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例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胃镜分析及护理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shichen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率不高.我院于2010年全年共检查110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占本院同期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170例中的62.5%。现将本组胃镜资料及护理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110例患者中男87例,女23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7岁。首次出血53例,2次出血46例,3次或3次以上出血11例。发病24小时内检查者3例,24~48小时内检查者21例,48~72小时内检查者26例,72小时~6天检查者3例,6天以上检查者27例。其临床表现较复杂,以呕血,黑便为主。合并症有冠心病33例,慢性阻塞性肺炎21例,肝硬化1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4例,风湿性及类风湿关节炎8例,前列腺增生症7例,耳聋,耳闭7例,青光眼,白内障6例,中风后遗症3例,糖尿病3例。胃镜检查前作心电图检查96例,血常规86例,大便潜血51例,钡餐透视38例,肝胆B超36例,肝功肾功34例,血气分析16例。
  2 结果
  2.1 一次插镜成功者88例,二次或二次以上插镜成功者22例。总插镜成功率100%。
  2.2 胃镜检查结合病检诊断为消化性溃疡者48例,胃癌者29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者8例,食管癌者6例,急性应激胃粘膜病变者5例,误食异物致食管损伤者2例,胃息肉者2例,食管溃疡者2例,胰胆道出血者2例,胃恶性淋巴瘤者1例,胃结核者1例,胃嗜酸性粒细胞增生症者1例,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症者1例,十二指肠憩室并溃疡者1例,胃术后空肠出血者1例。
  2.3术后并发症有诱发急性心肌梗塞者1例,心律失常房颤者1例,早博者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者1例。
  3 讨论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复杂,本组达15种之多,其中以消化性溃疡为首要原因,占43.6%,其次为胃癌占26.3%。故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不明者应积极创造条件做胃镜确诊,以防延误胃癌的诊断及治疗。在正确操作及精心护理下,胃镜检查是安全的,确诊率较高。
  4 护理
  4.1 心理护理:大多数病人对胃镜检查都有一种恐惧心理,尤其是老年人担心自己难以承受。因此,护理人员应配合医生耐心解释,解除病人及其家属顾虑,必要时由专业护士或临床陪伴病人到胃镜室检查,以增强病人检查信心,防止意外发生。
  4.2 術前准备:a.老年人并发冠心病,肺心病等合并症较多,心脏紧邻食道,胃镜检查易诱发心律失常等.因而检查前应常规检查心电图,胸透等,以了解心肺功能情况,做到有准备,有预防。b.术前充分治疗。老年人多患有心脑动脉硬化,出血量不大亦易出现神志不清或意识模糊,心绞痛等心脑缺血表现,尤其是出血量大者,应及时输血,积极补充血容量。待病情稳定后,再做胃镜检查,不强调48小时胃镜确诊。此与中青年病人应有所不同。c.检查日晨禁食水,排除麻醉药过敏史及654-2的禁忌症(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等)以免发生意外。用丁卡因麻醉者首次小剂量喷雾,2分钟后再行第2次,3次喷雾。对个别紧张病人,术前30分钟肌注安定注射液镇静。对心率大于100次/分的病人术前免肌注或静注654-2。
  4.3 术中注意事项:1.检查环境宜安静,避免术中高声议论甚至当场泄漏病人病情秘密,给病人造成心理压力。冬天尚应注意保暖。2.老年人牙齿多缺损,咬口器难以固定,加上老年人多患有慢性咽炎,气管炎,呼吸频率较快,盲目刺激咽部易致病人呛咳,甚至窒息。为此,老年病人宜使用加长压舌咬口器,并由护理人员从病人颌下用手指按压固定,检查者由被动让病人吞咽进镜改为窥视主动插镜,减少盲目性,防止误入气管。3.老年人受脊柱弯曲及心脏肥大等影响,食道多弯曲变形,尤其是驼背老人粗暴插镜易诱发严重心脏病发作。为此,应操作轻柔,调节旋纽,循腔进镜。进镜后,注气宜少,以免胃过度膨胀而致呕吐返流,造成窒息,亦可边注气边吸引,控制平衡。4. 老年人各脏器功能出现退行性变,因而耐受性差,应尽可能缩短病人检查时间。
  4.4 术后密切观察: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脉博,监测血压变化,必要时给氧,心电监护,随时向医生报告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取活检或刷片的病人,应交待术后禁食或以清淡,流质饮食为主,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过冷,过热食物。
  作者单位:430200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疏肝运脾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4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治疗,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运脾法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疏肝运脾法;慢性胃炎;痞满;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136-01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黄芪误用致咳嗽加重病例进行了临床辩证分析,强调中医辩证治疗、对症用药的重要性。  【关键词】黄芪;误用;咳嗽;加重  【中图分类号】R5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136-01    咳嗽是临床常见病,中医辩症治疗用药对症,宣肺、润肺、止咳化痰效果良好。若用药不当,也会使病情加重。现将临床工作中黄芪误用致咳嗽加重一例临床病例报道如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的发病特点,病程的演变与精神因素的关系。方法:对6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在配合医疗系统药物治疗基础上,密切观察病情及情绪变化,制定康复要点将心理康复贯穿于整个康复护理过程,实施系统的心身康复计划,并根据不同病人进行了针对性强、重点突出、通俗易懂的出院指导。结果:64例患者临床表现有心肌梗死先兆症状的48例,有疼痛症状(心前区病痛)16例,经系统的康复护理,无护理并发症,以乐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急性DIC的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救治方法,降低DIC的死亡率。方法:对9例产科急性DI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例均给予抗凝治疗,8例应用肝素治疗。子宫切除6例,剖宫产3例,治愈7例,死亡2例。结论:在DIC的抢救治疗中,早期诊断,及时除去病因,早期大胆合理使用肝素,补充凝血因子,必要时果断切除子宫是抢救DIC的关键。  【关键词】产科DIC;早期诊断;肝素治疗  【
期刊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但合并心脏损害比较少见,我院近5年收治Mp肺炎193例,其中合并心脏损害18例,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8例中男10例、女8例,年龄1.5-13岁,平均5.3岁,痰MP-PCR阳性,病初血清MP抗体阳性,恢复期抗体升高4倍以上者确认为MP感染,合并有下述表现中二项者认为有心脏损害:(1)临床心功能不全表现;(2)心电图严重心
期刊
【摘要】本案例中毒者所食亚硝酸盐未达到中毒剂量,也未做血液高铁血红蛋白测定,缺乏实验室诊断依据。但笔者认为,任何食物中毒都存在个体差异,即使达到中毒剂量也未必同食者都会发病。因此,无论是根据中毒症状,还是临床治疗,倾向认定为亚硝酸盐中毒不无道理。提示我们,在食物中毒判定实践中,不能仅靠有无共餐者群体发病而妄下结论,必须结合中毒者个体差异、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实验室检验等做出综合判定。  【关键词】
期刊
【关键词】风疹;爆发;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R6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144-01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多见于冬春两季,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本病多见于己于1~5岁儿童,它以发热,全身皮疹为特征,常伴有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一般较轻,病程短,预后佳,并发症少。2008年春天,新疆博乐市阿热勒托海牧场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高热惊厥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上呼吸道感染是引起高热惊厥的常见病,少数患儿反复发作可引起脑损害,及时有效的降温是防治高热惊厥复发的关键。结论:本病防治的重点在于控制惊厥,解除高热,惊厥发作后适当预防性使用抗惊厥药物,降低复发率,减少后遗症。  【关键词】 小儿;高热惊厥;诊断;治疗;预防  【中图分类号】R635【文献标识
期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88例中,男12例,女76例,年龄23~76岁,病史半年~30余年不等,术前检查泪点与泪小管均正常,泪囊无明显缩小,无严重的鼻腔疾病、无出血性疾患,除外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等严重的全身性疾患。  1.2 手术方法:术前准备:先作泪道冲洗,既可了解泪点、泪小管是否通暢,又可洗净泪囊内的分泌物,如为脓性最好用抗生素溶液(例如庆大霉素等)作多次冲洗后手术,术前一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2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顧性分析。 结果:52例患者临床表现以顽固性腹水多见为45例(87%),腹部压痛、反跳痛28例(54%),而发热仅有12例(23%);腹水PMN≥0.25×109/L患者39例(75%),腹水细菌培养阳性者19例(36.6%);经抗炎治疗病愈出院35例(67.3%),死亡17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