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城学院(山西 044000)姚纪欢 关文龙
摘要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诞生在一个具有特殊的高等教育背景和具有特殊特征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诞生在人们在对高等教育的认识上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的时代。要顺应高等教育、社会发展和人的认识的转变的潮流,就必须认真思考教育教学模式多样化和管理模式规范化,并以此作为其教育教学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对学校教育教学观念及其所支持的办学体系、办学机制、办学模式有重新思考和重新构建。
关键词 教育教学体系 教学模式多样化 管理模式规范化
到2005年末,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21%,从“英才教育”时代转变为“大众化教育”时代。庞大的在校学生群体和巨大的学校教育目标与社会需求标准的“针对性”差异,迫使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必须围绕学生和社会办教育,重新树立观念,创新教育教学体系,以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给我们带来的新课题。
一、高等教育的时代背景综合体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必须适应这种变化,正确树立新的教育发展观,积极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和管理模式的规范化。
在学生培养定位上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人才观,一是直接面对市场的需要培养社会各用人部门的“对口”人才,一是与市场保持一定距离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对口”率日益下降的现象,说明了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度重视,这在培养方式上对狭窄的专业模式提出了挑战;然而政府和家长往往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作为评判学校的办学水平的标志,用人单位在越来越重视综合素质的同时也始终把学生的专业方向作为主要的和重要的条件,就业的压力使得高等院校又不得不重视“专业的适应性”。
对于国家整个高等教育系统来说,解决以上矛盾的有力办法是实现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把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教育多样化当作一对孪生兄弟,分类分层次地通过不同的学校的办学模式多样化来解决。但是对于处于中间状态的“不上不下”的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确是最难定位的学校。因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既想要学术水平的提高、也想要市场、还想要规模,要结构、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因为在有限的资源和办学自主权条件下,丢了市场就丢了发展甚至生存的保障,而丢了学术又等于丢了提升学校层次的机会和传统意义下的优势。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地方性”和“本科层次”的基本特征往往使之介于“两难”的地步,学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两种不同的人才观也容易使之产生“鱼与熊掌兼得”的期望。是向老牌本科大学看齐的“高标准”发展,还是仍旧与高职高专的“设计”一样在“低层次”徘徊?这就导致了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在基础与应用、通才与专才、长远利益与短期目标、广度与深度等一系列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问题上的困惑。
我们认为,在“结构、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这个问题上,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最大的问题是质量,最大的结点是结构,最大的观念转变是高等教育价值观由“工具论”向“人本论”的变革。我们知道,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工具主义取向在看待人与社会的关系时片面的把人和社会对立起来,而忽视了人和社会紧密联系的一面,突出的表现就是所培养的人发展能力不足、社会适应能力差。因此,高等教育价值观由“工具论”向“人本论”的变革,将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和市场经济需要的重要前提。由“工具论”价值观向“人本论”价值观变革必须成为高等学校由“社会性的学校”向“真正的”教育培训机构改革的真正动因,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必须从“真正的学校”出发来思考问题,求得我们办学观念及办学体系的新起点和新模式。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要对自己的对象观、行为观、质量观与效益观有新的认识。要树立“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服务才是其真正的产品”的观念,树立学生是这种服务的载体的观念。一种产品(服务)的出现是由于有需求、有顾客,地方本科高校“生产”的理由也在于有政府和学生的需求,能否“满足需要”是衡量地方本科高校服务水平的质量标准。地方本科高校的教育教学要以顾客(学生)为关注焦点,以实现顾客(学生)满意为根本目标,要确保顾客(学生)的合理合法的要求得到确定与满足。如果我们把输入通过教育服务得到的输出作为“效率”的话,“有效性”则是我们的输出与我们的教育服务目标的符合度,而由供应方(学校)所提供的教育服务目标与由需求方(用人单位)所提供的经济与社会目标(期望)的符合度则是“针对性”。效率+有效性+针对性才能=效益,我们要克服把“效率”、“有效性”与“效益”混淆的错误观念。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要落实教学态度从“教本位”向“学本位”的转变和办学观念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我们常常做的是拼命从教的角度进行改革,造成了我们教学上的许多被动,如果换一个角度从学生学的角度,以学生为本,扩大学生的选择与自由度,有些事就好办了。在向学生能不能提供、怎样提供选择的问题上,地方本科高校起码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充分考虑:一是树立“客户”意识,为学生服务,从学生需求着想;二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把“师生关系”纳入到教学改革中去;三是注重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从实际出发,注重学校教育对学生社会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该成为“学术”和“做人”上的带头人和楷模,成为完成其与学生“契约”的一方,是学校生产(服务)的服务员。教师成就的好坏,不再是其已具备的水平,而是其发挥出来的通过服务载体(学生)所反映出来的结果。学校的“课程”不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所理解的课程,学校“课程”其实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契约,师生关系是以“课程”为契约的契约关系。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应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由学生的代表者——用人单位的评价;而用人单位的评价则是反映在学校产品(服务)载体——学生身上的评价。
解决质量问题,不仅仅是解决质量的提高问题,还在于对质量的认识,即在提高什么质量、怎样的质量标准上;而要解决质量问题的结点,应该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体系的结构上。解决了“结构”问题,才能分门别类地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实际上,建在地方的本科高校的发展的历史往往就是一个从单一到综合的过程,是一个从纯粹到繁杂的过程。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通过条理“结构”而适应学校发展的要求,如何实施教育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和管理模式的规范化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种种困惑。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要求建构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体系和实施管理模式的规范化。
新建地方高校要“以服务面向需求为目标”“以学生需要为目标”构建学校教育教学体系,用多元制理论构建多样化质量体系、多样性教学模式和规范性管理模式。要坚持开放的、与社会市场紧密相联的以社会需求为目标的而不是以学校学科要求为标准的体系;面向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体系;“以课程建设”而不是以“师资建设”为基本元,“以专业建设”而不是以“学科建设”为目标的可操作性适应性强灵活性强的体系,是一个以厚基础、版块式结构的体系,便于及时适应市场变化的体系。搞多样化,不是以学校为主体,要以学生为主体,最终要充分给学生以自由度,由学生去选择其标准。以适应社会需要、符合市场需要为质量标准,“适应”应该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最大的特色。同时,要构建起能独立于教学运行系统之外的教育教学监控评价体系,以保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要求间的吻合。
新建地方高校在构建教育教学体系时,应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
处理好“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关系,处理好教学规范和发展潜力之间的关系。升了本科,新建地方高校常常习惯于无选择地强调“学科建设”,把“学科建设”囿于“二级学科”而不注重“学科方向(三级学科)”的选择,造成学校教育教学发展规划与办学定位、学校实力的不吻合。所以,在处理“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关系上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选择地进行支持“专业建设”的“学科建设”,进行有“地方特色”的“学科建设”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专业”是人才培养的方式,“学科”是学术体系的种类。进行“学科建设”往往导致的是“学科”的完善,是“教本位”的体现;进行“专业建设”则是针对社会需求而进行的建设,是“学本位”的体现。围绕“专业建设”进行的“学科建设”实质是要建设一个“学科库”或者确切地说是建设一个“课程群”。不同专业会需要各类的跨学科的“课程”,不同的“课程”会支持“专业建设”。“专业建设”从专业需求出发,凡是其需求的课程都是其必需的,凡是不能支持“专业”的,就应该删去。这可能破坏了传统意义上的“学科完整”,却充分体现了社会需求的“专业完整”。以“课程”为基本元,设立专业时只需抽取本专业需要的元,就可迅速构建新专业,克服“船大难掉头”的问题。这就是“厚基础,版块式”结构模式既体现“适应”,又体现“需要”的优势。
处理好教育教学模式多样化和管理模式规范化的关系。“应用型”教育要求我们必须关注人的职业性发展,重视人的职业性发展的差异性,从不同年龄、不同区域、不同教育基础、不同智能结构的人的需求来确定“课程结构”,而不能用一种目标、一种方式、一种方法来规划和制造“教育产品”。这就需要教育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和管理模式的多样化。教育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正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构建教育教学体系也必须按不同专业、不同学员的需求而采取不同的方式。“教育教学模式多样化”必须正确和准确地进行工作分类,着眼于“结构”的改革与构建,重在构建健全有效的运行机制与机构。因此,对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来说,按照要求进行规范的管理模式构建更为必要。首先,伴随学校升本和规模增大,实现“校系两级管理”结构,给系级充分的发展权,利用各种杠杆调动系级工作的积极性,并规范系级工作行为使之形成推动学院发展的合力,真正起到对教学、科研以及学科专业建设的协调、指导、承上启下的作用,真正发挥广大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作用和发挥系部的综合管理作用,突出学校的中心工作;其次,其他职能管理与服务部门的重点要在于根据学院确定的办学思路、工作规划提出具体实施意见并进行指导、服务与监督。
处理好各层次之间、同层面各专业之间的不同关系。对由专科新“升格”的地方本科高校,在构建教育教学模式时,首先要进行层次分类,确定出少部分有特色的有“专科发展前途”的专业,将其定型为“职业应用型”,仍在专科层面上强化其专业建设力度;升本的专业必须考虑它的发展前途与积极作用,规范本科管理运行机制;对升本也无前途、专科也难发展的专业,要下决心撤并或转向。其次,在本科专业层面上要进行“职业应用型”专业和“学术型”专业的分类,并处理好结构比例问题,在现阶段“职业应用型”应占大数,“学术型”应重点培育。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专业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职业应用型”专业要以教学为主,职业性就成为其主要特点,其专业和课程就必须考虑人才市场和职业部门的需求需要,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职业主修领域上;“学术型”专业要考虑在学科建设上的追求,虽然也必须考虑专业性和职业应用性,但不应把职业性作为主要的方向,其专业和课程更应注重基础性和学术性。对采取不同教学模式的专业进行不同的课程结构改革,“学术型”专业可以延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结构模式,并进行学术发展上的提高改进;“职业应用型”专业应根据社会用人部门对人才素质和技能的要求,采用“专业平台+方向”或“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或进一步采用“多重组合通识教育+多模式主修”)的结构模式。
处理好“提升”、“强化”、“协调”、“适应”,内涵发展与外延扩张的统一的关系。有学者指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要体现“提升”、“强化”和“协调”。提升,主要是指在培养方向上要向“突出创造性”提升,注重科学研究的系统训练,提倡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的结合,创造条件让学生较早地参与教学研究和创新活动;在理论教学上向“突出学术性”提升,要求学生掌握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系统的知识层面;在专业教学上向“突出适应性”提升,讲求宽口径、多方向(版块式)、微课程及培养规格多样化,使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技术工作和研究开发、管理等工作能力。强化,主要是指要强化学术管理、层次管理、系部管理,实现基础性、研究性和开放性。协调,主要是指要坚持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本科教学计划的制订为依据,以加大投入为前提,加强教学管理的保障作用,处理好结构、规模、质量、效益间的关系。适应就是适应社会需要、适应市场需要,同时,也要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笃彬.从地方性师院向多科性大学转型的办学定位[J].中国高教研究,2002;(1)
2.程静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诠释与应对[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摘要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诞生在一个具有特殊的高等教育背景和具有特殊特征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诞生在人们在对高等教育的认识上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的时代。要顺应高等教育、社会发展和人的认识的转变的潮流,就必须认真思考教育教学模式多样化和管理模式规范化,并以此作为其教育教学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对学校教育教学观念及其所支持的办学体系、办学机制、办学模式有重新思考和重新构建。
关键词 教育教学体系 教学模式多样化 管理模式规范化
到2005年末,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21%,从“英才教育”时代转变为“大众化教育”时代。庞大的在校学生群体和巨大的学校教育目标与社会需求标准的“针对性”差异,迫使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必须围绕学生和社会办教育,重新树立观念,创新教育教学体系,以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给我们带来的新课题。
一、高等教育的时代背景综合体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必须适应这种变化,正确树立新的教育发展观,积极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和管理模式的规范化。
在学生培养定位上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人才观,一是直接面对市场的需要培养社会各用人部门的“对口”人才,一是与市场保持一定距离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对口”率日益下降的现象,说明了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度重视,这在培养方式上对狭窄的专业模式提出了挑战;然而政府和家长往往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作为评判学校的办学水平的标志,用人单位在越来越重视综合素质的同时也始终把学生的专业方向作为主要的和重要的条件,就业的压力使得高等院校又不得不重视“专业的适应性”。
对于国家整个高等教育系统来说,解决以上矛盾的有力办法是实现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把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教育多样化当作一对孪生兄弟,分类分层次地通过不同的学校的办学模式多样化来解决。但是对于处于中间状态的“不上不下”的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确是最难定位的学校。因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既想要学术水平的提高、也想要市场、还想要规模,要结构、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因为在有限的资源和办学自主权条件下,丢了市场就丢了发展甚至生存的保障,而丢了学术又等于丢了提升学校层次的机会和传统意义下的优势。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地方性”和“本科层次”的基本特征往往使之介于“两难”的地步,学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两种不同的人才观也容易使之产生“鱼与熊掌兼得”的期望。是向老牌本科大学看齐的“高标准”发展,还是仍旧与高职高专的“设计”一样在“低层次”徘徊?这就导致了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在基础与应用、通才与专才、长远利益与短期目标、广度与深度等一系列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问题上的困惑。
我们认为,在“结构、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这个问题上,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最大的问题是质量,最大的结点是结构,最大的观念转变是高等教育价值观由“工具论”向“人本论”的变革。我们知道,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工具主义取向在看待人与社会的关系时片面的把人和社会对立起来,而忽视了人和社会紧密联系的一面,突出的表现就是所培养的人发展能力不足、社会适应能力差。因此,高等教育价值观由“工具论”向“人本论”的变革,将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和市场经济需要的重要前提。由“工具论”价值观向“人本论”价值观变革必须成为高等学校由“社会性的学校”向“真正的”教育培训机构改革的真正动因,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必须从“真正的学校”出发来思考问题,求得我们办学观念及办学体系的新起点和新模式。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要对自己的对象观、行为观、质量观与效益观有新的认识。要树立“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服务才是其真正的产品”的观念,树立学生是这种服务的载体的观念。一种产品(服务)的出现是由于有需求、有顾客,地方本科高校“生产”的理由也在于有政府和学生的需求,能否“满足需要”是衡量地方本科高校服务水平的质量标准。地方本科高校的教育教学要以顾客(学生)为关注焦点,以实现顾客(学生)满意为根本目标,要确保顾客(学生)的合理合法的要求得到确定与满足。如果我们把输入通过教育服务得到的输出作为“效率”的话,“有效性”则是我们的输出与我们的教育服务目标的符合度,而由供应方(学校)所提供的教育服务目标与由需求方(用人单位)所提供的经济与社会目标(期望)的符合度则是“针对性”。效率+有效性+针对性才能=效益,我们要克服把“效率”、“有效性”与“效益”混淆的错误观念。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要落实教学态度从“教本位”向“学本位”的转变和办学观念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我们常常做的是拼命从教的角度进行改革,造成了我们教学上的许多被动,如果换一个角度从学生学的角度,以学生为本,扩大学生的选择与自由度,有些事就好办了。在向学生能不能提供、怎样提供选择的问题上,地方本科高校起码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充分考虑:一是树立“客户”意识,为学生服务,从学生需求着想;二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把“师生关系”纳入到教学改革中去;三是注重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从实际出发,注重学校教育对学生社会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该成为“学术”和“做人”上的带头人和楷模,成为完成其与学生“契约”的一方,是学校生产(服务)的服务员。教师成就的好坏,不再是其已具备的水平,而是其发挥出来的通过服务载体(学生)所反映出来的结果。学校的“课程”不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所理解的课程,学校“课程”其实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契约,师生关系是以“课程”为契约的契约关系。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应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由学生的代表者——用人单位的评价;而用人单位的评价则是反映在学校产品(服务)载体——学生身上的评价。
解决质量问题,不仅仅是解决质量的提高问题,还在于对质量的认识,即在提高什么质量、怎样的质量标准上;而要解决质量问题的结点,应该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体系的结构上。解决了“结构”问题,才能分门别类地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实际上,建在地方的本科高校的发展的历史往往就是一个从单一到综合的过程,是一个从纯粹到繁杂的过程。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通过条理“结构”而适应学校发展的要求,如何实施教育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和管理模式的规范化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种种困惑。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要求建构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体系和实施管理模式的规范化。
新建地方高校要“以服务面向需求为目标”“以学生需要为目标”构建学校教育教学体系,用多元制理论构建多样化质量体系、多样性教学模式和规范性管理模式。要坚持开放的、与社会市场紧密相联的以社会需求为目标的而不是以学校学科要求为标准的体系;面向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体系;“以课程建设”而不是以“师资建设”为基本元,“以专业建设”而不是以“学科建设”为目标的可操作性适应性强灵活性强的体系,是一个以厚基础、版块式结构的体系,便于及时适应市场变化的体系。搞多样化,不是以学校为主体,要以学生为主体,最终要充分给学生以自由度,由学生去选择其标准。以适应社会需要、符合市场需要为质量标准,“适应”应该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最大的特色。同时,要构建起能独立于教学运行系统之外的教育教学监控评价体系,以保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要求间的吻合。
新建地方高校在构建教育教学体系时,应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
处理好“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关系,处理好教学规范和发展潜力之间的关系。升了本科,新建地方高校常常习惯于无选择地强调“学科建设”,把“学科建设”囿于“二级学科”而不注重“学科方向(三级学科)”的选择,造成学校教育教学发展规划与办学定位、学校实力的不吻合。所以,在处理“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关系上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选择地进行支持“专业建设”的“学科建设”,进行有“地方特色”的“学科建设”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专业”是人才培养的方式,“学科”是学术体系的种类。进行“学科建设”往往导致的是“学科”的完善,是“教本位”的体现;进行“专业建设”则是针对社会需求而进行的建设,是“学本位”的体现。围绕“专业建设”进行的“学科建设”实质是要建设一个“学科库”或者确切地说是建设一个“课程群”。不同专业会需要各类的跨学科的“课程”,不同的“课程”会支持“专业建设”。“专业建设”从专业需求出发,凡是其需求的课程都是其必需的,凡是不能支持“专业”的,就应该删去。这可能破坏了传统意义上的“学科完整”,却充分体现了社会需求的“专业完整”。以“课程”为基本元,设立专业时只需抽取本专业需要的元,就可迅速构建新专业,克服“船大难掉头”的问题。这就是“厚基础,版块式”结构模式既体现“适应”,又体现“需要”的优势。
处理好教育教学模式多样化和管理模式规范化的关系。“应用型”教育要求我们必须关注人的职业性发展,重视人的职业性发展的差异性,从不同年龄、不同区域、不同教育基础、不同智能结构的人的需求来确定“课程结构”,而不能用一种目标、一种方式、一种方法来规划和制造“教育产品”。这就需要教育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和管理模式的多样化。教育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正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构建教育教学体系也必须按不同专业、不同学员的需求而采取不同的方式。“教育教学模式多样化”必须正确和准确地进行工作分类,着眼于“结构”的改革与构建,重在构建健全有效的运行机制与机构。因此,对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来说,按照要求进行规范的管理模式构建更为必要。首先,伴随学校升本和规模增大,实现“校系两级管理”结构,给系级充分的发展权,利用各种杠杆调动系级工作的积极性,并规范系级工作行为使之形成推动学院发展的合力,真正起到对教学、科研以及学科专业建设的协调、指导、承上启下的作用,真正发挥广大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作用和发挥系部的综合管理作用,突出学校的中心工作;其次,其他职能管理与服务部门的重点要在于根据学院确定的办学思路、工作规划提出具体实施意见并进行指导、服务与监督。
处理好各层次之间、同层面各专业之间的不同关系。对由专科新“升格”的地方本科高校,在构建教育教学模式时,首先要进行层次分类,确定出少部分有特色的有“专科发展前途”的专业,将其定型为“职业应用型”,仍在专科层面上强化其专业建设力度;升本的专业必须考虑它的发展前途与积极作用,规范本科管理运行机制;对升本也无前途、专科也难发展的专业,要下决心撤并或转向。其次,在本科专业层面上要进行“职业应用型”专业和“学术型”专业的分类,并处理好结构比例问题,在现阶段“职业应用型”应占大数,“学术型”应重点培育。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专业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职业应用型”专业要以教学为主,职业性就成为其主要特点,其专业和课程就必须考虑人才市场和职业部门的需求需要,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职业主修领域上;“学术型”专业要考虑在学科建设上的追求,虽然也必须考虑专业性和职业应用性,但不应把职业性作为主要的方向,其专业和课程更应注重基础性和学术性。对采取不同教学模式的专业进行不同的课程结构改革,“学术型”专业可以延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结构模式,并进行学术发展上的提高改进;“职业应用型”专业应根据社会用人部门对人才素质和技能的要求,采用“专业平台+方向”或“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或进一步采用“多重组合通识教育+多模式主修”)的结构模式。
处理好“提升”、“强化”、“协调”、“适应”,内涵发展与外延扩张的统一的关系。有学者指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要体现“提升”、“强化”和“协调”。提升,主要是指在培养方向上要向“突出创造性”提升,注重科学研究的系统训练,提倡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的结合,创造条件让学生较早地参与教学研究和创新活动;在理论教学上向“突出学术性”提升,要求学生掌握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系统的知识层面;在专业教学上向“突出适应性”提升,讲求宽口径、多方向(版块式)、微课程及培养规格多样化,使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技术工作和研究开发、管理等工作能力。强化,主要是指要强化学术管理、层次管理、系部管理,实现基础性、研究性和开放性。协调,主要是指要坚持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本科教学计划的制订为依据,以加大投入为前提,加强教学管理的保障作用,处理好结构、规模、质量、效益间的关系。适应就是适应社会需要、适应市场需要,同时,也要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笃彬.从地方性师院向多科性大学转型的办学定位[J].中国高教研究,2002;(1)
2.程静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诠释与应对[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