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丝织技术的发展和西传

来源 :中华瑰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an7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其独特的丝织技术随着丝绸贸易的开展而传播至东西方各国,对世界范围内丝织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近代西方机器的广泛使用,又对中国的纺织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1972年4月28日,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挖掘工作结束。震惊世界的辛追夫人古尸就出于此墓之中。值得惊喜的是,此次挖掘同时出土了大量保存较为完好的汉代丝织品,仅辛追夫人身上所覆丝绸即有20层之多。其面盖酱色织锦和素绢,两手着信期绣手套,紧握绣花绢面香囊,足穿绢袜和青丝履,内穿罗绮丝绵袍,外套细麻布单衣,再从头到脚包裹18层丝麻衣衾,横扎9道丝带,最后覆敷彩黄色丝绵袍和长寿绣绛红绢绵袍。这些绢、绮、罗、纱、锦等品种多样的丝织品,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丝织技术。
  作为最早驯化蚕的国家,中国从新石器时期就开始了对蚕丝的开发和利用,由此催生了自栽桑、养蚕,而至缫丝、织造、染色等整个生产流程及纺织工具的发展与成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桑蚕丝织技艺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并引领着时尚风潮和各国的不断追索。
  古代丝织技术的发展
  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织衣的技术,并教会民众。丝,是从蚕吐丝而成的茧中抽剥而来的。原始的缫丝方式,是将蚕茧浸泡在热水中,用手牵引抽出茧丝,即《春秋繁露》中所言“茧待缲以涫汤,而后能为丝”,然后将丝卷上丝框形成丝绞,接续之后加工成线就可以织布制衣。秦汉以后手摇缫车逐渐成型,木制机具的使用使缫丝更为便捷,至唐代時使用已相当普遍,宋代进一步完善,并有了具体形制的记载。与此同时,脚踏缫车开始发展起来,可用脚踏动踏杆,利用丝軖回转时的惯性带动缫车运动,从而解放了缫丝者的双手,使生产效率有了很大提升。
  从新石器时期出土的纺缚、骨针、绕线棒等可见,很早人们就已掌握了初步的纺织技术,并将其运用到丝的织造上,创造出各种织造方法,如斜纹、平纹、缎纹等,甚至以经线﹑纬线交错组成凹凸花纹,即提花图案。先秦时期,丝织品的种类就已经十分齐全,见诸文献的有纱、绢、绮、罗、锦、缯、帛、纨、缟等。湖南长沙左家塘楚墓出土的褐地矩纹锦以褐色经丝作地纹,橘黄色经丝显花,为二重经锦组织,局部加牵0.8厘米的浅土黄色经彩条,呈现出整体端正、细部活泼的特点。
  而从这一时期文献中出现的杼、轴、支架、蹑等词汇来看,先秦时期的织造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织机阶段,即手摇纺车。东晋时又出现了脚踏纺车,其后一直应用于纺织业生产。北宋后出现的大纺车,有了近代纺纱机械的雏形,需有专人用双手摇动。南宋后期,水力作为动力被应用于大纺车上,一昼夜可纺纱100余斤,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纺织机械。
  提花机的发明,使机具织造繁复的花纹成为可能。在提花机出现前,丝织品上的花纹需要通过挑花来完成,即挑一纬织一纬,或是挑一个循环织一个循环。用这样的方法每次织造花纹时都要重新挑花,既耗时又费力。针对这一问题,古人想出了两种解决途径。一是用综线代替挑杆,后演变为多综式提花机。汉代时出现了120综、120蹑的提花机,因织造繁琐,到三国时马均对其进行了改革,减少蹑的数量至12根,以一根蹑来控制多片综。二是保持挑杆挑好的规律不变,寻求一种方式,将规律反复地传递给经丝,这即是花本式提花机,或称花楼式束综提花机。花本就是指提花机上贮存的纹样。织造时,上下两人配合,一人坐在3尺高的花楼上挽花提综,一人脚踩踏板引纬织造,可使花纹循环大大增加,这代表了中国古代织造技术的极高水平。
  周代时,丝织品已经开始染色,官府设“染人”一职专管染色生产,设“掌染草”一职专营染料的征集和加工,同时对染色的分工也有所记述,如“春暴练,夏纁玄,秋染夏,冬献功”。至战国时期,丝织品的染色水平已较为高超,原料以植物染料为主,朱红、深赭、茄紫、浅绿等色彩的丰富亮丽构成了丝织品广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汉代以后丝绸之路的开辟,从其他国家引入的新的植物染料被广泛应用,其后历代染色技艺不断发展,色谱区分和染匠分工渐趋精细。
  蚕桑丝织技术的西传
  中国作为最早掌握桑蚕丝织技艺的国家,一度垄断着这门技术的发展。自丝绸贸易逐渐兴起并繁盛之后,许多国家对丝织品这种独特的、前所未见的材料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对丝织品的了解也逐渐加深。在利益的驱使下,桑种蚕种、养蚕之法和丝织技术或主动或被动、或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播至东西方各国。如今世界上约有50个国家养蚕织丝,追根溯源都与中国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
  中国桑蚕丝织技术的外传,较早开始于邻近的朝鲜半岛、日本等地,秦汉之际这些地方基本已掌握了桑蚕丝织技术,并结合当地文化发展出各自特色。魏晋时,日本已能织造出绛青缣、异文杂锦等特有的丝织品。
  中国桑蚕丝织技术的西传也是学界关注的重点。西汉时期,东西方之间的丝绸贸易渐趋频繁,大量精美的丝织品经由西域被运往中亚、西亚等国,再转运至欧洲。大量商人因贩运丝绸而获利,不断激增的丝绸需求量使许多国家都希望获得桑蚕丝织之法。据《新唐书·西域传》《大唐西域记》及藏文经典《于阗国史》等记载,2世纪末,西域于阗地区有一个国家瞿萨旦那曾向中国求取蚕种,未获允。不得已,瞿萨旦那王便想出联姻的方式。他迎娶汉朝公主时,通过专使告知公主本国无丝绵桑蚕之种,希望她“可以持来,自为裳服”,于是公主设法将桑种、蚕种藏于帽中带入了瞿萨旦那。由此,当地人便开始栽桑养蚕,而随公主和亲的女子也将丝织技术传授给了瞿萨旦那国妇女。此后,蚕桑丝织技术继续向西传播,渐渐传至叶尔羌、拔汗那和波斯等地。
  桑蚕技术传播到罗马帝国的时间为6世纪中叶左右。罗马民众对质感轻薄、纹样精美、颜色瑰丽的丝绸的喜爱和追捧,是东西方丝绸贸易繁荣的重要动因。公元前后数世纪内,大量丝织品经波斯源源不断地被运往罗马。这些丝织品有些被直接使用,也有些经罗马作坊拆解,重新纺织染整。巨大的丝绸贸易量导致罗马形成了巨额入超,297年罗马为控制丝绸进口,曾与波斯萨珊王朝达成协议,规定丝绸由国家垄断。   到了查士丁尼时代,为了减少因丝绸引起的贸易赤字,罗马开始积极寻求丝绸的原料来源。罗马史学家普罗科比乌斯曾记述,几位拜占庭的印度僧人了解到这一情况,便求见国王,向他承诺能解决丝的问题。他们声称曾在一个叫赛林达的地方生活过很长时间,并解释说丝是由某种小虫所造,要从赛林达地区运来活虫很难,但这种虫子很容易培育,因为其是由虫卵演变而来的。国王听后,鼓励这些僧人付诸行动,并许诺重赏。于是,僧人们重返赛林达,成功带回一批蚕卵并孵化成虫。至此,罗马人终于得到蚕卵,并彻底明白了丝与蚕的关系。另有一位罗马史学家狄奥法尼斯则称,是6世纪中期的一位波斯商人将蚕种藏在一根空管子中偷运到罗马。两种说法略有出入,但可以肯定的是6世纪中叶,罗马获取了丝织品的原料,实现了本地化生产。
  大食帝国兴起后,桑蚕技术又沿着北非一直向西传播,逐渐传入西班牙等地。与此同时,中国的提花机及纹样的构造方法,也辗转传播到西亚、欧洲各国。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列举以26个英文字母开头的中国对世界有贡献的科技成果,其中就包括提花机与水平织机,以及缫丝机、纺丝机和并丝机。这些木制机具的传入促进了欧洲纺织技术与机械的革新,正是在此基础上,近代欧洲的纺织工业革命才有可能兴起。
  近代西方机器的引入
  而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又对中国传统丝织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明清时期,随着棉花的传入,棉纺织业在全国迅速兴起,丝织业因此在许多地区趋于没落,唯有江浙地区作为桑稻的重要产地,发展出一大批以生丝生产和集散而著称的专业市镇如南浔等,以及一批以丝织生产为业的专业市镇如苏州、杭州等。这些区域的丝织业已脱离了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形态,发展成为专业化的手工业作坊。杭州城内有大型绸庄70多家,城中专营丝织的机户数以万计,“机杼之声,比户相闻”。大量生丝原料和丝织品不仅行销全国各省,而且输出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十分畅销。
  然而,随着19世纪末法国人造丝的发明和推广,以及工业革命成果开始在纺织行业应用,中国丝织手工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由于丝织生产的特殊技术要求,动力丝织机的发明进度相对棉纺织行业要滞后很多,直到19世纪后期才开始在欧洲出现并逐步推广。人造丝与天然丝相比虽然手感冷糙、保溫性能差,但胜在光泽鲜艳、价格低廉、品质均衡,于是一经发明便引起各国大量生产,并迅速被应用于织造之中,洋绸开始在中国行销,并挤压中国市场。
  面对被卷入国际市场的多重困境,一方面,中国丝织业于20世纪初开始积极引进手拉提花织机和电力织机,改进生产工具。1912年,杭州纬成公司购进日本手拉提花织机6台,试制“纬成缎”成功。1915年,上海肇新绸厂从瑞士购置9台电力织机,成为中国第一家电机织绸厂,逐渐完成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为业内所仿效。同木织机和手拉机相比,电力织机明显具有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制造品种多样等优势。
  另一方面,面对人造丝的冲击,丝织业产生了“迎”“拒”两派。主张“拒”的一派认为,若令人造丝大量输入,会使以生丝为生计的人民难以为继;主张“迎”的一派认为,“与其任舶来品源源而入,何如用其原料,而加工一部,以国人自任之,漏危犹可减去其半”。最终,面对人造丝不可阻挡的势头,“迎”之一派的主张占据上风,沪苏杭地区开始大量使用人造丝,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丝织品品种的推陈出新,如出现了天然丝与人造丝以及其他原料如毛等的交织品。
  及至今日,杭州、苏州、上海、南京等地仍是中国重要的丝绸产地。丝织品在新的生产方式、新的制造技术、新的印染方法,以及新的时代审美下,焕发着新的生机,依然畅销海内外。
其他文献
患者男,48岁,因间断黑便伴头晕、乏力半年,加重2d于2008年5月7日入院.5年前行左前臂皮肤黑色素瘤切除术,术后未行放射或化学治疗,局部未复发。
期刊
目的 研究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肝脂肪变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关系,探讨预测此类患者肝组织炎性反应和纤维化的指标.方法 分别收集经临床与病理检查确诊的HBeAg阴性CHB合并和不合并肝脂肪变患者56例和60例,分别研究并比较其空腹血糖(FBG)、空腹血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
杜丽娘既追求自由,强调自我个性,渴望生生死死随人愿的爱情,也希望自己的婚姻合乎传统伦理道德,是一种『发乎情,止乎礼义』的理想情感,具有双重性。  对《牡丹亭》的评价,最常见的说法,即这是一部“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制度的浪漫主义杰作”。应该说,这种评价有一定道理。  反对礼教  《牡丹亭》最重要的出目《惊梦》《幽媾》《硬拷》,透露出的信息就是反封建礼教的主题。杜丽娘从小接受传统伦
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征,也是导致肿瘤复发和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胃癌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目前基因与胃癌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使得利用胃癌患者的基因信息来预测患者是否伴淋巴结转移成为可能,并可为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
期刊
SLP-2基因是新近发现的肿瘤相关基因,属stomatin基因超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在人食管癌、肺癌、喉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高表达,并发现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期刊
慢性末端回肠炎(chronic criminal ileitis,CTI)是已经证实区别于如肠结核,克罗恩病等疾病的一种独立的疾病[1-3],临床上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黑便等.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本研究旨在探讨白细胞介素(IL)-8在实验性末端回肠炎的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期刊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为消化道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之一,其主要症状为腹部不适和(或)疼痛及慢性间歇性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改变,有时伴随机体其他系统的一系列症状,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的异常改变.该病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发病机制复杂,病理表现主要与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炎症、脑肠轴和精神异常等有关。
期刊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in,CTPV)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门静脉主干和(或)其分支阻塞,在其周围形成侧支静脉,是造成小儿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的主要原因,约有10%的患儿死于反复上消化道大出血导致的休克。
期刊
随着对全结肠炎、炎症性肠病(IBD)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中医治疗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1].白头翁汤出自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由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4味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效.我们在此基础上加上三七、赤芍和甘草组成七味白头翁汤,意在凉血止痢的基础上活血化瘀、缓急止痛。
期刊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一种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微创技术.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期刊