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由此可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那么小学生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又该如何帮助他们呢?
一、语文学习良好习惯之我见
1.提前预习的习惯。子曰:“温故而知新。”通过预习,学生不仅可以使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变得轻松而有自信,还可以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专心致志的习惯。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发言、勤做笔记,这是作为一名学生在课堂中要做到的基本要求。可是很多学生上课易走神,做小动作,四十分钟的课很难坚持下来。所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迫在眉睫。
3.善于提问、不懂就问的习惯。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可以在课堂上问,也可以课下问;可以向老师提问,也可以同学之间提问,或者不耻下问。在你提问的同时,说明你思考了某个问题。经常学有所思,思有所想,日积月累,必能积累一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认识或见解。
4.按时按量按质地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是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反馈形式,也是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新知的一种手段。通过对作业的严格要求,从中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可是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多时候学生一遇到稍微需要动脑筋思考的题目就不写了,宁愿留着空白,就等着老师去讲解正确答案。时间一长,也就养成了懒惰的坏毛病。
5.自主阅读和积累的习惯。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要靠阅读,相对于课内阅读来说,课外阅读显得更为重要。书本中提供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它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就要求学生从小养成主动阅读和积累的习惯。通过阅读和积累,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培养能力。
6.质疑的习惯。新的课程理念倡导,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质疑则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方法。每一节课的教学,教师都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在质疑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才能得到一定的锻炼。
二、良好习惯培养之我思
1.制定养成计划。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根本任务。为引导学生克服不良的习惯,教师可结合班级实际制定好习惯养成计划。例如:课堂上应专心,要发言先举手;做作业要认真,规范字要写好,按时交不拖拉。这样的计划制定好后,教师应严格督促,让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并反复训练。渐渐地,在帮助学生改掉某些不良习惯的同时,也就会使他们在这些方面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因此,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培养,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2.培养从小开始。习惯是可以培养的,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从小就抓起。大家都知道,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可塑性大。学生在年龄小时,习惯既容易建立,也易于巩固,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形时,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又不易纠正。如有的学生有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坏习惯,即使在老师的教诲下有了改正的决心,可往往是改了又犯,犯了又改,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才能彻底改掉,或许有的人就总是改不掉了。很多人认为小学低年级要可以孩子多玩,到了高年级,习惯自然就养成了, 这是极其错误的。所以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起,就要开始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3.发挥榜样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小学生,他们的榜样是老师,是同学,是家长。向榜样学习,可以促进学生有很大的进步。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可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而对高年级的學生,则要给他们多讲一些名人持之以恒,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等方面的故事。引导他们多读一些课外书籍,从中感受良好习惯对一个人成材的重要影响,从而自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发展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低年级起,就得从上课集中注意力听讲,有始有终认真完成作业等最基本方面进行规范和训练。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就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高级的学习习惯,如阅读习惯,独立思考习惯,勇于创新习惯等。培养学生的习惯,有了一定的合乎发展规律的“序”,就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5.促进相互配合。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形成,不仅需要教师付出辛勤的劳动,更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特别是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学生除了学校外,停留最多的就是家庭了。因此,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的家长也要密切联合起来,配合老师的工作,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学生在家庭的学习过程中,家长要经常督促学生的行为,时刻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家长应不断地沟通,互相配合,让学生养成坏习惯的机会减到最少。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人学习成功的关键,作为老师,应当关注学生一生的发展。孩子需要我们的帮助,让我们一起努力凭着良好习惯这一翅膀使每一个孩子都像鹰一样搏击长空!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凤凰小学)
编辑/张俊英
一、语文学习良好习惯之我见
1.提前预习的习惯。子曰:“温故而知新。”通过预习,学生不仅可以使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变得轻松而有自信,还可以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专心致志的习惯。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发言、勤做笔记,这是作为一名学生在课堂中要做到的基本要求。可是很多学生上课易走神,做小动作,四十分钟的课很难坚持下来。所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迫在眉睫。
3.善于提问、不懂就问的习惯。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可以在课堂上问,也可以课下问;可以向老师提问,也可以同学之间提问,或者不耻下问。在你提问的同时,说明你思考了某个问题。经常学有所思,思有所想,日积月累,必能积累一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认识或见解。
4.按时按量按质地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是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反馈形式,也是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新知的一种手段。通过对作业的严格要求,从中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可是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多时候学生一遇到稍微需要动脑筋思考的题目就不写了,宁愿留着空白,就等着老师去讲解正确答案。时间一长,也就养成了懒惰的坏毛病。
5.自主阅读和积累的习惯。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要靠阅读,相对于课内阅读来说,课外阅读显得更为重要。书本中提供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它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就要求学生从小养成主动阅读和积累的习惯。通过阅读和积累,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培养能力。
6.质疑的习惯。新的课程理念倡导,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质疑则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方法。每一节课的教学,教师都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在质疑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才能得到一定的锻炼。
二、良好习惯培养之我思
1.制定养成计划。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根本任务。为引导学生克服不良的习惯,教师可结合班级实际制定好习惯养成计划。例如:课堂上应专心,要发言先举手;做作业要认真,规范字要写好,按时交不拖拉。这样的计划制定好后,教师应严格督促,让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并反复训练。渐渐地,在帮助学生改掉某些不良习惯的同时,也就会使他们在这些方面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因此,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培养,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2.培养从小开始。习惯是可以培养的,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从小就抓起。大家都知道,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可塑性大。学生在年龄小时,习惯既容易建立,也易于巩固,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形时,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又不易纠正。如有的学生有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坏习惯,即使在老师的教诲下有了改正的决心,可往往是改了又犯,犯了又改,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才能彻底改掉,或许有的人就总是改不掉了。很多人认为小学低年级要可以孩子多玩,到了高年级,习惯自然就养成了, 这是极其错误的。所以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起,就要开始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3.发挥榜样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小学生,他们的榜样是老师,是同学,是家长。向榜样学习,可以促进学生有很大的进步。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可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而对高年级的學生,则要给他们多讲一些名人持之以恒,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等方面的故事。引导他们多读一些课外书籍,从中感受良好习惯对一个人成材的重要影响,从而自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发展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低年级起,就得从上课集中注意力听讲,有始有终认真完成作业等最基本方面进行规范和训练。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就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高级的学习习惯,如阅读习惯,独立思考习惯,勇于创新习惯等。培养学生的习惯,有了一定的合乎发展规律的“序”,就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5.促进相互配合。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形成,不仅需要教师付出辛勤的劳动,更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特别是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学生除了学校外,停留最多的就是家庭了。因此,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的家长也要密切联合起来,配合老师的工作,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学生在家庭的学习过程中,家长要经常督促学生的行为,时刻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家长应不断地沟通,互相配合,让学生养成坏习惯的机会减到最少。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人学习成功的关键,作为老师,应当关注学生一生的发展。孩子需要我们的帮助,让我们一起努力凭着良好习惯这一翅膀使每一个孩子都像鹰一样搏击长空!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凤凰小学)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