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鲤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xi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救助艇沿一个大浪边缘滑下去时,我就开始了默数,果不其然,数到22时,前方救生艇小小的橘红色平顶出现了。说明我们跟它的距离又近了一海里。
  天渐渐大亮了,从救助艇上看去,貌似平静的印度洋其实是那么崎岖不平,如巨大灰色锯齿般的东方水天线上展开着略带羞涩的粉色天幕,更为耀眼的红色来自于天幕以下,红日以欲点燃天幕的方式不住地向它逼近,随时准备喷薄而出。海面持续吹拂着三月份印度洋特有的东北风,正是它掀起了从大船上看算不上波浪的波浪,让我们小艇宛似清晨行驶于山路的敞篷车颠簸不已。我看到尼科巴群岛已隐现在视野中,就像平地而起的山脉散布在海面上,主岛尼科巴岛南端高达三十五米的灯塔不时射来永恒之光。更远处的西北方向天空呈现宁静的蛋清色,似乎在静静等待东方红霞的入侵式彩染。我转身抓住扶手对操舵的带鱼大声说,向右10度,全速进,小艇灵巧避开了正面扑来的一个浪头,如由壕沟豁口冲出的伏兵从浪峰问窜出,但艇身被浪体逼得严重倾斜,几乎要把我们抛下海去。我们的脸再次被浪花溅湿。耳边的风声似乎大了一些,裹挟着隐隐浪涛声和咸冷湿气,我这才感到身体阵阵发冷,双腿不禁打起颤来。我们驾驶的是一艘小型救助艇,正在全力追赶前方一艘大得多的救生艇。单从速度上讲,我们要比它快上5节,但由于救助艇艇体比较轻,压不住浪头,速度大大受到影响,按照刚才的心算,至少还要二小时才能追上。
  黑鲤就在前面的救生艇上,他正带着生病的胖豚在狂飙。黑鲤和胖豚是两个缅甸船员的外号—船员们总喜欢用水中之物给人取外号。两个人四个月前于青岛港第一次出现在船员面前时,就让大家凛然称奇了。他们先看到一个表隋狂野的黑汉推着一只巨大行李箱沿着暗长甬道走来,其身材高伟,皮肤油黑放光,甬道对面圆窗透进的光线把他的双眼映得像夜行动物一样炯炯发亮。大家瞬间被他身上某种气息慑住了。更让人惊异的是他身后一只同样大的行李箱像被施了魔法跟他在一起前行。随后,众人才发现那摇晃不定的行李箱上方原来悬着一张布满花斑的圆脸,那自然是胖豚了。这二人形象如此迥异,难怪让大家诧异。相比黑鲤的高大威猛,胖豚显得矮胖圆墩,又生着一张温和的花脸,于是就出现了上面两个外号。他们先自称是兄弟,后来才弄清原来是来自同—个村子的。哦,哦,缅甸乡村!这不能不让我在脑海中浮现出下面的画面:无边的雨林,有黑色块状田野镶嵌其中,田埂边立着沉默的茅舍。炊烟野性地浮动在村落上空。暮色笼罩的土路上有牛车驶过。闷热逼仄的平原,昆虫们从繁茂灌木丛中传出无力的叫声,南亚的夜色最终不动声色地覆盖了这片阴郁的平原。他们应该就来自这样的乡村。黑鲤先前在缅甸干过三年国内航线,胖豚只干过一年。这是两人第一次出国做远洋海员。或许出发前黑鲤受过胖豚父母的嘱托,我们常常看到黑鲤用缅甸语对胖豚讲着什么,此时胖豚总是站得直直的,酷似一截削切妥当的笔筒。但也并不总是这样的画面,有一次,我们忽然看到胖豚在左侧甲板上往前陕跑,穿着胶鞋的两条短腿如鼓槌儿急急敲打着地面,并不时往后张望,果然随后我们看到了紧迫不舍的黑鲤。其时船已行至菲律宾东海岸,热带如火骄阳已把钢质甲板烤到近七十度,即使穿了胶鞋在—个地方停留稍长时间,鞋底也差不多要融化,但黑鲤仍光着脚丫在甲板上追赶,我们差不多能闻到烤肉的焦香了。但追逐很陕结束,在六舱中间位置,黑鲤撵上了,他伸出如猿长臂对胖豚胖脸狠狠一抽,胖豚随之—个弹跳,我从未见他跳得那么高过,短胖的身躯就像突然跃出水面的海豚旋转了半圈才跌下去。黑鲤跟上去又是几下,我站立的地方虽然离他们足有五十米,还是能毫不费力地听到那触动神经的搏击声。我不知道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从当时的情形看,黑鲤打得毫不手软、理直气壮,胖豚则显得心虚气短、理屈词穷。船上虽有明文规范,严禁打架斗殴,但因为他们都是缅甸人,大家往往会默认他们内部的一些规则。只要没有造成身体明显受伤,胖豚也没有投诉,这事儿就算过了。但日常里,黑鲤其实待胖豚很好,黑鲤上船后一直跟着我值八点到十二点的三副班,胖豚值零点到四点二副班,因为胖豚好睡,特别是半夜接班迟到是常有的事,我没见黑鲤l卤怒过,也从未见他打过催班电话。那时正值中国北方港口冬季,梯口可谓寒风凛冽,就算穿了厚厚的值班棉衣也挡不住刺骨风寒,我作为值班船副常常以巡视为由去房间取一会儿暖,但黑鲤不能,生长于热带地区的他倒很忠于职守,没有理由绝不离开梯口半步,冷得吃不消时,就不停地用跳、跑、踢来御寒。有一次他跳起来,因为甲板上结了一层薄冰,双脚一滑,高大的身躯眼看栽了下去,但令人瞠目的是他身上宛如遍布了弹簧,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触地反弹,他的身体竞重新站住了。这番操作真让我惊叹不已。但不管多晚,当胖豚来到梯口时,从未见黑鲤脸有过愠色。至于其他在日常工作中,只要胖豚偶尔跟别人有点纠纷或矛盾,黑鲤总能在第一时间出现,出面处理完了才算了事。他简直是胖豚的护卫神。
  某种程度上,黑鲤在我们船上的确是一个特殊的存在。首先是他神一般的体格。随着船儿渐渐南下,船员们身上衣服一天天减少,黑鲤有过之而无不及,船一过台湾,他就早早脱去了上衣,只着一条浅色短裤到处乱走。他肌体的健美与发达到了惊人的地步。怎么说呢,他就像一棵长势旺盛的高大槐树,均衡、致密、活跃,每时每刻都散发着野性而内敛的力量。他的健美跟我们通常在电视里看到的运动员健美是两个概念,没有迫人眼球的超大肌块和暴胀欲裂的皮下经脉,他全身雕塑般的肌肉都有机活动在公马般富有弹性的黝黑光滑的皮肤下面,就像绷紧的黑色绸布下肆意奔突的牛群,几乎每个动作都是一种力与美的完美展示。更准确地说,打动人心的是他身上的一切都源于自然,是经自然不经意长期塑造出来的。基于船风船貌的要求,老船长一向不允许在公共场所赤膊露体,但黑鲤并不在乎,总是光着上身,好似只為展示他傲人的身躯。
  还有就是他的规则意识。在船上他可以说是最自由散漫的人,除了迫于切实安全的需要——比如码头或者航行值班,他基本上没有规则可言,让人难以想象他是如何度过在缅甸三年的船员生活的。他留有一头长发,在甲板作业时就把头发高高盘在头顶,结成一个外形古雅的发髻,因此他一向拒绝戴安全帽。水手长多次警告甚至罚款都不济事,最后只得放弃,听之任之。另外他几乎没有上下级观念,即使偶尔在狭窄走廊遇到老船长,也没见他表现出应有的尊重。在他看来似乎所有人在一起仅是为了工作。至于其他类似房间卫生、垃圾分类等生活琐事更是无从谈起。但在观察一段时间后,我发现黑鲤并非没有规则,而是有一套自己的规则。一套在他隐秘成长中自然形成的规则,几乎成了本能,支撑了他的全部信念,并粗鲁拒绝其他观念的存在。虽然出于生存需要,他做过妥协,但远远不够。因此在别人看来,他做事固执,甚至偏执,有时近于“魔”也就不足为奇了。但就工作本身而言,在水手中,他是最出色的。   今天凌晨两点,船出马六甲海峡不久,黑鲤竞带着胖豚逃亡了。这个海域离缅甸海岸直线距离只有160海里,显然他想直接逃回缅甸,救生艇上一定已偷偷加足了燃油,按照8节的救生艇航速,差不多二十个小时就可以到达缅甸海岸。当时正在航行值班的二副听到船尾传来异响,走出舱门一看——救生艇竞入海了!起初他以为是固定艇体的索具断了,刚想叫人时,忽然听到救生艇上传来机械声,在迷蒙尾灯光照下,黑乎乎的海面上泛起了灰白色水花,接着听到了隐约的人声。他大惊失色,赶忙回驾驶舱发了全船报警。老船长刚睡下不久,只得跌跌撞撞爬上驾驶舱询问情况。二副把情况一说,他们再到舱外看时,救生艇已杳无踪迹。他们又回到驾驶舱,看到雷达屏幕上显示的二海里外东北方位上一个亮点正如一颗孤独的彗星拖着长长尾迹远去。这时其他船员也陆续上来了,清点人员后,恰恰少了黑鲤和胖豚。于是立即通知机舱机动航行。大船马上大幅右转,对着亮点驶去。救生艇之所以设计为八节速度,是因为在大洋上它只是用来求生而不是航行的,因此母船很快追上了它。探照灯灯光穿透浓重夜色罩住了它小小的身影,不久,海面上艇机的爆燃声也隐约传到我们的耳畔。老船长命令拉响汽笛,高亢刺耳的笛鸣在夜色中四散开来,但我们却觉得所有的声音都跟随探照灯灯光汇向了宛若处于舞台中心的救生艇。大副用高音喇叭对着小艇连声高喊:——Latt(黑鲤的真名,我们听来反而陌生了),you mustcome back(你必须回到船上)——Latt,youmust come back——救生艇如一只受惊的甲虫,稍一迟疑,一个大转向就从大船右前斜刺里冲出去,等大船重新调好方向时,救生艇又消失了。于是大船继续借助雷达追。几次之后,救生艇忽然向尼科巴群岛驶去。显然黑鲤想躲进群岛,大船肯定不敢随意进入。于是母船只好停下,施放救助艇。救助艇比救生艇要小得多,但最快速度可以达到15节,追救生艇肯定不是问题。我是三副,又是黑鲤的主管,自然是下艇的首选,大副又给我配了名水手。这样就出现了文章开头时的情节。
  连续几个浪头让救助艇发出了肺病患者似的喘息,我只得让带鱼拉低一点油门。太阳已经静静悬挂在东方,像一枚烧红的巨石,倾泻出万道金光,但这光是温温湿湿的,像被海水清洗过,还远谈不上灼热。现在救生艇离我们不到五百米,它橘红色的顶棚已锁定在我的视线中,再有半小时足可追上。群岛也离我们越来越近,黑鲤想通过躲进岛群甩开母船的想法看来失败了。我几乎已听到救生艇发出挣扎似的哀鸣。
  黑鲤之所以冒着天大的风险,驾艇逃亡,显然是因为他已失去了对我们最后的信任。我们这次是计划空放巴西装大豆,三月二十一日从马尼拉港开出一天后胖豚出现了低热症状,考虑到靠港期间他曾下船看过水尺,又跟码头上两名工人说了会儿话,而且都没有戴口罩,因此他的发热症状触动了所有人的神经。老船长要求他只能待在自己房间里。因为疫情,物资的供应受到影响,船上连常规感冒药都缺失,口罩也少得可怜,因此只好先进行十四天隔离。但第二天,胖豚症状加重了,体温不住升高,而且咳嗽起来。全船因此由疑虑陷入了紧张。船员们自制口罩,或用毛巾包住口鼻,有两个船员回房间不得不经过胖豚门口时,都不自觉加快了步子,而不时从胖豚房间传出的隐隐咳嗽声如同闷雷直听得人心头发怵。但饭总得有人送,起初是服务生送饭,但胖豚病情加重后,这个小伙子精神就垮了,一打开胖豚房门,就觉得突然问有无数冠状病毒蚊蛾般地飞扑上来,沾在脸上、手上直往毛孔里钻。于是他不敢再送了。这项工作最后自然交给了黑鲤。或许是受到网络信息影响,黑鲤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一块宽宽的黑布条,把眼睛以下完全蒙上了,酷似蒙面杀手。
  胖豚到底是普通感冒还是新冠病毒感染,船上无法测试,也无从判断。老船长把胖豚病情用邮件的方式发给公司,公司指导医生也不能给出明确诊断,由于缺药,只吩咐多休息多喝水多出汗。但胖豚病情并没有因此改善,体温还在持续上升,最高时达到三十九度。第三天下午,奉老船长指令,我戴着两层自制口罩去看望胖豚。胖豚的床靠近窗口,下午静寂的天光透过圆形舷窗只能照到床的一部分,使得胖豚置身于一种半明半暗渐次变化的光影中。他正仰躺在床上,似乎已睡去,沾有污漬的被子随着他的呼吸起伏不定。或许心理作用,我忽然从这种孤寂的起伏中感受到胖豚某种不可逆转的衰弱。一种疑惧让我真想立即从窗前走开,但我还是坚持朝床里侧望去,终于看到了他一侧的脸。微弱光线中,他的脸呈赤红色,如同黑暗中晃动的一簇微火。我有一种很不妙的感觉。
  在到新加坡的前一天上午,黑鲤先是向大副,后来直接向船长要求船在新加坡加油时安排胖豚下船检查,排查新冠病毒的可能。他一向粗野散漫,这次他对新冠病毒排查的认真出乎了大家的意料,可是没有多少人把他的话当真。但老船长还是联系了公司,最后给黑鲤的答复是同意尽量安排。结果自然不出我们所料,等船真到新加坡时公司并没有安排。黑鲤愤怒了,当即罢工,船出马六甲海峡航行还是水头顶他班的。这一天多时间,他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没人知道他在干什么。他偷放救生艇直接带胖豚逃亡完全出乎所有人意料,超出了大家的想象。这种行动在性质上是相当严重的,海事法庭甚至可以据此给予重判。两个初次出洋的缅甸乡民,真是无知者无畏。
  现在离救生艇只有二十米了。晨光褪去了最后的粉色,白亮亮地照在海面上,海水呈现出一片浅蓝。尼科巴群岛已近在咫尺,宛若几块大小不等的巨石脱落在海面上,良好的能见度拉近了它们的距离,我现在能清楚看见海潮冲击崖石涌荡起裙裾般的浪花。黑鲤的救生艇发出疯狂吼声,速度达到极致,掀起的水浪不住地冲击我的艇体。我抓紧扶手,忘却了寒冷,把艇向左转过五度,避开前艇湍急的尾流。飞溅的浪沫连续扑击我的脸,一股浓重湿咸的味道包裹了我。黑鲤这时忽然打开救生艇后门冲了出来,动作之快,感觉就像一道黑色的幻影倏然凝滞于艇尾甲板上。或许黑鲤冲出来前扯掉了口罩,现在的他一脸怒容,手持一柄钢叉,用母语不住谩骂着。他虽一向还算尊重我,但现在根本不顾这些了。他的头发披散开来,被强劲的海风吹向一边,如同一面摇摆的旗帜,下身穿着一条黑色紧身短裤,加上身体本来就油光发亮,让他酷似传说中的龙官夜叉。我的艇继续向他逼近,他手持钢叉猛然向我刺来,我身子一偏,带鱼同时一个急速左舵,就避开了。我索性让带鱼加速,很快与救生艇齐头并进,但黑鲤动作也快,沿着左侧只有五厘米宽的艇甲板向前,迅捷得简直是在滑行。他再次对我举起钢叉。我只好继续加速,绕过了他的艇艏,来到艇的右侧。黑鲤虽想赶来,但救生艇前部没有甲板,他得爬过高高拱起的艇艏才行。这下我有办法了,等黑鲤好不容易爬到右侧时,我让带鱼绕过救生艇艇尾再次向左侧冲去,黑鲤只好沿着艇甲板再次跟来。之后我对着他的救生艇绕起圈来,五圈下来,黑鲤开始喘气了,汗珠顺着他的脸颊和脖颈往下流,宛若雨水淋落在粗大的橡树干上。有一瞬间我觉得他恰似在雨林中孤寂地奔跑。他最后放弃跟随,索性爬上艇顶,拿着钢叉居高临下看我,宛似哨兵。我绕了两圈后,又对着他艇艏左侧冲去,他只好跳下,再次举叉抵抗。这样僵持了三圈,我终于抓住一次黑鲤跟不上的机会,几乎横过救助艇,对着他左侧艇艏全速撞去。尽管我预先抓紧了扶手,还是差点被瞬间爆发的撞击力抛到海里,带鱼瘦长的身子悬挂在了操纵台上,差点整个翻过去。等混乱平息后,不负所望,黑鲤的艇被撞偏了至少十五度,由于我的艇体轻,撞击受到的伤害更大,我看到自己艇艏被生生撞塌了一块。现在的救生艇显然是胖豚在勉强操纵,我听到黑鲤不断用土语对他发出口令,试图调整过来。我并不着急,现在需要的是不断撞击他们的左侧艇艏或者右侧艇尾,迫使它持续掉头。黑鲤自然知道我的意图,死死看住艇艏左侧,当我绕向右侧时,他就沿后面艇甲板奔过去。但一切只是时间问题。随后的三次撞击只用了十分钟,这时的救生艇几乎掉了头,我听到黑鲤大声对着艇内呵斥,本身病歪歪的胖豚现在一定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了。我知道机会来了!黑鲤果然不得不从艇的侧门钻进去自己操艇。这时,我让带鱼把艇快速靠上黑鲤艇尾,拿出准备好的沉水软绳,对着救生艇飞旋的螺旋桨前端抛去。随即软绳就被吸附并缠死在螺旋桨叶上了。救生艇立即熄了火。等黑鲤冲出来时,我已经退到了一个安全位置。黑鲤举着钢叉,疯狂咆哮,扭动着野性的身躯。其实此刻我的内心是矛盾的,固然我想尽快拿下黑鲤,好早点回去交差,但又真心希望他能就此逃脱,回到缅甸,这样不管对胖豚还是我们船员显然都有好处。另外说实在的,某种程度上,我是欣赏黑鲤的,他遵从自身信念不顾一切的勇气与自由精神——他也清楚,即使带胖豚逃回去,船员公司及代理公司甚至缅甸外事部门对他们的处罚是避免不了的,我注定是做不到的。我不久前才被公司从水手提拔为三副,在干部船员职位上拿着比水手高得多的薪水,价值和荣誉感时刻激励我去更好地工作,所以我只能在船长指令下履行必要的职责。同时我也知道,即便是船长,现在除了捉拿他们回去,也不可能有更好的决定。我只得掏出对讲机,呼叫起母船。此刻大船如一座小小岛屿静静泊在远方海面上,它很快有了反应,吐出几股粗大烟圈后,慢慢掉转头来,它雄伟的艏部开始飞溅起浪花,说明它正对我们加速驶来。   不用多想,黑鲤和胖豚自然被乖乖逮回船上,船员们如临大敌,全都戴上款式多样的自制口罩。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其实跟我一样都希望他们不要回来。但,怎么能做到呢?其一,船上突然少了两个人,到巴西后如何向港口当局解释和处理?其二,救生艇丢掉了,母船不适航,必须绕航去近处港口再购买一只。全部费用会相当惊人。另外,从人道角度出发,他们乘着这样的小艇能不能顺利逃回缅甸还是个问题,尽管黑鲤已预备了足够燃油和食物,但作为一叶孤舟,海上情况瞬息万变,灾难的出现往往只是瞬间。所以他们不能走。这次回来,黑鲤也必须隔离了。
  黑鲤和胖豚的门从外面被封死,两人窗户都焊上了粗硬铁条,只在下面留下—个送饭洞口。他们之间还隔有另一个船员房问,所以除非大声喊叫,否则私下沟通不了。
  但胖豚体温还在波动中持续上升,最高时达三十九度五,整张脸烧得像只半熟的蟹壳,咳嗽也加重了。我们给了一支水银体温计,让他白天隔三小时夜里隔六小时测一次,只需每天早晚把写有体温的卡片挂在窗户里侧就行。但胖豚总是做不到,我们只好站在窗口大声问。老船长主持了一次干部船员会议,大家意见不一。有说应该是一次比较缠人的感冒,因为缺药,恢复比较慢;有说差不多一周了,体温还在上升,而且持续咳嗽,不像普通感冒,以胖豚体质,一个感冒不至于这样。而且胖豚开始有轻微的呼吸困难,这是最让人担心的。最后公司医生建议还是继续观察,优先考虑物理降温。可谁去给他物理降温呢?
  船员有时会听到黑鲤隔着窗户喊胖豚,胖豚似乎听不到,一直一声不吭,但黑鲤可以从每天给他送饭的船员那儿知道一些胖豚情况。大概在船要经过斯里兰卡的三天前,他突然提出一个要求:必须送胖豚去斯里兰卡治疗,否则他就破坏船只。船员们惊了一下,去斯里兰卡治疗?显然是天方夜谭,但黑鲤表示不答应自己要求他就要搞破坏。人都被关了,还搞什么破坏呢?看来,老船长关他是对的。
  沒有人知道第一次出远洋的黑鲤时间怎么掐得那么准,就在船最接近斯里兰卡的那个下夜,或许看到了红遍天边的灯火,黑鲤忽然如神兵天降从机舱天窗借一根绳子滑进了机舱。当时机舱里只有一名值班机工正埋头拖洗地板,忽然一个黑物落在脚前,吓得他当即拖把落了地,以为传说中的绿头海怪来了,慌乱后才看清原来是黑鲤。他当然听说了黑鲤的豪言,但因为船已接近海盗区,机舱门从里侧反锁了,所以没想到还有人能进机舱。他立马弯腰拾起拖把,既佯装攻击也便于防守,但黑鲤没有理会,掉头走了。机工反倒被他迷惑了,只得站在那里,静观其变。黑鲤进了隔壁工具问,出来时手里多出一根长柄奶头锤。他径直从机舱楼梯往下层主机那边去了。机工预感到了不妙,断喝道:
  “干什么!”
  但机舱内噪音巨大,机工的吼声如在天边,隐隐绰绰的。黑鲤走到正隆隆作响的六号缸前对着一排铜管铁管软管毫不犹豫就是一顿猛砸。
  “啊!”值班机工发出惊呼,同时看到从各种管子破裂处喷出亮闪闪的热油和冲天的热汽。他连忙冲向集控室拉停主机,同时拎起电话叫醒了老轨:
  “打——砸——黑鲤——”他变得语无伦次。
  “说清楚点!什么事?”仍处于睡意迷蒙的老轨怒问道。
  “打——砸——黑鲤——他——打砸主机啦!快来人呀!”
  等三四个戴着口罩全副武装的船员冲进机舱时,机舱内已是一片狼藉,到处是混合的油水从底板隔栅上往下流滴,就像洪水暴发后的山野,老轨气得当场要晕倒。我被吵醒后也来到机舱,看到黑鲤还站在熄了火的主机旁,主机停歇后,他就扔掉了铁锤,四个船员堵住了他的退路,正在僵持。船员们慢慢地向他合拢逼近,这时,只见黑鲤身子一晃,不知怎地就跳到了大半个人高的主机上。此刻主机壳体温度还很高,我看到黑鲤沾着油水的两只光脚正冒出缕缕水汽,仿佛腾云驾雾一般。失去动力的船舶在海潮中摇晃起来,我们站在油腻腻的格栅地板上都要手扶栏杆以防滑倒,但黑鲤的双脚像涂了强力胶水,在油滑的主机壳顶上竞稳稳站定了。随后只见他纵身一跃,消失在了主机后侧。一群人从两侧绕过去,却找不到他了。但很快有眼尖者发现黑鲤已由附近梯道钻到机舱下一层了。众人接着蜂拥而下,慢慢又将黑鲤逼到了舱边。大伙儿正要扑上去,黑鲤忽然跃起,抓住头顶一根横着的水管,身子一悠一挺,便如一只狐猴飞过了众人头顶,接着利落地抓住下一根横管,双臂一收,整个人弹射出去后稳稳落地,再紧上两步就到梯道口,从容拾级而上了。这让我惊呆了,就算真是一只猴子,要连贯利落地完成这番动作,也绝非易事。被激怒的船员重新追逐过来,就像一股涌动的浊水,但黑鲤已到了机舱门口。他的双腿那么富有弹性,活像膝髋关节处安装了簧片,估计乔丹看见了都要眼馋。等大家赶到机舱门口,黑鲤早已不见人影。一番寻找后,有人报告说他已回到房间。于是众人再赶过去,竞发现黑鲤门窗完好无损——他是怎样进出的呢?直到天亮后大家花了一个上午时间才弄清原来他是拆了抽水马桶后管子弄盖板,通过管子弄钻进隔壁医药房,然后打开药房门出来的。但药房马桶后管子弄盖板谁拆的呢?固定那块盖板的十字螺丝只能在外侧用螺丝刀才能旋下。这成了个悬案。
  母船抢修花了近八个小时,因为有几根断了的铜管没有备件,需要现场慢慢焊接。老船长气得浑身发抖,叫道:
  “真是头畜牲!畜牲!永久关他禁闭!”
  事实上,我是知道的,船长及公司关于胖豚的事并非没有关心,甚至可以说是大伤脑筋,做了不少工作。但船到新加坡锚地加油时,新加坡政府只对陆地出入境人员进行体检,至于锚地的船员,他们根本不会考虑,也没有精力考虑,除非入境后你个人主动提出申请。但如仅根据胖豚发热申请新冠肺炎检测,检测费不算,单等结果出来就需三天,三天的船期费用显然过于昂贵了。所以胖豚在新加坡肯定检测不了。至于去斯里兰卡,那更是黑鲤的痴心妄想,对于一个还不能确诊疾病的非病危船员,停航挂靠一个中途港送岸检治,就算再阔绰的船东也做不到。黑鲤怎么可能如愿呢?
  大副安排修理工把医药房马桶后盖板多加了几根粗大铆钉,这下黑鲤不可能再从这个通道逃出了。   此后的黑鲤忽然安静下来,甚至比胖豚还要安静,因为胖豚房间里偶尔还会传出咳嗽和吐痰声,或者厕所马桶的冲水声。黑鲤房间里整天安静,大家一下子弄不清怎么回事。
  随后送饭的服员生说,黑鲤自进房间后,就没吃过送去的饭菜,一直盘着腿在床上闭目打坐。
  我是在那天下午奉船长命令来到黑鲤窗前的,从焊有钢条的窗户往里看,房间内暗沉沉的,感觉在面对一个深不可测的洞口。眼睛稍稍适应后,借助窗口透进的些许光亮,我终于看到黑鲤正身着灰色大褂,面对窗户,双眼微闭,两手平放于交叉的膝盖端坐在床上,似已陷入深度入静。他不知何时剃成了一个光头,稍稍低下的前额正反射出一圈灰白色的光,但一直未刮的焦黄短须扎煞于他上唇和下颌上,让他的黑脸自然地显出了一份怒意——怎么说呢,我不自觉想起了寺庙中静坐的罗汉。我没有打扰他,默默离开了。
  船儿继续西行,三月份印度洋处于风平浪静的季节。海鸟们在天上惬意浮翔,仿佛这是它们生来的工作;成群飞鱼不时跃出水面,如果离船边不远,你能听到飞动时“嗖——嗖——”的振翅声,后面一般会紧跟着梭形的金枪鱼;白云像蓬松的棉花糖浮在空中,半天不见移动;整座海洋似乎凝成了一块巨大绿冰,船儿深嵌其中。这样的季节在大洋航行,三天跟一天几乎没有区别,就如绿皮火车的车厢一节节从你眼前驶过,任何一节车厢你都觉察不到特别的意义。但黑鲤的绝食还在进行中。
  忽然有一天,船员问传起一个耸人听闻的消息,一个值夜班机工三点钟去生活区外巡视空调房时忽然看到黑鲤房间窗户闪動着红光,觉得好奇,就爬上去想看个究竟。等他凑近窗户往里看时,便呆住了。他看到黑鲤盘着腿,手平放于膝盖上,身体竞离开床,悬到了半空中,而且在不停旋转。同时黑鲤圆睁的双目里喷射出两道红色火焰,随着旋转照耀着整个房间。那个机工当时就像被施了定身术,身体僵直,口舌发硬,完全发不出声音。直到最后,似乎炭火燃尽,房间内忽然归于了黑暗和寂静,机工身体的某个部位才像被打了一拳,忽然能动了,但每个关节都发出“咯、咯、咯”的轻响,就像忽然推动久不运转的门扉。他不敢停留半秒,连滚带爬地溜走了。
  我一向不太相信这类传闻,但当天下午,还是专程去看了黑鲤。透过窗户,我看到黑鲤还是以前的样子,除了胡须更加浓密外,他透亮的脑门、紧闭的嘴唇,乃至所穿灰色大衣的折痕都没有什么变化。总之在我看来他一直就恍如一座静静的铜像被安放在那里。但我渐渐还是感觉到了某种不同。细看之下,我竞发现黑鲤的浓眉不见了,也不是完全没有,怎么说呢,就像秋火燎过草原后留下了残茎和焦叶,黑鲤原本清晰齐整的眉毛残缺不全了,看到的不过是两道深浅不一的阴影。我不免一惊,黑鲤真的神秘莫测了。
  已经是黑鲤绝食的第八天了,我们刚开始以为他不吃饭会喝点水的,但有细心的船员发现他堆在房间的矿泉水一瓶也没少。原来他戒绝了一切摄入。船员们不安起来,老船长也变得心神不定。在到毛里求斯岛前的那天下午,老头子电话把我叫到了房间,拿出一叠美元和万能钥匙,说:这是黑鲤和胖豚近几个月的劳务费,下半夜方便时你开了他们的门,把钱放桌上吧。
  我明白了他的意思,也知道了他前几天一直在悄悄调整速度和航线的原因,是为了在这个下半夜能尽可能靠近毛里求斯岛一点。
  半夜时分,我打开了胖豚和黑鲤房门。一进入黑鲤房间,一股檀香味儿猛然冲进鼻腔,从走廊透进来的光线中,黑鲤正背对着我凝然不动地坐在床上。我轻咳一声,放下钱,出去了。
  随后,我走到上一层走廊的梯口,站在那里静静等待。终于,我听到动静了,一些“嘁嘁”的声音,就像有无数小人在悄悄行走,去往我不知道的地方。我相信我与黑鲤之间的默契,就像那次我悄悄打开药房马桶背后盖板,在他窗前只是做了一些示意,他就懂了。又过了大约一刻钟,我听到了沉重落水声。于是,我来到走廊尽头透过圆窗往外看,看见船尾黑色水面上多出了一条白色水迹,知道他们再次出发了。
  毛里求斯岛在我们右前方不到二十海里,站在船上已能看到岛上耀灿的灯光,那是一个温暖又陌生的地方。黑鲤正带着胖豚向它驶去,但愿那是一个真正能接纳他们的世界。
其他文献
“故事”与“话语”是一组叙事学概念,最早由法国叙事学家托多罗夫提出。“故事”,涉及叙述了什么,包括事件、人物以及背景等。“话语”涉及如何叙述,包括各种叙述形式和技巧。叙事学视野中,叙事虚构作品——包括小說、电影等艺术在内——是相对独立自足的整体。因此,叙事学家在叙述虚构作品内部区分了“故事”与“话语”这组概念,将研究的目光集中于作品本身,对于创作者以及外部影响相对忽视。叙事学由此不免与语境有些脱离
期刊
“老兵,来点刺激吧!”  “咋了?”  “淡,这日子太淡!”  “都嚼烂了,哪还有新鲜的?”  “总归还能过点瘾。”  “没劲!”  一、压弹  戈镜窝着一肚子火,愣是找不着去处。  在部队,驾驶员历来是兵之骄者,有师级干部之称。  听说,地方上的司机更横。你想摆点派头,省点力气,就得坐车。往车上一坐,身家性命就不再属于你,而由驾驶员一人掌管。当然,你要再想有诸多方便,抑或搞点小动作,也不能没有驾
期刊
中午下班回到家,母亲不在家里。打她的手机,手机在家里。我意识到了不妙。  这两年,母亲常常犯迷糊。走在街上突然就不认识路了,总是要问几个人才能到家。有时需要我们去接。这就很麻烦,因为母亲迷失方向后,周围的一切她都会很陌生,而她又不识字,说不清她在什么位置。这时候,就要她把电话给陌生人,让陌生人告诉我们她的位置。可今天她连手机也没有带。  妻子也已到家,又等了半小时,母亲还是没有回来。我们决定分头去
期刊
家 访  老师们对于调皮捣蛋的男孩有一杀手锏,这就是家访。男孩之所以怕这一手,是因为那个时候的家长一般工作繁忙,家里孩子又多,所以教育都比較粗暴。家访的后果很多都是一顿死揍。我们宿舍里有很多小孩都在街上的同一所小学上学。哪个男孩的老师来家访了,大家都会知道。于是一旦家访,就会有人四处传播消息,大家都爱看热闹。  那天来的是一位男老师,戴眼镜的孙老师。一些男孩给他取绰号叫“四眼”。孙老师是男孩凌的老
期刊
紫荆山公园有一株古槐,我坐在古槐下,心无旁骛地刷抖音。一个五岁的女孩突然跑过来,使劲儿地推拉我。  “一块儿喂鸽子,”她稚声稚气地说,“一块儿喂鸽子。”  我听见女孩的邀请,但眼睛仍没离开有趣的短视频,只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一下她。  “我不想喂鸽子。”  我感觉女孩气嘟嘟地噘了嘴唇,自个儿跑走了。  我刷着的短视频大多二三十秒,或高雅或媚俗,或幽默或悬疑。一条一条,一条又一条,还有各种产品广告,还有
期刊
上篇昨夜星辰  腊他们在水房里相互吆喝着到夜市吃东西。  屠岸早已洗完,躺在寝室床上胡乱翻看手机。最近,他迷上一个女主播,只要一打开她的界面,就看见她在吃东西。此刻,女主播正在吃一个热气腾腾的象拔蚌,肥硕的肉溢出蚌壳,她蘸上辣椒面,伸到镜头前故意馋观众。斩获一波打赏后,女主播準备开吃,刚凑到嘴边,象拔蚌遽然从象鼻中滋出水来,她毫无防备,脸上瞬间被喷湿,等意识到去堵象鼻时,象拔蚌已变作失控的水枪。 
期刊
蚁楼与医院一墙之隔,但要去医院,得从泥水泛滥的巷道出去,绕到大门口。张龙新每次背着秀去医院检查,过巷道就会骂,没得屁眼的,也不修修……有人搁了一溜火砖,进出的人像跳房子,样子滑稽。秀就在背上流泪。  蚁楼不是楼,至少不算楼。蚁楼是烂尾工程,修到二楼就戛然而止。有人租过来,在楼顶铺上防水布,远看像个包裹。屋内隔成十几平大小,租给住不起院的病人,久了人们就叫这里“蚁楼”。张龙新不喜欢这名儿,当初住进来
期刊
一  窗外是别的世界,弥散一股浓浓的阴森,好像鬼东西们正聚在雨幕之中,眨着邪恶的眼睛,会随时找机会扑上来似的。天阴,湿冷,大雨狂泻。这样的天气一直持续,仿佛永无止境。网上消息,鬼东西们狡猾,会变异。靳小枫吓得不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干瞪着眼,瞅着冰箱逐日见空。封城之后,靳小枫一直没出门,之前办的年货塞满冰箱,她把冰箱的东西大概分了十四等份,天天按计划吃。满以为省着点吃,就可以度过十四天。但她无论
期刊
张爱玲的世界,于我,除了遥远还是遥远。  第一次读到她的小说,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收获》杂志上的《倾城之恋》。读时,很茫然,有点儿傻眼,久久回不过神来。可还是忍不住,读了一遍,再读一遍,来来回回读了好几遍。小说里的十里洋场,旧式大家庭,少爷小姐,还有上海和香港,离我都是远而又远。  很陌生。  出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我们,和张爱玲笔下的那个时代是非常隔膜的,没有见识过繁华,也没有念过几本
期刊
烈风中  裂开的  风中,露出小镇、河湾、林木和浆洗的妇人。   大运尚待转折,麦田  盛开,稀稀落落;  南船与北马,盛开,起起伏伏。  它们构成行将过去的时代。烈风终有一枯。   漕运萎缩,  运河中  大鱼和小鱼被鼓动着跃  出水面。  源于体内的惊慌,它们竞相飞入天上,跌   落云中,得以观看  无穷种类的风。  西瓜地  帝国的旧哲学在运河中翻滚,  隐约如煮破之鱼头。河边  昔日村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