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42-01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内容涉及到包罗万象的社会现象和人间真情。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爱好广泛的学生,他对语文、历史等学科知识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使他有偏科现象,但在写作路上,他毅然会披沙沥金,勤于耕耘。作文就像一个“魔盒”,能将各科知识有机地融会贯通,把社会现象神秘地变幻其中,同时还会把作者自己的喜怒哀乐、恩怨爱恨等人间真情,尽情的倾诉于字里行间,因此变好这“魔盒”,就是打造高考优质作文的关键。那么如何才能变好这“魔盒”?
关键在于学生的阅读。阅读量越大,知识越丰富,写作起来就越得心应手。虽说我校在县城,但地处湖南省洪江市偏远的黔城,环境、经济、文化诸多因素还无法与发达地区相比,许多学生家中竟然找不出一本文学作品,阅读量少之不能再少,所以给我们作文教学增加了难度。不过,近几年我校在大力提倡“海量阅读”,每班设立图书柜,师生们共同捐书。尽管阅读迟缓,上路太慢,但总算解决了当前写作之难题。
有了“海量阅读”,如何引导学生作文上路?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却又成了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要研究的课题。洪江市芙蓉中学语文组,两年前提出了“高考作文成功教学与艺术研究”的课题(主持人是王世友),现已颇具成效。学生已经由爱写、能写到能写好,迅速走向成熟的写作之路。就当下芙蓉中学作文教学现状:我们语文组持积极态度,信心百倍在研究作文的艺术性。过去不少学生把写作看成是“包袱”,是“苦差事”,一见写作文,头皮发麻。现如今大为改观,不少学生爱上了作文,不时还写起了日记和课外随笔,究其原因是“海量阅读”之效应。
有了阅读,还需要“模子”(范文)。高一时,我们给学生 讲“模子”,模仿“模子”。如议论文 ,仿写中国古典“四段法”、“五段法”(类似美国的“五段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现如今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甩掉了桎梏般的“模子”,自主创新。如我高二(八)班的明珠同学说“王老师,我很庆幸自己的作文志趣恒常不变,完全得益于您当初给我讲的那些‘模子’”。现在看来,我们研究的高考作文成功教学四步曲(四步曲:依“模”铸“文”;脱“胎”换“骨”; 约法三章,明示有四;汪洋恣肆,文随人意)已初见成效。
一、依“模”铸“文”。“模”是什么?我们的教科书中的范文和教师课外精选的文章就是“模”。它可视、可感,如议论文古典“四段法”,高中教材中荀子的《劝学》、韩愈的《师说》等;“五段法”,贾谊的《过秦论》等,都是经典的作品。至于内容的安排,结构的处理,语言的使用,修辞的运用等等,就得靠你指导学生妙笔生“花”。这样看来这个“模”也不是呆板的,毫无新意的,为此我认为语文课始终要围绕作文进行教学,以范文带作文,以作文带语文基础知识(如文字的隽秀、标点的正确运用、词语的搭配、语法的规范及遣词润色等等)。让学生既明白文章的外在形式,又知晓内部结构,做到文思敏捷,写作灵活自如,这“模”也就铸成了合格的“文”,学生也就在不经意中写作上路了。其实,我们语文教师不就是想让学生能写会道吗?这写最后应归结到作文上来,以作文带课文,以课文促作文,这样学生的目的明确了,兴趣大增,自然就会喜欢上作文。
二、脱“胎”换“骨”。“模”,对于高一新生能用但不可长期使用。因为教师要学生写作文时,不希望学生的作文都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总是希望全班的同学能写出不同的“样”,异样的“味”,有各自的“亮点”,这就需要学生的作文能脱“胎”换“骨”。老师最渴望得到学生原生态、有创意的文章。如果学生有开始摆脱“模子”的倾向,教师就应不失时机的抓住这个契机,给予拓展和正确地指导。如同题不同的切入角度,内容就不一样;对人生、社会切入角度不同,主题思想也就有差异;如果切入的深度不一,就算是异题同旨,或同题同旨,这些文章反映人生和社会的程度也不一样。如果能让学生以星火燎原之势,熔化旧有的模子,从火中煅炼出“凤凰”(新的内容、新的形式、新的主题类的文章),“胎、骨”算是换成了。我们在课题的实践中,学生们已经从这种方式中享受到写作的快乐,同时惊奇地发现自己的作文变得有文采了,也感受到作文原来也不难,只要认真地写作,就能写出自己想写的东西。时间一长,驾驭文章的能力就轻车熟路了。
三、约法三章,明示有四。学生摆脱了“模子”的束缚,脱“胎”换“骨”之后。一题多种体裁、多种题材、多种文法、多种文风等诸多问题又摆到我们面前。作为教师就应该以敏锐的思维扩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不过这还是离不开学生平时对素材的积累和对生活的积淀,因此“海量阅读”至关重要。它是素材的收集渠道,教师应正确指导学生阅读,什么书不能读,什么能读,教师要交代清楚。例如,什么不能读,我们的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了“约法三章”,(1)温馨规劝:网络小说暂时不能读,一是内容粗俗,二是有男女情爱,不宜学生阅读;(2)善意告诫:武打小说暂不能看,繁重的学习任务让你无暇顾及,极易走火入魔,想入非非;(3)严厉禁止:色情、暴力小说不能读,它会伤害学生稚嫩、不成熟的心灵。什么能读,我们的教师明示有四:(1)古代经典著作可“海量”的读,如《史记》、《三国志》、《资治通鉴》《道德经》《论语》等,尤其是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西游记》);(2)现代名著,如巴金的《家》、《春》、《秋》,茅盾的《子夜》、鲁讯的《呐喊》等要泛读、精读;(3)外国名著要有选择的精读,如卡夫卡的《骑桶者》、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4)报刊杂志要海量阅读,不断的捕捉信息,重点介绍《读者》、《文摘》等。不过还要向学生交代清楚,在阅读中不间断地摘抄、积累素材;平时多练笔,多寫日记、随笔、散文、游记等;同时也要告诉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或议论,或记叙,或说明,或抒情;用真情实感去写作,把人间的真善美,假恶丑“晒晒太阳”;把握时代的脉搏,弘扬时代的精神,大胆地去描绘祖国的山山水水,讴歌新生活。
四、汪洋恣肆,文随人意。有了一定的文学积累、生活积淀之后,教师还要继续指导学生精读精品,还须精挑细选,让学生细细咀嚼“名文”。这一时期的阅读仍然既要速
度,又要数量,广泛涉猎各类体裁的文章。如果到了这个层面上,就得让学生在写作技巧下功夫,在如何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兴趣上做文章。比如运用倒叙、插叙、修辞、悬念、抑扬、含蓄等等手法,让他们的文章熠熠生辉,这样你的学生就可以在知识的海洋,挥舞自己手中的妙笔,尽情的铺墨。到了这个时候,汪洋恣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我们教师就可以放浪形骸之外了。这样的作文课,就不用担心学生没兴趣了,他们会把作文课作为他们尽情倾泻情感、发表见地、表现才华的园地。这样一来,学生人人都有了自己的一片蓝天和一块绿地,我们语文教师就会在山花烂漫时,于丛中笑了。
作者简介:
王世友,男,苗族,中共党员,湖南省洪江市芙蓉中学高中教师。曾加入南中国作家协会,在报刊、杂志曾多次发表文章,论文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壹等奖;曾获怀化市、洪江市“德育先进个人”、洪江市“优秀青年教师”、“优秀班主任”“教育先进个人”等称号;也曾多次受洪江市政府嘉奖。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内容涉及到包罗万象的社会现象和人间真情。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爱好广泛的学生,他对语文、历史等学科知识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使他有偏科现象,但在写作路上,他毅然会披沙沥金,勤于耕耘。作文就像一个“魔盒”,能将各科知识有机地融会贯通,把社会现象神秘地变幻其中,同时还会把作者自己的喜怒哀乐、恩怨爱恨等人间真情,尽情的倾诉于字里行间,因此变好这“魔盒”,就是打造高考优质作文的关键。那么如何才能变好这“魔盒”?
关键在于学生的阅读。阅读量越大,知识越丰富,写作起来就越得心应手。虽说我校在县城,但地处湖南省洪江市偏远的黔城,环境、经济、文化诸多因素还无法与发达地区相比,许多学生家中竟然找不出一本文学作品,阅读量少之不能再少,所以给我们作文教学增加了难度。不过,近几年我校在大力提倡“海量阅读”,每班设立图书柜,师生们共同捐书。尽管阅读迟缓,上路太慢,但总算解决了当前写作之难题。
有了“海量阅读”,如何引导学生作文上路?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却又成了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要研究的课题。洪江市芙蓉中学语文组,两年前提出了“高考作文成功教学与艺术研究”的课题(主持人是王世友),现已颇具成效。学生已经由爱写、能写到能写好,迅速走向成熟的写作之路。就当下芙蓉中学作文教学现状:我们语文组持积极态度,信心百倍在研究作文的艺术性。过去不少学生把写作看成是“包袱”,是“苦差事”,一见写作文,头皮发麻。现如今大为改观,不少学生爱上了作文,不时还写起了日记和课外随笔,究其原因是“海量阅读”之效应。
有了阅读,还需要“模子”(范文)。高一时,我们给学生 讲“模子”,模仿“模子”。如议论文 ,仿写中国古典“四段法”、“五段法”(类似美国的“五段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现如今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甩掉了桎梏般的“模子”,自主创新。如我高二(八)班的明珠同学说“王老师,我很庆幸自己的作文志趣恒常不变,完全得益于您当初给我讲的那些‘模子’”。现在看来,我们研究的高考作文成功教学四步曲(四步曲:依“模”铸“文”;脱“胎”换“骨”; 约法三章,明示有四;汪洋恣肆,文随人意)已初见成效。
一、依“模”铸“文”。“模”是什么?我们的教科书中的范文和教师课外精选的文章就是“模”。它可视、可感,如议论文古典“四段法”,高中教材中荀子的《劝学》、韩愈的《师说》等;“五段法”,贾谊的《过秦论》等,都是经典的作品。至于内容的安排,结构的处理,语言的使用,修辞的运用等等,就得靠你指导学生妙笔生“花”。这样看来这个“模”也不是呆板的,毫无新意的,为此我认为语文课始终要围绕作文进行教学,以范文带作文,以作文带语文基础知识(如文字的隽秀、标点的正确运用、词语的搭配、语法的规范及遣词润色等等)。让学生既明白文章的外在形式,又知晓内部结构,做到文思敏捷,写作灵活自如,这“模”也就铸成了合格的“文”,学生也就在不经意中写作上路了。其实,我们语文教师不就是想让学生能写会道吗?这写最后应归结到作文上来,以作文带课文,以课文促作文,这样学生的目的明确了,兴趣大增,自然就会喜欢上作文。
二、脱“胎”换“骨”。“模”,对于高一新生能用但不可长期使用。因为教师要学生写作文时,不希望学生的作文都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总是希望全班的同学能写出不同的“样”,异样的“味”,有各自的“亮点”,这就需要学生的作文能脱“胎”换“骨”。老师最渴望得到学生原生态、有创意的文章。如果学生有开始摆脱“模子”的倾向,教师就应不失时机的抓住这个契机,给予拓展和正确地指导。如同题不同的切入角度,内容就不一样;对人生、社会切入角度不同,主题思想也就有差异;如果切入的深度不一,就算是异题同旨,或同题同旨,这些文章反映人生和社会的程度也不一样。如果能让学生以星火燎原之势,熔化旧有的模子,从火中煅炼出“凤凰”(新的内容、新的形式、新的主题类的文章),“胎、骨”算是换成了。我们在课题的实践中,学生们已经从这种方式中享受到写作的快乐,同时惊奇地发现自己的作文变得有文采了,也感受到作文原来也不难,只要认真地写作,就能写出自己想写的东西。时间一长,驾驭文章的能力就轻车熟路了。
三、约法三章,明示有四。学生摆脱了“模子”的束缚,脱“胎”换“骨”之后。一题多种体裁、多种题材、多种文法、多种文风等诸多问题又摆到我们面前。作为教师就应该以敏锐的思维扩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不过这还是离不开学生平时对素材的积累和对生活的积淀,因此“海量阅读”至关重要。它是素材的收集渠道,教师应正确指导学生阅读,什么书不能读,什么能读,教师要交代清楚。例如,什么不能读,我们的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了“约法三章”,(1)温馨规劝:网络小说暂时不能读,一是内容粗俗,二是有男女情爱,不宜学生阅读;(2)善意告诫:武打小说暂不能看,繁重的学习任务让你无暇顾及,极易走火入魔,想入非非;(3)严厉禁止:色情、暴力小说不能读,它会伤害学生稚嫩、不成熟的心灵。什么能读,我们的教师明示有四:(1)古代经典著作可“海量”的读,如《史记》、《三国志》、《资治通鉴》《道德经》《论语》等,尤其是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西游记》);(2)现代名著,如巴金的《家》、《春》、《秋》,茅盾的《子夜》、鲁讯的《呐喊》等要泛读、精读;(3)外国名著要有选择的精读,如卡夫卡的《骑桶者》、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4)报刊杂志要海量阅读,不断的捕捉信息,重点介绍《读者》、《文摘》等。不过还要向学生交代清楚,在阅读中不间断地摘抄、积累素材;平时多练笔,多寫日记、随笔、散文、游记等;同时也要告诉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或议论,或记叙,或说明,或抒情;用真情实感去写作,把人间的真善美,假恶丑“晒晒太阳”;把握时代的脉搏,弘扬时代的精神,大胆地去描绘祖国的山山水水,讴歌新生活。
四、汪洋恣肆,文随人意。有了一定的文学积累、生活积淀之后,教师还要继续指导学生精读精品,还须精挑细选,让学生细细咀嚼“名文”。这一时期的阅读仍然既要速
度,又要数量,广泛涉猎各类体裁的文章。如果到了这个层面上,就得让学生在写作技巧下功夫,在如何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兴趣上做文章。比如运用倒叙、插叙、修辞、悬念、抑扬、含蓄等等手法,让他们的文章熠熠生辉,这样你的学生就可以在知识的海洋,挥舞自己手中的妙笔,尽情的铺墨。到了这个时候,汪洋恣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我们教师就可以放浪形骸之外了。这样的作文课,就不用担心学生没兴趣了,他们会把作文课作为他们尽情倾泻情感、发表见地、表现才华的园地。这样一来,学生人人都有了自己的一片蓝天和一块绿地,我们语文教师就会在山花烂漫时,于丛中笑了。
作者简介:
王世友,男,苗族,中共党员,湖南省洪江市芙蓉中学高中教师。曾加入南中国作家协会,在报刊、杂志曾多次发表文章,论文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壹等奖;曾获怀化市、洪江市“德育先进个人”、洪江市“优秀青年教师”、“优秀班主任”“教育先进个人”等称号;也曾多次受洪江市政府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