内迟发血肿29例,占同期颅脑损伤病人的9.7%,受伤方式:加速伤3例,减速伤20例,复合伤6例.入院时GCS评分13~15分13例,9分~12分12例,8分以下4例,症状与体征:伤后有原发昏迷者24例,入院时神智清楚者22例,有意识障碍者7例.观察发现意识障碍逐渐加重者19例.CT追踪扫描,伤后6-24h发现迟发血肿9例,25-48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