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课堂 提高语文素养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o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但这个目标的落实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一个较长的“厚积”过程。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要渠道和特定形式,挖掘其中的多种元素来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不懈追求,也是新课程对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
  
  一、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
  
  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语文新课标也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而诵读便是直觉、整体感受语言的一种绝好方法,它省略了对文章进行语法、修辞、逻辑、文法等繁琐的分析,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曾说过:“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极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因为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朗读,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特级教师韩军也说过:“语文教育其实十分简单,十分素朴,无非就是‘吟诵吟诵,再讨究讨究;讨究讨究,再吟诵吟诵’,如此必有大效。”可见,学生有良好的诵读习惯,就会有良好的语感,有了良好的诵读习惯,就会有一张“捕鱼的网”。如果能在语文课上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读多诵,感知课文,教师适当地点拨,则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都能得以展示,语文学科的语言性也就能充分张扬了。我在语文课上,力求让学生多读多诵,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和能力,让学生通过读,去领会、体验文字运用的恰到好处和美味神韵。
  1、读出韵味,就要把握技巧。
  叶圣陶先生曾说:“国文和英文一样,是语言学科,不该只用心和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上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我就是让学生多读。我们摒弃的是那种只动口、不动脑的小和尚念经式的朗读,我们提倡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朗读,眼、耳、口、脑等多种器官协调活动的过程。这种朗读,不仅可以使我们获得信息、知识,还有助于培养气质和修养。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发音、吐字、节奏、语流及语态等朗读技巧,其气质也必然会得到升华。当今社会需要善于表达、善于交际的人才,而朗读能力的提高必然促进口才的提高,很难想象,一个朗读水平低的人如何能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作出精彩的演讲、清晰的报告呢?
  2、读出韵味,就要表达真情。
  现行教材中的文章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范读录音,有的还是名家的,但我总认为还是不能代替老师的现场范读。现场的范读不仅能让学生听到最真实的声音,还能通过手势、表情、眼神将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出神入化地传递给学生,比录音更直接,更有感染力。朗读需要的是激情,即使老师的普通话不太标准,朗读技巧不太高明,但融入了自己感受的声情并茂的范读是最具渗透力的,最能引领学生走进作品。《乡愁》一诗试教时,我先放了一遍朗读录音,但学生的反应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激动。在公开课上,当我结合自己的理解激情地朗读这首诗后,学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听课的同事们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我自己更是激动得潸然泪下,整个课堂完全沉浸在一种浓浓的乡愁氛围里,真正达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师生们不由自主地进入到了诗中的意境。
  3、读出韵味,就要张扬个性。
  朗读是一种审美活动,朗读者是在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审美者,又是美的创造者,朗读本身就是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尽显他们的个性才能,必须保持朗读的开放性和形式的多样性。
  朗读的开放性就是要珍视学生的朗读个性,让学生自由朗读,放开来读,不限制太死。朗读是读者对文本内在理解的外在表现,“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既然对文章内容各有各的理解,那么朗读的处理自然会有所不同。我不强求学生的朗读千篇一律,而是鼓励他们读出自己的理解,抒发和张扬自己的个性情感。
  让学生选择朗读的形式也能发挥学生们的个性,齐读、个人读、男女分读、分角色读、还有配音朗读、表演朗读,只要学生喜欢,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创造欲,无一不可。
  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焕发生活的活力,这也是语文课堂教学期待的一种本真回归。
  
  二、提高学生文学的审美情趣
  
  韩军说过:“文学教育对于青少年的精神气质的养成有重大作用,对于青少年的情感世界的完美构建有重大作用,对于青少年审美眼光的培养有重大作用。”要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和能力,必须要重视语言文字的教学。我们虽然不过分强调对文字理性的剖析,但要注重对文字的感悟与体验。在《乡愁》一诗的教学中,我构筑了这样一些问题让学生探究、领悟。
  ①作者把乡愁这种抽象的情感分别寄托在哪些事物上?你能想象出这四组画面吗?这四组画面分别表达了人生哪几种美好的情感?
  ②找出诗中相同位置的字、词、句,进行归类、品析。
  用“________美,美在_______”这一句式把品析的结果说出来。
  如时间词美,美在它们不露痕迹地表现出了时间的变化、情感的不断加深。
  ③不同的诗歌给人的美感不一样,有哲理美,有情感美,有情趣美,有意境美,有画面美。你觉得这首诗美在哪里?谈谈自己的感受。
  这种教学设计,既让学生理解了意象的概念及借物抒情的手法,又让学生在情感中得以浸润,受到了文学语言的熏陶。
  
  三、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语言的课程性质决定的。我们不但要求学生掌握这门工具,还要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内涵,让学生成为有品位的文化人。
  1、借助背景资料走近作品。
  A、背景一:余光中(1928——)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1949年随国民党赴台,曾任台湾师大、改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余光中被称为“乡愁诗人”,得名于《乡愁》这首诗。
  B、背景二:本诗写于1971年,30多年后,温家宝总理访问美国谈及两岸问题时援用了《乡愁》这首诗,他说:“祖国要统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现在只剩下台湾问题了。浅浅的海峡,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会尽最大的努力,促进和平统一,维护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最高利益,我们决不允许有人将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
  C、背景三:出示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到台湾及台湾海峡。
  这些与课程相关的文化背景资料的提示,对于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有很大的帮助。语文知识与历史学科、地理学科乃至其它科目知识的联系,是一个文化人知识多元化的复合体现。也只有这 样,一个人的视野才会开阔,文化内涵才会逐渐丰富起来。
  2、从诗歌中接受文化价值的熏陶。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志”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文化的影响力,就是知识的信念化。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用一首诗来诠释“乡愁”是什么?有学生写道:乡愁是对母亲无尽的思念,乡愁是对妻子无限的眷恋,乡愁是对故土无穷的牵挂。文学从来就是入学,在阅读中,学生经意或不经意地沐浴到了人性的光辉——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尊重、对人的思念、对人的爱恋。这种绵绵的情愫,这种情怀的陶冶,正是我们需要的一种文化价值的影响。
  3、在同类诗歌中,了解文化现象。
  为了让学生拓展文化视野,我们必须让学生了解一些文化现象。如:教学《乡愁》一诗时,我让学生学习《秋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同类题材的诗歌,让学生了解“游子”的文化现象。了解漂泊在外的游子那种离愁别绪,那种对故土的眷恋,那种漂泊不定的境遇
  
  四、训练学生迁移的能力
  
  写的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语文素养。韩军说:“文学素养更具精神意义,良好的文学意识与文学素养,会令人儒雅聪敏、文质彬彬、气质高雅。”根据教材的特点,在课堂上,我要激发学生写诗的情趣,训练学生写诗的能力。
  
  1、激发学生写诗的情趣。
  学生“谈写色变”,谈写诗歌更觉得遥不可及、高不可攀。这可以说是过去我们太重视理性分析,忽视感情体验的结果,是太科学主义,轻人文精神的结果。为了营造良好的写诗氛围,让学生走出畏惧心理的阴影,我决定从情境人手,从细节抓起,让学生了解诗歌就是生活,写诗歌就是表达生活中的美。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练习,让他们渐渐地走近诗歌,并喜欢诗歌。
  创设情境,发挥想象。选择意象,表达“乡愁”。
  例:离家读书。乡愁是远走时父亲久久的伫望,乡愁是别离时妈妈不断地挥手。
  中秋佳节。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月。
  童年记忆,好友别离,端午赛舟……古诗佳境……
  
  2、教给学生写诗的技巧。
  有效地仿写和迁移是熟练写作技巧的一个必要途径,也是创新的一个重要过程。在让学生明确仿写的要求后,我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感受。依照前面的示例,补写下句。
  爱是扑面而来的雪花,爱是________。
  爱是母亲结满老茧的双手,________。
  爱是老师的叮咛,爱是________。
  爱是坚守,爱是________。
  仿写能让学生回味生活、感受生活、提炼生活,体验到写作的乐趣,这既是一种文化情怀的陶冶,又是文字锤炼的重要过程,它把学生带进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写作境界。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重要阵地,只有充分利用好教材元素、生活,以及其它的教育教学资源,才能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课堂教学是一把钥匙,我们要让学生自己用这把钥匙去开启另一扇门、打开另一扇窗。
  
  李继生,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湖南攸县。
其他文献
一篇可读性较强的文章,除了立意深远、内容丰富、情感饱满、结构严谨等常规要求外,还需要在用词准确的前提下,语言生动,富有文采。孔子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这里的“文”就是“文采”的意思。这是关于文采意义的最好概括,也是长期以来,优秀作文的重要依据。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也对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做了明确要求,讲究作文语言的艺术性,成了高中学生训练的当务之急。于是,几年前,我开始了“美文写作教学
想象在现代汉语辞典中解释为 “对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心理学上认为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爱因斯坦非常重视想象力的作用,他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想象的作用是非常神奇的。    一.借助想象和作者进行沟通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担负着传递信息的
议论性散文可以包容丰富的内容,便于抒发真挚的情感,表达深刻的思想,显示出较深厚的文化底蕴,最容易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可以说,议论性散文已成为高考作文的“新宠”,作文散文化已成为中学生作文的发展趋势。可以预见,越来越多的考场优秀作文将是同时具备较强的思想性与文学性的议论性散文,高考作文训练要重视议论性散文的训练。具体来说,它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内容的丰富性    在思维形式上,议论性散文如
古城房陵,西北面是一带环城水滨,有一处住宅区,叫滨河花园,恐怕是新建,“花园”竟无花,只有滨河一溜,顺道建有几排住宅。住宅有两片,分而不离,南大北小,正如一个留着东德大偏分发式(抑或勾口五十子武)的少女,伫依在河畔,轻舒玉臂,清新宜人。恰于腋弯处有一方清泉,天旱不涸,水涝不浊,冬暖夏凉。  上沿路是一带青色大理石栏杆镶边,顺势斜入泉边,引出数级石阶,泉两边等距放着一些洗石,北边有二十块,南边有十八
“花香蜂自来,题好一半文”,“看书看皮,看文看题”。可以说,好的标题恰似明眸皓齿,美目盼兮,文情并茂,令人动容,使人读后怦然心动。审好题后,拟一个新颖别致的题目是作文成功的重要一环。  文章题目是文本形象的第一代言要素,对于整篇文章的评价影响甚大。好标题就如同人的好面容,又如面容上的俊目,清新明亮、大小适宜。题好一半文,新颖别致、文采飞扬的标题,能给人赏心悦目之感。要像给自己化  妆、给自己起名字
阅读与写作互为表里、合二为一的实用阅读教学观脱胎于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极力提倡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正在实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很大的启发性和指导性。语文阅读教学如果也能在“做”上用功夫,学生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  一.抓住语文课本其实就是抓住写作的宝藏  陶行知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
一、散文式架构是实现小说绘画化的基石    萧红说过:“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备几种东西,一定写得像巴尔扎克或契诃夫的作品那样。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生活,各式各样的作家,就有各式各样的小说。”《呼兰河传》几乎以散文式的结构来构架小说。小说共七章,可分可合,形散而神聚,形成了伸缩自如的开放性的散文化结构形态。传统用于构架小说的时间因素在这里成了一个个碎片。这种时间的断裂导致
一轮弦月,悬挂在仙岩禅寺的古樟树枝头  在静谧中成了,窥视禅寺的眼睛  大雄宝殿里,一只空心木鱼  早被白天的梵音填满  在夜色中渐渐,安然入梦  寺内,悬挂得整整齐齐的经幡  在夜风中有节律地飘拂,宛如立队排列虔诚的诵经人  后禅院墙角,一口七上八下忙碌  一整天的老石井  此刻终于闲静了下來  开始如约和星星对话  静坐山门前的菊花,独忆南山  山门外的荻花,是花非花  在夜色茫茫中,独自打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能“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因此,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传统,塑造学生鲜明的民族性格,使其树立民族意识并形成祖国观念;批判地借鉴和传播外来优秀文化,使学生具有开放的文化心态和开阔的文化视野,是每位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文化责任与文化使命。但是,语文课程不能被动地适应、反映和复制传统
举世闻名的古希腊美神维纳斯雕像,是古希腊雕塑艺术高潮时期最成熟的完美杰作。她以健美、匀称、圆润的身姿,自然、柔和、流畅的线条,典立凝视,充分体现了女性美,被人们赞誉为“美神”。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尊高约两米的大理石雕像,于1820年在希腊米塔岛山洞里发掘出土时即失去双臂和其他一些部位。正因为如此,一百多年来,它不仅吸引了无数的观赏者,而且引起了难以胜数的艺术家和各行各业的专家,要给美人雕像安装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