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大水灾与慈善义演r——以《申报》为中心的考察

来源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Q865739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以降,受工商业发展、现代媒介应用、民族国家观念深入等因素影响,慈善义演日渐勃兴,成为灾害救治的重要手段.1931年,黄河、淮河、长江等流域发生空前水灾,泽国千里,饿殍遍野.为救民于水火,全国各地,尤其是通商大埠多组织义演,筹募赈款.当时极具影响力的《申报》为我们考察义演与此次灾荒救治提供了重要史料支撑.除了借助中国本土历史悠久、颇有市场的戏剧,也采用了当时流行于中国的如电影、舞蹈等形式.近代中国历史是中外互动的历史,一些举措也兼具中外特色.慈善义演的表演者主要是作为都市文化符号的娱乐明星和票友,其组织者既有政府机构、社会名流、也有多个社会团体.赈款主要来源于义演的票资、租金、捐款等,而一些个人和组织的“垫款”行为也引人瞩目.款项使用的落实有的直接汇往灾区,发于民众,但主要还是通过赈灾组织统筹使用,以利灾民.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